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贤街位于东城区安定门内,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它毗邻著名的黄教寺院雍和宫和充满小资情调的五道营。在浓重的宗教气氛和文艺氛围中,它以优雅的文人气质独立其中。在这条古老的胡同内,横跨着四座刻有“成贤街”和“国子监”的彩绘牌楼,街道两旁遮天蔽日的古槐将红墙黄瓦掩映在一片绿阴之中。尤其是盛夏时节,枝头上一丛丛淡雅的白色小花散发着幽香清洌的味道,充满了整条长巷。胡同的中央,有一组古建筑群,突显出它的与众不同,这组建筑就是孔庙和国子监。笔者曾在国子监内工作,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留有深厚的感情,国子监虽然现在改为博物馆,但记忆中的那个老国子监却是历久不忘。
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
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又称“国学”“太学”,因其还包括孔庙,所以又称为“庙学”,构成了“左庙右学”的规制。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公元13世纪(1287年),历经了元、明、清三朝,至今已有七百余年。虽经历朝维护,但现在看到的国子监仅承袭了明、清两代的历史遗貌。它是由前、中、后三个传统四合院组成,占地28000平方米,在其中轴线上建有琉璃牌坊、圜河、辟雍、彝伦堂、敬一亭等主要建筑群,左右又有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等六堂。
国子监的大门叫“集贤”门,这是一座面阔三间的朱漆大门。进入“集贤门”后就来到了第一进院落。院落宽敞整齐,是旧时停放学生、官员车马和轿子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停车场。上个世纪50年代少年儿童图书馆搬迁至此,西侧廊檐下一溜儿窗明几净的房间便是少年儿童阅览室。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总会看到三三两两戴着红领巾的儿童,蹦蹦跳跳结伴而来。在其东侧还有一扇与孔庙相通的“持敬”门,取意进入孔庙要“持有崇敬之心”。前院花圃中,有一株高大的玉兰树最引人注目,巨大的树冠上缀满了洁白的花朵,也许是土质适宜,这里的玉兰花期也格外地长,花瓣又大又厚。听附近老邻居们说,他们常来捡拾花瓣,回家和面后炸着吃,又脆又香。
与“集贤”门相望的第二进门叫“太学”门。接旧制,这道门只有在皇帝临雍讲学时才能开启,监生与官员平时只能走“太学门”台基下两旁的掖门,但由于两掖门早已被堵死,所以普通人也可以轻松地由中间的“太学”门进入中院。中院即首都图书馆的所在地(1957年首都图书馆正式迁入,2001年已迁出至东南三环),也是国子监主要建筑群的所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漂亮的琉璃牌坊,黄色的琉璃瓦架以绿色的琉璃斗拱,再配上高大的红色门洞,非常有气势。牌坊的南面上写 “圜桥教泽”,北面为“学海节观”,是乾隆帝的手书。不仅坊额为乾隆帝御笔亲题,就连这座牌坊也是按乾隆帝特别指示所建,而且这还是北京尚存唯一一座为纪念教育事业而建的牌坊。
乾隆爷修辟雍
穿过琉璃牌坊就能看到国子监中最核心的宫殿式建筑物——辟雍。这是一座四周环水的重檐四角攒尖式宫殿,黄色琉璃瓦覆顶,铜制镏金宝顶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据《礼记·王制》曰:“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而这座环水的“天子之学”却因无水的原因,直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才开始建设,由当时的礼部尚书德保和工部尚书兼国子监祭酒刘墉、侍郎德成等人开始设计、规划,在乾隆帝的亲自督导下仅用了十一个半月就完成了。