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建筑的符号与情感探究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解构主义建筑中的符号解构与空间情感塑造的理论意义及实践运用。从解构主义的背景、理论、实践入手,对解构主义基本概况进行介绍及解构主义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介绍。通过分析丹尼尔·李伯斯金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案例,展现解构主义建筑中符号解构与空间情感塑造的运用与实践。总结了解构主义建筑中的符号解构与空间情感塑造所带来的形式美感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解构主义;符号解构;空间情感;犹太人博物馆
  引言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时期的一种建筑思潮,一直以其个性的方式对传统建筑进行着各种挑战与质疑。虽然因其自身的一些极端化与争议性,始终没有成为一个主流流派。但解构主义建筑在建筑界的影响依然举足轻重。艺术家通过把握画面的色彩、形式等传达情感,而解构主义建筑则通过对建筑符号的解构、空间情感的塑造来演绎建筑的非凡魅力,值得探究。
  1.解构主义
  1.1解构主义建筑概述
  要了解解构主义建筑,首先应当理解“解构”及“解构主义”的概念。从字眼上来看,“解”字有分解、消解、拆解之意,“构”则有结构、构成之意。“解构”这个词语是从“结构”演化而来的,这种形式在实质上是对结构主义的一种破坏和分解。而结构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方法,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与这种结构主义进行比较,解构主义更多的在于开放结构,以“破”而立,破除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及结构。
  1.2解构主义建筑特征
  几乎所有解构主义建筑都表现出对理性的反叛和怀疑,而解构主义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对建筑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找寻新的形式和意义,寻求对建筑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逐渐形成了解构主义的最大特色:反中心、反权威、反建筑等形式,也形成了个人的、非中心的、流动的、破碎的、多元的、破碎、凌乱的解构主义建筑。
  2.丹尼尔·李伯斯金和犹太人博物馆
  丹尼尔·李伯斯金,建筑设计师,1946年出生于波兰一个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家庭。他的父母和10名兄弟姐妹都遭到了集中营的迫害,最后只有他父亲和姑妈得以幸存。他的创作不仅仅是建筑,也被视为艺术。
  犹太人博物院位于德国柏林,建于1993年,展有犹太人在德国近两千年的历史。曾被誉为“一个有关精神和心灵的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中,丹尼尔·李伯斯金将建筑作为艺术展品的一部分呈现给游客,以解构主义为主要设计思想,采用特定的建筑符号,通过变形、分离、重塑等方式,来展现建筑的精髓与灵魂。
  3.符号解构
  在建筑中,建筑符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装饰功能,象征功能外,建筑符号更能浓缩一个建筑的灵魂及内涵,代表着特殊时期的独特记忆。解构主义擅长对传统建筑符号进行解构,采用重组、分解、变形等方式,打破符号原有的内涵、意义,呈现新的形式与美感,展现出解构后产生的独特寓意。
  3.1“六角星”
  李伯斯金在设计时,其中一个设计灵感便是来源于“六角星”。“六角星”是犹太人的标志,也被称为“大卫之盾”。在犹太人心中,大卫之盾是上帝对其子民的保障,保佑犹太人生生不息。但在纳粹时期,德国纳粹党逼迫犹太人佩戴六角星,用于施行残忍的种族灭绝。六角星符号因此被赋予了更多残忍、战争的色彩。博物馆平面以被压扁的六角星为原形,对六角星采用分解、划分、重组的方法进行解构,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3.2“伤痕”
  犹太人博物馆外立面被持久、坚固的金属覆盖,配以无规则的“伤痕”,使得建筑整体风格呈现出破裂状。这些“伤痕”是博物馆的外立面上,许多不规则的像是用乱刀劈过的伤痕的窗户,就像是战争过后,留下的一道道被割裂的“伤痕”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看似杂乱、无规则的“伤痕”带来的感受,却是直达心灵的。解构主义用一种稍显扭曲、破坏、混乱的手法隐喻着战争的残酷与暴行。
  4.空间情感
  整个博物馆在空间上被设计为三条路径。在犹太教中,他们认为路径是生命存在的本质,生命就是一种逃亡。
  4.1“屠杀之轴”
  在“屠杀之轴”的尽头是一个高耸的塔,被称为“屠杀塔”。在这个空间里,塔顶高达十几米,但是光线仅仅只有顶上那一道裂痕。一进入这个空间,便会被黑暗、压抑的封闭空间包围,无尽的绝望。顶上的那一束微弱的光,似乎给了一丝希望。可是逐渐收窄的塔身和冰冷的墙面却又让这微弱的希望变得更加渺小。似乎重现了犹太人悲惨、绝望的命运,让游客在紧张、恐怖的氛围中,与那段历史隔空对话。
  4.2“流放之轴”
  “流放之轴”是通往霍夫曼公园的,也被称作“流亡花园”。在霍夫曼花园,园中心是49根混凝土方柱。柱子高六米,两两间隔不到一米,仅只够一人穿行。置身于这狭小空间中,冰冷的混凝土柱子如森林里的树木一般耸立,给人以封闭之感;柱子间隙中透出的阳光,及城市的环境与柱子间的狭隘,冷酷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印象深刻,感受到犹太人那段居无定所,流亡漂泊的历史。
  4.3“延续之轴”
  “延续之轴”是博物馆真正的入口,在这里有五个刻意用墙面封闭起来的空间,被称为“虚空”空间。游客只能透过一些洞口般的窗户看见这些贯穿整栋建筑的虚无空间。没有任何展品能够表达战争所带来的痛苦,李伯斯金选择了留白,让虚空的空间,流动的空气象征与已逝者的对话。这里的最后一处是开放的,放置着以色列艺术家马纳舍·卡迪希曼的永久性装置作品“秋之落叶”。这些“落叶”由厚三公分的铸铁制作而成,是一万个不同的、粗糙的、象征性的酷似人脸的圆形。这些“人脸”双眼和嘴张开着,无声的诉说着残忍的历史。当游客踏过这些“人脸”时,脚步声打在铸铁人脸上,在空间中发出回响。
  总结
  解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从现代主义建筑到后现代主义建筑审美观,改变了建筑的形式秩序,诠释了建筑的另一种解读方式。丹尼尔·李伯斯金通过对解构主义的运用,改变了传统博物馆的形式秩序和人们参与展演的方式,对建筑符号的解构、对空间情感的演绎都重新展现了犹太人那段充满苦难、危险和压抑的历史。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创造了一个尊重犹太人历史与文化的艺术品。
  參考文献:
  [1]尹国均:《建筑事件,解构6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
  [2]尹国均:《后现代建筑杂交》,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09
