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欣赏文学作品的另类视角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at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学的文学作品教学应注意作品的生命特质,重在探索作品蕴涵的生命精神,使阅读达到与生命共舞的境界。笔者结合多年的文学作品教学经验,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感悟意象的生命精神
  
  诗歌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含蓄、形象、富有音乐美。诗歌的形式丰富多彩,但不管何种类型的诗歌,都以抒情言志为主,即便是叙事诗或旨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包涵诗情。可以说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而意象是进入诗人感情世界的密码,我们要鉴赏诗歌,就要牢牢抓住这些密码,破解这些密码。刘熙载说得好:“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这里的“烟霞”、“草树”就是意象,是蕴蓄着诗人情思的自然、生活景象。于是读懂诗人笔下的自然山水,把握它所要暗示的或启迪读者的东西,尤为重要。
  冰心诗《成功的花》中,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明艳”一词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第二句作者用一个叹号,抒写了她对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的慨叹。接着用“然而”一转,追溯成功的历程。原来,“成功的花”是泪和血滋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奋斗是艰苦的,浸透着辛酸乃至痛苦的无数泪水;牺牲更是壮烈的,付出了生命的汩汩鲜血。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这首诗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别人的荣誉,而要了解这成功背后所蕴涵的艰苦努力,要学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最重要的。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生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吗?这精妙的比喻和具体的意象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即使是“废墟”从此也让我们敬畏它的生命追求;“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朴素的生命,也从此萦绕我们的心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是生命对友情的呼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是漂泊的生命对乡情的思念……
  
  二、体会想象的生命活力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本质在于:能让读者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散文的选材无比的自由和广阔,但不论是写人生还是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一些平凡的事物,一旦融入作者的特殊感情,一切便现出新的个性和光彩,变得令人神往,并从中得到启迪和美感。
  在散文的欣赏中,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作者要通过自然景物寄托某种感触哲思,抒发对人生、社会的强烈情感,就必须运用想象在景和情、物和志之间发现相似点,独特的想象可以使作家把触动心灵之弦的景物与埋藏在心底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使写出的文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动人的艺术生命力。
  《荷塘月色》是文坛所公认的情景交融的美文,在这篇散文里朱自清先生运用了优美丰富的想象,既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荷塘月色的美景,又表现了他渴望“超出平常的自己,到另一个世界里”的复杂的思想情感。在《荷塘月色》里,荷叶“如亭亭的舞女的裙”,优雅迷人;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空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令人神往;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撩人情思。荷叶、荷花在月光下“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塘边的“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荷塘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些美不胜收的描写,并非完全写实,而是涂抹上了作者个人浓重的想象色彩。在这里所有的景物都因想象而充满生命活力。
  
  三、领略人物的生命内涵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小说的内容最为丰富,讴歌美好、神圣、庄严,鞭挞丑陋、污秽、邪恶……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小说表现的对象。小说的表现力极强,三言两语,便能写活一个人物,短短几百字,便能折射一个时代。
  阅读小说,重在走进作品的世界,领略人物的生命内涵。
  鲁迅先生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地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暴露出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契诃夫的《变色龙》,通过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忠实走狗的刻画,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麻木、庸俗、愚昧的社会病苦。
  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有无限的解释,所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也有“说不尽的《红楼梦》”的说法。文学作品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世界,想作品中人物之所想,感作品中人物之所感。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同哭、同笑,产生情感共振。其次,还要引导学生跳出来,进行有距离的观照,从更高层面达到与作者、作品人物的交流与默契,从而真正领略生命的鲜活生动和丰富多彩。
  总之,中学的文学作品教学需要我们中学语文老师用智慧培育智慧、用生命呵护生命、用创造栽培创造,使这种带有发现、创新的学习,真正成为促使学生认识深化和发展的鲜活的生命力。这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
  
