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uba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的地理课教学改革,其本质特点就是针对教学方式的变革。要一改往日的被动式教学,逐步转换成主动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运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地理教学;创造力
  一、什么是问题导学
  问题导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对应的要求,通过情境的创设,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索→问题的解决三步方式,对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求知欲望的激发,对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在问题情境的指导下,学生对可能用到的资料进行收集,对材料进行再加工,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假设,对学生之间的不同关键要点进行合理地争论和探索,同时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化,在现有结论的基础上对整个知识框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并进行再一次探究,最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得到结论。正是这种连锁式的全面思维方式,使得学生的思维产生不断地升华。
  二、问题导学的优点
  根据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知道,问题导学是一种十分有效并且能够长时间使用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摆脱了原有教学方式对学生思维的桎梏,还能在学生的思维构建中创造出一种有着明确目的性的清晰路线图,学生可以根据这种路线图对知识有一个清晰地把握,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新学习知识和以前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都进行充分地调动和探索,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相应的创造力都得到了提升。学生们因为完整参与到知识生成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了自学能力。
  三、问题情境创设的思路构建
  (1) 创建原则。①诱发性原则。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应通过类似于悬疑小说的“冲突制造”思路进行悬疑构建,让学生产生一种悬念,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加,从而使得有效学习的效果被扩展到最高。经过充分研究可以证实:如果把原有知识点和新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新旧知识对比,最能激化学生的认知冲突。但同时,想要满足以上的这些条件,就必须全面分析学生在初中时期所掌握的知识,通过新旧知识的系统学习,找到相应的结合点。例如,当教师讲到“三圈环流中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这一章节的内容之前,首先设置地面风的形成机理以及相关的问题进行设问。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进行气压带相关知识的学习中,通过推理得出“风带位于高低气压带之间,且一定由高压带指向低压带,考虑地转偏向力后,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这样的结果并把原理牢牢记住。②展示原则。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一定要利用形象化的各种案例进行直观联系。学生不能单纯记忆单一的项目,而要根据思维导图的引导按照清楚可见的思路进行思维和记忆。比如当教师讲到我国西北地区的地形时,就要把相关的素材进行紧密相连,把相关的图片进行各种连接和分析对照,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充分理解大气、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壤资源、地形资源和岩土资源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使得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但又相互独立的复杂关系进行巧妙地展示。这样学生就不会从单一方面进行片面思考,而是善于通过整体角度进行思维模式的转化,对未来的发展性学习思路构建有很大的提高。③层次原则。在进行问题创设的时候,要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处向高处、有层次的方式进行创设,通过创设问题使学习效果整体提高,还要将问题的讨论进行有机地整合,使得系统认知结构被学生们接受。
  (2)创设问题的思路。①利用实验进行问题的创设。例如,在处理地球的自转公转问题时,可以让学生拨动地球仪,按照地球自转方向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不同角度地观察,按照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别性的描述。这样就可以直观地让学生观察到知识的由来,也使得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②通过观察日常的景象进行学习。例如,讲到冷空气形成冷锋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观察天气,考虑到本地的雨雪大风以及气温情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把课文的内容和实际观察的情况进行一一对应,使得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牢记于心,达到教学目的。③提出假设,检验环境。地球自转的时候是倾斜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大胆假设:如果地轴是完全垂直的,那么地球自身的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是什么,地球的计时会出现什么变化,是否会出现昼长夜短,或者昼短夜长,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产生这些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和现实是否相符。因为结论不符,所以假设不成立,反推出正确推论。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教学法有着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教师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可以按照上文提到的方法进行知识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得课堂变的更高效。
  参考文献:
  [1]袁建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才有无穷魅力[J].中学语
  文教学,2010(3).
  [2]袁建中,李元洪.关于提高语文教师写作素养的对话[J].中
  学语文教学,2010(8).
  [3]詹华萍.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中学课程辅导,
  2011(6).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能显著提高抗干扰能力的RS-LT级联编码方法,文中介绍了喷泉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喷泉码的度的分布和编译码过程等问题,分析了RS-LT级联码在降低解码失败概率方面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RS-LT级联码能够在低信噪比的条件下保证可靠传输。
摘 要:习作教学让教师裹足不前,学生笔下亦是千篇一律。为了让教学之路越走越顺畅,教师应注重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深入生活的好习惯。另外应做到激励与欣赏并存,让习作之路真正“春暖花开”。  关键词:习作;引领;源头活水;春暖花开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我们也常说,写作往往是一个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综合体现。既
导弹智能偏转弹头作为一种新兴的导弹姿态控制中的热门研究课题,对于导弹提高飞行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导弹控制中比较前沿的一种弹头偏转控制机理做了简要的介绍,对整个控制
《六韬》是先秦兵学集大成之作,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容,而且涉及分类与组合中的计数、等价、优化、统计预测与决策等数学思想。其蕴含的应用数学思想,对继承和弘扬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常看到有的学生数学学得比较好,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做起题目来既准确又迅速,而且方法也
《管子》四篇是先秦诸子学的重要文献,指的是《管子》中的《心术上》《心术下》《内业》《白心》四篇。《管子》四篇的形成并非一时一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
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油气集输、多相流等学科知识为依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油田环状集输流程埋地管道的温降计算模型,找出油田环状集输流程埋地管道的温降计算方法。同时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我们的生活周围,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在各行各业生产实践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物理原则非常丰富;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物理学更是一马当先。学生每天都会遇到与物理学相关的现实问题与实际现象,当教师将他们十分熟悉的、丰富多彩的实际问题以物理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就会感到亲切、感到物理学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起他们求知的主动性,并产
传统意义上,平行导洞的作用在于为正洞开挖探明地质,并通过一系列横通道实现正洞“长隧短打”。此工艺不仅具有分部开挖的特点,还可利用导洞解决排水问题,导洞挖通后,还可改善洞内
一、活动目的 ①了解简报的理论知识,学习简报的编排形式、写作方法。②通过活动的设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信息资料的提炼概括能力。③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切实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