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摩洛哥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坐落着一座始建于12世纪中叶的古老城郭——拉巴特。这里的居民不断接受着来自西方国家的现代新思潮,生活和生产方式却依然保留着浓厚的中世纪风采。无疑,拉巴特是阿拉伯穆斯林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深度对话的产物,更是现代都市与历史古城的共享遗产。
摩洛哥,其国名的阿拉伯语意指“最西边,太阳落山的地方”,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西班牙相望。
上天用七彩的光环眷顾了这片神奇的土地,让她有了风尘滚滚的瑰色撒哈拉沙漠,享有南方明珠之称的赤色马拉喀什、绿露沙黑的度假胜地阿加迪尔、五色皇城菲斯、象牙色圣城梅克内斯、蓝色山镇沙夫沙万、翠色滨海城市丹吉尔、青色堡垒拉巴特、白色浪漫之都卡萨布兰卡、紫色的三毛荷西的故居阿尤恩。
西方人说摩洛哥是欧洲的后花园,中东人说摩洛哥是西方穆斯林世界的典范,而更多的游客觉得摩洛哥就是地中海边的童话世界。她曾因三毛的前世乡愁、卡萨布兰卡的美丽爱情、《一千零一夜》的天方夜谭走进多少人的梦境。
今天,让我们先走进这个伊斯兰国度的首都拉巴特,去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悦目的美景、无处不在的历史遗迹和那唾手可得的异国情调。
青色堡垒拉巴特
拉巴特是四大皇城之一,始建于公元12世纪的穆瓦希德王朝。其实,摩洛哥历史上的古都,一向是内陆的马拉喀什和非斯两个城市。王朝的注意力,是面向东方内陆,而非面向西方海洋。拉巴特只在17世纪末一段非常短的时间做过王朝都城。1912年,法国统治期间,把首都定在拉巴特,这样方便法国殖民政府接受来自海路的给养,万一政治动荡,轻易就能获得海上法国舰队的支援。
现在的拉巴特是由两个紧连的姐妹城组成,即拉巴特新城和萨勒旧城。新城是1912年摩洛哥成为法国保护国后兴建的,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摩洛哥的政治首都。进入新城,西式楼房和阿拉伯民族风格的精巧住宅掩映在花树丛中。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街心花园,比比皆是。王宫、政府机关、全国高等学府都坐落在这里,充满了现代化气息。旧城萨勒为18世纪所建,具有中世纪阿拉伯式风貌,城内多古老阿拉伯建筑和清真寺,市面繁荣,后街小巷是一些手工艺品作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依然保留着浓厚的中世纪风采。
之所以用“青色堡垒”来形容拉巴特,是因为这里无论是清真寺还是政府机构,其建筑多是绿色的琉璃顶,政客贵族多住在这个城市。这里的住宅一般都有着宽敞的大院子,里边种满花草树木。从外边看,如果不是站在高处,几乎看不到房子。中国的这句“自古豪门深似海”,用在摩洛哥也非常贴切。市中心的乌达亚城堡的安静清新和拉巴特这个城市的风格比较贴近,所以才用了“青色堡垒”来形容拉巴特。
拉巴特濒临大西洋,终年气候温和宜人,海滨风光旖旎,文物古迹诱人,有拉巴特王宫、舍拉废墟、哈桑清真寺、穆罕默德五世墓、乌达亚城堡等名胜古迹,是旅游、消夏的好地方。
拉巴特王宫:
国王很少住的皇宫
历史悠久的拉巴特王宫位于拉巴特市中心,占地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宫殿式样各异,其中里雅德宫最为宏伟壮丽。
皇宫的围墙乳白带些淡黄色,墙上装饰着绿色琉璃瓦,大小门窗造型均为上尖下方,窗户上点缀着具有阿拉伯风情的花格。尽管皇宫始建于1785年,迄今已有227年历史,但人们几乎找不到几张皇宫内部的照片,使皇宫显得非常神秘。这是因为这座皇宫并非开放的公众场合,而是皇室起居和政府办公的禁地。所以,摩洛哥皇室和政府的外事接待很少安排在这里。据说,这座皇宫里有许多建筑:皇室寝宫、首相官邸,甚至还有一所皇家子弟学校。
