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拉萨的夏日,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拜访早已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画家韩书力先生。他的家在拉萨市北京西路西藏文联大院内,是文联连排藏式小院中的一座。为我开门的就是韩书力。之前虽有几次电话联系,见了面还是感觉他是那么的谦和、儒雅、淡定。
“嫁给藏文化的人”,这是吴作人先生对于韩书力所做的形象性的概括。韩书力自1973年调入西藏工作至今,在雪域高原坚持求索已30余载,他对于藏文化的虔诚和膜拜已达到了圣徒般忘我的境界。
1948年10月,韩书力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平淡淳朴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安静内省的性格和朴实无华的审美趣味。自小酷爱绘画的他i965年如愿地考入了中央美院附中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本功。韩书力与西藏结缘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美院附中一位老师的推荐下,他于1973年被借调到西藏革命展览馆辅助历史画创作。正是由于这次偶然的机缘,命运之舟将韩书力载到了西藏高原,迎来了人生也是艺术生命的一次重要转折。初到高原,西藏特有的山川风物和神秘的文化氛围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和巨大新奇感,把他牢牢地诱惑住了,让他心甘情愿地留下来。1975年初,他从黑龙江建设兵团正式调到西藏展览馆工作,从此,他无条件地投入到了西藏当代文化的队伍当中。地处边远的西藏高原相对平静的生活,藏族同胞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让他有一种强烈的归属和认同感。西藏这片处处充满画意的土地对韩书力来说是一个完全适合的地方,他终于找到了艺术理想的落脚之点。
入藏第一个10年,全面解读西藏
入藏后的第一个10年是韩书力向当地藏族同胞学习、全身心观察和感受西藏高原的时期。他希望在身份和心态上,都能得到藏族同胞的认可和接纳。当时仍必须参加的学习班和大批判会占去了大量时间,他充分利用工作间隙,抓紧时间下乡搜集素材。近10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西藏大多数的区县,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画了很多人物素描、速写,也拍了一批无意间发现的散落在民间的美术资料。这时的代表作是《毛主席派人来》、《猎人古布》。
后来,为更好地创作,韩书力决定暂离西藏求学深造。1980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受业于杨先让、贺友直二位先生。1982年,他以一个西藏民间神话故事为脚本完成了毕业创作系列组画《邦锦美朵》,这组作品获得当年研究生毕业创作一等奖和全国6届美展金奖,继而又获得瑞士国际连环画节特别荣誉奖。韩书力因成绩优异,被留校任教。
在北京的半年多时间里,韩书力试图通过在西藏积累的丰富资料继续创作,但却陷入了苦闷,以前他在西藏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创作上的那种亢奋和激动消失了,总是进入不了状态。韩书力说:“我留校做了8个月教师,我觉得一张像样的东西都没画出来,那种痛苦绝对不是别人能理解的。我尽量思索,反刍西藏文化,回忆对一些西藏美好的事物的理解,努力把它表现出来。但我发现苍白得很,单薄得很,甚至最后我都觉得有一种作伪的嫌疑。我不能再继续待了,我必须要回去。”经过将近半年“恐怖”的状态和思考之后,1983年底,韩书力再次把自己办回了西藏,并开始担任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的工作。再次回到西藏。
“我回来后把一些想法和文联的张书记谈,他们尽了很大的力量,1984年支持我们考察全西藏的民族民间、民族美术。现在想起来,尽管当时支持的力度有限,但如果当时我们没有那种冲动、激情和吃苦精神,条件再好也是枉然。”西藏一共有76个行政县。韩书力等人重复跑过了其中的73个县,仅日喀则地区就去了63次。
