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人都知道,问问题能让孩子变得聪明。但现实版本往往却是,你越是忙乱,孩子那一个个令人招架不住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为什么鼻子不朝天上长?”“没出生之前,我在哪里?”……该怎么回应这些“刨根问底”?
对孩子来说,提问是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一部分。他们每天都要提出许多问题,有的很幼稚,有的很深奥,有的也许正是你自己也想问的问题。
就让我们从小女孩楠楠的经历开始这一次的“为什么”之旅吧,看一看小提问高手真正的需要和帮助。
“为什么鼻孔不向上长?”——好奇的问题
楠楠妈妈讲述:
3岁7个月的时候,楠楠捡到了一颗梧桐树的果实。这下可打开了她的提问阀:“果子里边是什么?有种子吗……”我真的不知道。就反问她:“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办呢?”她马上提议:“妈妈,我们拿刀切开好不好?”我同意,回家后找刀子把果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什么呢?——没有别的,居然就是木絮!
提问背后
楠楠的这类提问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里很常见。每天,展现在孩子面前的世界都是新鲜的、令人惊奇的,他需要努力理解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件和变化。当原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解答这些现象时,孩子就喜欢向他所信任的大人问这问那。而你,自然也不想让他失望。
回答线索
引出更多的问题
回想楠楠妈妈的做法,在不知道知识性答案的时候,她并没有编谎话骗孩子,而是反过来问孩子的想法。其实,即使妈妈知道答案,不马上告诉孩子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要知道,最好的做法并不仅仅是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是能够不断引发孩子主动思考,提出新的问题。
能够理解的解释
很多父母认为应该给出答案,来帮助孩子提高知识量的积累。其实,重要的并不是让孩子储存知识,而是要尽量多地让孩子探究,自己去发现知识,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和惊喜,保有一份好奇心。
而适合孩子的答案,往往也并不是那些所谓的“严谨科学”的答案,更多时候是那些孩子能够理解的解释。有时因为孩子理解能力有限而隐瞒一些细节的解释,效果反而更好。
类似的提问
为什么鼻孔不朝上长?(晨悦,3岁)
一句话回答:你可以自己试一下。抬起头,让自己的鼻孔朝上。怎么样,不舒服吧?也不安全吧?
小鸡为什么不睡在床上?(丁丁,5岁)
一句话回答:你觉得睡觉应该是什么样?哦,躺下?其实,鸡是站着睡的,马、大象、长颈鹿也是站着睡的(并不是所有的动物睡觉都躺着,和孩子一起感受世界的多样性)。
“我从哪里来?”——尴尬的问题
楠楠妈妈讲述
5 岁时,楠楠幼儿园的老师怀孕了,她回来问我:“老师肚子里的小孩是哪里来的?”我和她讲:“爸爸有一个种子给了妈妈,妈妈也有一颗种子,两颗种子抱在一起,就形成了‘它’。”
楠楠听完呵呵笑了一阵儿,没有再追问小孩在老师肚子里住哪儿,怎么生出来等别的问题。
提问背后
孩子对性、生命等的问题通常也隐藏着自己的期望和担忧。当他问你:“小孩是从哪里来的?”其实他是想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生的,是不是人们爱他才要他。
回答线索
令他安心
当孩子问到“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时,很多父母为了避免尴尬,开玩笑式地回答:“你是我们在河边捡回来的。”这种回答可能让孩子觉得很沮丧。
这类关于性、生死等敏感的问题,是生命中很正常的部分,不必逃避、敷衍。依照孩子年龄的不同,回答的方式也不一样。像楠楠妈妈一样,孩子问到什么程度,就回答什么,不用过多讨论。
公众场合
如果他在公众场合提出此类问题,你觉得不便回答,或者他的问题让你窘迫,或者害怕陷入尴尬的解释中,可以推迟回答:“回家后我再告诉你。”但也不要让孩子等太久,以此作为逃避的借口。
借助工具
当你感觉同孩子讲述性不太自然的时候,图画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你也可以帮他用照片做一棵“家谱树”——在家谱树上直观地找到“谁是谁”,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从哪里来。
类似的提问
妈妈,我在你的肚子里住哪儿?(菲菲,4岁)
一句话回答:你在妈妈的肚子里一个叫子宫的地方长大,子宫就是孩子的宫殿。子宫特别暖和,你在里边待了10个月左右就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妈妈,我在进入你的肚子前在哪里?(雨欣,4岁)
一句话回答:你觉得呢?你认为你在进入我肚子前是在什么地方等着呢?
妈妈,你怎么会流血?(荣儿,6岁)
一句话回答:哦,像蛇要蜕皮一样,子宫每个月也要流一点血,这会让子宫更健康。大多数时候妈妈不会觉得疼,只是有时候会觉得累,想休息。
“妈妈,可不可以给我买……”——间接的问题
楠楠妈妈讲述
忘了是6 岁的哪一天了,只记得是考试前一天的晚上。楠楠问我:“妈妈,我要是考了95 分以上,可不可以给我买一个显微镜?”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去睡吧。”随后突然觉得有些不对:这样回答她,是不是意味着因为她的成绩不同,我对她的爱也有了分别呢?赶紧走到女儿的房间。她还没有睡着,正睁着眼睛躺在床上发呆。看见我第一句话就说:“妈妈,明天考试,我好紧张哦!”我拍拍她的被子说:“放心吧,宝贝,无论你考多少分,爸爸妈妈都像现在这样爱你!”
