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 特色引领未来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_on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江西师范大学建校80周年,10月30日在瑶湖校区贝壳体育场举行的大型文艺晚会、10月31日晚上在瑶湖校区龟壳体育场举行的交响乐音乐会,引起诸多高校师生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好评。相隔一周时间,11月7日晚上,“2020年高等学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全国50多所高等院校的200名专家、学者与作曲专业师生汇聚该校青山湖校区音乐厅,共同欣赏了江西师范大学交响乐团倾情奉献的一场别有特色的音乐会,赢得与会代表们的一片赞誉。
  幾场演出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各界与高校同仁热切关注,皆是因为这几场演出既有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老师们高质量的原创作品,又有交响乐团、声乐教师、钢琴教师精湛演奏演唱技能以及乐队指挥匠心独运的艺术处理手法,样样都赢得专家与同行的肯定与赞赏。音乐会通过线上直播与各种媒体的转播,更是赢得社会各界好评。这得益于该院独具特色的原创精神与进取精神,更印证了该院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机制与得力措施。

一、以原创精神引领“教、演、创、研”与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


  学院在音乐与舞蹈学科专业办学上,始终注重以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特色发展之路,一边努力向经典音乐作品学习,学透、学精、学活;一边又努力加强推陈出新的步伐,立足赣鄱大地,放眼全国,吸纳经典音乐的表现手法,结合民间的独特音乐元素,创作鲜明地域特色的音乐作品,闯出一条行得通且走得远的教学新路径。赣鄱大地有丰富的古色文化、浓郁的绿色文化、更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学院有一批文化高度自觉的老教师通过自己的艺术探索,引导和带动同样有文化自觉的年轻教师,向蕴藏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宝藏挖掘,推出一批批优秀的力作,这些作品经过一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岁月沉淀与洗礼,仍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并成为自己特有的经典品牌和校本教材的优秀典型案例。在创作过程,老师们通过对特色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又促成国家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形成良性循环。
  默默奉献与浓郁的红色情怀,表现出老区人民新时代的井冈山精神以及对美好向往与不懈追求。
  (一)以创新精神驱动发展,打造高水平创新教师团队
  学院秉承务实创新高效超前的工作作风,在“教、演、创、研”领域打造一个个极具特色的团结奋进的团队。1.在教学方面:学校历届“十佳百优”教学大奖,该院教师都榜上有名,吴翔、罗成萍、郝郡、于琳、汪媛、李剑、李盼等教师获“十佳”和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最高奖,形成了不同专业方向都有各具特色的优秀教学群体。2.在表演方面:逐渐形成以交响乐、合唱团、民乐团、瓷乐团等8大表演团为主力团队,以李盼、程波、郭艳燕、李凡、徐丹、方行伊、肖益清、卜卉、陈笑哈等为代表的青年歌唱家与演奏家群体,经常登临国际国内大型舞台,为影视作品录制配唱主题歌与插曲。3.在创作方面:作曲系教师具有博士学历的占一半以上(还有2位博导),多位教师具有在美国知名大学做过高级访问学者的经历,学院近年来形成了以邓伟民、熊小玉、徐翀、张湧、张波、麻峰、陈南宏、陈欣星等教师为代表的创作群体,创作了许多不同主题的交响乐作品、声乐作品(独唱、合唱、重唱)、钢琴作品、民乐作品、瓷乐作品等,在不同场合举办的原创音乐会或专题音乐会上与受众见面,赢得普遍赞誉和好评;近年来以邓伟民、熊小玉、徐翀、麻峰、陈欣星等多位教师创作的音乐作品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教育部廉政文化作品表演类一等奖、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江西省原创精品工程奖、江西省艺术节音乐原创作品奖等重要奖项;熊小玉、邓伟民、陈立芳等教师在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等国内一流音乐专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原创音乐作品专辑。4.在研究方面:以熊小玉、陈乃良、胡晓东、袁建军、孙胜华、纪德纲、麻峰等教师组成理论研究团队,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等国内权威音乐学术刊物与影响因子极高的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的理论作曲论文;以熊小玉、邓伟民、胡晓东、李星杰、陈乃良等老师为主持人,带领团队不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一般、青年均有)项目。学院以独特的办学思路和显著成效,引领着同类高校音乐与舞蹈学教学、表演、创作、科研的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在软件领域更是跨进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办学成效引起社会与同行高校的高度关注。正因为学院如此重视软实力的打造,一年一个国家项目,才在2018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1302音乐与舞蹈积分排名中以105分位居第15名。[1]2019年学院熊小玉、邓伟民、陈乃良、胡晓东、张维等5位教师参加江西省第18次社科优秀成果奖,获得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这样出众的成果在江西高校音乐与舞蹈学科是绝无仅有的。