这座皇宫落成后遭遇过几次灾难,正式定都后又被“宗主国”法国定为首府,自尊心强的摩洛哥国王不愿整天和法国“太上皇”共处一城。而当年的铁血国王哈森二世为了避免遭到暗杀,时常变换住址,也从来不在皇宫居住。有趣的是,如今摩洛哥政局稳定,在这座最名正言顺的皇宫里,新的国王穆罕默德六世虽有很多时间在那办公,本人却从来没有真正在里面居住过。一是因为他父亲穆罕默德五世在皇宫去世,他说住在那里很哀伤;再就是他非常迷恋自己当年在旧城萨勒的太子府,依然没有入住皇宫。
还有传说,为给皇宫工作人员及周边的机构警示国王在皇宫,皇宫特设了一个有趣的暗号,就是门口宫殿上有一扇窗,窗帘拉开了表示国王在皇宫,窗帘拉着表示国王不在皇宫。据当地导游介绍,比起潮湿的坐落于海边的拉巴特,现在的国王更喜欢干燥的费斯。无论如何,如果你恰巧遇见皇宫广场戒备森严,那八成就是国王在皇宫里。
舍拉废墟:最浪漫的遗址
舍拉废墟为舍拉古城和摩洛哥梅里尼德王朝时期的皇家陵寝遗址,位于拉巴特王宫外。众多的旅游书中都写道:舍拉废墟是摩洛哥最具浪漫气质的遗址。1980年,它被列为摩洛哥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95年7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候选名录。
舍拉(古语“土地”的意思)古城原为腓尼基、迦太基和古罗马帝国时代北非重要港口城市,于公元五世纪荒废。公元十二世纪,梅里尼德王朝君主“黑苏丹”阿布·哈桑定都拉巴特城,修筑城墙在古城遗址基础上圈定皇陵。据考,其爱妃以及他本人死后均葬于陵内。舍拉废墟外围城墙的正门上用古阿拉伯语记录了当年修陵的情况,从王妃墓碑上,游人可以读到她的生平概志。
这里曾经是罗马哨所,之后又是伊斯兰王家墓地,是古罗马和伊斯兰两种极端对立风格混杂的遗迹。舍拉在1775年一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中被夷为废墟,如今已成为树木丛生和大量鹳类的栖息处,也是曼陀罗的花苑,是历史人文和自然生命最和谐共生的遗迹。
哈桑塔:摩洛哥的精神象征
哈桑塔位于穆罕默德五世墓(国父陵)对面,是拉巴特的标志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是摩洛哥的精神象征。1995年7月1日,哈森塔也进入了世界遗产组织的候选名单。 哈桑塔为阿尔默哈德王朝于1196年所建,长183米、宽139米、高44米,有16道门。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四周雕刻图案各异,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洛哥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
当时的苏丹曾有一个宏愿,就是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让所有的军队在此祷告。无奈因缺乏经费和地震频发,工程被迫中断,并同哈桑塔一同毁于那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从仅存的312根大石柱仍可想象其昔日的雄伟。
穆罕默德五世墓:
重要遗物陈列馆
穆罕默德五世墓位于拉巴特市中心,在哈桑塔对面,是现代摩洛哥国父穆罕默德五世的陵墓,也称国父陵。穆罕默德五世是前国王哈桑二世的父亲,逝世于1961年。其墓于1962年开始修建,1971年竣工。墓室内两侧分列为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亲王墓,并建有陈列馆,藏有阿拉维王朝历代君主画像和五世遗物及其统治时期的历史资料与文献。
