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的教学,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在学科的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那么如何在教育中渗透德育呢?本文是从在学科教育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学科教育中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对生活的热爱等方面去阐述的。
关键词:教育 德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167-01
从教十余年,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是教育的基础,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各科老师都要承担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作为一名化学老师,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德育渗透,使德育贯穿课堂的始终而又不显性呈现。
如何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呢?我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在学科教育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1)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习惯。在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中,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这一部分内容我往往会放慢进度,让学生到实验室凭自己的想法去实验、去观察,然后让学生对比所观察的现象。几节课过后我会让一些在实验中表现较好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及经验,他们会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词:计划,实验前要做计划:如何实验?怎样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记录?如何分工以提高效率?通过讨论及教师引导,自然形成一套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月考过后,学生考试成绩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会让一些考试成绩较好的同学谈一谈感受及经验,事实证明成绩不好原因千差万别,而成绩好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对每天的事情做规划,如明天要干哪些事情?这节课重点在哪儿?此时趁机告诫学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请所有学生做好以下计划:明天要干哪些事情?明天的化学课知识有哪些?重点是什么?明天什么时间复习旧知,什么时间做习题?
通过每天制定计划,学生进行自我督促,既按时完成了任务,又有收获后的成就感,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就能把这些做法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有些学生甚至把这种习惯应用到所有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这也使我倍受鼓舞。
(2)培养学生经常归纳的习惯。有多数学生感觉化学学科的知识比较散乱,不及时合理的归纳才是乱的根源。对于物质的性质我们可以使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为线索组织归纳,对于元素化合物我们可以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归纳对比学习。
2.在学科教育中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1)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在刚教学时,有个学生问我:镁与氧气反应为什么会生成氧化镁?当时我被问住了,经过与学生交流,我才知道:他们认为化学反应方程式应该像数学方程式一样推导而来,只要知道基本的原理与法则,任何反应都能推出产物。
我陷入了沉思:为了让学生记忆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们使用了许多“自己创造的理论”,虽然学生记住了化学反应方程式,但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学生对实验缺乏敬畏之心,凭自己的理论创造化学反应,进而发展成“随心所欲”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开始重视实验,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验、实践中检验知识。
(2)严谨自律,须知细节决定胜败。自律、严谨的性格在科学探索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在实验教学中我往往会让学生对比观察,通过比较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观察是否细致,在数据处理阶段,更是要求学生仔细计算,列表或画图,只有这样才能在纷乱复杂的现象及数据中找到规律。
如有一次做过氧化钠与水的演示实验,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据此可以证明生成了氢氧化钠,实验结束后我故意把试管放到一个显眼的位置,果然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为什么溶液退色了?”我趁机表扬:“同学,你观察的很仔细,你觉得退色的原因是什么呢?”又有一名同学说:“是不是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了?”这一观点立马引起很多学生的附和,觉得比较靠谱,此时我及时打住:“同学们!你们细心使你们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发现问题是研究的开始和动力,历史上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从一个小问题的研究开始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如此,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更是如此,所以同学们你们今天干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但光有细心还是不够的,你们还要严谨,请课下研究是哪些原因导致退色?”在教学中我一直灌输细心、严谨的态度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3.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对生活的热爱
(1)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多引入生活中的事例,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入问题,通过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是化学,学好了化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为此我带领学生制作过肥皂、洗衣粉、水晶工艺品等。通过这些,学生感觉化学很有用,也很有意思,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2)为生活创造美好。在化学的发展史,涌现出一大批伟大人物,正是这些人的研究才推动了化学的前進,而这也是成就我们今天美好生活的原因之一。我曾把一些在化学上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做了整理,把他们的生平事迹、逸闻趣事、研究成果及经过做成文档发布到班级群内,让学生在闲暇之余阅读。通过这些伟人事迹的介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励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将德育作为学科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我从教以来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吴琼.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赵博文.德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教育 德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7-0167-01
从教十余年,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是教育的基础,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各科老师都要承担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作为一名化学老师,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德育渗透,使德育贯穿课堂的始终而又不显性呈现。
如何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呢?我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在学科教育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1)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的习惯。在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中,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这一部分内容我往往会放慢进度,让学生到实验室凭自己的想法去实验、去观察,然后让学生对比所观察的现象。几节课过后我会让一些在实验中表现较好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及经验,他们会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词:计划,实验前要做计划:如何实验?怎样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记录?如何分工以提高效率?通过讨论及教师引导,自然形成一套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月考过后,学生考试成绩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会让一些考试成绩较好的同学谈一谈感受及经验,事实证明成绩不好原因千差万别,而成绩好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对每天的事情做规划,如明天要干哪些事情?这节课重点在哪儿?此时趁机告诫学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请所有学生做好以下计划:明天要干哪些事情?明天的化学课知识有哪些?重点是什么?明天什么时间复习旧知,什么时间做习题?
通过每天制定计划,学生进行自我督促,既按时完成了任务,又有收获后的成就感,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就能把这些做法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有些学生甚至把这种习惯应用到所有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这也使我倍受鼓舞。
(2)培养学生经常归纳的习惯。有多数学生感觉化学学科的知识比较散乱,不及时合理的归纳才是乱的根源。对于物质的性质我们可以使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为线索组织归纳,对于元素化合物我们可以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归纳对比学习。
2.在学科教育中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1)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在刚教学时,有个学生问我:镁与氧气反应为什么会生成氧化镁?当时我被问住了,经过与学生交流,我才知道:他们认为化学反应方程式应该像数学方程式一样推导而来,只要知道基本的原理与法则,任何反应都能推出产物。
我陷入了沉思:为了让学生记忆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们使用了许多“自己创造的理论”,虽然学生记住了化学反应方程式,但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学生对实验缺乏敬畏之心,凭自己的理论创造化学反应,进而发展成“随心所欲”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开始重视实验,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验、实践中检验知识。
(2)严谨自律,须知细节决定胜败。自律、严谨的性格在科学探索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在实验教学中我往往会让学生对比观察,通过比较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观察是否细致,在数据处理阶段,更是要求学生仔细计算,列表或画图,只有这样才能在纷乱复杂的现象及数据中找到规律。
如有一次做过氧化钠与水的演示实验,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据此可以证明生成了氢氧化钠,实验结束后我故意把试管放到一个显眼的位置,果然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为什么溶液退色了?”我趁机表扬:“同学,你观察的很仔细,你觉得退色的原因是什么呢?”又有一名同学说:“是不是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了?”这一观点立马引起很多学生的附和,觉得比较靠谱,此时我及时打住:“同学们!你们细心使你们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发现问题是研究的开始和动力,历史上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从一个小问题的研究开始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如此,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更是如此,所以同学们你们今天干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但光有细心还是不够的,你们还要严谨,请课下研究是哪些原因导致退色?”在教学中我一直灌输细心、严谨的态度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3.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对生活的热爱
(1)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多引入生活中的事例,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入问题,通过学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是化学,学好了化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为此我带领学生制作过肥皂、洗衣粉、水晶工艺品等。通过这些,学生感觉化学很有用,也很有意思,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2)为生活创造美好。在化学的发展史,涌现出一大批伟大人物,正是这些人的研究才推动了化学的前進,而这也是成就我们今天美好生活的原因之一。我曾把一些在化学上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做了整理,把他们的生平事迹、逸闻趣事、研究成果及经过做成文档发布到班级群内,让学生在闲暇之余阅读。通过这些伟人事迹的介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励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将德育作为学科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我从教以来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吴琼.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赵博文.德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