提问背后
很多孩子的问题开始听上去好像是想得到一个具体的就事论事的答案,其实,他们提问的目的往往在于想得到“间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方式常常能够告诉我们,他的情绪怎样,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回答线索
“共情”沟通
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共情”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情。
只有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他才能放下情绪,投入到所做的事情当中去。
表达想法
给孩子机会,让他说出自己真正的感觉和想法。让孩子感受到,他的担心、害怕、焦虑等心情可以被人们接受。
类似的“提问”
爸爸,电梯怎么能装这么多人?(然然,4 岁)
一句话回答: 电梯里装这么多人可真够挤的。这让你害怕了吗?
帮孩子提出更多“为什么”
提问细一点 教给孩子提问的技巧。开始时可以示范给他:“你对这件事情是怎么想的?”“你认为他接下来会怎样?”教他使用疑问词“在哪里”、“怎么样”、“为什么”等。
闲暇多一点 给孩子留出做白日梦和幻想的时间,而不是任他被大量的玩具所困扰,受太多媒介影响,或者受到过分的呵护。在不带任何目的的幻想里,思考反而更容易不期而至。
行动快一点 孩子的问题常常来源于行动,甚至是错误的“试验”,而不是被动的说教。多为孩子创造“做”的机会,让他获得更多的“体验”经历,这对孩子提出更多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角度广一点 鼓励孩子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让孩子懂得,不论是老师和父母之间,父母和孩子、孩子和孩子之间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要尊重它。
延伸阅读
《中国儿童好问题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别人胳肢会痒,胳肢自己怎么不痒?为什么西葫芦不叫东葫芦,西红柿不叫东红柿……书中1000 多个问题全部从孩子中征集而来,而科普专家解答后,又会给小读者提出新的问题。是一套能够培养提问兴趣的图书。
《第一次发现丛书》接力出版社
法国国宝级儿童科普读物,编排、印刷极具创意和互动性。分为透视眼、放大镜、手电筒3 个系列,让2~8岁的孩子亲眼见证、亲手探索、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立体世界。
专家简介
向蓓莉 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7岁女孩楠楠的妈妈。
吴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科普研究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兼科幻创作研究会主任。
对孩子来说,提问是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一部分。他们每天都要提出许多问题,有的很幼稚,有的很深奥,有的也许正是你自己也想问的问题。
就让我们从小女孩楠楠的经历开始这一次的“为什么”之旅吧,看一看小提问高手真正的需要和帮助。
“为什么鼻孔不向上长?”——好奇的问题
楠楠妈妈讲述:
3岁7个月的时候,楠楠捡到了一颗梧桐树的果实。这下可打开了她的提问阀:“果子里边是什么?有种子吗……”我真的不知道。就反问她:“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办呢?”她马上提议:“妈妈,我们拿刀切开好不好?”我同意,回家后找刀子把果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什么呢?——没有别的,居然就是木絮!
提问背后
楠楠的这类提问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里很常见。每天,展现在孩子面前的世界都是新鲜的、令人惊奇的,他需要努力理解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件和变化。当原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解答这些现象时,孩子就喜欢向他所信任的大人问这问那。而你,自然也不想让他失望。
回答线索
引出更多的问题
回想楠楠妈妈的做法,在不知道知识性答案的时候,她并没有编谎话骗孩子,而是反过来问孩子的想法。其实,即使妈妈知道答案,不马上告诉孩子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要知道,最好的做法并不仅仅是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是能够不断引发孩子主动思考,提出新的问题。
能够理解的解释
很多父母认为应该给出答案,来帮助孩子提高知识量的积累。其实,重要的并不是让孩子储存知识,而是要尽量多地让孩子探究,自己去发现知识,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和惊喜,保有一份好奇心。
而适合孩子的答案,往往也并不是那些所谓的“严谨科学”的答案,更多时候是那些孩子能够理解的解释。有时因为孩子理解能力有限而隐瞒一些细节的解释,效果反而更好。
类似的提问
为什么鼻孔不朝上长?(晨悦,3岁)
一句话回答:你可以自己试一下。抬起头,让自己的鼻孔朝上。怎么样,不舒服吧?也不安全吧?