在这片土地上,韩书力觉得如鱼得水。在西藏做了近10年的民间美术收集工作中,韩书力发现西藏宗教、民间美术的发掘与研究尚有不少空白,他试图对被忽略的大量西藏民间艺术进行研究。1984年适逢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为了更好地向外界展示西藏民间美术的精美,韩书力向自治区文联提出了筹备一个“西藏民间雕刻艺术展”的设想,并和筹备组的同事们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田野考察。1985年夏天,“西藏民间雕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引起了强烈反响。韩书力说:“在雕刻艺术展品征集过程中,我们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对西藏玛尼石刻的发现!”韩书力对这些遍布西藏的充满民族精神性与艺术灵性的艺术珍品可谓挚爱笃深,除拍摄了大批珍贵的图片资料外,也先后发表大量推介文章,推出了“玛尼石刻”这一新的文化概念。此后,他与西藏文联、美协等同事们长期不懈地展开对西藏传统宗教、民间美术的考察整理和系统研究,一批批来自民间的石雕、木雕、布画、编织、卡垫之类的艺术珍品也从此走出乡间,被陈列在画册、展览中,呈现在世人面前,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西藏文化艺术的价值。韩书力曾这样描述道:“在漫漫圣山神湖之间,我走的路越来越多,随之疑问与思索也不断生出了。所幸的是,能为我解释疑惑的藏胞随处可寻,士农工商、僧俗各界都是我的格拉(老师)。”除研习民间美术外,他也坚持临摹西藏传统壁画,并追随安多强巴、益西喜绕等传统藏画大师学习唐卡的绘制。他不断地在藏族、汉族、民间、古典以及现代的艺术思维和技法上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古朴而厚重,奇特而脱俗,程式含蓄又充满新意。
第二个10年,为寻求突破重访神山圣湖
8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反复考察,他对于外在的西藏已经相当熟悉。当初那种新鲜感渐渐淡化,加之艺术取向上的单一也经不起岁月的琢磨,于是便开始了一段挣扎的心理历程。他渐渐对西藏文化磁场的引力生出某种游离感与挣脱感。韩书力一字一板地说:“我认为这是一种升华,如果重复历史上既有的成就,最终可能失掉自己。我挣扎着,力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面前坚守自己。”这时的他不再把目光和艺术表现的内容完全专注于西藏,开始莫名其妙地顾盼于多种文化之间,观、想、画、写的空间也随之有些拓展。
1988年底到1989年,韩书力应法国亚洲艺术博物馆之邀赴法举办第一次个人展览,获得了很大成功。展览期间受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邀请到该校讲学,他的演讲《我在西藏的生活和创作》在巴黎引起了很大反响。法国的一些师友劝他留在巴黎,韩书力也试图留下并继续画西藏。但是,在巴黎的半年时间里再度产生了像在中央美院教书期间的那种惶恐的感觉。“记得在巴黎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的前夜,恐慌再一次袭来。我在日记中写道:‘我就像一棵小草,被高高地拔起,脱离了生长的土地。巴黎的生活虽然很悠闲,却找不到西藏状态。我不能再欺骗自己了,我立刻要回到拉萨去,西藏是我艺术生命的根,给了我艺术灵魂。’”
就像一棵被拔了根又换了土的草一样地无着无落。1990年初他再次回到西藏。这次的短暂离藏,使他更为明确地意识到西藏在自己艺术 生命中的地位——西藏是他艺术生命的根,给了他艺术灵魂。“我是一个甘愿被奢华抛弃的人,我在西藏永远地扎下了根。我的生命,我的艺术,我的事业也永远融在美丽的西藏。”韩书力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说。
韩书力感觉到自己对西藏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为寻找新的艺术突破,他在接下来两三年的时间里,停笔罢画,重整思绪,再次一头扎入到西藏的圣山神湖之间,在苦行僧般的艺术探访之路中深入研究和感悟西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对此曾作如此感慨:“多少年来,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再次深入之后,他对西藏文化又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和感悟。“善取不如善舍”的理念也在这一时期开始进入思想的深处,并逐渐明确为人生和制艺的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引下,重拾画笔的他对于藏文化元素的取舍更加自如,他在创作中大行减法,逐渐浮现出自我的意识与面貌,艺术创作又一次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第三个10年,守望西藏——善取不如善舍
