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溶液的形成》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液在化学研究中、生命活动中、工农业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从教材与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及艺术四个方面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这节课进行说明。
  [关键词]化学 溶液的形成“四个”方面 说明
  1.教材与教学目标分析
  1.1说教材内容。本课题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溶液。通过糖水的形成使学生认识溶解现象,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以及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见的溶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与演示实验相结合,使学生知道常见的乳化现象。
  第二部分是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体会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及溶解时产生吸热放热现象的原因。
  1.2说教材地位。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为学习酸碱盐知识做了准备,也为高中学习离子反应、浊液、胶体埋下了伏笔。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课。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促进作用。
  1.3说课程目标。为完成化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我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情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时代并步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对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在化学课上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确定目标如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意识,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1.4说重、难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本节课重点确定为: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由于学生无法亲眼看到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所以本节课难点确定为:对溶解过程中的微观认识。
  2.教学方法分析
  2.1说教法,整体思路。实验法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模式:设置实验情境,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然后教师启发式提问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整理,学生得出准确的结论。目的: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更深刻,还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能力,提高学习情趣。另外多媒体辅助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习溶解的微观过程时,采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可大大降低难度。
  2.2学情分析。学生对溶液并不陌生,生活中也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如多数学生知道海水的滋味,学生们都喝过可乐打过点滴,都品尝过汗水的味道,用洗洁精等洗涤剂来清洗餐具等等。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溶液,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所以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溶液的形成和乳化作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外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能根据实验目的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所以学生能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2.3重视道德情操教育。学生学习溶液的形成过程时,引导学生联想到污染物排到江河中,就会自发的扩散,范围广影响差。再从水中提取出污染物就很难,处理污染的水源非常困难。使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并且好好学习将来找出解决污染的办法。
  学习溶解的微观过程时,学生增进对“物质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点。
  3.教学过程
  3.1导入(1分钟):请同学们品尝糖水。化学课竟然喝糖水,不一样的上课经历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另外,便于学生认识溶液的特征。
  3.2 认识溶液的形成(13分钟):<演示实验9-1>。教师启发式提问:“糖消失了,它去哪了?上部分的糖水比下部分甜吗?如果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变,水不蒸发),糖会析出吗?糖水是纯洁物还是混合物?”学生回答出这些问题,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学生会自己归纳出溶液的定义,并认识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教师设疑:“如果将一些可溶的污染物排放到水源中,导致了水污染容易治理么?”学生讨论:“水源具有流动性,即使水源不流动污染物也会分散到水中,扩散到远处,稳定的存在,从而扩大污染范围极难治理。”此问题不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溶液的形成,还是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屏幕展示生产生活中一些溶液图片,使学生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溶液都是液体吗?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吗?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吗?”预设处理,首先提醒学生,判断是否是溶液得从溶液定义人手。屏幕展示图片,纯净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由于不是混合物而不是溶液;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虽然有颜色但仍是溶液;教师讲解,我们可以认为空气的形成是氧气、稀有气体分散在氮气中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那么空气就是一种溶液,所以溶液不全是液体。
  3.3认识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9分钟)。以糖水盐水混合物为例,糖盐是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水是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溶液是由溶质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溶质可以有多种。
  预设学生问题:“只有水能做溶剂吗?”预处理,(演示实验9-2)。观察现象,教师启发学生分析归纳,使学生知道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汽油酒精也是常见的溶剂,溶质对溶剂有选择性,碘更易溶解在汽油中。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演示实验9-3)通过观察现象,学生可知酒精和水可以以任何比例互溶。
  3.4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4分钟)。运用讲授法,直接给出判断依据,然后练习反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解题依据,有针对性的练习,避免出错。
  3.5乳化(5分钟)。设置问题情境,“吃饭时,当油渍不小心滴到了你的衣服上,用水无法除去,你用什么方法可以除掉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有利于激发和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探究欲,从而带着好奇观看演示实验。