穆罕默德五世墓为现代阿拉维王朝建筑风格,整体为白色轮廓,但屋顶是典型的绿色瓦片屋顶,建筑庄严雄伟、风格典雅:内部由大理石装饰,地板为花岗岩,壮观的吊灯将室内装扮得更加金碧辉煌,木材皆为檀香。它不仅仅是一个陵墓,也是一个清真寺,是摩洛哥仅有的对公众开放的圣所之一。
乌达雅城堡:
十二世纪的城中城
乌达雅城堡位于拉巴特老城以东、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处,濒临大西洋,为一古城堡建筑群。始建于十二世纪柏柏尔王朝,后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占领。
北非国家的几乎每座古城,除了有旧城以外,在旧城的一端,往往是制高点,都有一座Kasbach,各国拼写不太一样,但都是贵族或国王居住的地方,意思是城中城,起内城防御的作用。它和我们的紫禁城不同之处在于,这里也有平民居住。
现存乌达雅堡对外开放的区域分三部分:一是院内花园,为伊斯梅尔国王于17世纪所建,小巧玲珑、幽雅精致、花木繁茂,具有安达鲁西亚园林建筑的典型风格;二是博物馆,分两个展室,一个展出历代珠宝乐器,另一个展出历代民族服装;三是高空平台,为古时空中市场遗迹。
乌达雅堡于2006年7月20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候选名单。
拉巴特是个整洁、安静的政治中心。她所坐拥的那些古迹,无论是皇宫广场的舒展优美,还是哈桑塔的厚重沧桑,以及舍拉废墟的浪漫桀骜,乌达亚城堡的情调清新,国父陵的匠心奢华,都需要你细细地读、静静地品。她没有喧嚣,也没有惊艳,看过了,走过了,可否给了你难以忘却的恋恋情怀?
Tips:你需要知道的当地礼仪
1. 一般礼仪:在进入摩洛哥人家里前,你应主动提出脱鞋,在进入清真寺时则必须脱鞋。
2. 称谓与问候:握手是习惯,不过朋友之间通常以亲吻相迎。准时是约会的基本礼仪,虽然摩洛哥人很少遵守时间。
3. 款待与馈赠:摩洛哥商人会邀请你去他们家中做客,大摆筵席,持续吃上好几个小时,但你很少会见到他们的妻子。最好不要对主人的某件所有物大加赞美,他可能会按社交惯例不得不把它奉赠给你。
摩洛哥,其国名的阿拉伯语意指“最西边,太阳落山的地方”,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西班牙相望。
上天用七彩的光环眷顾了这片神奇的土地,让她有了风尘滚滚的瑰色撒哈拉沙漠,享有南方明珠之称的赤色马拉喀什、绿露沙黑的度假胜地阿加迪尔、五色皇城菲斯、象牙色圣城梅克内斯、蓝色山镇沙夫沙万、翠色滨海城市丹吉尔、青色堡垒拉巴特、白色浪漫之都卡萨布兰卡、紫色的三毛荷西的故居阿尤恩。
西方人说摩洛哥是欧洲的后花园,中东人说摩洛哥是西方穆斯林世界的典范,而更多的游客觉得摩洛哥就是地中海边的童话世界。她曾因三毛的前世乡愁、卡萨布兰卡的美丽爱情、《一千零一夜》的天方夜谭走进多少人的梦境。
今天,让我们先走进这个伊斯兰国度的首都拉巴特,去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悦目的美景、无处不在的历史遗迹和那唾手可得的异国情调。
青色堡垒拉巴特
拉巴特是四大皇城之一,始建于公元12世纪的穆瓦希德王朝。其实,摩洛哥历史上的古都,一向是内陆的马拉喀什和非斯两个城市。王朝的注意力,是面向东方内陆,而非面向西方海洋。拉巴特只在17世纪末一段非常短的时间做过王朝都城。1912年,法国统治期间,把首都定在拉巴特,这样方便法国殖民政府接受来自海路的给养,万一政治动荡,轻易就能获得海上法国舰队的支援。
