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神话中的数学“黑洞”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中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sw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茫茫宇宙之中,存在着一种极其神秘的天体叫“黑洞”。黑洞的物质密度极大,引力极强。任何物质经过它的附近,都要被它吸引进去,再也不能出来,包括光线也是这样,黑洞的名称由此而来。无独有偶,在数学中也有这种神秘的黑洞现象,对于数学黑洞,无论怎样设值,在规定的处理法则下,最终都将得到固定的一个值,再也跳不出去了,比如今天要说的“西西弗斯串”。
  在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触犯了天神。作为惩罚。西西弗斯必须往山上搬运一块巨石。快到山顶时。石头滚落山下。他重新开始往上搬,石头又滚落了……西西弗斯在众神的嘲笑下,做着枯燥乏味又徒劳无功的动作,周而复始,穷尽一生。对西西弗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或是百折不挠的毅力,或是毫无结果的徒劳。但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却是这个名为“西西弗斯串”的数学现象。
  什么是“西西弗斯串”呢?也就是任取一个数。例如35962。数出这个数中的偶数个数、奇数个数及所有数字的个数,就可得到2(2个偶数)、3(3个奇数)、5(总共五位数),用这3个数组成下一个数字串235.对235重复上述程序,就会得到1、2、3,将数串123再重复进行,仍得123。对这个程序和数的“宇宙”来说。123就是一个数字黑洞。
  是否每一个数最后都能得到123呢?用一个是数试试看。例如:88 883 337 777444992 222,在这个数中,偶数、奇数及全部数字的个数分别为11、9、20,将这3个数合起来得到11920,对11920这个数串重复这个程序得到235,再重复这个程序得到123,于是便进入“黑洞”了。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各类软件开发规模的扩大以及复杂程度的增加,软件测试和软件缺陷管理的工作量也大幅度增加,它们在整个研发工作量中的比重也在迅速提高。一方面,由于对软件缺陷进行处理
本文假定地基土属于刚塑性体并满足莫尔—库伦屈服准则,对条形浅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讨:(1)根据滑移线理论和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数值计
<正> 一、问题 在无客观参照系状态下,人类主观判断和再现物理时距的知觉特征是时间知觉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计时器标示的时间与人们估计的时间之间的不一致性,在个体那里,外界恒定的时间或被缩短或被扩展,且偏误的性向与程度因人、因情境而变化,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这方面较有影响的研究始于1916年J.S.Cursis对连续时距和间断时距判断的测定,以后在30年代、50—60年代和80年代出现过三次比较强劲的跃动,总体研究态势从知觉反映梯度走向知觉认知梯度。欧美及苏联心理学界结合个体
【正】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马克思把它提到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存在的基本前提的高度来认识,并因此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马克思在对劳动的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