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表面的热闹,要抓住根本,把目标落到实处,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动”起来,还要做到信息及时反馈并不断改进,使课堂“形”、“神”合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效率 目标落实 提高效率
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先后出现了许多课改名校。诸如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他们都曾吸引无数的老师,不畏路途遥远和辛苦,带着虔诚之心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前往取经。可回来后,把学来的经验用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时,发现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因为他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大多局限在层面上,而未能触及根本。一些老师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有形无神。学生对语文课堂渐失兴趣,老师疲于完成任务,课堂效率难以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本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目标步步要落实
课堂教学目标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成分,是确定教学活动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有目的的,并根据目的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朝着某一方向,一步步前行,最终到达预期目的。同样,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上课无目标或是有目标不能一步步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就存在着上述现象。老师依据目标设计出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课上,老师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忙碌着;学生随着老师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不停地应和着。看似热热闹闹,学生似乎都动了起来,课下了解学生才发现,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东西远没达到。究其原因是:老师只把教学目标中的内容分解为若干个有序列的环节,并依次完成,而没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落实在各环节的一个个点上,老师的教学只是完成教学系列程序的一个空壳。由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教学各环节中一个个知识点的落实来完成。所以新课改课堂不能只单单注重“形”,而忽略了十分重要的“神”。老师要把握住教学的实质性内容,把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通过适当方式,步步夯实,训练到位。在此过程中老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一步步下来,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达标,课堂效率才会提高。
2.学法指导要到位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是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和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代科学意义理解,方法是指人们在有关的活动领域把握事物规律,完成某种任务而采取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结。新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要教学生在应用方法学习时,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人们常说:“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都是在强调方法的重要。当然在学生运用方法和寻找方法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的指导不到位,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就比较有限。
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见到一些老师让学生解决某一问题时,费了很大力气,总得不到解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得方法,或者是老师必要的学法指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遇到问题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时间一久,学生就渐渐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引路导航,指点迷津,帮学生运用恰当方法解决疑难。如:教给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结构、概括大意的方法;总结中心的方法;寻找过渡句的方法等。学生能运用这些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轻松愉快地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就会感觉到学习语文并不难,并且很有趣。学生渐渐地就会爱上学习,逐步进入学习的快车道。
科学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每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就好比交给他们点石成金之术,当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轻松自学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有显著提高。
3.要让学生“动”起来
现行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或“互动”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实质的内容,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在互动教学模式中,不但要突出学生的“动”,而且要“动”得到位,步步落实,达到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
3.1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如果只教书不育人,不关心学生痛痒,就不是一位称职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渊博,也不可能把学生教好。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心上,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更要关注、了解学生的心理,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老师就是自己的长者、伙伴、知心朋友。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才能融合在一起。“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心理上就有安全感,就愿意将自己的心理话向老师倾诉。老师要求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或进行学习互动等,学生就能积极而又投入地“动”起来,而且十分到位,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3.2通过“激励”让学生“动”起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激励”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多么的重要。美国最著名励志大师鲍勃,摩尔的代表作《你也可以当总统》一书,让成千上万的人为之奋斗,使不少一贫如洗的穷人,成为百万富翁;大教育家陶行知,用四块糖激励一个犯错误的孩子,使他知错改错;南京某工厂技术员周宏,用“激励”把双耳几乎听不到声音的女儿培养成一位高才生,使其在小学阶段能背出圆周率1000多位,小学毕业时数学考了99分;10岁就能写出6万字的科幻童话,并被出版社出版。“激励”可以让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可以使人达到不可预测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尤其是课上,在学生回答问题或交流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给予及时的表扬或鼓励。当学生回答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赞许时,他们会兴高采烈,心理像喝了蜜一样甜,而且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欲望又驱使他不断地积极进取。这样课堂上才会真正的“动”起来,而且效率极高!
