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问题”与解释语义学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8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尔问题”即机器智能的意向性缺失难题,是心灵哲学、人工智能哲学和认知科学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要造出真正能超出人类智能的智能,下一步就是要探讨意向性现实出现的机制与条件以及让它在机器中得以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沿着这一思路,经典计算主义在辩护基础上开始研究句法加工如何表现语义性,新生代计算主义正在崛起,联结主义作了新的回应,进化论语义学倡导研究大自然的“意向性建筑术”,解释语义学也是这一探索中所出现的一种具有个性的理论。卡明斯强调:表征并不是意向性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必要条件。要让人工智能表现出意向性,一是要让它有表征能力,二是要有社会、文化等约束因素,三是要让计算机有内在的整体结构,四是要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探讨如何让机器有内在的解释机制。解释语义学无疑为人工智能如何真正接近或超越自然智能指出了一条可能的出路。人的意向性中那种隐秘的、重要的关联能力似乎隐约地掀开了它的神秘面纱:借解释可部分实现这种关联。
其他文献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实践中存在对象主体出发点与政策理想期待差异的矛盾、“有志”和“优秀”错位的矛盾、“入口”和“出口”资格差异的矛盾,以及职业选择市场调节和行政安排错向的矛盾等多维矛盾。国家教育政策需要从“重视个人”切入,改善教育总体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综合条件,使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向着国家、地区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和利益双赢方向良性发展。
“逻辑”是一个生长和变动的概念。逻辑与人类思维有关,它从对“人类事实上如何思维”的考察中提炼出“人类应该如何思维”的规范。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以及人类认知和实践需求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的逻辑研究会在题材、重点、方法、结果等方面显现出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逻辑理论形态的多样化。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推动下,当代逻辑正向人类的实际思维领域进军,由此带来逻辑研究的一些新特点:直接明显的描写性,技术上的复杂性,推理结论的不确定性,以及追求研究结果的可应用性等。我们不能把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占主导地位的研
大学资源主要包括有形的经济资源、无形的文化资源以及复杂的社会资源。资源汲取及其转化、延续、增值能力是名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学者汇聚认同的基本条件,是名校活力久盛不衰的重要原因。经济资源汲取的多元途径,文化资源汲取的增量效应,以及个体行动者自豪感的萌生,都对名校活力的生成及维持发挥着深远的影响。资源汲取对名校亦产生双重影响,由于经济资源依赖可能导致名校学科倾斜、社会批判力弱化、本科教学边缘化等问题的出现。名校若以经济资源汲取为最高职志,则会因经济资源依赖而损害其作为学术组织应具有的根本精神。
促进学生发展是学业成就调查的根本旨趣。以科学与人文整合的精神实施调查是发展性学业调查的根本,建立完善的调查体系是发展性学业成就调查的基本条件。对此,应明确学业成就调查的科学性,突出学业成就调查的人文性,并明确学业成就调查体系的功能定位,从而构建学业成就调查的三级体系。唯有在科学性基础上强化人文性,才能促进学生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本刊讯“正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首要价值,也是中国学术界近年来的热点论域。重审正义的历史规定与现实境遇,有助于解答国际视野中的中国问题,进而为中国公共精神的构建提供政治哲学思路。为探究建构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思想资源与可能路径,由《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学术月刊》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19—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召开。
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发展阶段转变。开展基础教育监测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管理的重要措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监测,在法律保障、机制创新、制度完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已经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网络,形成了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的显著特色。各地区根据自己的特点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基础教育监测新模式,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完善
如果说康德伦理学给后世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是以“道德的普世性”、“人是目的”和“自由原则”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观念,且这些理念已然构成了现代化时代的精神支柱以及现代文明的实质性规定,同时即便是今天有关政治哲学、价值哲学和伦理学的争论也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这几个主题词的话,那么就不难理解,康德的理论贡献是划时代的,它给当今社会留下了无比丰富与重要的历史遗产。康德伦理学的一些核心价值不仅作为实质性的内容为现代社会所确定,而且这一伦理学还通过程序伦理的理念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后续发展确立了标准、指明了方向,从而给包括商谈
王元骧从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出发,认为审美作为无利害的自由愉快,不仅可以使人排除欲望的支配而免于成为物的奴隶,而且可以培养人的“爱”与“敬”的情感。人若要按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维护人的人格独立和尊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就一刻也离不开审美。王建疆认为人生论关学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有着深厚的思想资源,他强调了人生美的形态学特征,认为这不仅是审美形态学研究方面的超越,还具有恢复审美的全面性和建构和谐社会的双重意义。金雅认为,人生论美学注重审美与人生相统一,倡导以美的情韵和精神来体味创化人生
李长莉,1958年2月生,河北省辛集市人。1977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学习;198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随后考取同系硕士研究生,198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5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不仅是由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授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而主要是发展具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学习者。教师和学生应该认清自己的身份,以各自不同的身份参与课程实施。同时,在其实施过程中,其他科任教师、校长、家长、社区成员、课程专家等,都是文化权力共享体的组成部分,并以特殊的形式参与课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