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其实效性,必须研究教育对象的接受心理。大学生的接受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积极探索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相关概念的界定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解释比较合理的是:它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领域内的心理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的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
(一)认知接受障碍
1、已有的认知背景对接受效果造成的障碍
我们都知道,如果教育者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接受主体的信念以及价值观相符合时,那么他们就会乐于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反之,如果教育信息不符合接受主体的的内在价值取向,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排斥的心理。从而,形成接受障碍,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效果。
2、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认识不清而形成的接受障碍
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更是受教育者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受教育者并不能对此有清晰的认识,由于受世俗以及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金钱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受教育者容易做出错误的价值选择和判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自身来说用处不大,甚至认为对自己根本没有用处。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而这种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情感接受障碍
1、因与大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不符而产生的情感接受障碍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学生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对待的,他们往往乐于接受那些操作性强、与现实联系紧密的东西,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并通过网络平台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现实存在差距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逆反的心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甚至产生不信任的态度,这样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一种消极应付的态度,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以一种被动的态度去接受,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
2、因对教育者的不满而产生的情感接受障碍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相互尊重、理解的。但是,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却是复杂的。受教育者一方面渴望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一方面又对教育者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有时候会呈现出冷漠、恶劣,甚至情感对立的状态,这样,教育者在课堂上所传递的情感就不容易让受教育者接受。当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关系呈现出如此状态时,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取得实效。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策略
(一)提高接受主体的认知水平
1、利用已有的认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只有符合认知范畴的事物,接受主体才能理解进而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受教育者认知中的合理因素,并对其加以肯定和尊重,对不合理的因素应该及时纠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加强已有认知同新知识的联系,特别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学科知识,如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从而丰富受教育者的学科知识,扩大视野范围,提高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的认同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接受的程度。社会主导价值观以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规定着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态度和立场,引导着接受主体的接受需要和接受动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导向,正确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
(二)尊重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需要
1、重视和满足受教育者心理需要的层次性和差异性
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要呈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他们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探索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满足受教育者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与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越接近,就越能产生二者之间的心理共振,为接受主体的接受行为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关注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正确引导受教育的精神需要,首先,在环境上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陶冶情操,从外部来满足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其次,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来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使其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再次,凭借校园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来鼓励先进,在精神上给受教育者以积极的模范教育。最后,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成果教育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氛围中汲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相关概念的界定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解释比较合理的是:它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领域内的心理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的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碍
(一)认知接受障碍
1、已有的认知背景对接受效果造成的障碍
我们都知道,如果教育者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接受主体的信念以及价值观相符合时,那么他们就会乐于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反之,如果教育信息不符合接受主体的的内在价值取向,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排斥的心理。从而,形成接受障碍,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效果。
2、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意义认识不清而形成的接受障碍
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更是受教育者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受教育者并不能对此有清晰的认识,由于受世俗以及西方享乐主义、个人主义、金钱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受教育者容易做出错误的价值选择和判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自身来说用处不大,甚至认为对自己根本没有用处。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而这种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情感接受障碍
1、因与大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不符而产生的情感接受障碍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学生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对待的,他们往往乐于接受那些操作性强、与现实联系紧密的东西,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并通过网络平台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现实存在差距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逆反的心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甚至产生不信任的态度,这样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一种消极应付的态度,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以一种被动的态度去接受,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
2、因对教育者的不满而产生的情感接受障碍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相互尊重、理解的。但是,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却是复杂的。受教育者一方面渴望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一方面又对教育者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有时候会呈现出冷漠、恶劣,甚至情感对立的状态,这样,教育者在课堂上所传递的情感就不容易让受教育者接受。当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关系呈现出如此状态时,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取得实效。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策略
(一)提高接受主体的认知水平
1、利用已有的认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只有符合认知范畴的事物,接受主体才能理解进而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受教育者认知中的合理因素,并对其加以肯定和尊重,对不合理的因素应该及时纠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加强已有认知同新知识的联系,特别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学科知识,如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从而丰富受教育者的学科知识,扩大视野范围,提高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的认同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接受的程度。社会主导价值观以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规定着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态度和立场,引导着接受主体的接受需要和接受动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导向,正确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
(二)尊重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需要
1、重视和满足受教育者心理需要的层次性和差异性
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要呈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他们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探索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满足受教育者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与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越接近,就越能产生二者之间的心理共振,为接受主体的接受行为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关注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正确引导受教育的精神需要,首先,在环境上为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陶冶情操,从外部来满足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其次,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来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使其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再次,凭借校园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来鼓励先进,在精神上给受教育者以积极的模范教育。最后,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成果教育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氛围中汲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