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1990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测量,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要求颇高,这体现了时代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动态的理论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有直接意义。
  关键词 : 中学历史;非静止性教学;意义;改进措施;
  
  对动态的历史从理论上进行动态的分析。这种动态分析,就是史学意义上的动态。
  一、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通观一下历史教学的现状,我认为一些历史教师在“非静止性教学”方面是做得不够的,主要表现在:1.教学视野偏狭,不善打破章节体系的限制,严重依赖教材的固定程式。2.教学缺乏思维含量,静态分析多,动态思考少,而静态分析又多侧重于抠知识点。3.虽有动态,但或失之于罗列史实,或缺乏分析角度和深度。
  如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教学,上述缺点就具体表现为:①对这三大历史事件,只依教材安排的叙述顺序,各讲各的,不能对它们进行动态的联想、挖掘和整体的把握,分析出其原因、特点、历史意义等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②对这些事件只囿于一般性的单线条分析,动态思维含量不足,不能对这三大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分析,如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些重要文件,不能站在它们所体现的资产阶级立国原则、革命精神的高度和其历史的进步性上综合考察;③虽然有动态分析,但失之于简单,如只将三大事件的起止时间、“导火线”、转折点等这些表面的东西进行表层类比,而不能选取一个角度(如斗争与妥协问题)进行深刻分析。
  二、中学历史运用“非静止性”进行教学的意义
  必须认识到“非静止性教学”的好处:
  (一)可以使学生深化理解教材
  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虽然省却了许多麻烦,但这种教学方式教不出特色,尤其是挖不深教材,更谈不上利用历史科学的内在特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章节体系的好处是便于组织教学,便于学生分阶段分方面理解局部的历史,但它不利于全面分析和学生深入把握“线”和“面”上的历史。固定的教材内容经过教学的动态处理、组合、优化,会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历史内容的聚合带来了观点的更新,史与论的有机结合带来了对教材的全新理解,对历史问题的追根溯源强化了历史纵深感和对有关历史材料的深入认识。
  (二)可以使学生活化教材
  “动态教学”化静为动,还史以活,全面活化了教材。如“殖民主义”散见于教材各章,教学中若不对之加以动态分析,学生就难以理解殖民主义在不同时期有着显然不同的特点,对“殖民主义”这一概念就不能从本质上加以理解与认识。
  (三)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动态教学”其实就是对教材内容的优化组合。学生对教材有深化的理解,活化的掌握,优化知识结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四)可以使教学成为一个具有张力的开放系统
  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各类相关的历史内容处于动态;立论角度的不同,必然带来不同的论证过程,这就打破了章节体系教学的相对封闭和单一,而使教学具有内容上的开放性和张力。
  三、改进原始的历史教学模式,运用“非静止性教学”的措施
  (一)做好教学组织形式
  目前常规动态是“动态教学”的薄弱环节。在常规教学中,章节内部和外部应有经常的动态联系。对有些历史知识如果不进行动态处理,历史就失去了延续性或参照物,学生理解就有困难。
  目前高中历史复习课中的“动态教学”做得尚可,但在动态分析的角度、力度、精度上还须加强。复习动态应该建立在挖掘教材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决不能建立在题海上。
  (二)处理好教学内容
  我们可以按历史发展的阶段,将古代、近代、现代各视为一个系统,如可以在“古代”这个系统动态考察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待商业的态度;也可以按不同的领域,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视为一个系统,如可以在“政治”这个系统内动态考察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还可以将联系密切的内容视为一个系统,如动态考察英、美、法等资产阶级革命。
  按照前面我们对史学动态性的理解,不同的历史系统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如为什么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差异那么大?这就要在“中国史”和“世界史”、“经济”和“政治”这些系统之间进行动态考察,比较、分析其差异的根源。
  (三)运用好的教学思维方法上
  历史的动态虽然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但如果不贯以历史发展的线索,不通过线索寻求动态,“动态的历史”可能就杂乱无章了。有线索的动态是具有历史思维价值的动态。应该明确,这个线索不仅是指史实线索,还包括思维线索。
  时间和空间会为我们寻求“动态的历史”提供一些思维角度。如对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程度变化,我们如果从时空的角度考察,可以得出一些超越教材叙述的认识。
  通过主题揭示相关历史内容之间的动态联系,可以推陈出新,深化知识。如确定“早期工人运动的性质”这一主题,去考察英、法、德意志的工人运动,就可得出早期的工人运动尚不属于社会主义运动的结论。
  (四)在进行“非静止性教学”时,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动态与常规的关系
  常规内容(指章节中固有的内容)与动态内容是主流与支流的互补关系。常规内容讲析清楚了,“动态教学”才有基础和前提;有了动态内容这些“活水”的注入,常规内容才有源泉和品位。常规内容和动态内容在教学中居于主、次地位,“次”对“主”起着丰富、充实、深化、升华的作用。
  2.动态与静态的关系
  “静态教学”(指教学活动完全依教材叙述的自然顺序进行)重在传授基础知识,以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知识结构,属于打基础阶段,因而是重要的,要先于“动态教学”进行。“动态教学”重在知识的优化和组合,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属于发展能力的阶段,是不可缺少的。动态和静态也是互补关系,静态为动态作好了知识准备,动态才能上层次。
  3.动态内容的切入量与学生的可接受性的关系
