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 金岩石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外管理》杂志专栏作家
嘉宾: 王林祥 鄂尔多斯集团总裁、《中外管理》杂志副理事长
胡海平 杉杉控股执行总裁
李泊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外管理》杂志编委
中国企业在近十年的火热繁荣之后正步入过冬期。随着金融风暴的席卷而来,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冬的威胁。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做好“自暖”、“避寒”与“出击”的准备呢?
严冬?还是暖冬?
金岩石:各位认为,目前的中国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是深秋、初冬、隆冬还是早春?
胡海平: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现已逐渐演变为全球的金融危机。目前中国所处的现状,我认为应该正处于初冬。虽然中国经济也受到了影响,但是总体运营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王林祥:中国经济的冬天已经到来。但我们常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此时的中国企业,要冷静地应对严冬的考验,要努力地把自己内功修炼好;而国家呢,也要尽快对经济发展的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这种“内外兼修”,将有利于中国经济走出严冬。
李泊溪:在我们研究中心,不大把经济比喻成冬天或秋天。经济必然有其周期性,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前我们经济处于向下走的周期,跟世界经济周期相吻合。这的确不是一个好气候,可以说是个冬天,但我认为这个冬天可能是个暖冬。
我有两个理由:第一,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第二,中国的储蓄率很高,对发展投资的支持力度很大。
众所周知,我们今年经历了两大自然灾害:南方雪灾造成了1500亿的损失,汶川地震造成了8500亿的损失。这些损失固然巨大,但也要注意到,四川全省只占全国GDP的4%,而汶川等几个县加在一起的GDP只占全国的0.34%。所以,较之于一年6万亿的财政收入,整个经济没有受到重创。
另外,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良好机制、体制还在发挥着作用;同时,中国企业在这些年的摸爬滚打中,慢慢修炼了内功,已经有将这个冬天变成一个暖冬的准备。
政府,如何服务企业?
金岩石:我们现在是怎样的市场经济?为什么总有一些企业家,在抱怨政府干预得过多?
李泊溪:中国的经济,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过程,而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波浪式前进或者说螺旋式上升的。在当今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某一个时期都要加强政府的作用,不仅是在中国,连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是如此。
现在美国、英国的政府,都在出来干预经济,并不是说他们又走回了计划经济的道路。目前在中国的某些特定时期,国家出面进行调控,既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也辅以行政的手段,甚至是法律手段等,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为了保证中国经济继续按照市场经济的道路走下去。
当然,在这样的气温下,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企业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非常正常。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也不是只有好处,也会有一些弊端。比如说,造就了一些新的利益阶层,给新的改革造成了一些障碍等。但是,我们市场改革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在此,我也要与大家谈谈政府在国家经济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前些年,世界银行做了一个研究,题目是《变革世界中的政府》。报告的意思是说:即使过去起过重要作用的政府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它也应该考虑该做些什么。
我们总结了一下政府应该做的事情:政府是法律、规则、制度的制定者,是市场的监管者、调节者、某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提供者。同时,政府还担负着推进改革深化的任务。
因此,政府应该做政府应做的事,才能够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王林祥:我们中国的经济,还没有形成绝对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我认为今后的政府主管部门,要侧重于宏观的调控,而不要对微观的管理干预过多。政府要服务好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制订好市场经济的规则。并且与此同时,要解决好就业问题、医疗改革等等关乎人民民生、企业命运的问题。
该挺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
金岩石:计划经济的过冬方法和市场经济的过冬方法一定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到市场经济的过冬方法,就应该是把过冬的权力交给企业,交给个人。比如:直接补贴给消费者,直接补贴企业,减税、降息、放松信贷等。而目前的现实是,政府政策是滞后于企业的。那么,企业该如何应对?
胡海平: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理解问题肯定是不一样的,致使考虑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目前,我国政府在不断出台政策,以扩大内需。当然,会有很多人认为这些政策来得太迟,政府反应慢了,但我想也不能以我们做企业的人来要求政府的速度。那么,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要提早反应。比如:这个时候要大幅度的收缩,有很多产业情况不理想就要果断的减员增效,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第二,要积极自救。比如:要集中精力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中国的经济要迈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就一定要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并且要让民营企业也参与到国家重大课题中去。
目前,杉杉的服装业务,只占整个杉杉控股的10%。早在10年前,杉杉就已经开始转型,因为我们意识到光靠服装很难进一步发展。世界上有不少500强企业都是以服装起家,但几乎没有最终把服装作为主营业务的。于是,10年前我们将总部从宁波迁往上海,如今已是世界数一数二的新能源供应商。我认为,适度的多元化是一种风险转移。目前,我们的品牌服装主要是内销,因此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就比较小。
我认为,企业要在冬天来临之前,提早做好思想准备和行动方案。当你日子过得很好时,就要想到危机随时可能到来,要未雨绸缪,否则临时抱佛脚可来不及。因此,我的观点是转型要提早做,危机要提早考虑,不要等到“危”了才想到“机”。
王林祥:对于是集中精力发展高新技术还是发展传统产业的问题,我认为一定要从中国的实情出发。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刚刚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中国的重工业刚刚开头,中国的农民在30年的改革开放中,消化了2亿左右,现在还有7.5亿左右农民。
所以,我认为要拉动内需,就得考虑两点:第一,就是要充分的就业;第二,要让农民去消费。而如果让很多人失业,让少数人去搞高科技,农民没有收入,又如何使国家稳定?又如何拉动内需?
