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很多学生的难点。“对分课堂”是教师们在新型教学中迈出的可贵一步。“对分课堂”跟传统的教学方式大不相同,它不像以前的教学方式单单强调老师对于课堂的重要性,更把学生的自觉主动性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对分课堂”首先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书本内容的讲解,其次老师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自由讨论,让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的交流。最后是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够应用自如。本篇文章将从初中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展开对对分课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对分课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29
引言:所谓“对分课堂”就是将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主的课堂,划分为教师讲解和学生自由讨论两个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对分课堂”更注重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在自觉主动的学习中,达到获取新知的目的。
1、教师课堂讲授知识
对分课堂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就是老师课堂讲授部分。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是更多地在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教师的重要地位并没有改变,相反,能否成功地打造“对分课堂”,最关键的决定因素仍然是每一位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知识讲授,首先充足的课堂准备非常必要。在对分课堂上,留给老师的时间相应减少,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对老师无疑是一个挑战。如何更高效地讲解课堂内容,成为教师们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首先当然是做好充足的讲课准备,只有对所要讲解的内容了然于胸,教师才能向学生更好地讲解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每堂课的学案,学案要包括该堂课的重难点、阅读中的生词僻词以及学生们必须掌握的重点词汇等等,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框架,迅速得到课堂的相关信息。其次,很多学生不喜欢课堂的原因在于老师们讲授内容的方式太过枯燥乏味,降低了他们听课的兴趣。因此老师们应当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只有改变了呆板僵硬的讲课方式,保持活跃的上课环境,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才会高涨。如何提高课堂趣味性呢。一是教师授课的时候要注意情绪状态的把握。有的教师为了显出教师的威严,一上课就表情严肃,这会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使学生上课的兴趣寥寥。教师们其实可以采取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进行授课,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并非是一件非常严肃乏味的事情。最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课堂互动。比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趣味性的英语知识问答。或者还可以定期进行小组英语阅读竞赛,并准备一些小奖品。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2、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对分课堂的第二部分是学生之间展开自由讨论。因为学校学生人数众多,学生们的性格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学习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但学校老师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具体关照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该堂课的掌握情况。而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进行课堂知识内容的讨论,就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解决疑难,而且教师在观看小组讨论的时候,也可以快速地了解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了解情况。不过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必须要能够进行合理的分组安排。因为学生之间存在性格差异和对知识掌握水平的差异,如果性格内向的学生分在一组,可能小组之间无法真正地进行思想的交流。如果将知识掌握都不太牢固的学生分在一组,他们之间则可能无法有效地解决讨论中遇到的许多问题等等。所以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优缺互补的分组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性格、英语水平等有充分的了解。其次,在小组讨论进行之时,老师要在旁边确保讨论的高效性。初中学生还缺乏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同龄人之间共同话题又非常之多,在讨论过程中,如果没有老师在旁边督促,他们很可能由于思维过于发散,从刚开始的英语阅读讨论一直聊到篮球明星电影美食等等,将课堂学习讨论变为一场同龄人之间的琐碎闲谈,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达不到想要的课堂效果。因此在进行课堂讨论之时,老师应在每个小组周围进行观察聆听,既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也能够保证课堂讨论高效地进行。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毕竟十分有限,在讨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仅仅通过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适时地引导,帮助学生高效正确地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小组讨论去获取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这一点首先可以通过教师自己细心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其次就是在确定讨论小组的时候,可以在每个小组定一个小组长,让每个小组长对小组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在讨论结束之后,老师把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所做的笔记收上来进行了解,就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更为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在下次课堂上,便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3、知识的转化和应用
课堂上的内容,学生必须要能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且能够自如运用,才算是对知识真正的掌握。要达到对知识的内化,这一阶段,需要老师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完成。这一阶段,一般是学生进行知识的复习,温故知新,达到同学之间相互分享。当然,精彩句子、段落、篇章的背诵也是非常必要的。不過学生大都不喜欢背诵,这一点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式引导,比如背诵一篇精彩篇章,可以奖励一支笔之类的小奖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一阶段之后,老师可以适当地出一些阶段测试卷,看看学生是否能够对知识运用自如,并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进行一些课程回顾,重点知识点的讲解。
结束语
对分课堂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积极去改善原有的教学方式,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不断注入新的能量,让学生在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下,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瑞丰,张学新,赵玲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创新性学习的促进作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doi:10.3969/j.issn.1674-9324.2018.48.081.