整座大殿高达22.44米,面阔16.96米,坐落于圆形水池之上,四周均设有石桥可以通达辟雍四门。这种外圆内方,四周环水的布局,既满足了乾隆皇帝要求仿周朝旧制,又要按照他设想的 “池圆象德圆,殿方象行方,是体天地之撰,立规矩之极也;环以水,达以桥,则合乎水圆如璧之说;丽以穹宇,门辟以四门,则合科王邕泽宫之说”。辟雍为全木制榫卯结构,但出于安全的考虑,在原设计方案中还需要在殿内加上四根通顶的“钻金柱”进行加固。当这份工程预算报到户部尚书和那里时,他提出采用“抹角架梁”的方法,不仅扩大了宫殿的使用空间,而且还为朝廷节省了白银4400多两。走进辟雍殿内,便见脚下这种温润似墨玉,泛着油光的方砖,它就是传说中的“金砖”。这种专为皇宫烧制的“特供”砖,质地细密,敲之若金属般锵然有声,因此多被用于重要的宫殿之内,如故宫的“三大殿”。大殿的穹顶彩绘使用的也是最高等级——金龙和玺彩画,室内的天花,廊下平棋天花也都绘有金龙,可见辟雍规格之高。殿内所有的门、窗均可拆卸,这都是为了皇帝临雍讲学时,传递声音而设计的。而所有这一切都只为迎接皇帝的亲临。
乾隆三年(1738年),刚登基不久的乾隆皇帝就到国子监临雍讲学,但那次设在彝伦堂内规模宏大的讲学活动,并没有让他觉得满意。对于太学内没有辟雍,他说:“太学之有辟雍,古之制也;有国学而无辟雍,名实不符。太学在京师,万民所敬仰,其制不可不备。”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乾隆皇帝借维修孔庙的机会,重提在太学内修辟雍之事,却遭到了户部和礼部的强烈反对。直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已经72岁的乾隆皇帝力排众议,才决定在太学内修建辟雍,斥巨资建造了辟雍、东西碑亭、钟鼓二亭和琉璃牌坊。乾隆五十年(1785年)春天,临雍讲学作为庆祝他登基50周年重要活动之一,举办了盛大的讲学典礼。讲学当天,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率全体师生于成贤街西口恭迎圣驾,皇帝到后升座辟雍准备讲学,但对于一个已经古稀的老人来说,在没有扩音设备的条件下很难完成。因此乾隆皇帝便派满、汉大学士伯伍弥泰、蔡新和满汉祭酒觉罗吉善、邹奕孝为临雍讲官,以《大学》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和《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题,为官员和学生讲解。据记载,这次临雍讲学,仅听讲的学生就有3088人,再加上各级官员、朝鲜使臣等,不下四五千人。
除了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也都临雍讲过学,在大殿内还都悬挂着这几位皇帝御赐的匾额。在大殿北面悬挂着乾隆皇帝临雍讲学后,为辟雍亲题的额匾“雅涵於乐”和楹联“金元明宅于兹,天邑万年今大备”,“虞夏殷阙有间,周京四学古堪寻”。南面为道光皇帝所题的“涵泳圣涯”和楹联:“绳武肄隆仪,仰礼乐诗书,制犹丰镐”,“观文敷雅化,勖子臣弟友,责在师儒”。东面是咸丰皇帝所书的“万流仰镜”,西边还留着一块空地,本是留给同治皇帝的,但由于同治皇帝早亡,大清国力逐渐衰败,从此再也没有皇帝临雍讲过学,咸丰皇帝竟然成了最后一位临雍讲学的皇帝了。在“雅涵於乐”的额匾下,还摆放了皇帝讲课时所用的龙屏、御书案、金銮宝座和宝座前讲学官的几榻,这正是还原了乾隆帝讲学时的场景,而那把金碧辉煌的宝座也正是乾隆爷当年所用之物。
要问我为什么这样熟悉这里,因为这儿就是我当年工作的地点。刚刚上班我就被分配在太学组里,主要负责辟雍大殿的讲解工作,每天迎来送往许多前来参观的游客。当时大殿里还展出了不少与科举考试相关的珍贵文物,如科考时举子们夹带的作弊小条,不仅有普通小条样式的,还有书本样式的,更有甚者是一件写得密密麻麻的贴身衫衣。同时展出的还有“金榜题名”的金榜,所谓的金榜其实就是一张写满了考试名次的折纸,但为了能使自己的姓名出现在这张纸上,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花费了毕生的精力。除此以外,还展出了一些得中状元、榜眼、探花的匾额和文曲星、魁星点斗的传说等等。这座大殿还有一个非常奇特之处,就是虽然四周环水,但在夏天却从来没有蚊虫而且异常凉爽。听老师们讲,这是因为殿内有楠木的关系。虽不知真假,但我确实在这里没被蚊虫滋扰过。