现在的拉巴特是由两个紧连的姐妹城组成,即拉巴特新城和萨勒旧城。新城是1912年摩洛哥成为法国保护国后兴建的,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摩洛哥的政治首都。进入新城,西式楼房和阿拉伯民族风格的精巧住宅掩映在花树丛中。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街心花园,比比皆是。王宫、政府机关、全国高等学府都坐落在这里,充满了现代化气息。旧城萨勒为18世纪所建,具有中世纪阿拉伯式风貌,城内多古老阿拉伯建筑和清真寺,市面繁荣,后街小巷是一些手工艺品作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依然保留着浓厚的中世纪风采。
之所以用“青色堡垒”来形容拉巴特,是因为这里无论是清真寺还是政府机构,其建筑多是绿色的琉璃顶,政客贵族多住在这个城市。这里的住宅一般都有着宽敞的大院子,里边种满花草树木。从外边看,如果不是站在高处,几乎看不到房子。中国的这句“自古豪门深似海”,用在摩洛哥也非常贴切。市中心的乌达亚城堡的安静清新和拉巴特这个城市的风格比较贴近,所以才用了“青色堡垒”来形容拉巴特。
拉巴特濒临大西洋,终年气候温和宜人,海滨风光旖旎,文物古迹诱人,有拉巴特王宫、舍拉废墟、哈桑清真寺、穆罕默德五世墓、乌达亚城堡等名胜古迹,是旅游、消夏的好地方。
拉巴特王宫:
国王很少住的皇宫
历史悠久的拉巴特王宫位于拉巴特市中心,占地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宫殿式样各异,其中里雅德宫最为宏伟壮丽。
皇宫的围墙乳白带些淡黄色,墙上装饰着绿色琉璃瓦,大小门窗造型均为上尖下方,窗户上点缀着具有阿拉伯风情的花格。尽管皇宫始建于1785年,迄今已有227年历史,但人们几乎找不到几张皇宫内部的照片,使皇宫显得非常神秘。这是因为这座皇宫并非开放的公众场合,而是皇室起居和政府办公的禁地。所以,摩洛哥皇室和政府的外事接待很少安排在这里。据说,这座皇宫里有许多建筑:皇室寝宫、首相官邸,甚至还有一所皇家子弟学校。
这座皇宫落成后遭遇过几次灾难,正式定都后又被“宗主国”法国定为首府,自尊心强的摩洛哥国王不愿整天和法国“太上皇”共处一城。而当年的铁血国王哈森二世为了避免遭到暗杀,时常变换住址,也从来不在皇宫居住。有趣的是,如今摩洛哥政局稳定,在这座最名正言顺的皇宫里,新的国王穆罕默德六世虽有很多时间在那办公,本人却从来没有真正在里面居住过。一是因为他父亲穆罕默德五世在皇宫去世,他说住在那里很哀伤;再就是他非常迷恋自己当年在旧城萨勒的太子府,依然没有入住皇宫。
还有传说,为给皇宫工作人员及周边的机构警示国王在皇宫,皇宫特设了一个有趣的暗号,就是门口宫殿上有一扇窗,窗帘拉开了表示国王在皇宫,窗帘拉着表示国王不在皇宫。据当地导游介绍,比起潮湿的坐落于海边的拉巴特,现在的国王更喜欢干燥的费斯。无论如何,如果你恰巧遇见皇宫广场戒备森严,那八成就是国王在皇宫里。
舍拉废墟:最浪漫的遗址
舍拉废墟为舍拉古城和摩洛哥梅里尼德王朝时期的皇家陵寝遗址,位于拉巴特王宫外。众多的旅游书中都写道:舍拉废墟是摩洛哥最具浪漫气质的遗址。1980年,它被列为摩洛哥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95年7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候选名录。
舍拉(古语“土地”的意思)古城原为腓尼基、迦太基和古罗马帝国时代北非重要港口城市,于公元五世纪荒废。公元十二世纪,梅里尼德王朝君主“黑苏丹”阿布·哈桑定都拉巴特城,修筑城墙在古城遗址基础上圈定皇陵。据考,其爱妃以及他本人死后均葬于陵内。舍拉废墟外围城墙的正门上用古阿拉伯语记录了当年修陵的情况,从王妃墓碑上,游人可以读到她的生平概志。
这里曾经是罗马哨所,之后又是伊斯兰王家墓地,是古罗马和伊斯兰两种极端对立风格混杂的遗迹。舍拉在1775年一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中被夷为废墟,如今已成为树木丛生和大量鹳类的栖息处,也是曼陀罗的花苑,是历史人文和自然生命最和谐共生的遗迹。
哈桑塔:摩洛哥的精神象征