  (二)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模式全方位提升师资水平
  1.未雨绸缪及早做好教师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学院具有超前的办学理念,特别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对关键岗位或主干学科带头人会做好长远发展规划,总是未雨绸缪,不拘一格引进人才,使人才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上非常合理,带头人宝刀未老,后续人才已经逐渐成熟。如,为了确保乐团指挥人才、演奏人才始终处于合理发展状态,近3年先后引进2名“90后”小提琴博士、1名“80后”指挥副教授,使乐团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同样的方式,也使用于其他学科和乐团。
  2.组建各种类型的赛事展演教师教练组。高水平教学团队不仅自己能力壮大,还带领年轻教师申报项目,汇集学院资深教授组成教练组,指导年轻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与水平。2019年11月中旬,学院组织团队参加由教育部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中,青年教师方行伊老师获教法组个人全能一等奖,并获教法组专业展示单项奖;胡晓东老师获理论作曲组个人全能二等奖,并获专业展示单项奖;李凡老师获技能组教学展示单项奖;团体总分第六名,获得优秀组织奖(共69所高校)。   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中国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全国性的大型文化节、全国高校“大艺展”等全国性的赛事、教育部举办的师生基本功技能竞赛、承办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国家大剧院演出、教育部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华东区域的专业赛事等。如,2019年央视春晚井冈山分会场,江西师范大学交响乐团、舞蹈团、部分声乐教师成为分会场的主角;学院其他演出团队或教师曾在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央视“民歌中国”栏目中演出。



  4.积极创造时机登上国际平台
  举办国际学术论坛,参加国际学术论坛,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学院瓷乐团曾经受江西省教育厅委托参加中俄友好年文艺演出,学院还多次组建演出团队赴非洲部分国家慰问演出;南昌国际军乐节也是一个非常驰名的国际表演平台,该活动曾经走进江西师范大学校园,这也是我院管樂团与世界知名军乐团进行交流的极佳时机。
  在学院举办或承办的极具影响力的国际论坛或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校区音乐舞蹈学院邦菲尔斯杰出作曲讲座教授、美国第95届普利策音乐奖获得者、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文化艺术人才项目的周龙教授,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音乐学院终身特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陈怡教授,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郭文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李诗原教授等著名作曲家、学者参会并做学术讲座,使学院师生能够与音乐学科前沿保持近距离接触,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能力。学院交响乐团、合唱团等表演团队利用这些特殊时机,委约这些专家的作品,面对面接受他们的指教与训练,极大提升了演绎不同音乐风格作品的能力与水平。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决心与毅力,靠“自身硬”来修炼内功,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头雁效应,带领整个团队朝更高的目标前进,近年来一直保持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在教学、表演、创作、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闯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且格局较大,视野开阔,成效卓著。学院以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勇气来引领学科发展的方向,立足江西、走向全国、面向世界,努力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一流专业。
  注释:
  [1]《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1302音乐与舞蹈学》,https://mp.weixin.qq.com/s/eIF9Cqqd7EzG kZKS_Uoo4A,2018-10-31/2020-12-14。
  [2]《我院男高音歌唱家程波与外教柳德米拉·卡尔布克嘹亮歌声响彻欧洲》, https://yyxytw.jxnu.edu.cn/2019/0425/c3097a112000/page.htm。
  [3]《我院三名学生在第七届布拉格国际声乐比赛“Vissi D 'Arte”中分获青年组第一名第三名优秀奖》,https://yyxytw.jxnu.edu.cn/3110/list12.psp。
  [4]徐丽梅:《从实践到实践 助学生创业晋级》,《音乐周报》 2019年4月10日。
  [5]《江西省人民政府 第七届江西艺术节·第二届江西声乐艺术节声乐原创作品征集评选结果公布》,http://www.jiangxi.gov.cn/art/2019/7/23/art_5296_706321.html。
  [6]陈立芳:《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响音乐会隆重举行》,https://tour.jxcn.cn/system/2019/09/26/018604359.shtml。
