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人》双解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gar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1),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2)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3)。”有闻而传之(4)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5),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选自王充《论衡·书虚》)
  
  [难点注解]
  
  (1)溉汲——汲水灌溉土地。
  (2)穿——穿凿,就是开挖的意思。
  (3)一人——这里指一个人的劳力,后面的“一人”是指一个真的人。
  (4)之——文言代词,这里指“穿井得一人”的消息。
  (5)使——使用,这里是“功用”的意思。
  
  [短章新解]
  
  寓言说有户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一个劳力常住在外面汲水。等家里凿了一眼水井之后,他告诉人说:“我穿井得一人。”其本意是说家里有水井之后,就解放出一个人的劳动力来。结果有人传言说丁家凿井凿出一个人,老百姓听到传言后议论纷纷。后来消息传到国君那里,国君派人询问丁氏,事情的真相才水落石出。
  读这个故事,我们首先有以下认识:当听到任何传闻的时候,我们应该动脑筋想一想它是否合乎道理,考察一下它是否符合实际,切不可盲目信从,更不要去当“小广播”,以讹传讹。细读寓言,我们不禁要想文中以讹传讹的根源在哪儿?首先应该归因于第一个传言者,他曲解了丁氏说话的本意,当然“穿井得一人”这样一件违背常理的事情要比丁氏的本意有趣的多,按现在某些从事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观点就是很有“看点”,能够引起某种程度的新闻“效应”,说白了就是毫无价值的新闻“炒作”。这些“有趣”的传闻可以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说说笑笑而已,不足为训,也没必要深究是否合乎实际。
  但在学习、工作乃至国家大事层面上,我们不得不佩服宋国国君认真严肃的求实态度,对任何传闻不轻信、不盲从,重调查研究,勇于弄清事情的真相,在小事上能做到这一点,事何能不立,国何能不兴?我们遇事如果都能认真地调查研究,认真地动脑思考,有什么事情做不好,有什么不成功的呢?
其他文献
【摘 要】 人才培养关乎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提高对高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效培育更多拥有丰富知识和完善综合素质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新一代的精英人才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素养以外,还必须具备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能够以过硬的心理素质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经受考验和磨练。对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改变地理教学单一传授地理知识的现状,完善学生心理素质,提
清朝陕甘总督辖区几经分合,名称变化频仍,驻地多次迁移。乾隆二十五年其名称、驻地最终固定下来,一直至清朝灭亡为止。自顺治二年到宣统三年陕甘总督共112人。以陕甘总督的任
<正>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学组和《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会主办的2004中国实验外科论坛于2004年6月25~28日在武汉举行,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是
目的:探讨眶蜂窝织炎的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观察局部对因治疗配合全身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3例眶蜂窝织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为了分析回采过程中瓦斯浓度的非线性特征,基于多重分型理论,以乌兰木伦煤矿31408工作面为例,研究了回采工作面和上隅角瓦斯浓度的多重分形特征,并分析两者的多重分形谱特征战术
“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家柳青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广大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还没有走上社会,前面的道路还很长,一定要走好每一步,学会分析,学会辨别,学会拒绝,才能学会自我保护,否则一旦触犯法律,法律是无情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会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后悔莫及。  因此,各校各班可以充分利用法制教育读本、图
患者女性,49岁,发现右侧乳腺包块1周入院。体检: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见一直径1cm的包块,无触痛,活动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