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应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放在首位,以便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丰富情感和健全人格的人,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而真实的情感来源于生活,要通过写作教学,让学生成为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作文在考试成绩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参考。但是许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总是一筹莫展,不知写什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作文内容真实、有感染力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具体实例谈如何让真情在笔下流淌。
一、创设情境,抒发感情
理论上,创设写作情境分为两种:真实和虚构。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把真情实感顺畅地表达出来,让文章更加细腻、真挚。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阅读选段,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分享亲身经历产生共鸣,更好地调动情感体验。
例如,以“我想成為_____”为题作文,可以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引入课题:“我的职业是一名教师,我的爱好广泛……那么你呢?”学生会以教师的介绍为模板,按部就班地介绍。但是,如果教师换成另外一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如果像孙悟空那样会七十二变,变成一棵树,应怎样自我介绍呢?‘我’生活在什么地方?外貌如何?会一直不变吗?另外,有哪些小伙伴陪‘我’呢?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接下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学生交流结束,教师要点评,还要给积极表达并且表述较好的学生一定的奖励。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独特的事物认知,获得写作的自信,不断自我肯定,拓宽写作思维。
二、珍视独特感受
宋朝文学家苏辙提出“文者气之所形”,他认为文章与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特有的气质和个性。教师要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领悟生活的真谛,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1.积极指导,激发兴趣
小学生阅历少、观察能力不足、注意力很难集中,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他们难以精确地抓住事物的特点,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教师要教授学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指导他们立体、全面地观察事物,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走进生活,抒发情感
低年级学生行事自由大胆、想象天马行空,写出的文章往往充满童趣,但是进入高年级后,文章千篇一律的问题屡见不鲜,修饰的痕迹掩盖了朴实的本意。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过度模仿范文是重要原因。过度模仿会导致思维僵化,也会让学生和教师评判文章的标准单一化,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表达真实的想法。
例如,可以让学生挑选感受最深的事情作为讨论的话题。“感受最深的事情”可以是得到他人的认同而感到开心的事情,也可以是在与人交往中受到冤枉而难过的事情。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小组交流,围绕“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你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你有哪些感受”等问题,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感受等,然后推荐组内讲得最好的同学进行代表性陈述。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整、连贯地讲述故事,让学生更深刻地表达感受,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
三、锤炼写作技巧
虽然有了写作素材,但很多学生发现写出来的内容并不是自己想表达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丰富的情感需要借助有条理的文字表达出来,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认为:“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写作,关于显现出来的任何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更高大。要是因为不知道才省去,则是蹩脚的作家。”
例如,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讲解写作技巧,让学生点评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两篇文章,主动发现不足。教师可提出“修改后的文章开头好在哪里?用了哪些手法?结构如何”等问题,与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整理并且总结写作技巧和方法。还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练习,不断锤炼语言,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表达技巧,让写出的文章更加精炼、富有逻辑。
总之,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要想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要贴近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其主动抒发真情实感,通过不断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抒发感情
理论上,创设写作情境分为两种:真实和虚构。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把真情实感顺畅地表达出来,让文章更加细腻、真挚。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阅读选段,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分享亲身经历产生共鸣,更好地调动情感体验。
例如,以“我想成為_____”为题作文,可以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引入课题:“我的职业是一名教师,我的爱好广泛……那么你呢?”学生会以教师的介绍为模板,按部就班地介绍。但是,如果教师换成另外一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如果像孙悟空那样会七十二变,变成一棵树,应怎样自我介绍呢?‘我’生活在什么地方?外貌如何?会一直不变吗?另外,有哪些小伙伴陪‘我’呢?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接下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讨论交流,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学生交流结束,教师要点评,还要给积极表达并且表述较好的学生一定的奖励。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独特的事物认知,获得写作的自信,不断自我肯定,拓宽写作思维。
二、珍视独特感受
宋朝文学家苏辙提出“文者气之所形”,他认为文章与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特有的气质和个性。教师要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和感受,领悟生活的真谛,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1.积极指导,激发兴趣
小学生阅历少、观察能力不足、注意力很难集中,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他们难以精确地抓住事物的特点,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教师要教授学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指导他们立体、全面地观察事物,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走进生活,抒发情感
低年级学生行事自由大胆、想象天马行空,写出的文章往往充满童趣,但是进入高年级后,文章千篇一律的问题屡见不鲜,修饰的痕迹掩盖了朴实的本意。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过度模仿范文是重要原因。过度模仿会导致思维僵化,也会让学生和教师评判文章的标准单一化,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表达真实的想法。
例如,可以让学生挑选感受最深的事情作为讨论的话题。“感受最深的事情”可以是得到他人的认同而感到开心的事情,也可以是在与人交往中受到冤枉而难过的事情。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小组交流,围绕“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你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你有哪些感受”等问题,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感受等,然后推荐组内讲得最好的同学进行代表性陈述。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整、连贯地讲述故事,让学生更深刻地表达感受,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
三、锤炼写作技巧
虽然有了写作素材,但很多学生发现写出来的内容并不是自己想表达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丰富的情感需要借助有条理的文字表达出来,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认为:“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写作,关于显现出来的任何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更高大。要是因为不知道才省去,则是蹩脚的作家。”
例如,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讲解写作技巧,让学生点评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两篇文章,主动发现不足。教师可提出“修改后的文章开头好在哪里?用了哪些手法?结构如何”等问题,与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整理并且总结写作技巧和方法。还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练习,不断锤炼语言,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表达技巧,让写出的文章更加精炼、富有逻辑。
总之,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要想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要贴近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教师肩上的担子很重,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其主动抒发真情实感,通过不断练习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