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器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起着很大作用的。学生学了器乐教学给课余生活带来乐趣,在乐器的演奏中他们得到了成功的欢乐和美的享受。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校已将器乐演奏引入课堂教学中,开设了多种器乐课,如口风琴课、竖笛课等。但在我国现行的学校音乐教育模式中,却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器乐课是学生接触音乐作品和实际感受音乐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学校器乐课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之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中发挥作用。
一、器乐的选择
在学校音乐课上进行器乐教学,可以选择哪些器乐呢?根据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如民族习惯、经济条件等)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从西洋乐器、民族乐器、簧片类乐器中选择,而其中又以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或有品味的弹拨乐器为好。这类乐器有口琴、口笛、木琴、铝片琴、笛子、直笛、手风琴、扬琴、小型电子琴、柳琴、月琴等。由于这些乐器有固定音高,便于统一课堂内所有乐器的音准,有利于获得准确的音高概念。
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局限,一般选择一、二种乐器作为学习的开始,每个学生人手一件。由于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演奏技巧,种类越多,教师的教学越困难,学生得到的具体指导也越少,课堂秩序混乱。有些学校统一调门的口琴或笛子开始,效果就较显著。在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加入其他类乐器的学习,逐渐使乐队的音色得到丰富和发展。如果在学生学好一种乐器的同时,推选进步快的学生再加学第二种乐器,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进程
在教材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且不能按成人的学习进度去要求学生,或照搬现成的演奏法。教师要把演奏技巧按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加以分析,进度放慢。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如图片等),把进度放到学生跳一跳能找到果子的程度。切勿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局面。教材编写中将学过的简单歌曲或片段作为练习曲,这样可以减轻开始学习时,视谱、背谱上的负担,便于集中精力解决乐器演奏技术上的困难,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1)4/43345│5432│1123│3 · 22—│3345│5432│ 1123│2 · 11— ‖
(2) 2/45 35 3│5 31│2 43 2│ 5—│ 5 35 3│5 31 │ 2 43 2│1—‖
这些乐曲音域窄,节奏单一,旋律性强,最适合作为学生初级阶段的练习曲。教师还要把各种节奏、各种音程作一排列,结合乐曲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贯穿在教材中。当有了一定演奏能力即可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合奏。由于乐器的演奏是个操纵问题,即使低年级儿童还未进行过合唱训练,只要手的操纵正确,音准也解决了。反过来通过乐器的多听,多练又帮助了学生在合唱中掌握好音准。
随着演奏技巧的提高,教师可安排多声部合奏的练习,但要接近学生的演奏水平,难度不宜过高,练习时可先分声部单独练,也可把乐谱发给学生回家预习。课堂练习要照顾全面。一个声部练习时,其余同学可集体打节拍,这样既加强了训练密度,又能让学生对乐曲的各声部和乐曲的基本速度有个整体的概念。这样在合奏时就容易达到协和、整齐的效果。
在教学中必然会涌现出一批富有才能的学生,包括已在家庭中受过器乐训练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发掘培养。对这些学生除了完成一般作业外,课外可给予适当的提高,如安排独奏、重奏等小节目。使这些学生成为班级中的骨干力量,以带动全班,协助教师搞好课堂教学。
三、器乐教学
在学校音乐教学中上好器乐课,有下列两点需要注意:
(一)器乐教学是整个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部分,不能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其他任务相对立,应该看到它与唱歌、乐理、欣赏等项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搞了器乐教学而废弃了歌唱等内容,是不对的。反之,认为在中小学只有通过唱歌才能学习音乐也是片面的。在班级中常有个别学生嗓子沙哑,唱歌走掉,“五音不全”以至对学习音乐丧失信心,但通过器乐教学的路子也能把他领进音乐的大门。由于音乐课每周不过一、二节,因此在时间安排上往往不采用整节课进行器乐训练,而是每堂课安排一定时间训练,细水长流地进行。
(二)教学中也会出现与其学科相似的问题,即有学生接受力差,明显地跟不上大家的进度。对这些学生不能一位责备或在上课时请他靠边。对这些学生要多关心,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反映。教师可以有意思地把他们的座位安排在学习好的同学旁边,让他们能更多地听到、看到正确的演奏。课后还可采用一帮一的办法,由学生互教,互学,或由老师给予个别辅导。但这些课后补课活动不能太多,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感到厌烦。重要的是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不能急于求成,要相信他们在集体的帮助和影响下也会得到进步的。