  [4]丹尼尔·李伯斯金:《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指南和案例》选择的21个案例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每个案例都是一类典型合作范例,都由一家中国企业来讲述一个多方受益的故事。21个案例就是21个企业范例和国际合作最佳实践,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生命力。   《指南和案例》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提了多元化灵活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有助于中国企业和各国企业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第三国基础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为更好地共建“一带一路”,深化
期刊
2018年1月,在智利召开的中国一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并发表了《“一带一路”特别声明》,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中国与拉美之间“为实现互利合作而搭建的新的平台”。  目前有19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参加了“一带一路”倡议,占拉丁美洲34个国家的56%。与此同时,中同与该地区的众多国家签署了各种双边伙伴关系协定,包括与阿根廷、巴西、智利、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墨
期刊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改革之路能够从“摸着石头过河”起步,到今天可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新历史方位,正是由于四十年来改革奋进的伟大事业不断迈上新高度。  人说“四十不惑”。“不惑”,在古代意味着“遇事能明辨不疑”,《论语·子罕》里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含义就是“智慧而自信”。四十周年这个时间节点意味着,我们应该深入发掘中国智慧,从而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
期刊
本期丝路脉动的监测时间范围从2019年10月1日到10月31日。当月,在香港局势恶化、周边安全风险增加的态势下,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并首访尼泊尔,推动国家间友好往来。同月,广交会在广州举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广交会重要目标国;我国与太平洋及加勒比岛国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建。地方层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出台,世界互联网大会推动互联网领域合作,省市海外投资活动丰
期刊
10月底至11月中旬,笔者先后赴巴西和智利参加了2019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当代中国与世界——2019中拉智库对话会和金砖同家人文交流论坛暨联拍联播纪录片全球首映式等活动,走访了巴西知名智库瓦加斯基金会,实地调研了国家电网巴控公司,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人文交流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更为直接和深刻的认识。  拥抱“一带一路”正成为越来越多拉美国家的共识  从地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机遇”和“太平洋意识”成为绝大多数拉美国家对外关系的重要考量,“强化与中国的合作纽带”已普遍上升为拉美国家的外交优先目标。在这种局面下,中拉关系在新世纪的头十五年间获得了非常高效的推进,合作效果不仅能从经贸合作规模得到充分体现,而且也反映在中拉双边、多边等多个维度下的合作机制建设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中拉双方,总体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合作曰标。自2015年开始,拉美经济呈现下行
期刊
根据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当时的设想并未将拉美和加勒比罔家(以下简称拉美国家)包括在内。  拉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  在2017年5月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在致开幕词时指出:“一带
期刊
古巴是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拉美国家,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颗“加勒比海上的明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2018年11月,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访华期间,两同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今年4月,古巴参加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古两囤在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围绕共建“一带一路”相关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占巴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参赞李兹培( Lisbet
期刊
编者按;作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智库在今天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带_路”的建设实践中,国内智库将如何有效发挥作用?如伺做出更多贡献?从2018年2期开始,《丝路嘹望>“智库谈”栏目每期介绍一个智库,与读者分享智库如何积极作为,为“一带—路’建设提供智慧支持,为决策者出谋划策。本刊本期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中俄蒙合作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兴波。 
期刊
到柬埔寨,怎能不看《吴哥的微笑》?  柬埔寨暹粒以吴哥窟闻名于世。白天逛吴哥窟,晚上看《吴哥的微笑》演出,已经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的选择。  《吴哥的微笑》是中国第一个国外驻场演出节目,由中国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文投)与柬埔寨国家文化部联合创作。截至2019年5月底共演出了3400多场,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200万人观看,9年来总收入达到了3000多万美元,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