  徐秋香,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溧阳。本文编校:覃少平
其他文献
每一棵栀子都在诠释着一种人生。  一  阴历五月,是栀子花开的季节。伴随着阵阵粽香,栀子花悄然盛开,为节日平添了几许芳香。  校园里,教学楼前分布着几十株栀子,一时间花儿竞相开放,偌大的校园芳香四溢。那或浓或淡的香味,在微风的轻拂中遍布校园的每一角落。  如白色的蝴蝶一般的花儿,有盛开着的,有半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密密匝匝,挤挤挨挨,驻满枝头。无论近观还是远看,又白又大的花朵与繁茂青翠的叶子既是
文学符号的功能不仅在于“合成文本”,也在于“直接表现思想”。在某些小说中,叙事性符号不仅是作者集成情节、体现主旨的构件,也是作者直接呈现信息组合主旨的意象。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甄士隐”,作为叙事符号不仅仅作为小说情节中的人物的姓名存在,符号本身包含的“假语村言”、“真事隐藏”的内涵已经直接传达出作者创作的立意。这种“叙事符号兼作主题信号”的手法,鲁迅在小说中可谓运用得出神入化。下面本人尝
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怀疑与学问》一文是我国已故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本文主要阐述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才能启迪新发明。笔者对本文进行了反复研读,觉得本文至少有两处值得商榷,现就教于行家里手。  (一)分论点的表述不准确。本文开篇引用北宋哲学家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
涂慧(以下简称“涂”):曹老师,您好!很高兴能与您面对面,近距离感受您的学者风范和学术理念!我们知道,您的导师是以研究《文心雕龙》著称的知名学者杨明照先生,而您现在则是中国比较文学方向的著名领军人物和知名学者,您的研究领域似乎有所转向,您可以谈谈其中的缘由以及杨先生对您在求学治学上的影响吗?  曹顺庆(以下简称“曹”):我于198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考上四川大学研究生,拜在杨明照先生门下,19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而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考查成语,且强调的是在动态语境中考查成语的使用,即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强调语境在成语分析中的重要性,既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词义轻重、范围大小等。如何应对高考“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考点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对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50例成语作以透析,以期从中得出一些启发。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最感迷惑最为头痛的教学“雾区”,大多数教师奉行的是“无为而治”、“少讲为妙”的原则,还有许多老师深信“好作文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这些观点不能说全无道理。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里,最大效度地将学生的写作能力转化为较强的应试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顾之川先生说:“在目前高考、中考成为中学教育‘指挥棒’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
圆转技法又称为圆形结构技法。它是指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或物等从原点开始,经过一番运动之后,又回到原点的写作方法。作家晓苏把这种技法称为“圆型结构”,他说:“在这种圆型结构中,往往上一个片段的结尾是下—个片断的开头,如此循环往复之后,便构成了一个意味无穷的圆”①。  圆转技法源于古老的美学思想。“圆”作为一个无缺的文化原型,构成了中华民族“圆满美”的心向。许多作品都是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模式就是这种心
怀古咏史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历史故事,古人事迹,历史遗迹等的描述,借以表达作者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从而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所谓“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是也。例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就是通过对古都金陵的核心——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的描写,来寄托诗人吊古伤今的无限
一  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理解的偏差和实践的走样,近些年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一股“泛语文”现象(细分下去还有“乏语文”、“非语文”和“反语文”,我将这四者合称为“F4现象”)。这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警惕,不少人对这种语文新课改中的新现象进行批判,这是十分必要的。所谓“泛语文”,顾名思义就是本真语文的泛滥化,语文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当然有它独自的疆域,泛化语文教育自然会稀释了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削弱它的功能,模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省察。以我之体验,中国文化和艺术最忌一个字——死,最宝贵的是——活。要教活学生,就要教他们涵咏玩味的功夫。不是照本宣科,不是读死书。  新课改后,语文教学出现了另外一个极端:从教师满堂灌到学生满堂讨论,从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到学生的任何想法都得到肯定,从一味遵从教材和权威到漫无边际的创新解读……  天马行空。信意由缰,不顾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