  (示实验9-4),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能区分乳浊液与溶液的不同,乳化与溶解的不同。了解乳化原理,体会乳化剂在实际应用中价值。
  3.6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8分钟)。(学生实验一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绘制简图,进行交流,然后选择最优化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学生亲身经历不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并且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理解了科学的本质,提高了科学素养。
  3.7多媒体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溶解的微观过程(3分钟)。
  3.8说归纳总结、作业(2分钟)。用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进行总结,更加准确合理。
  总结: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作业:夺冠百分百。难易适中,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还可提升能力。
  3.9说板书设计。课题1溶液的形成溶液
  (1)定义:
  (2)特征:均一性和稳定性
  (3)组成:溶质溶剂
  (4)乳化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②溶质分子向水中扩散过程。
  3.10说教学评价。通过提问、练习、观察学生表情考核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在活动过程中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比如:引导学生联想到污染物排到江河中,就会自发的扩散,处理污染的水源非常困难。使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并且好好学习将来找出解决污染的办法。
  4.设计及艺术
  资源开发,目的是要实现教学的基本理念。利用了实验室资源进行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学生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讲乳化时发掘日常生活的有用资源,使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利用网络资源,在相关网站找到蔗糖食盐溶解时的微观模拟动画以击破难点。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技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的方法、技巧及自我调控。通过“授渔”,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使学习变得有趣。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同时也发现,“授渔”后,学生虽然学习了大量的技能性知识,却未必能通过有效运用来提高学习能力,即存在学习技能的“利用障碍”。  [关键词]学习技能 知识 信心 利用障碍  学习技能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的方法、技巧及自我调控。自新课
期刊
[摘要]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对我国培养不出象李四光、钱学森一样的世界著名人才感到内疚。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现状令人担忧:一、多数学校纳入市场经济,表现形式:①办清北班;②以补习为名掠取学生财物;③教辅书暴力;④大学收费惊人;⑤老师聚餐学生掏钱;⑥从出生到大学花费20万至百万。二、培养人才的拦路虎,办学腐败已成毒瘤。①武汉大学卖淫泛滥;②武汉大学等校官落马;③2010年中国教育蓝皮书称高校招生加分一移民
期刊
[摘要]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有效性 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把生动的图像和优美的声音展现给学生,信息量大,速度快,信息传输质量高。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 物理实验 兴趣 能力 效率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利用实验启发学生,通过实验引导学生,
期刊
[摘要]如何做一个好老师,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首先,亲切的教态,开放、和谐、宽松的课堂;其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①要多用启发式教学,善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是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要注重探究性学习,这将让孩子们终身受益。③尝试“快乐教学法”,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思想活跃起来,大胆积极发言,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愿意和你沟通和交流,从而使学生想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模式下,课堂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高效学习小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效学习小组如何做到高效有序,成为新课改下英语课堂上的一大亮点?下面是我对高效学习小组建设方面的做法。  [关键词]新课改 英语课堂 小组建设 高效学习  在新课改模式下,课堂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
期刊
[摘要]实验采用等效代替的方法,用恒定电流的电场来模拟静电场,实验的关键就是如何设计思维梯度,帮助学生建立起等效代替的思想。应该突出等效代替的物理思想和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课后思考与针对性训练,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实验方法、操作技巧等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静电场实验 等效代替思想 教学研究  1.评析  本实验是用恒定电流的电场来模拟真空中的静电荷电场、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关键词]生活 人文 丰富 展示 放大 和谐  “和谐”能产生美,作为教师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让课堂从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变为师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经验重组、释放活力、展示成长的空间。和谐
期刊
[摘要]提高双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能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获得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双语教学 课堂效果 提高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注教育的人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通过提高双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一名初中双语数学教师认为,课堂中巧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注意差生的转化,就一定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期刊
[摘要]高考政治学科命题,既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反映社会热点、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科学发展。课本知识的深化、扩展和推动学生知识、程序性知识、整体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政治学科 主干知识 复习方向 学科特色 效率  高考政治学科命题,既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反映社会热点、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生产、科学发展的状况、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又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