从挣扎期摆脱出来的韩书力一身轻松,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西藏传统文化的考察研究和艺术创作实践中。2003年韩书力当选为西藏文联主席,除了继续多年来对西藏传统美术的研究之外,也多方位地展开了对西藏音乐、舞蹈等各种文艺形式的全面考察和研究。正是几十年间对于西藏传统宗教民间艺术的深入精研和内心体悟,让他对藏文化有了深刻的把握和理解,藏文化逐渐积淀为艺术生命中的另一重要基因。不断地带给他鲜活的灵感体验和持续的创作冲动。西藏传统宗教文化的长期熏染也潜移默化地涤炼、重塑着他的艺术观和价值观。
关于几十年的艺术探索和创作,韩书力谦逊而真诚地总结为:“这30年,在纸上,在布上,我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中原文化的气韵和简洁,与西藏传统绘画的辉煌、神秘、繁复,两张皮贴成一张,也就是把中原绘画中的气息带进辉煌的西藏绘画中去,把西藏绘画传统中很神秘的、沉重的这种艺术风貌削弱一些,让它透透气。我绝不敢说完美。贴得比较得当时,别人就觉得顺眼、舒服,贴得生硬就是失败了,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事。”迄今为止,韩书力融合藏汉美术传统进行现代重构不断探索形成的艺术面貌和风格可概括为两种样式:
“布面重彩画”风格,是融合藏汉美术传统的“新唐卡”。他更多地继承了西藏传统艺术的主体元素,将传统西藏宗教画审美表现的精美华丽与内地文人绘画的气韵空灵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这种创新是在继承藏画语言风格传统的基础上对严格的宗教象征秩序的冲淡解构,实现了传统藏画艺术语言上的一种现代转换。同时也是对当代中国工笔重彩画材质、语言、样式的一种丰富与拓展。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有:《福田》、《金屋》、《佛之界》等。
“黑地水墨画”风格,实现了藏汉艺术神韵的“异质同构”。1990年代末韩书力反复尝试将西藏绘画的缜密、严谨与汉文化的水墨、宣纸和讲求韵致的特征进行有机的对接结合,经过一年多的反复磨合试验,终于把藏汉两种文化基因“拼贴”的痕迹抹掉,将两者自然地糅合在一起。1999年第一批黑地水墨画作品开始面世,其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样式和深厚的文化品格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黑地水墨画以其雅俗共赏的风貌也在民间迅速流传并被赋予“韩氏黑画”的美名。韩书力黑地水墨画的成功探索,正是得益于多年来对藏文化传统的苦修苦行和“善取不如善舍”等理念的多方位借鉴,是将西藏民族艺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中原文人画的笔墨情趣,以及西方现代平面构成手法融为一体并自由化出的结果,无论在文化内涵还是在艺术语言形式上,实现了汉藏文化神韵的“异质同构”,都达到一种相得益彰的互融。代表作品《高瞻》、《阳关》。
“西藏画派”的开创者与领军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韩书力等一批长期定居西藏的内地艺术家的出现,以及一批藏族艺术家在内地或本地院校毕业之后回到西藏从事艺术教育和创作,改变了西藏美术创作主体的构成,西藏美术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1980年代可以说是西藏当代美术风格的形成和繁荣期,也是深刻变革时期。这一时期西藏当代美术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一个以藏族美术家为主体各民族艺术家共同组成的西藏当代美术创作队伍的崛起。
说到藏族青年画家,韩书力言谈话语中流露出无限的温厚爱怜之情:“我希望西藏的画坛,包括我这样的汉族画家和其他民族的画家慢慢得退到舞台的边缘,然后舞台的中央由国家培养的藏族第二代和第三代,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让这些朋友和他们的作品占据中央,这才说明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文化政策,真正地落实了。因为西藏的事情,我觉得说到底要依靠到本民族的同志,以他们为主,这也是国家的根本政策,对吧!”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韩书力将从西藏传统绘画中提炼出的表现手段和绘画语言用在他的画面上,探索出了“布面重彩”风格,其作品在美术界获得较高评价和广泛认可,启发了许多西藏画家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出现了许多画布画和讲究平面构成的画家。以西藏美协为阵地,逐渐形成了一个追求相近的画家群体,既有余友心、李知宝、翟跃飞等汉、瑶族画家,也包括了巴玛扎西、计美赤列、边巴、德珍等一批藏族中青年画家。