关键词:对分课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29
引言:所谓“对分课堂”就是将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主的课堂,划分为教师讲解和学生自由讨论两个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对分课堂”更注重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在自觉主动的学习中,达到获取新知的目的。
1、教师课堂讲授知识
对分课堂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就是老师课堂讲授部分。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是更多地在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教师的重要地位并没有改变,相反,能否成功地打造“对分课堂”,最关键的决定因素仍然是每一位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知识讲授,首先充足的课堂准备非常必要。在对分课堂上,留给老师的时间相应减少,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对老师无疑是一个挑战。如何更高效地讲解课堂内容,成为教师们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首先当然是做好充足的讲课准备,只有对所要讲解的内容了然于胸,教师才能向学生更好地讲解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每堂课的学案,学案要包括该堂课的重难点、阅读中的生词僻词以及学生们必须掌握的重点词汇等等,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框架,迅速得到课堂的相关信息。其次,很多学生不喜欢课堂的原因在于老师们讲授内容的方式太过枯燥乏味,降低了他们听课的兴趣。因此老师们应当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只有改变了呆板僵硬的讲课方式,保持活跃的上课环境,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才会高涨。如何提高课堂趣味性呢。一是教师授课的时候要注意情绪状态的把握。有的教师为了显出教师的威严,一上课就表情严肃,这会在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使学生上课的兴趣寥寥。教师们其实可以采取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进行授课,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并非是一件非常严肃乏味的事情。最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课堂互动。比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趣味性的英语知识问答。或者还可以定期进行小组英语阅读竞赛,并准备一些小奖品。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2、学生分组展开讨论
对分课堂的第二部分是学生之间展开自由讨论。因为学校学生人数众多,学生们的性格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学习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但学校老师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具体关照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该堂课的掌握情况。而把全班同学分成小组进行课堂知识内容的讨论,就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解决疑难,而且教师在观看小组讨论的时候,也可以快速地了解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了解情况。不过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必须要能够进行合理的分组安排。因为学生之间存在性格差异和对知识掌握水平的差异,如果性格内向的学生分在一组,可能小组之间无法真正地进行思想的交流。如果将知识掌握都不太牢固的学生分在一组,他们之间则可能无法有效地解决讨论中遇到的许多问题等等。所以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优缺互补的分组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性格、英语水平等有充分的了解。其次,在小组讨论进行之时,老师要在旁边确保讨论的高效性。初中学生还缺乏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同龄人之间共同话题又非常之多,在讨论过程中,如果没有老师在旁边督促,他们很可能由于思维过于发散,从刚开始的英语阅读讨论一直聊到篮球明星电影美食等等,将课堂学习讨论变为一场同龄人之间的琐碎闲谈,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达不到想要的课堂效果。因此在进行课堂讨论之时,老师应在每个小组周围进行观察聆听,既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也能够保证课堂讨论高效地进行。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毕竟十分有限,在讨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仅仅通过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适时地引导,帮助学生高效正确地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小组讨论去获取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这一点首先可以通过教师自己细心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其次就是在确定讨论小组的时候,可以在每个小组定一个小组长,让每个小组长对小组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在讨论结束之后,老师把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所做的笔记收上来进行了解,就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更为全面和细致的了解,在下次课堂上,便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3、知识的转化和应用
课堂上的内容,学生必须要能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且能够自如运用,才算是对知识真正的掌握。要达到对知识的内化,这一阶段,需要老师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完成。这一阶段,一般是学生进行知识的复习,温故知新,达到同学之间相互分享。当然,精彩句子、段落、篇章的背诵也是非常必要的。不過学生大都不喜欢背诵,这一点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式引导,比如背诵一篇精彩篇章,可以奖励一支笔之类的小奖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一阶段之后,老师可以适当地出一些阶段测试卷,看看学生是否能够对知识运用自如,并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进行一些课程回顾,重点知识点的讲解。
结束语
对分课堂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积极去改善原有的教学方式,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不断注入新的能量,让学生在创新型的教学方式下,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瑞丰,张学新,赵玲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创新性学习的促进作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doi:10.3969/j.issn.1674-9324.2018.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