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了“再创造”的教学理念,所谓“再创造”,是指充分肯定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前提下,把教学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来进行。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让学生有自由活动机会,使他们处于积极创造的状态,有进行创造的欲望。复习课的主体是知识的温故,如何突破以往复习课中仅有温故而无知新,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这就需要进行复习再创造。在化学知识复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经历自主整理的过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化学知识。
一、发展观察力是“再创造”的基础
案例1:实验桌上放有刚收集好的五瓶无色气体(其中C、E瓶中均有少量的水)。五种气体分别可能是氧气、氢气、甲烷、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
问题1:从上述五瓶气体存放状态,请你猜想各瓶中分别可能是什么气体?你猜想的理由什么?
问题2:请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想,并考虑你设计的理由是什么?
问题3:基于以上两个问题的思考请你归纳上述五种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分析:
第一问:由于情境中“A、B”装置相同,所以A、B气体物理性质相近,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C、D、E”装置相近,可能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因一氧化碳有毒,而其中C、E瓶中均有少量的水,D中没有,所以D装置中不可能为一氧化碳。学生必须首先观察情境中五瓶气体的不同的存放方法,比较出其中气体的物理性质,其次思考上述五种气体各有哪些物理性质,从而对应思考,作出猜想。但是答案是开放的,不能做出肯定的唯一的结论。
第二问:为了进一步确定“A、B”装置中,C、D、E”装置中的气体就必须依靠各气体的化学性质进行鉴别了。而这个气体鉴别的方法又是答案开放的思考过程,学生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
第三问:在上述两个问题的讨论后,最后对气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该案例中教师创设了情境,通过五瓶气体的存放状态,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对复习“气体的性质”这一内容不再觉得简单枯燥机械,从而让思维变得有趣味,也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广度,学生的创造潜能被调动起来,再通过深刻地观察、细致的分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
二、锻炼质疑力是“再创造”的重点
案例2: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中,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才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从烧杯中取出少量于一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发现没有出现红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2.请你另设计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分析:
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此题酚酞未变色,只能说明反应后的液体不显碱性,可能显酸性或中性,因而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不可靠。设计实验时应从酸的性质方面考虑。
质疑就是积极地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直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敢于提出异议与不同看法,尽可能多地向自己提出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各种问题。教者利用学生熟悉的的酸碱中和反应,让他们通过分析,发现了酸和碱的性质等相关知识。对于这些通过质疑习得的内容,学生记得牢、感触深。
三、提升猜想力是“再创造”的关键
案例3: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一、发展观察力是“再创造”的基础
案例1:实验桌上放有刚收集好的五瓶无色气体(其中C、E瓶中均有少量的水)。五种气体分别可能是氧气、氢气、甲烷、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
问题1:从上述五瓶气体存放状态,请你猜想各瓶中分别可能是什么气体?你猜想的理由什么?
问题2:请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想,并考虑你设计的理由是什么?
问题3:基于以上两个问题的思考请你归纳上述五种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分析:
第一问:由于情境中“A、B”装置相同,所以A、B气体物理性质相近,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C、D、E”装置相近,可能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因一氧化碳有毒,而其中C、E瓶中均有少量的水,D中没有,所以D装置中不可能为一氧化碳。学生必须首先观察情境中五瓶气体的不同的存放方法,比较出其中气体的物理性质,其次思考上述五种气体各有哪些物理性质,从而对应思考,作出猜想。但是答案是开放的,不能做出肯定的唯一的结论。
第二问:为了进一步确定“A、B”装置中,C、D、E”装置中的气体就必须依靠各气体的化学性质进行鉴别了。而这个气体鉴别的方法又是答案开放的思考过程,学生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
第三问:在上述两个问题的讨论后,最后对气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该案例中教师创设了情境,通过五瓶气体的存放状态,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对复习“气体的性质”这一内容不再觉得简单枯燥机械,从而让思维变得有趣味,也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广度,学生的创造潜能被调动起来,再通过深刻地观察、细致的分析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
二、锻炼质疑力是“再创造”的重点
案例2: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中,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才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从烧杯中取出少量于一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发现没有出现红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2.请你另设计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分析:
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此题酚酞未变色,只能说明反应后的液体不显碱性,可能显酸性或中性,因而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不可靠。设计实验时应从酸的性质方面考虑。
质疑就是积极地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直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敢于提出异议与不同看法,尽可能多地向自己提出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各种问题。教者利用学生熟悉的的酸碱中和反应,让他们通过分析,发现了酸和碱的性质等相关知识。对于这些通过质疑习得的内容,学生记得牢、感触深。
三、提升猜想力是“再创造”的关键
案例3: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