(编辑·韩 旭)
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
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又称“国学”“太学”,因其还包括孔庙,所以又称为“庙学”,构成了“左庙右学”的规制。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公元13世纪(1287年),历经了元、明、清三朝,至今已有七百余年。虽经历朝维护,但现在看到的国子监仅承袭了明、清两代的历史遗貌。它是由前、中、后三个传统四合院组成,占地28000平方米,在其中轴线上建有琉璃牌坊、圜河、辟雍、彝伦堂、敬一亭等主要建筑群,左右又有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等六堂。
国子监的大门叫“集贤”门,这是一座面阔三间的朱漆大门。进入“集贤门”后就来到了第一进院落。院落宽敞整齐,是旧时停放学生、官员车马和轿子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停车场。上个世纪50年代少年儿童图书馆搬迁至此,西侧廊檐下一溜儿窗明几净的房间便是少年儿童阅览室。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总会看到三三两两戴着红领巾的儿童,蹦蹦跳跳结伴而来。在其东侧还有一扇与孔庙相通的“持敬”门,取意进入孔庙要“持有崇敬之心”。前院花圃中,有一株高大的玉兰树最引人注目,巨大的树冠上缀满了洁白的花朵,也许是土质适宜,这里的玉兰花期也格外地长,花瓣又大又厚。听附近老邻居们说,他们常来捡拾花瓣,回家和面后炸着吃,又脆又香。
与“集贤”门相望的第二进门叫“太学”门。接旧制,这道门只有在皇帝临雍讲学时才能开启,监生与官员平时只能走“太学门”台基下两旁的掖门,但由于两掖门早已被堵死,所以普通人也可以轻松地由中间的“太学”门进入中院。中院即首都图书馆的所在地(1957年首都图书馆正式迁入,2001年已迁出至东南三环),也是国子监主要建筑群的所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漂亮的琉璃牌坊,黄色的琉璃瓦架以绿色的琉璃斗拱,再配上高大的红色门洞,非常有气势。牌坊的南面上写 “圜桥教泽”,北面为“学海节观”,是乾隆帝的手书。不仅坊额为乾隆帝御笔亲题,就连这座牌坊也是按乾隆帝特别指示所建,而且这还是北京尚存唯一一座为纪念教育事业而建的牌坊。
乾隆爷修辟雍
穿过琉璃牌坊就能看到国子监中最核心的宫殿式建筑物——辟雍。这是一座四周环水的重檐四角攒尖式宫殿,黄色琉璃瓦覆顶,铜制镏金宝顶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据《礼记·王制》曰:“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而这座环水的“天子之学”却因无水的原因,直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才开始建设,由当时的礼部尚书德保和工部尚书兼国子监祭酒刘墉、侍郎德成等人开始设计、规划,在乾隆帝的亲自督导下仅用了十一个半月就完成了。整座大殿高达22.44米,面阔16.96米,坐落于圆形水池之上,四周均设有石桥可以通达辟雍四门。这种外圆内方,四周环水的布局,既满足了乾隆皇帝要求仿周朝旧制,又要按照他设想的 “池圆象德圆,殿方象行方,是体天地之撰,立规矩之极也;环以水,达以桥,则合乎水圆如璧之说;丽以穹宇,门辟以四门,则合科王邕泽宫之说”。辟雍为全木制榫卯结构,但出于安全的考虑,在原设计方案中还需要在殿内加上四根通顶的“钻金柱”进行加固。