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课堂需要精心预设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lo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过于细致、有计划的预设(传统的教案)容易使本该动态灵活的教学生成变成机械操作的剧本演绎;而过于简单、虚无的预设容易在教学实施时偏离教学重心,造成无效生成.高水平的“教学预设”应该能为学生的创造性发挥提供条件,能使课堂产生多向的、多类型的信息交流,进而引领课堂教学的高效运行和有效生成.
  一、整体谋划,弹性预设
  新课程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是一种开放的、多向的、交流性很强的双边活动.不管是教学预设还是教学生成,都强调“动态”的特征.那么,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保证灵动的课堂生成呢?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1.尊重学生,多维设计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不是预设不变的.当教师以成人的视角和经验看待问题时,学生有其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经常听见老师们抱怨学生不会思考,可是大多数孩子在幼儿期都是有问不完问题的“好学者”,他们天真的想法经常天马行空,为什么慢慢的变成了我们眼中的思维迟钝者?想想我们教师本身吧,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将知识强塞给学生,慢慢的扼杀了他们的思维习惯,使他们养成了思维的惰性.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尽可能地从多方面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的要求和想法进行估测,进而分别设计方案策略,以备不期之需.当实际课堂仍然无可避免地出现“意外”时,教师要根据实际调节预设、灵活变动,及时把握来自学生的回应,充分巧妙地利用实时情境,寻求“生成”与“预设”新的平衡.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在课前进行的周密而又多向的预设,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以及实际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并提取最有效的合理设计,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
  2.相信学生,适当留白
  新课程力求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从而发展创新思维.要做到这一点,教学预设中一定要适当“留白”,即把特定的教学环节交给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补白”过程中融入思考,主动理解,才能生成课堂的真正精彩.这首先要建立起对学生的信任和对自己的信心,要相信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相信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要给学生提供观察、品读、体验、感悟的情景和空间,并用心、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学中教师不细枝末节,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
  二、局部雕琢,精心预设
  1.优化资源,合理整合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不但要依据课标、尊重教材,还要能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科学分析,对教学资源进行一定的再开发,进而合理地组织和规划.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有效性的估测,通过删减、添加、替换、改进教材例子,为学生有效探究提供素材和方法指导,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2.巧设情境,有效激发
  如何将课题设计的“新奇”,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教学情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合理有效的载体,合适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情趣,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良好的状态.
  课堂有了生命,学生才会成为知识的积极构建者.新课标力求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利用问题探究,利用生物科学与社会的融合点,把知识与具体真实的情境联系起来,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
  3.精心设计,有效启发
  在教学预设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具体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和学案:首先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可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做到“一法多为,多法配合”,提升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第三要抓住知识目标设计重要问题,估测学生的困惑和疑问,并设计有效的引导方法和引导性问题,特别要重视问题的呈现形式、问题提出的质量和深度,要启发性和开放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经意间的一个追问、一种情境、一道习题、一个“陷阱”,看似信手拈来,却体现了教师的艺术和睿智,是教师在丰富的经验积累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预设.教师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为学生创设一个最近发展区.当学生思维启动时,进行引导;当学生思维模糊时,适当点拨;当学生思维散乱时,指点梳理.这样教学,学生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总之,精彩的课堂生成离不开高水平的预设.教师期望课堂精彩生成,就要努力在“精心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以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情感沟通情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