  动态的论和史的切入,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考虑一节课所能允许的容量,考虑既定的教学主题是否被冲淡。所以,对动态内容,一要审慎,二要精炼,三要深入浅出。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对目前大连盲聋学校所采用的两种语言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它们包括:有声语言教学策略、手势英语教学策略。  关键词: 聋生英语教学;有声语言;手势英语;    聋生英语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如何对聋生开展有效的英语教学,相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较为头疼的事情。目前在国内,尚无相关的专题研究,偶见几位同行发表的经验之谈,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  聋英语教学在我校开展已有十多年的时间,本人有幸参与其
期刊
摘要:从学生个体特性来说,每个不同的学生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是不毋庸置疑的事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学生个体差异;数学教学;    从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过度强调教学的统一性,为了消除学生之间的差距,倡导“齐步走”,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使学生之
期刊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课改也提上了日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着如何成为应用型人才的激烈挑战。口语交际是一门应用性技能课,因为人人每天都要说话,无论是生活、求学、就职还是人际交往都要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口语交际能力往往关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成败得失。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跨世纪就业者的必修课,亟待重视。  “口语交际”是教学的难点之一,课堂常常遭遇尴尬局面,常有“口语交际技巧
期刊
一直在思考着,怎样才能把我的学生教好,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很棒,也要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是最好的。然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忽然间,脑海中出现了一行字幕——“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就像我们买衣服一样,不在于衣服价钱的高低,而在于衣服的式样,找对了适合你的Style,那才是最好的。  那么,怎样的教育才是最适合学生的呢?Rome wasn’t built i
期刊
摘要:充满活力的历史课堂相信是每一位历史教师梦寐以求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历史课堂却还是处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之中,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不能适应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激活历史课堂,以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激活;历史课堂;课程改革;问题认识;    怎样把历史课堂激活,如何使历史教学注入活力,使学生主动学习历
期刊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从导入新课、启发、讲解到总结,一讲到底。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被动的位置,学生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就会退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会随之减弱。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求教师必须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通过自己的体验、探索以及交流来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创造力和兴趣,使课堂教学也在这种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生机与活力。  课前报告就是一种能
期刊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下面是根据我多年教学的经验,总结出的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一、自然流畅的结果交代法  这种结尾方法常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情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如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就以“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作结尾,读完课文后,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只
期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控,指在课堂上 教师为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作必要、 恰当、适时地调控。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调控能力。探索教学系统的控制 规律,按规律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笔者认为,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  一、调控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期刊
“被动式”、“封闭式”的学习,只会使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和学习的视野日益封闭,效率低下。合作学习则可以弥补上述的弊端,因此我们主张在个人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解决个人思考探索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事半功倍。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如果说学习活动在客观上要求学生应是自主、探究的主体,强调了学生个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小学英语EEC教材,三年级下,第二课,第二课时。本节课的话题是有关过生日的表达。这个话题也是英语日常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理解。在掌握数词的基础上学习“how many…”句子。本课时即是本单元的重要语言交际内容,有为下一单元的学习,语言的熟练综合运用起着重要作用。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喜欢听,愿意表达但是词汇量较少,有意注意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