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理念提倡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牛津英语教材中的Integrated skills课型能很好地实现此目标,此课型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操作:一是兴趣热身,有效导入;二是钻研学生,铺垫得当;三是依据教材,合理改动;四是回归板书,总结生成。
关键词: 初中英语 Integrated skills课型 教学技巧
新课程理念提倡老师在认真分析新课标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充分理解英语听力的意义及能力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影响英语听力的障碍,提高对英语听力的理解能力。牛津教材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设有Integrated skills的课型,此课型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对话能力。很多老师不断尝试如何更好地完成此课程的教学,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的余慧老师在江苏省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的一节8A Unit2 Integrated skills教学,就为我们很好地讲明了此课型的操作方式,非常值得借鉴。
一、兴趣热身,有效导入
有的老师在导入课文时会舍近求远地寻找很多图片和视频,似乎是为提高学生兴趣,但是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它们仅仅是为了引入一个话题而已。余慧老师在课前出示了一段数字绕口令,不仅巧妙地处理了本课的部分数字(14、40)难点,更使学生跃跃欲试的欲望得到了极大激发。他们都情不自禁地读起了这段绕口令,积极地想表现一番,为枯燥的听力课堂的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紧接着上课了,哈利波特图片的出示使学生眼睛一亮、精神一振,引发了学生无限遐想,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一下拉近了,老师不仅顺利新授了summertime和length,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练习数字的表达法,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陡增。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牛津教材致力于使教材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但部分教学内容仍脱离学生特定实际生活时间段,如果直接用教材内容生硬地新授和导入,则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余慧老师巧妙地用学生喜欢的绕口令,替换了教材中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材料,并利用了当年度暑假刚上映的哈利波特的影片图像导入,使课堂颇具有时代感,同时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有效地在知识准备和语言环境两方面做好了导入铺垫。
二、钻研学生,铺垫得当
余慧老师在处理文章第一部分的表格时,并没有直接出示文本表格,而是充分为学生考虑,首先添了一张比较简单的表格,带领学生积极地复习了相应的国家、人名和学校名称(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的确有很多学生搞不清国旗,进而影响书面解题和听力答题)。余老师此举,可以看出她是一位经验老到的老师,很会“备”学生,懂得适时为学生“添踩脚石”,这样既顾及了复习,又为接下来的听力提供了铺垫。然后以“What do you know from it?”带领学生仔细地不断认知文本,为后面的听力作铺垫。学生在余老师这些非常得当有效的铺垫教学下,后面的听力任务完成得非常顺利。
学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因此,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教师备课的起始点。学生面对一个新的听力要求,其心理活动如何?思维流程怎样?怎样的教学铺垫才能有效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听力任务?教师如果能在备课中充分备学生,设计得当的铺垫,必定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听力策略,进而提高听力能力。
三、依据教材,合理改动
对于文中的Speak up对话部分,余慧老师是这样处理的:首先通过问题:“Whose school has the fewest Computer Studies lessons?”,帮助学生大致了解对话内容。然后以问题“Do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pronunciation?”鼓励学生模仿对话中的语音语调朗读,并举了两个例子:Grade Eight之间的连读和the most Computer Studies lessons中“t”失去爆破。看似这一运用改动似乎与听力毫无瓜葛,但我认为余慧老师这样的处理,既能使学生学到如何以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又能了解到如何分辨听力中的难点。而且看得出余慧老师在尝试整合初中牛津教材,因为连读要在8B Unit 2的pronunciation中才出现,把这种集中教学变为每次听力中慢慢渗透教学,既及时解决了学生的听力难点,又减轻了学生集中学习的空洞和量大。爆破的渗透也令我很佩服余老师,她无时无刻不在灵活运用教材、充实教材。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余老师没有对着教材“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等,对教学材料进行简单适当的加工处理,有效地帮助学生扫清认知障碍。陶行知先生说过有三种教师,一种是拿着学生去配书本的教师,一种是拿书本去配学生的老师,一种是教学生学的老师,余慧老师就是第三种教师,侧重优化教材。
四、回归板书,总结生成
平常的Integrated skills教学到学生表演对话步骤之后基本就结束了,可是余慧老师却那么自然地“启发式结课”了。在此环节,余老师通过两个问题:“How can we ask for information about others’school?”“How can we compare these schools?”帮助学生自然地思考复习了本节课贯穿头尾的谈话所需的句子结构,同时余老师清晰地为学生板书。这一做法和我们的教研员刘芸的理念不谋而合——多媒体决不可代替传统板书。板书能重新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表达方式,增加学生印象。
外语课堂的最佳境界就是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盼,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的学。余老师并没满足这些板书静态知识结课,因为课堂的生成终究是动态的,所以她继续:“Do you want to talk about other school liv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对课文中相关语块(How many...?how much...?what’s the length of...?)的输出欲望。在使用目标语言的同时构建新的意义——使语言生活化,在生活中自然运用所学句型结构,同时进一步巩固本课重点。
参考文献:
[1]余慧(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8A Unit 2 Integrated skills教案.
[2]方明编.陶行知名篇精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陈素萍.让学生真正拥有课堂话语权——由一节综合技能训练课联想到的[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5):31-35.
[4]刘林峰.结课环节案例解析及改进思考.中学外语教育学(教学策略),2011.9.