这是一群对传统与现代均有了解和思考的画家,他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存心理障碍,他们的艺术创作在古典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之间起着承前启后和相互沟通的作用。这一群体多年来立足于在研究继承藏族本土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融合中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探索西藏传统艺术语言的现代转换,并试图构建具有藏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主体意识的现代艺术形态,逐渐探索形成了“现代布面重彩”群体风格。
目前,作为西藏当代绘画的主流的西藏画家群体,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画家团体,也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中的一枝奇秀。1990年代初在欧洲举办展览时最先以“西藏画派”被冠名。在中国美术界他们的正式命名是以一种媒材实验的面目出现的。称之为“布面重彩”。西藏画派及其“现代布面重彩”群体风格的形成与发展,用韩书力的话说就是寻找到了一种“内核”——既要植根于继承与弘扬西藏民族艺术的基础之上,又要以人类文化的高度,思考表现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和生命意识。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所开创的“布面重彩”语言风格成为西藏画家群体共同的切入点,并逐渐探索出各自的语言风格。
韩书力说:“我不愿意用‘画派’这两个字,因为我感觉它过分张扬。我记得这是欧洲艺术界首先使用的概念,是法国的一个刊物。现在国内外不少人也用这个词。我还是用‘西藏样式’或‘西藏当代样式’。我觉得这样倒不仅仅是谦虚,我们还有很多事还没有完全做到,还没有尽善尽美,我想还是第一低调一点,第二还是压力一点。” 在艺术创作理念上,这是一个中西结合、藏汉交融的新的流派。韩书力将这种新流派解释为三种艺术的结合,即:吸收西方艺术观念,借鉴现代艺术手段和材料;吸收中国画的气韵、灵动,也就是所谓东方意蕴;吸收藏文化的形式和藏族传统绘画独特的色彩与整体的气象。这样结合创作的作品具有灿烂辉煌、疏密相间的特点,又有强烈的文野之风,并不拥杂。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西藏涌现出一批令世人瞩目的画家,其作品震动了国内外画坛。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西藏当代绘画展》,宣告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存在。2004年中国美术馆的《雪域彩练》美展,表明这批画家已经由学习借鉴传统艺术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和个人化的创作局面。
从神本到人本的转位中构建大美西藏
对于西藏画派的未来发展和期许,韩书力非常真诚地谈道:“西藏画坛的青年艺术家都很可爱,还没有太被污染,对他们,第一我是很爱护,第二我也尊重他们的艺术判断和选择。我更多地是用我的创作实践,来表达出我要对青年一代西藏艺术家所期望、所寄托的。我们这支队伍是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我很珍视这支队伍的这种真实的状态,我们共同的一个心愿就是能够不但对西藏传统文化有继承,更要有新的发展和建设成果,希望西藏当代美术能够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也能够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为我们国家文化形象和对外宣传争一口气。这个文化建设的使命归根结底要靠藏族为主的队伍去完成。”年轻的藏族艺术家到内地或海外游学、读书、办展览,眼光不断开阔,由此涌现出一批佼佼者,从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文化觉醒,既有东方气派,又有西藏元素,二者和谐融洽。对于西藏画派及其创作在当代中国画坛中的意义,可借用新加坡美术馆馆长余欣的一段话概述:“在咱们中国画家疲于跟踪艺术市场走秀的时分,在咱们担心艺术市场不健康走向的时分,西藏的当代绘画就像高山上的雪莲,纯真而美丽。净土上的心情、博深的传统、神与人之间隐约不清的魅力以及颜色的感染力,都让我不忍离它们而去。”
在结束拜访告别韩书力老师时,我们看到院中怒放的西藏紫鸢。此花原属野生,抗寒耐旱,年年能从贫瘠的土里抽拔出茁壮的剑叶,开出硕大的花朵,连根连片,有如青云展翅一般。不禁让我想到韩书力其人其画与藏地紫鸢不正有某种相似之处么:没有富贵气,因此少染俗尘。偶一触目,清丽而舒朗!
