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在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初步认识和爱好,使学生牢固掌握小学年级的基础数学知识点,为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小学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于学生思维、逻辑、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思路,并学以致用。在小学教育发展愈发成熟的现代小学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学学科在教育起步阶段的教育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能力 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能力的“核心素养”在于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科学、快速、准确地计算和推理出相关结果,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由于数学教材编排知识点的基础性,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地解题,并学会运用到生活中。将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转化为一种学会运用数学去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意识,为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由此可见,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数学知识应用意识不足。由于老师意识思想的不到位,在数学教学中仅仅专注于数学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少有精力为学生创造培养应用能力的活动或者平台,学生缺乏自我能力的提升和展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天性爱玩,在课堂上因为老师和纪律环境的约束,会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去学习数学,但在课外,学生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意识比较差,在课堂上自由散漫,不把学习当回事,想方设法地逃课避课,有的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而且在课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缺乏父母管教的情况下更是差强人意。
3.数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老师的数学教学方法固守传统,不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填鸭式、揠苗助长式的粗放型教育方式,片面强调通过数学公式理论的背诵来达到数学知识点的强化巩固。在应用能力的提升上,也只是片面地强调通过做题刷题的方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习惯和能力过于单一,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4.教学实践活动较为缺乏。由于安全责任的问题,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仅仅局限在教室内,而课外的模拟或者实践活动举行的较少。抽象的数学知识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和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吸收转化应用能力较差。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措施
1.创设数学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能力。生活是每一位小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灵感和来源,老师根据学生的天性,适度把握,做到生活教育与数学教育共同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老师要营造学习数学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运用知识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在情景模拟中,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营造生活教学情景,在生动教学环境中浸入数学知识的教育。比如,在学习小学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的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结成合作伙伴,以购物的形式来展开和的计算求解,进而向学生介绍和的通用计算公式,让同学在思考知识的同时,学会在合作中探讨知识的表现形式和自我转化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知识的外化表达能力。同时老师可以收集相关资料,制作成教学视频,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中快速获得真知,学生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
2.发掘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小学教材属于基础性教育教材,其中素材往往从生活中寻找典型素材,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总结提炼,展示到教材中。教师要具有敏感的发现和识别能力,发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素材,在進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升华学生的学习高度。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有意地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比如,在讲到百分点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当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贸易量占到世界的30%左右,对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可用耕地占比世界可用耕地5%左右,但在这有限的土地上却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成就非凡。再比如,在讲到一公里、一千米的概念时,可以向学生进行实际距离的概念塑造,以田径场的跑步圈数举例,生动贴切,易于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概念。在举例中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学好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转化能力正是发展素质教育的体现。
3.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实际。数学知识是生活知识的系统概括和升华,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却远远高于生活,通过抽象化概括,转化为系统性的书面文字,通过人类的学习,数学知识最终必将应用于现实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向学生教授知识时,可把主要部分进行讲解,最后设置悬念,勾起学生对后续数学知识的好奇和探索欲,让学生通过询问老师、同学间相互商量、咨询父母等方式来解疑答惑。在通过师生、同学、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中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交流的行为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比如,讲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时,老师可以创新课堂设计进行购物模拟或者银行柜台交易模拟,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银行工作人员、办理存汇钱的业务者,同时使学生用面值不等的现金作为教学工具,通过实际的情景模拟,教育孩子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会准确识别真假人民币,这既达到了学习课本知识的目的,又通过实战化的情境模拟学会了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这样就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目的,使学生提高了实际生活运用能力。所学即有所用。用,即运用转化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中要着重于从这方面下功夫。
4.开展有效的提问,使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课堂提问是每个老师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检验老师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程度的一种教学评价方式。老师遗留问题不揭露答案,通过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在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中,课堂趣味问答、抢答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表的学习中,在学习系统的知识点前,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讲到统计表,你们能联想到哪些现实生活中的统计表?”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预先在学生脑中建立一个初步的思考取向,由于学生的好奇心理,会使得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知识点,这样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会更加得心应手。老师可以在课下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到家中将每个月过往的电费进行记录统计,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统计表,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评比,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电费是否与季节、家中用电习惯有关,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探索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一致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需要精心设计和花费精力的系统性工程。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增加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使学生灵活运用和转化知识,提高我国小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案例分析[J].科学咨询,2016,(06):12.