4.教学信息要反馈
课堂达标测评,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他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遗漏和不足。从而让老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检测。这对教师克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追求高效课堂,减少无效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将起到巨大作用。
然而,有些老师上课按照事先预设的程序,一步步匆匆忙忙上完后,接着给学生布置些作业就长出一口气,认为老师已经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剩下的时间和练习都是学生的事了。这种做法和认识是极为错误的,其实此刻老师的任务还远没完成,应该依据目标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通过口头,板演、答卷或导学案等方式把信息反馈上来。对于达标测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找出问题的结症,确定是共性,还是个性,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看看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哪些方面达到标准,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让学生总结一下学习的得失。这时,再给学生布置适当作业,进一步加强巩固和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根据检测情况,老师还要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妥之处,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下次改正。教师只要坚持做到信息不断反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表面的热闹,要抓住根本,把目标落到实处,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动”起来,还要做到信息及时反馈并不断改进,使课堂“形”、“神”合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效率 目标落实 提高效率
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先后出现了许多课改名校。诸如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他们都曾吸引无数的老师,不畏路途遥远和辛苦,带着虔诚之心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前往取经。可回来后,把学来的经验用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时,发现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因为他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大多局限在层面上,而未能触及根本。一些老师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有形无神。学生对语文课堂渐失兴趣,老师疲于完成任务,课堂效率难以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本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目标步步要落实
课堂教学目标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成分,是确定教学活动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有目的的,并根据目的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朝着某一方向,一步步前行,最终到达预期目的。同样,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上课无目标或是有目标不能一步步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就存在着上述现象。老师依据目标设计出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课上,老师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忙碌着;学生随着老师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不停地应和着。看似热热闹闹,学生似乎都动了起来,课下了解学生才发现,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东西远没达到。究其原因是:老师只把教学目标中的内容分解为若干个有序列的环节,并依次完成,而没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落实在各环节的一个个点上,老师的教学只是完成教学系列程序的一个空壳。由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教学各环节中一个个知识点的落实来完成。所以新课改课堂不能只单单注重“形”,而忽略了十分重要的“神”。老师要把握住教学的实质性内容,把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通过适当方式,步步夯实,训练到位。在此过程中老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一步步下来,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达标,课堂效率才会提高。
2.学法指导要到位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是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和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代科学意义理解,方法是指人们在有关的活动领域把握事物规律,完成某种任务而采取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结。新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要教学生在应用方法学习时,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人们常说:“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都是在强调方法的重要。当然在学生运用方法和寻找方法的过程中,老师的指导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的指导不到位,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就比较有限。
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见到一些老师让学生解决某一问题时,费了很大力气,总得不到解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得方法,或者是老师必要的学法指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遇到问题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时间一久,学生就渐渐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引路导航,指点迷津,帮学生运用恰当方法解决疑难。如:教给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结构、概括大意的方法;总结中心的方法;寻找过渡句的方法等。学生能运用这些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轻松愉快地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就会感觉到学习语文并不难,并且很有趣。学生渐渐地就会爱上学习,逐步进入学习的快车道。
科学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每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就好比交给他们点石成金之术,当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轻松自学的同时,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有显著提高。
3.要让学生“动”起来
现行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或“互动”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实质的内容,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在互动教学模式中,不但要突出学生的“动”,而且要“动”得到位,步步落实,达到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
3.1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如果只教书不育人,不关心学生痛痒,就不是一位称职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渊博,也不可能把学生教好。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在心上,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更要关注、了解学生的心理,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老师就是自己的长者、伙伴、知心朋友。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才能融合在一起。“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心理上就有安全感,就愿意将自己的心理话向老师倾诉。老师要求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或进行学习互动等,学生就能积极而又投入地“动”起来,而且十分到位,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3.2通过“激励”让学生“动”起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激励”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多么的重要。美国最著名励志大师鲍勃,摩尔的代表作《你也可以当总统》一书,让成千上万的人为之奋斗,使不少一贫如洗的穷人,成为百万富翁;大教育家陶行知,用四块糖激励一个犯错误的孩子,使他知错改错;南京某工厂技术员周宏,用“激励”把双耳几乎听不到声音的女儿培养成一位高才生,使其在小学阶段能背出圆周率1000多位,小学毕业时数学考了99分;10岁就能写出6万字的科幻童话,并被出版社出版。“激励”可以让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可以使人达到不可预测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尤其是课上,在学生回答问题或交流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给予及时的表扬或鼓励。当学生回答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赞许时,他们会兴高采烈,心理像喝了蜜一样甜,而且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欲望又驱使他不断地积极进取。这样课堂上才会真正的“动”起来,而且效率极高!
4.教学信息要反馈
课堂达标测评,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他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遗漏和不足。从而让老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检测。这对教师克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追求高效课堂,减少无效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将起到巨大作用。
然而,有些老师上课按照事先预设的程序,一步步匆匆忙忙上完后,接着给学生布置些作业就长出一口气,认为老师已经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剩下的时间和练习都是学生的事了。这种做法和认识是极为错误的,其实此刻老师的任务还远没完成,应该依据目标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通过口头,板演、答卷或导学案等方式把信息反馈上来。对于达标测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找出问题的结症,确定是共性,还是个性,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看看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哪些方面达到标准,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让学生总结一下学习的得失。这时,再给学生布置适当作业,进一步加强巩固和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根据检测情况,老师还要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妥之处,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下次改正。教师只要坚持做到信息不断反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表面的热闹,要抓住根本,把目标落到实处,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动”起来,还要做到信息及时反馈并不断改进,使课堂“形”、“神”合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