“嫁给藏文化的人”,这是吴作人先生对于韩书力所做的形象性的概括。韩书力自1973年调入西藏工作至今,在雪域高原坚持求索已30余载,他对于藏文化的虔诚和膜拜已达到了圣徒般忘我的境界。
1948年10月,韩书力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平淡淳朴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安静内省的性格和朴实无华的审美趣味。自小酷爱绘画的他i965年如愿地考入了中央美院附中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基本功。韩书力与西藏结缘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美院附中一位老师的推荐下,他于1973年被借调到西藏革命展览馆辅助历史画创作。正是由于这次偶然的机缘,命运之舟将韩书力载到了西藏高原,迎来了人生也是艺术生命的一次重要转折。初到高原,西藏特有的山川风物和神秘的文化氛围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和巨大新奇感,把他牢牢地诱惑住了,让他心甘情愿地留下来。1975年初,他从黑龙江建设兵团正式调到西藏展览馆工作,从此,他无条件地投入到了西藏当代文化的队伍当中。地处边远的西藏高原相对平静的生活,藏族同胞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让他有一种强烈的归属和认同感。西藏这片处处充满画意的土地对韩书力来说是一个完全适合的地方,他终于找到了艺术理想的落脚之点。
入藏第一个10年,全面解读西藏
入藏后的第一个10年是韩书力向当地藏族同胞学习、全身心观察和感受西藏高原的时期。他希望在身份和心态上,都能得到藏族同胞的认可和接纳。当时仍必须参加的学习班和大批判会占去了大量时间,他充分利用工作间隙,抓紧时间下乡搜集素材。近10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西藏大多数的区县,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画了很多人物素描、速写,也拍了一批无意间发现的散落在民间的美术资料。这时的代表作是《毛主席派人来》、《猎人古布》。
后来,为更好地创作,韩书力决定暂离西藏求学深造。1980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受业于杨先让、贺友直二位先生。1982年,他以一个西藏民间神话故事为脚本完成了毕业创作系列组画《邦锦美朵》,这组作品获得当年研究生毕业创作一等奖和全国6届美展金奖,继而又获得瑞士国际连环画节特别荣誉奖。韩书力因成绩优异,被留校任教。
在北京的半年多时间里,韩书力试图通过在西藏积累的丰富资料继续创作,但却陷入了苦闷,以前他在西藏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创作上的那种亢奋和激动消失了,总是进入不了状态。韩书力说:“我留校做了8个月教师,我觉得一张像样的东西都没画出来,那种痛苦绝对不是别人能理解的。我尽量思索,反刍西藏文化,回忆对一些西藏美好的事物的理解,努力把它表现出来。但我发现苍白得很,单薄得很,甚至最后我都觉得有一种作伪的嫌疑。我不能再继续待了,我必须要回去。”经过将近半年“恐怖”的状态和思考之后,1983年底,韩书力再次把自己办回了西藏,并开始担任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的工作。再次回到西藏。
“我回来后把一些想法和文联的张书记谈,他们尽了很大的力量,1984年支持我们考察全西藏的民族民间、民族美术。现在想起来,尽管当时支持的力度有限,但如果当时我们没有那种冲动、激情和吃苦精神,条件再好也是枉然。”西藏一共有76个行政县。韩书力等人重复跑过了其中的73个县,仅日喀则地区就去了63次。
在这片土地上,韩书力觉得如鱼得水。在西藏做了近10年的民间美术收集工作中,韩书力发现西藏宗教、民间美术的发掘与研究尚有不少空白,他试图对被忽略的大量西藏民间艺术进行研究。1984年适逢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为了更好地向外界展示西藏民间美术的精美,韩书力向自治区文联提出了筹备一个“西藏民间雕刻艺术展”的设想,并和筹备组的同事们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田野考察。1985年夏天,“西藏民间雕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引起了强烈反响。韩书力说:“在雕刻艺术展品征集过程中,我们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对西藏玛尼石刻的发现!”