当这份工程预算报到户部尚书和那里时,他提出采用“抹角架梁”的方法,不仅扩大了宫殿的使用空间,而且还为朝廷节省了白银4400多两。走进辟雍殿内,便见脚下这种温润似墨玉,泛着油光的方砖,它就是传说中的“金砖”。这种专为皇宫烧制的“特供”砖,质地细密,敲之若金属般锵然有声,因此多被用于重要的宫殿之内,如故宫的“三大殿”。大殿的穹顶彩绘使用的也是最高等级——金龙和玺彩画,室内的天花,廊下平棋天花也都绘有金龙,可见辟雍规格之高。殿内所有的门、窗均可拆卸,这都是为了皇帝临雍讲学时,传递声音而设计的。而所有这一切都只为迎接皇帝的亲临。
乾隆三年(1738年),刚登基不久的乾隆皇帝就到国子监临雍讲学,但那次设在彝伦堂内规模宏大的讲学活动,并没有让他觉得满意。对于太学内没有辟雍,他说:“太学之有辟雍,古之制也;有国学而无辟雍,名实不符。太学在京师,万民所敬仰,其制不可不备。”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乾隆皇帝借维修孔庙的机会,重提在太学内修辟雍之事,却遭到了户部和礼部的强烈反对。直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已经72岁的乾隆皇帝力排众议,才决定在太学内修建辟雍,斥巨资建造了辟雍、东西碑亭、钟鼓二亭和琉璃牌坊。乾隆五十年(1785年)春天,临雍讲学作为庆祝他登基50周年重要活动之一,举办了盛大的讲学典礼。讲学当天,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率全体师生于成贤街西口恭迎圣驾,皇帝到后升座辟雍准备讲学,但对于一个已经古稀的老人来说,在没有扩音设备的条件下很难完成。因此乾隆皇帝便派满、汉大学士伯伍弥泰、蔡新和满汉祭酒觉罗吉善、邹奕孝为临雍讲官,以《大学》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和《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题,为官员和学生讲解。据记载,这次临雍讲学,仅听讲的学生就有3088人,再加上各级官员、朝鲜使臣等,不下四五千人。
除了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咸丰皇帝也都临雍讲过学,在大殿内还都悬挂着这几位皇帝御赐的匾额。在大殿北面悬挂着乾隆皇帝临雍讲学后,为辟雍亲题的额匾“雅涵於乐”和楹联“金元明宅于兹,天邑万年今大备”,“虞夏殷阙有间,周京四学古堪寻”。南面为道光皇帝所题的“涵泳圣涯”和楹联:“绳武肄隆仪,仰礼乐诗书,制犹丰镐”,“观文敷雅化,勖子臣弟友,责在师儒”。东面是咸丰皇帝所书的“万流仰镜”,西边还留着一块空地,本是留给同治皇帝的,但由于同治皇帝早亡,大清国力逐渐衰败,从此再也没有皇帝临雍讲过学,咸丰皇帝竟然成了最后一位临雍讲学的皇帝了。在“雅涵於乐”的额匾下,还摆放了皇帝讲课时所用的龙屏、御书案、金銮宝座和宝座前讲学官的几榻,这正是还原了乾隆帝讲学时的场景,而那把金碧辉煌的宝座也正是乾隆爷当年所用之物。
要问我为什么这样熟悉这里,因为这儿就是我当年工作的地点。刚刚上班我就被分配在太学组里,主要负责辟雍大殿的讲解工作,每天迎来送往许多前来参观的游客。当时大殿里还展出了不少与科举考试相关的珍贵文物,如科考时举子们夹带的作弊小条,不仅有普通小条样式的,还有书本样式的,更有甚者是一件写得密密麻麻的贴身衫衣。同时展出的还有“金榜题名”的金榜,所谓的金榜其实就是一张写满了考试名次的折纸,但为了能使自己的姓名出现在这张纸上,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花费了毕生的精力。除此以外,还展出了一些得中状元、榜眼、探花的匾额和文曲星、魁星点斗的传说等等。这座大殿还有一个非常奇特之处,就是虽然四周环水,但在夏天却从来没有蚊虫而且异常凉爽。听老师们讲,这是因为殿内有楠木的关系。虽不知真假,但我确实在这里没被蚊虫滋扰过。
(编辑·韩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