哈桑塔位于穆罕默德五世墓(国父陵)对面,是拉巴特的标志性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是摩洛哥的精神象征。1995年7月1日,哈森塔也进入了世界遗产组织的候选名单。 哈桑塔为阿尔默哈德王朝于1196年所建,长183米、宽139米、高44米,有16道门。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四周雕刻图案各异,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洛哥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
当时的苏丹曾有一个宏愿,就是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让所有的军队在此祷告。无奈因缺乏经费和地震频发,工程被迫中断,并同哈桑塔一同毁于那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从仅存的312根大石柱仍可想象其昔日的雄伟。
穆罕默德五世墓:
重要遗物陈列馆
穆罕默德五世墓位于拉巴特市中心,在哈桑塔对面,是现代摩洛哥国父穆罕默德五世的陵墓,也称国父陵。穆罕默德五世是前国王哈桑二世的父亲,逝世于1961年。其墓于1962年开始修建,1971年竣工。墓室内两侧分列为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亲王墓,并建有陈列馆,藏有阿拉维王朝历代君主画像和五世遗物及其统治时期的历史资料与文献。
穆罕默德五世墓为现代阿拉维王朝建筑风格,整体为白色轮廓,但屋顶是典型的绿色瓦片屋顶,建筑庄严雄伟、风格典雅:内部由大理石装饰,地板为花岗岩,壮观的吊灯将室内装扮得更加金碧辉煌,木材皆为檀香。它不仅仅是一个陵墓,也是一个清真寺,是摩洛哥仅有的对公众开放的圣所之一。
乌达雅城堡:
十二世纪的城中城
乌达雅城堡位于拉巴特老城以东、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处,濒临大西洋,为一古城堡建筑群。始建于十二世纪柏柏尔王朝,后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占领。
北非国家的几乎每座古城,除了有旧城以外,在旧城的一端,往往是制高点,都有一座Kasbach,各国拼写不太一样,但都是贵族或国王居住的地方,意思是城中城,起内城防御的作用。它和我们的紫禁城不同之处在于,这里也有平民居住。
现存乌达雅堡对外开放的区域分三部分:一是院内花园,为伊斯梅尔国王于17世纪所建,小巧玲珑、幽雅精致、花木繁茂,具有安达鲁西亚园林建筑的典型风格;二是博物馆,分两个展室,一个展出历代珠宝乐器,另一个展出历代民族服装;三是高空平台,为古时空中市场遗迹。
乌达雅堡于2006年7月20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候选名单。
拉巴特是个整洁、安静的政治中心。她所坐拥的那些古迹,无论是皇宫广场的舒展优美,还是哈桑塔的厚重沧桑,以及舍拉废墟的浪漫桀骜,乌达亚城堡的情调清新,国父陵的匠心奢华,都需要你细细地读、静静地品。她没有喧嚣,也没有惊艳,看过了,走过了,可否给了你难以忘却的恋恋情怀?
Tips:你需要知道的当地礼仪
1. 一般礼仪:在进入摩洛哥人家里前,你应主动提出脱鞋,在进入清真寺时则必须脱鞋。
2. 称谓与问候:握手是习惯,不过朋友之间通常以亲吻相迎。准时是约会的基本礼仪,虽然摩洛哥人很少遵守时间。
3. 款待与馈赠:摩洛哥商人会邀请你去他们家中做客,大摆筵席,持续吃上好几个小时,但你很少会见到他们的妻子。最好不要对主人的某件所有物大加赞美,他可能会按社交惯例不得不把它奉赠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