韩书力对这些遍布西藏的充满民族精神性与艺术灵性的艺术珍品可谓挚爱笃深,除拍摄了大批珍贵的图片资料外,也先后发表大量推介文章,推出了“玛尼石刻”这一新的文化概念。此后,他与西藏文联、美协等同事们长期不懈地展开对西藏传统宗教、民间美术的考察整理和系统研究,一批批来自民间的石雕、木雕、布画、编织、卡垫之类的艺术珍品也从此走出乡间,被陈列在画册、展览中,呈现在世人面前,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西藏文化艺术的价值。韩书力曾这样描述道:“在漫漫圣山神湖之间,我走的路越来越多,随之疑问与思索也不断生出了。所幸的是,能为我解释疑惑的藏胞随处可寻,士农工商、僧俗各界都是我的格拉(老师)。”除研习民间美术外,他也坚持临摹西藏传统壁画,并追随安多强巴、益西喜绕等传统藏画大师学习唐卡的绘制。他不断地在藏族、汉族、民间、古典以及现代的艺术思维和技法上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古朴而厚重,奇特而脱俗,程式含蓄又充满新意。
第二个10年,为寻求突破重访神山圣湖
8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反复考察,他对于外在的西藏已经相当熟悉。当初那种新鲜感渐渐淡化,加之艺术取向上的单一也经不起岁月的琢磨,于是便开始了一段挣扎的心理历程。他渐渐对西藏文化磁场的引力生出某种游离感与挣脱感。韩书力一字一板地说:“我认为这是一种升华,如果重复历史上既有的成就,最终可能失掉自己。我挣扎着,力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面前坚守自己。”这时的他不再把目光和艺术表现的内容完全专注于西藏,开始莫名其妙地顾盼于多种文化之间,观、想、画、写的空间也随之有些拓展。
1988年底到1989年,韩书力应法国亚洲艺术博物馆之邀赴法举办第一次个人展览,获得了很大成功。展览期间受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邀请到该校讲学,他的演讲《我在西藏的生活和创作》在巴黎引起了很大反响。法国的一些师友劝他留在巴黎,韩书力也试图留下并继续画西藏。但是,在巴黎的半年时间里再度产生了像在中央美院教书期间的那种惶恐的感觉。“记得在巴黎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的前夜,恐慌再一次袭来。我在日记中写道:‘我就像一棵小草,被高高地拔起,脱离了生长的土地。巴黎的生活虽然很悠闲,却找不到西藏状态。我不能再欺骗自己了,我立刻要回到拉萨去,西藏是我艺术生命的根,给了我艺术灵魂。’”
就像一棵被拔了根又换了土的草一样地无着无落。1990年初他再次回到西藏。这次的短暂离藏,使他更为明确地意识到西藏在自己艺术 生命中的地位——西藏是他艺术生命的根,给了他艺术灵魂。“我是一个甘愿被奢华抛弃的人,我在西藏永远地扎下了根。我的生命,我的艺术,我的事业也永远融在美丽的西藏。”韩书力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说。
韩书力感觉到自己对西藏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为寻找新的艺术突破,他在接下来两三年的时间里,停笔罢画,重整思绪,再次一头扎入到西藏的圣山神湖之间,在苦行僧般的艺术探访之路中深入研究和感悟西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对此曾作如此感慨:“多少年来,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再次深入之后,他对西藏文化又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和感悟。“善取不如善舍”的理念也在这一时期开始进入思想的深处,并逐渐明确为人生和制艺的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引下,重拾画笔的他对于藏文化元素的取舍更加自如,他在创作中大行减法,逐渐浮现出自我的意识与面貌,艺术创作又一次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第三个10年,守望西藏——善取不如善舍
从挣扎期摆脱出来的韩书力一身轻松,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西藏传统文化的考察研究和艺术创作实践中。2003年韩书力当选为西藏文联主席,除了继续多年来对西藏传统美术的研究之外,也多方位地展开了对西藏音乐、舞蹈等各种文艺形式的全面考察和研究。正是几十年间对于西藏传统宗教民间艺术的深入精研和内心体悟,让他对藏文化有了深刻的把握和理解,藏文化逐渐积淀为艺术生命中的另一重要基因。不断地带给他鲜活的灵感体验和持续的创作冲动。西藏传统宗教文化的长期熏染也潜移默化地涤炼、重塑着他的艺术观和价值观。