[2]何俊婷.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2016,(04):56.
[3]顾苏.爱学 会学 会用——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2016,(11):3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能力 培养策略
数学应用能力的“核心素养”在于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科学、快速、准确地计算和推理出相关结果,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由于数学教材编排知识点的基础性,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地解题,并学会运用到生活中。将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转化为一种学会运用数学去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意识,为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由此可见,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数学知识应用意识不足。由于老师意识思想的不到位,在数学教学中仅仅专注于数学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少有精力为学生创造培养应用能力的活动或者平台,学生缺乏自我能力的提升和展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天性爱玩,在课堂上因为老师和纪律环境的约束,会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去学习数学,但在课外,学生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意识比较差,在课堂上自由散漫,不把学习当回事,想方设法地逃课避课,有的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而且在课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缺乏父母管教的情况下更是差强人意。
3.数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老师的数学教学方法固守传统,不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填鸭式、揠苗助长式的粗放型教育方式,片面强调通过数学公式理论的背诵来达到数学知识点的强化巩固。在应用能力的提升上,也只是片面地强调通过做题刷题的方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习惯和能力过于单一,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4.教学实践活动较为缺乏。由于安全责任的问题,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仅仅局限在教室内,而课外的模拟或者实践活动举行的较少。抽象的数学知识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和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吸收转化应用能力较差。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措施
1.创设数学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能力。生活是每一位小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灵感和来源,老师根据学生的天性,适度把握,做到生活教育与数学教育共同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老师要营造学习数学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运用知识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在情景模拟中,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营造生活教学情景,在生动教学环境中浸入数学知识的教育。比如,在学习小学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的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结成合作伙伴,以购物的形式来展开和的计算求解,进而向学生介绍和的通用计算公式,让同学在思考知识的同时,学会在合作中探讨知识的表现形式和自我转化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知识的外化表达能力。同时老师可以收集相关资料,制作成教学视频,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中快速获得真知,学生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
2.发掘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小学教材属于基础性教育教材,其中素材往往从生活中寻找典型素材,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总结提炼,展示到教材中。教师要具有敏感的发现和识别能力,发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素材,在進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升华学生的学习高度。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有意地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比如,在讲到百分点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当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贸易量占到世界的30%左右,对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可用耕地占比世界可用耕地5%左右,但在这有限的土地上却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成就非凡。再比如,在讲到一公里、一千米的概念时,可以向学生进行实际距离的概念塑造,以田径场的跑步圈数举例,生动贴切,易于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概念。在举例中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学好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生活能力。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转化能力正是发展素质教育的体现。
3.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实际。数学知识是生活知识的系统概括和升华,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却远远高于生活,通过抽象化概括,转化为系统性的书面文字,通过人类的学习,数学知识最终必将应用于现实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向学生教授知识时,可把主要部分进行讲解,最后设置悬念,勾起学生对后续数学知识的好奇和探索欲,让学生通过询问老师、同学间相互商量、咨询父母等方式来解疑答惑。在通过师生、同学、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中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交流的行为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比如,讲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时,老师可以创新课堂设计进行购物模拟或者银行柜台交易模拟,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银行工作人员、办理存汇钱的业务者,同时使学生用面值不等的现金作为教学工具,通过实际的情景模拟,教育孩子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会准确识别真假人民币,这既达到了学习课本知识的目的,又通过实战化的情境模拟学会了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这样就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目的,使学生提高了实际生活运用能力。所学即有所用。用,即运用转化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中要着重于从这方面下功夫。
4.开展有效的提问,使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课堂提问是每个老师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检验老师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程度的一种教学评价方式。老师遗留问题不揭露答案,通过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在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中,课堂趣味问答、抢答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表的学习中,在学习系统的知识点前,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讲到统计表,你们能联想到哪些现实生活中的统计表?”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预先在学生脑中建立一个初步的思考取向,由于学生的好奇心理,会使得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知识点,这样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会更加得心应手。老师可以在课下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到家中将每个月过往的电费进行记录统计,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统计表,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评比,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电费是否与季节、家中用电习惯有关,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探索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一致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需要精心设计和花费精力的系统性工程。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增加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使学生灵活运用和转化知识,提高我国小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案例分析[J].科学咨询,2016,(06):12.
[2]何俊婷.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2016,(04):56.
[3]顾苏.爱学 会学 会用——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2016,(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