[5]尚晓兰.英语听力理解讲评课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
[6]吴超玲.立足文本,优化设计,力求实效——2011年浙江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反思.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9.
关键词: 初中英语 Integrated skills课型 教学技巧
新课程理念提倡老师在认真分析新课标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充分理解英语听力的意义及能力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影响英语听力的障碍,提高对英语听力的理解能力。牛津教材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设有Integrated skills的课型,此课型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对话能力。很多老师不断尝试如何更好地完成此课程的教学,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的余慧老师在江苏省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的一节8A Unit2 Integrated skills教学,就为我们很好地讲明了此课型的操作方式,非常值得借鉴。
一、兴趣热身,有效导入
有的老师在导入课文时会舍近求远地寻找很多图片和视频,似乎是为提高学生兴趣,但是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它们仅仅是为了引入一个话题而已。余慧老师在课前出示了一段数字绕口令,不仅巧妙地处理了本课的部分数字(14、40)难点,更使学生跃跃欲试的欲望得到了极大激发。他们都情不自禁地读起了这段绕口令,积极地想表现一番,为枯燥的听力课堂的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紧接着上课了,哈利波特图片的出示使学生眼睛一亮、精神一振,引发了学生无限遐想,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一下拉近了,老师不仅顺利新授了summertime和length,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练习数字的表达法,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陡增。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牛津教材致力于使教材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但部分教学内容仍脱离学生特定实际生活时间段,如果直接用教材内容生硬地新授和导入,则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余慧老师巧妙地用学生喜欢的绕口令,替换了教材中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材料,并利用了当年度暑假刚上映的哈利波特的影片图像导入,使课堂颇具有时代感,同时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有效地在知识准备和语言环境两方面做好了导入铺垫。
二、钻研学生,铺垫得当
余慧老师在处理文章第一部分的表格时,并没有直接出示文本表格,而是充分为学生考虑,首先添了一张比较简单的表格,带领学生积极地复习了相应的国家、人名和学校名称(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的确有很多学生搞不清国旗,进而影响书面解题和听力答题)。余老师此举,可以看出她是一位经验老到的老师,很会“备”学生,懂得适时为学生“添踩脚石”,这样既顾及了复习,又为接下来的听力提供了铺垫。然后以“What do you know from it?”带领学生仔细地不断认知文本,为后面的听力作铺垫。学生在余老师这些非常得当有效的铺垫教学下,后面的听力任务完成得非常顺利。
学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因此,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教师备课的起始点。学生面对一个新的听力要求,其心理活动如何?思维流程怎样?怎样的教学铺垫才能有效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听力任务?教师如果能在备课中充分备学生,设计得当的铺垫,必定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听力策略,进而提高听力能力。
三、依据教材,合理改动
对于文中的Speak up对话部分,余慧老师是这样处理的:首先通过问题:“Whose school has the fewest Computer Studies lessons?”,帮助学生大致了解对话内容。然后以问题“Do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pronunciation?”鼓励学生模仿对话中的语音语调朗读,并举了两个例子:Grade Eight之间的连读和the most Computer Studies lessons中“t”失去爆破。看似这一运用改动似乎与听力毫无瓜葛,但我认为余慧老师这样的处理,既能使学生学到如何以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又能了解到如何分辨听力中的难点。而且看得出余慧老师在尝试整合初中牛津教材,因为连读要在8B Unit 2的pronunciation中才出现,把这种集中教学变为每次听力中慢慢渗透教学,既及时解决了学生的听力难点,又减轻了学生集中学习的空洞和量大。爆破的渗透也令我很佩服余老师,她无时无刻不在灵活运用教材、充实教材。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余老师没有对着教材“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等,对教学材料进行简单适当的加工处理,有效地帮助学生扫清认知障碍。陶行知先生说过有三种教师,一种是拿着学生去配书本的教师,一种是拿书本去配学生的老师,一种是教学生学的老师,余慧老师就是第三种教师,侧重优化教材。
四、回归板书,总结生成
平常的Integrated skills教学到学生表演对话步骤之后基本就结束了,可是余慧老师却那么自然地“启发式结课”了。在此环节,余老师通过两个问题:“How can we ask for information about others’school?”“How can we compare these schools?”帮助学生自然地思考复习了本节课贯穿头尾的谈话所需的句子结构,同时余老师清晰地为学生板书。这一做法和我们的教研员刘芸的理念不谋而合——多媒体决不可代替传统板书。板书能重新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表达方式,增加学生印象。
外语课堂的最佳境界就是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盼,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的学。余老师并没满足这些板书静态知识结课,因为课堂的生成终究是动态的,所以她继续:“Do you want to talk about other school liv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对课文中相关语块(How many...?how much...?what’s the length of...?)的输出欲望。在使用目标语言的同时构建新的意义——使语言生活化,在生活中自然运用所学句型结构,同时进一步巩固本课重点。
参考文献:
[1]余慧(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8A Unit 2 Integrated skills教案.
[2]方明编.陶行知名篇精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陈素萍.让学生真正拥有课堂话语权——由一节综合技能训练课联想到的[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5):31-35.
[4]刘林峰.结课环节案例解析及改进思考.中学外语教育学(教学策略),2011.9.
[5]尚晓兰.英语听力理解讲评课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1.
[6]吴超玲.立足文本,优化设计,力求实效——2011年浙江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反思.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