关于几十年的艺术探索和创作,韩书力谦逊而真诚地总结为:“这30年,在纸上,在布上,我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中原文化的气韵和简洁,与西藏传统绘画的辉煌、神秘、繁复,两张皮贴成一张,也就是把中原绘画中的气息带进辉煌的西藏绘画中去,把西藏绘画传统中很神秘的、沉重的这种艺术风貌削弱一些,让它透透气。我绝不敢说完美。贴得比较得当时,别人就觉得顺眼、舒服,贴得生硬就是失败了,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事。”迄今为止,韩书力融合藏汉美术传统进行现代重构不断探索形成的艺术面貌和风格可概括为两种样式:
“布面重彩画”风格,是融合藏汉美术传统的“新唐卡”。他更多地继承了西藏传统艺术的主体元素,将传统西藏宗教画审美表现的精美华丽与内地文人绘画的气韵空灵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这种创新是在继承藏画语言风格传统的基础上对严格的宗教象征秩序的冲淡解构,实现了传统藏画艺术语言上的一种现代转换。同时也是对当代中国工笔重彩画材质、语言、样式的一种丰富与拓展。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有:《福田》、《金屋》、《佛之界》等。
“黑地水墨画”风格,实现了藏汉艺术神韵的“异质同构”。1990年代末韩书力反复尝试将西藏绘画的缜密、严谨与汉文化的水墨、宣纸和讲求韵致的特征进行有机的对接结合,经过一年多的反复磨合试验,终于把藏汉两种文化基因“拼贴”的痕迹抹掉,将两者自然地糅合在一起。1999年第一批黑地水墨画作品开始面世,其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样式和深厚的文化品格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黑地水墨画以其雅俗共赏的风貌也在民间迅速流传并被赋予“韩氏黑画”的美名。韩书力黑地水墨画的成功探索,正是得益于多年来对藏文化传统的苦修苦行和“善取不如善舍”等理念的多方位借鉴,是将西藏民族艺术独特的形式语言与中原文人画的笔墨情趣,以及西方现代平面构成手法融为一体并自由化出的结果,无论在文化内涵还是在艺术语言形式上,实现了汉藏文化神韵的“异质同构”,都达到一种相得益彰的互融。代表作品《高瞻》、《阳关》。
“西藏画派”的开创者与领军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韩书力等一批长期定居西藏的内地艺术家的出现,以及一批藏族艺术家在内地或本地院校毕业之后回到西藏从事艺术教育和创作,改变了西藏美术创作主体的构成,西藏美术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1980年代可以说是西藏当代美术风格的形成和繁荣期,也是深刻变革时期。这一时期西藏当代美术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一个以藏族美术家为主体各民族艺术家共同组成的西藏当代美术创作队伍的崛起。
说到藏族青年画家,韩书力言谈话语中流露出无限的温厚爱怜之情:“我希望西藏的画坛,包括我这样的汉族画家和其他民族的画家慢慢得退到舞台的边缘,然后舞台的中央由国家培养的藏族第二代和第三代,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让这些朋友和他们的作品占据中央,这才说明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文化政策,真正地落实了。因为西藏的事情,我觉得说到底要依靠到本民族的同志,以他们为主,这也是国家的根本政策,对吧!”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韩书力将从西藏传统绘画中提炼出的表现手段和绘画语言用在他的画面上,探索出了“布面重彩”风格,其作品在美术界获得较高评价和广泛认可,启发了许多西藏画家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出现了许多画布画和讲究平面构成的画家。以西藏美协为阵地,逐渐形成了一个追求相近的画家群体,既有余友心、李知宝、翟跃飞等汉、瑶族画家,也包括了巴玛扎西、计美赤列、边巴、德珍等一批藏族中青年画家。这是一群对传统与现代均有了解和思考的画家,他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存心理障碍,他们的艺术创作在古典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之间起着承前启后和相互沟通的作用。这一群体多年来立足于在研究继承藏族本土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融合中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探索西藏传统艺术语言的现代转换,并试图构建具有藏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主体意识的现代艺术形态,逐渐探索形成了“现代布面重彩”群体风格。