由于器乐教学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欧美各国自本世纪初就在中小学增加了器乐教学。近数十年里在世界范围内,音乐也得到了普遍发展。综上所述,器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歌唱识谱能力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器乐教学在我国开展还不很普通,这里讲述的也只是一般规律,许多问题有待于广大音乐教师和专业工作者共同探索和研究。
(编辑郑云东)
一、器乐的选择
在学校音乐课上进行器乐教学,可以选择哪些器乐呢?根据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如民族习惯、经济条件等)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从西洋乐器、民族乐器、簧片类乐器中选择,而其中又以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或有品味的弹拨乐器为好。这类乐器有口琴、口笛、木琴、铝片琴、笛子、直笛、手风琴、扬琴、小型电子琴、柳琴、月琴等。由于这些乐器有固定音高,便于统一课堂内所有乐器的音准,有利于获得准确的音高概念。
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局限,一般选择一、二种乐器作为学习的开始,每个学生人手一件。由于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演奏技巧,种类越多,教师的教学越困难,学生得到的具体指导也越少,课堂秩序混乱。有些学校统一调门的口琴或笛子开始,效果就较显著。在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加入其他类乐器的学习,逐渐使乐队的音色得到丰富和发展。如果在学生学好一种乐器的同时,推选进步快的学生再加学第二种乐器,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进程
在教材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且不能按成人的学习进度去要求学生,或照搬现成的演奏法。教师要把演奏技巧按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加以分析,进度放慢。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如图片等),把进度放到学生跳一跳能找到果子的程度。切勿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局面。教材编写中将学过的简单歌曲或片段作为练习曲,这样可以减轻开始学习时,视谱、背谱上的负担,便于集中精力解决乐器演奏技术上的困难,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1)4/43345│5432│1123│3 · 22—│3345│5432│ 1123│2 · 11— ‖
(2) 2/45 35 3│5 31│2 43 2│ 5—│ 5 35 3│5 31 │ 2 43 2│1—‖
这些乐曲音域窄,节奏单一,旋律性强,最适合作为学生初级阶段的练习曲。教师还要把各种节奏、各种音程作一排列,结合乐曲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贯穿在教材中。当有了一定演奏能力即可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合奏。由于乐器的演奏是个操纵问题,即使低年级儿童还未进行过合唱训练,只要手的操纵正确,音准也解决了。反过来通过乐器的多听,多练又帮助了学生在合唱中掌握好音准。
随着演奏技巧的提高,教师可安排多声部合奏的练习,但要接近学生的演奏水平,难度不宜过高,练习时可先分声部单独练,也可把乐谱发给学生回家预习。课堂练习要照顾全面。一个声部练习时,其余同学可集体打节拍,这样既加强了训练密度,又能让学生对乐曲的各声部和乐曲的基本速度有个整体的概念。这样在合奏时就容易达到协和、整齐的效果。
在教学中必然会涌现出一批富有才能的学生,包括已在家庭中受过器乐训练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发掘培养。对这些学生除了完成一般作业外,课外可给予适当的提高,如安排独奏、重奏等小节目。使这些学生成为班级中的骨干力量,以带动全班,协助教师搞好课堂教学。
三、器乐教学
在学校音乐教学中上好器乐课,有下列两点需要注意:
(一)器乐教学是整个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部分,不能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其他任务相对立,应该看到它与唱歌、乐理、欣赏等项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搞了器乐教学而废弃了歌唱等内容,是不对的。反之,认为在中小学只有通过唱歌才能学习音乐也是片面的。在班级中常有个别学生嗓子沙哑,唱歌走掉,“五音不全”以至对学习音乐丧失信心,但通过器乐教学的路子也能把他领进音乐的大门。由于音乐课每周不过一、二节,因此在时间安排上往往不采用整节课进行器乐训练,而是每堂课安排一定时间训练,细水长流地进行。
(二)教学中也会出现与其学科相似的问题,即有学生接受力差,明显地跟不上大家的进度。对这些学生不能一位责备或在上课时请他靠边。对这些学生要多关心,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反映。教师可以有意思地把他们的座位安排在学习好的同学旁边,让他们能更多地听到、看到正确的演奏。课后还可采用一帮一的办法,由学生互教,互学,或由老师给予个别辅导。但这些课后补课活动不能太多,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感到厌烦。重要的是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不能急于求成,要相信他们在集体的帮助和影响下也会得到进步的。
由于器乐教学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欧美各国自本世纪初就在中小学增加了器乐教学。近数十年里在世界范围内,音乐也得到了普遍发展。综上所述,器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歌唱识谱能力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器乐教学在我国开展还不很普通,这里讲述的也只是一般规律,许多问题有待于广大音乐教师和专业工作者共同探索和研究。
(编辑郑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