  陈立芳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陈应时先生的音乐结构研究既源于其学术经历,即他出身于民间音乐繁兴的上海南汇地区,据江南丝竹传承人沈凤泉先生回忆,陈应时在青少年时代就对江南丝竹、沪剧、南汇民歌很有兴趣并经常参与活动;又据郭树荟教授回忆,陈先生在课堂上深情范唱过《长工苦》的民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撰写有“民歌”的词条;在入学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作曲专业后,又始终关注沪剧、江南丝竹等民间音乐的发展,后发表有《沪剧变成了
期刊
自从“协奏曲”这一体裁形式从西方传入我国以来,得到了许多作曲家、演奏家的喜爱。其中的主要缘由,一是能够在这一宏大体裁的框架下,不但能欣赏到主奏乐器的独奏风貌,还能在主奏与交响乐队之间的竞奏、协奏中,感受到演奏家们在相互映衬和彼此护航方面的艺术表现。二是由于采用了以西方乐器讲述中国故事的风格构想,使得中国各类以交响性为主体的作品表达,都能不同程度地做到了以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来显现音乐的艺术气象,进
期刊
魏国最近佳绩不断,好事连连。专辑《丝路弦韵》荣获“2019年度发烧天碟最受欢迎原创作品奖”;1月3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风华国乐》上首演《国家孩子》(张宏光曲),深情演绎,将“草原额吉都贵玛”的故事向全国观众娓娓道来;12月初的“2020第二届全国艺术院校民族室内乐高峰论坛”上,魏国参与了“民族室内乐组合形式的历史与形态研究”,线上直播的这次研讨盛会让海内外的民乐人感受到了他的风采;在研讨会的
期刊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文艺演出按下了“暂停键”,却阻挡不了中央歌剧院探索前行的脚步。作为歌剧创演的“国家队”,中央歌剧院激活新思路,开拓新天地,在疫情攻坚期创造性地推出微歌剧和线上演出,原创与经典并举,精雕细琢每一场演出,用心用情创演每一部作品,用多彩音符歌唱新时代。一、原创微歌剧实力圈粉  2020年4月10日微歌剧《阳光灿烂》线上首发,作曲刘云志,编剧刘静、刘云志,视频设计张梦丹,主演李爽、阮余
期刊
2020年6月21日,为庆祝中埃建交64周年,在埃及文化部和辽宁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辽宁歌剧院与开罗交响乐团、开罗歌剧院的艺术家们,通过5G共同演奏了一台“云交响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得到了热烈的反响,也为疫情下的国际文化交流开拓了全新的视野。促成这次音乐会的正是驻埃及使馆文化参赞、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辽宁籍的文化使者石岳文先生。近日,笔者通过电话采访了正在埃及工作的石岳文先生,通过了解,深刻地体
期刊
高校期刊《乐府新声》自1983年创刊以来,以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观点新颖、内容详实、学术性强、信息量大,被公认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期刊之一。沈阳音乐学院《乐府新声》期刊的出版编校工作在主编的带领下,建立了网络工作管理机制,随时沟通汇报期刊的工作进程及相关编校工作,直至每一期《乐府新声》的顺利出版。  《乐府新声》也在不断地创新求质,在栏目管理上进行了创新改
期刊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成功举办。声乐(美声唱法组)、声乐民族组、二胡组、提琴组的近300名参赛者,经过8天的激烈竞争,产生了20名优胜者,其中,声乐(民族)组5名,(美声唱法)组5名。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不仅有利于促进流行音乐和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专业音乐的繁荣发展。自2001年創立以来,金钟奖评选活动一直是
期刊
2020年10月21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艺术周”期间,由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音乐研究所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共同承办,在上音歌剧院举行了“‘中国艺术歌曲研究大系’首批出版与选题研讨会”。与会专家有著名作曲家、上海市音乐家协会原主席陆在易、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冯磊、“中国艺术歌曲研究大系”编委会成员李诗原、周湘林、钱仁平、王丹丹、冯长春、戴微、韩斌、伍维
期刊
公共文化活动提供高雅艺术,让更多人能够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滋养。中国钢琴艺术在长期发展中,实现了与西方音乐的有机结合,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成为一种文化的力量,涤荡着大众的精神世界。本文则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钢琴的内涵与融合路径。  罗曼·罗兰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其中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钢琴
期刊
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作为国内最大的音乐图书馆之一,其馆藏由实体馆藏和数字图书馆资源构成。实体馆藏乐谱17万册,种类复杂多样,其中外国作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独奏、歌剧等,中国音乐作品包括各种民族管弦乐、吹打乐、民间戏曲音乐、寺庙音乐工尺谱、古琴文字谱等。馆藏中外音乐理论书8万余册,主要包括中外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家传记、民间音乐概论、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辞典等门类的代表性著作。非音乐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