因此,首先就是要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比如:医保问题、养老问题、社会问题等,要加大力度来解决。只有没有后顾之忧,老百姓的二十几万亿存款才敢拿出来消费。
其次,就是要让老百姓充分就业。谁都知道,搞高新技术好。但是,我认为中国现阶段发展高新技术还为时尚早。但国家拿出一部分财力,通过应用高新技术使企业增加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含量,这样的扶持还是完全必要的。
胡海平:我认为,国内活得好的企业,都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企业。比如:IT产业的百度、新浪、搜狐,以及许多在做B2B、B2C的公司,在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国内有许多活得好的企业,都是一些比较前沿,而且扎扎实实跟中国传统经济相结合的企业。
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考虑的问题还是如何从自己做起,要分析为什么有的企业活得好。当然,中国企业还有一个最大问题是什么赚钱就一拥而上,这就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了。
王林祥:当有50%的利润时,人可能就会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时就有人愿意付出生命。现在虽然IT产业、信息产业在大发展,但我认为支撑世界经济大厦的还是传统产业。比如说,在今年10月份之前,中国企业活得好的,不是光高新技术、IT产业、网络产业,大家活得都比较好。
金岩石:我住得离硅谷很近,别看美国现在经济箫条,但硅谷的经济却相对很好。反而是传统产业越惨的时候,新兴产业就越好。
胡海平:我认为这并不矛盾。杉杉是传统企业起家,目前还有矿产、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
我想,企业事先要谋划好,强化自己的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同时要把视角提前,企业要通过不断创新,给自己找新的市场空间。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做传统产业还是做高科技产业,都一定要做领头羊,只有在前面才有饭吃。
作为民营企业家来说,我们能做的是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技术附加值和产品附加值含量更高的产业,要开始有意识地寻找这样的机会。
多元化,是过冬“棉衣”吗?
金岩石:多元化经常备受诟病,而胡总的多元化模式,却在此时变成了防范危机的措施。请问胡总,是不是在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向更大规模的多元化?
胡海平: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说到底,这还是中国企业到底要不要多元化的问题。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企业能不能多元化?关键要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我们杉杉为什么叫投资控股?就是考虑到我们的企业就是以参股为纽带,去购并多元化的公司。
目前,国内相对最成功的案例就是联想。大家可能知道,联想集团只是联想控股下面的一个子集团。联想在收购IBM的PC业务以后,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买卖是亏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依然认为这个案例很成功?
我认为,它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有国际化的团队。中国目前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像联想一样做到有这样优秀的、国际化的、年轻的、有职业素养的团队。那么,联想为什么能撑住这个局面?就是因为适度多元。在联想旗下,有神州数码,有制药、房地产等等产业。联想就是在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该做加法的时候加上,该减的时候都减掉了,把赚来的钱再去支撑主业。所以IBM当时收购也许是亏的,但通过几年努力就盈利了。
我们企业为什么可以适度多元,并且相对成功?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一直都是股份制企业,首先机制不是问题。我们看中的团队人才都是有股权的,自己买一部分,我同时送他一部分。然后,我们购并的企业一定要是行业里面前几位的。
因此,老板有没有胸怀,企业有没有资金实力,有没有相应的人才资源,激励机制等,就决定了你是否适合搞多元化。同时,总公司可以搞多元化,而产业集团不能多元化。比如:做服装就是要做好服装,做科技园区就是去做科技园区。并不是说下面的职工都去多元化了,这个概念一定要清晰。多元并不代表不去把每个单元做好,当每个单元都做好了,你自然就是多元化成功了。
适度多元化,会让你在这个冬天里,有更多的资源储备。
王林祥:通常来说,企业应该是走专业化的道路,有实力后可以结合一些多元化。我们搞多元化是在鄂尔多斯羊绒制品市场占有率达到世界第一以后,鉴于羊绒这个产业原料的有限性,不能再扩大的前提下,才在当地进行了优势资源的转换。
所以,应该说多元化往往是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才搞的。至于团队,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并不难解决,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我认为首先要把自己的专业化做好,要做到行业的前三名,才可以考虑多元化。
李泊溪:我同意两位的说法,多元化主要是看本人、本企业的需要,以及企业能力和机遇。实际上,多元化的企业全部是总公司搞多元化,而下面的分公司要绝对专业化。前年,我分析了世界500强,其中有174家是专业化企业,其他的则都是多元化企业。管理
(本文根据“第17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论坛现场录音摘编而成,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