小鸡为什么不睡在床上?(丁丁,5岁)
一句话回答:你觉得睡觉应该是什么样?哦,躺下?其实,鸡是站着睡的,马、大象、长颈鹿也是站着睡的(并不是所有的动物睡觉都躺着,和孩子一起感受世界的多样性)。
“我从哪里来?”——尴尬的问题
楠楠妈妈讲述
5 岁时,楠楠幼儿园的老师怀孕了,她回来问我:“老师肚子里的小孩是哪里来的?”我和她讲:“爸爸有一个种子给了妈妈,妈妈也有一颗种子,两颗种子抱在一起,就形成了‘它’。”
楠楠听完呵呵笑了一阵儿,没有再追问小孩在老师肚子里住哪儿,怎么生出来等别的问题。
提问背后
孩子对性、生命等的问题通常也隐藏着自己的期望和担忧。当他问你:“小孩是从哪里来的?”其实他是想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生的,是不是人们爱他才要他。
回答线索
令他安心
当孩子问到“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时,很多父母为了避免尴尬,开玩笑式地回答:“你是我们在河边捡回来的。”这种回答可能让孩子觉得很沮丧。
这类关于性、生死等敏感的问题,是生命中很正常的部分,不必逃避、敷衍。依照孩子年龄的不同,回答的方式也不一样。像楠楠妈妈一样,孩子问到什么程度,就回答什么,不用过多讨论。
公众场合
如果他在公众场合提出此类问题,你觉得不便回答,或者他的问题让你窘迫,或者害怕陷入尴尬的解释中,可以推迟回答:“回家后我再告诉你。”但也不要让孩子等太久,以此作为逃避的借口。
借助工具
当你感觉同孩子讲述性不太自然的时候,图画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你也可以帮他用照片做一棵“家谱树”——在家谱树上直观地找到“谁是谁”,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从哪里来。
类似的提问
妈妈,我在你的肚子里住哪儿?(菲菲,4岁)
一句话回答:你在妈妈的肚子里一个叫子宫的地方长大,子宫就是孩子的宫殿。子宫特别暖和,你在里边待了10个月左右就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妈妈,我在进入你的肚子前在哪里?(雨欣,4岁)
一句话回答:你觉得呢?你认为你在进入我肚子前是在什么地方等着呢?
妈妈,你怎么会流血?(荣儿,6岁)
一句话回答:哦,像蛇要蜕皮一样,子宫每个月也要流一点血,这会让子宫更健康。大多数时候妈妈不会觉得疼,只是有时候会觉得累,想休息。
“妈妈,可不可以给我买……”——间接的问题
楠楠妈妈讲述
忘了是6 岁的哪一天了,只记得是考试前一天的晚上。楠楠问我:“妈妈,我要是考了95 分以上,可不可以给我买一个显微镜?”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去睡吧。”随后突然觉得有些不对:这样回答她,是不是意味着因为她的成绩不同,我对她的爱也有了分别呢?赶紧走到女儿的房间。她还没有睡着,正睁着眼睛躺在床上发呆。看见我第一句话就说:“妈妈,明天考试,我好紧张哦!”我拍拍她的被子说:“放心吧,宝贝,无论你考多少分,爸爸妈妈都像现在这样爱你!”
提问背后
很多孩子的问题开始听上去好像是想得到一个具体的就事论事的答案,其实,他们提问的目的往往在于想得到“间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方式常常能够告诉我们,他的情绪怎样,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回答线索
“共情”沟通
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共情”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情。
只有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他才能放下情绪,投入到所做的事情当中去。
表达想法
给孩子机会,让他说出自己真正的感觉和想法。让孩子感受到,他的担心、害怕、焦虑等心情可以被人们接受。
类似的“提问”
爸爸,电梯怎么能装这么多人?(然然,4 岁)
一句话回答: 电梯里装这么多人可真够挤的。这让你害怕了吗?
帮孩子提出更多“为什么”
提问细一点 教给孩子提问的技巧。开始时可以示范给他:“你对这件事情是怎么想的?”“你认为他接下来会怎样?”教他使用疑问词“在哪里”、“怎么样”、“为什么”等。
闲暇多一点 给孩子留出做白日梦和幻想的时间,而不是任他被大量的玩具所困扰,受太多媒介影响,或者受到过分的呵护。在不带任何目的的幻想里,思考反而更容易不期而至。
行动快一点 孩子的问题常常来源于行动,甚至是错误的“试验”,而不是被动的说教。多为孩子创造“做”的机会,让他获得更多的“体验”经历,这对孩子提出更多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角度广一点 鼓励孩子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让孩子懂得,不论是老师和父母之间,父母和孩子、孩子和孩子之间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要尊重它。
延伸阅读
《中国儿童好问题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别人胳肢会痒,胳肢自己怎么不痒?为什么西葫芦不叫东葫芦,西红柿不叫东红柿……书中1000 多个问题全部从孩子中征集而来,而科普专家解答后,又会给小读者提出新的问题。是一套能够培养提问兴趣的图书。
《第一次发现丛书》接力出版社
法国国宝级儿童科普读物,编排、印刷极具创意和互动性。分为透视眼、放大镜、手电筒3 个系列,让2~8岁的孩子亲眼见证、亲手探索、亲身体验丰富多彩的立体世界。
专家简介
向蓓莉 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7岁女孩楠楠的妈妈。
吴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科普研究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兼科幻创作研究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