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一旦在自己的活动中无意识地发现了新知识,就“触及了他的精神需要”,他就会有一种需要探究和满足的欲望,此时教师创设轻松、开放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辩论、取长补短,尽情地分享发现后的乐趣.教学中,经常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意识,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激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活动.
关键词: 数学活动 观察活动 表达活动 操作活动 思考活动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主动学习原则指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应当在一定的条件下,尽量多地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材料.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要学习的材料,探索问题,获得知识.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实践、去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知识能力上的收获.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活动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知识
只要学生能观察到的事物,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儿童的思维是以直接思维为主的,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与自己已有的感性经验相联系,而他们的感性经验是很不可靠的.因此,教师应尽量多地设计一些具体事例,指导学生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概念时,可设计比较下面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图1)
哪个面积大?你是怎么想?(意见不一致时出示图2)
把这两个图形分成同样大小的方格.
(图2)
这时老师再问:现在你能判断它们面积的大小吗?你是怎么想的?
前后揭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单位进行测量.测量长度用长度单位,测量重量用重量单位,测量面积就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自观察、思考,自然而然地引入了面积单位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个内容的重要性.
二、在表达活动中发现知识
学生可表述的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使他们能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说明理由.在低年级,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看图填数、看图列式、口述算式等,组织学生的说说活动.如,对于类似9 7的算式,要求学生口述如何用“凑十”法得到16.对于15-8等于几,就要看8加几等于15.对于高年级学生,可要求学生反复读题,口述分析题意的过程,积极参与谈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反驳同学乃至老师的诊断.例如,有位教师在复习圆的周长公式时说:“圆的周长等于它的直径的3.14倍.”一位同学当即站起来说道:“老师,圆的周长并不是直径的3.14倍.”老师一愣,继而和颜悦色地问:“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回答:“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这么一说学生便议论纷纷了.老师抓住了这个机会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但在实际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3.14.显然,这样的讨论分析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操作活动中发现知识
学生可进行的实验操作,应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让学生运用实物或模型进行操作,边动手、边动脑,并说出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比教师单独讲解更有效.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时,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一把剪刀.一上课,我就指出:“今天学习的是三角形内角和,看谁能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多少?”学生听后,兴趣盎然,积极思考,认真拼剪.几分钟后,有的小声议论:“好像是180°.”不少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希望第一个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有的说:“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掉,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的说:“把直角三角形不是直角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是一个直角,两个直角就是180°.”甚至有的同学说:“把正方形对折剪开就是两个三角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就等于180°.”我及时表扬,同学们都为自己的发现而异常兴奋,掩饰不住喜悦和自豪.
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而且在动手操作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在思考活动中发现知识
可由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思考是智慧的生长点,教师在每一堂课中,都要设计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两个角“∠”和“∠”.
然后问:这两个角谁大谁小?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辩,发表各自的意见。有的说第一个角大,因为看上去第一个角的边要长一些,有的说一样大……通过争辩,学生在无法形成统一意见的情况下,设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把两个角重叠起来,比较一下,得出正确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讨论争辩的过程,是学生矛盾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深化的过程.
又如,教学分数的通分时,老师让学生比较下面四组分数在大小:①5/7和2/7;②1/8和1/10;③4/7和4/9;④3/4和5/6.学生对①、②、③都能很快地比较出大小,但是第④题学生被难住了.这时老师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困惑处让他们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经过讨论交流,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①把分数化成小数比较;②把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③把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④用画图的方法比较.老师再提出一个问题: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让全班同学再次讨论,学生发现最好的方法是把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这正是今天所要学的新知识 通分.讨论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主动探索知识的空间,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增强了合作意识.
教学中凡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学到的知识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求知,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不会自学随时都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对广大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关键词: 数学活动 观察活动 表达活动 操作活动 思考活动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主动学习原则指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应当在一定的条件下,尽量多地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材料.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要学习的材料,探索问题,获得知识.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实践、去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知识能力上的收获.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活动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知识
只要学生能观察到的事物,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儿童的思维是以直接思维为主的,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与自己已有的感性经验相联系,而他们的感性经验是很不可靠的.因此,教师应尽量多地设计一些具体事例,指导学生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概念时,可设计比较下面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图1)
哪个面积大?你是怎么想?(意见不一致时出示图2)
把这两个图形分成同样大小的方格.
(图2)
这时老师再问:现在你能判断它们面积的大小吗?你是怎么想的?
前后揭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单位进行测量.测量长度用长度单位,测量重量用重量单位,测量面积就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自观察、思考,自然而然地引入了面积单位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个内容的重要性.
二、在表达活动中发现知识
学生可表述的内容,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使他们能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说明理由.在低年级,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看图填数、看图列式、口述算式等,组织学生的说说活动.如,对于类似9 7的算式,要求学生口述如何用“凑十”法得到16.对于15-8等于几,就要看8加几等于15.对于高年级学生,可要求学生反复读题,口述分析题意的过程,积极参与谈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反驳同学乃至老师的诊断.例如,有位教师在复习圆的周长公式时说:“圆的周长等于它的直径的3.14倍.”一位同学当即站起来说道:“老师,圆的周长并不是直径的3.14倍.”老师一愣,继而和颜悦色地问:“你能说说为什么吗?”学生回答:“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这么一说学生便议论纷纷了.老师抓住了这个机会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但在实际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3.14.显然,这样的讨论分析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操作活动中发现知识
学生可进行的实验操作,应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让学生运用实物或模型进行操作,边动手、边动脑,并说出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比教师单独讲解更有效.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时,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一把剪刀.一上课,我就指出:“今天学习的是三角形内角和,看谁能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是多少?”学生听后,兴趣盎然,积极思考,认真拼剪.几分钟后,有的小声议论:“好像是180°.”不少同学争先恐后地举手,希望第一个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有的说:“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掉,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的说:“把直角三角形不是直角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是一个直角,两个直角就是180°.”甚至有的同学说:“把正方形对折剪开就是两个三角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就等于180°.”我及时表扬,同学们都为自己的发现而异常兴奋,掩饰不住喜悦和自豪.
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而且在动手操作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在思考活动中发现知识
可由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思考是智慧的生长点,教师在每一堂课中,都要设计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获取知识.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出示两个角“∠”和“∠”.
然后问:这两个角谁大谁小?针对这个问题,学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争辩,发表各自的意见。有的说第一个角大,因为看上去第一个角的边要长一些,有的说一样大……通过争辩,学生在无法形成统一意见的情况下,设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把两个角重叠起来,比较一下,得出正确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讨论争辩的过程,是学生矛盾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深化的过程.
又如,教学分数的通分时,老师让学生比较下面四组分数在大小:①5/7和2/7;②1/8和1/10;③4/7和4/9;④3/4和5/6.学生对①、②、③都能很快地比较出大小,但是第④题学生被难住了.这时老师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困惑处让他们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经过讨论交流,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①把分数化成小数比较;②把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③把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④用画图的方法比较.老师再提出一个问题: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让全班同学再次讨论,学生发现最好的方法是把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这正是今天所要学的新知识 通分.讨论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主动探索知识的空间,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增强了合作意识.
教学中凡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学到的知识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求知,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不会自学随时都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对广大教师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