目前,作为西藏当代绘画的主流的西藏画家群体,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画家团体,也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中的一枝奇秀。1990年代初在欧洲举办展览时最先以“西藏画派”被冠名。在中国美术界他们的正式命名是以一种媒材实验的面目出现的。称之为“布面重彩”。西藏画派及其“现代布面重彩”群体风格的形成与发展,用韩书力的话说就是寻找到了一种“内核”——既要植根于继承与弘扬西藏民族艺术的基础之上,又要以人类文化的高度,思考表现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和生命意识。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所开创的“布面重彩”语言风格成为西藏画家群体共同的切入点,并逐渐探索出各自的语言风格。
韩书力说:“我不愿意用‘画派’这两个字,因为我感觉它过分张扬。我记得这是欧洲艺术界首先使用的概念,是法国的一个刊物。现在国内外不少人也用这个词。我还是用‘西藏样式’或‘西藏当代样式’。我觉得这样倒不仅仅是谦虚,我们还有很多事还没有完全做到,还没有尽善尽美,我想还是第一低调一点,第二还是压力一点。” 在艺术创作理念上,这是一个中西结合、藏汉交融的新的流派。韩书力将这种新流派解释为三种艺术的结合,即:吸收西方艺术观念,借鉴现代艺术手段和材料;吸收中国画的气韵、灵动,也就是所谓东方意蕴;吸收藏文化的形式和藏族传统绘画独特的色彩与整体的气象。这样结合创作的作品具有灿烂辉煌、疏密相间的特点,又有强烈的文野之风,并不拥杂。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西藏涌现出一批令世人瞩目的画家,其作品震动了国内外画坛。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西藏当代绘画展》,宣告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存在。2004年中国美术馆的《雪域彩练》美展,表明这批画家已经由学习借鉴传统艺术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和个人化的创作局面。
从神本到人本的转位中构建大美西藏
对于西藏画派的未来发展和期许,韩书力非常真诚地谈道:“西藏画坛的青年艺术家都很可爱,还没有太被污染,对他们,第一我是很爱护,第二我也尊重他们的艺术判断和选择。我更多地是用我的创作实践,来表达出我要对青年一代西藏艺术家所期望、所寄托的。我们这支队伍是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我很珍视这支队伍的这种真实的状态,我们共同的一个心愿就是能够不但对西藏传统文化有继承,更要有新的发展和建设成果,希望西藏当代美术能够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也能够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为我们国家文化形象和对外宣传争一口气。这个文化建设的使命归根结底要靠藏族为主的队伍去完成。”年轻的藏族艺术家到内地或海外游学、读书、办展览,眼光不断开阔,由此涌现出一批佼佼者,从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文化觉醒,既有东方气派,又有西藏元素,二者和谐融洽。对于西藏画派及其创作在当代中国画坛中的意义,可借用新加坡美术馆馆长余欣的一段话概述:“在咱们中国画家疲于跟踪艺术市场走秀的时分,在咱们担心艺术市场不健康走向的时分,西藏的当代绘画就像高山上的雪莲,纯真而美丽。净土上的心情、博深的传统、神与人之间隐约不清的魅力以及颜色的感染力,都让我不忍离它们而去。”
在结束拜访告别韩书力老师时,我们看到院中怒放的西藏紫鸢。此花原属野生,抗寒耐旱,年年能从贫瘠的土里抽拔出茁壮的剑叶,开出硕大的花朵,连根连片,有如青云展翅一般。不禁让我想到韩书力其人其画与藏地紫鸢不正有某种相似之处么:没有富贵气,因此少染俗尘。偶一触目,清丽而舒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