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西部大开发这十年,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宁夏也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今年9月,中阿经贸论坛也即将在宁夏举行。
中国报道:西部开发十年以来,对于宁夏来说,获得了哪些实惠?宁夏自治区发展较快的因素是什么?
王正伟:宁夏在西部大开发中能取得很大的成绩,最大的一点,是得益于宁夏安定的环境。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稳定。
国家对西部地区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非常多,若不是国债项目的拉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还非常落后。今年我们的高速公路已经突破了1100公里,很快达将到1300公里了,这主要得益于西部开发项目的带动。
宁夏的生态环境在这十年里也得到了改善,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宁夏干旱少雨。国家在这方面有补偿政策,一亩地给农民补贴200斤粮,有了这些保障农民才能去栽树,恢复生态环境。现在宁夏的总体水平虽然还比较差,但自己跟自己比还是有了很大进步。
此外,宁夏致力于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过去有优势发挥不出来,煤就在地下埋着运不出去。现在我们把煤发成电,送到外面,企业投资就跟着进来了。目前工业占了宁夏整个经济总量的60%,所以带动了经济的大发展。第二个优势就是农业优势突出。在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农民在稳定粮食生产情况下增加收入,通过现代农业使农民致富。宁夏这几年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工程,例如“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等。目前,一般家庭都能年收入几万块钱,宁夏农民的收入在西北部地区是排第一的。
中国报道:宁夏在开展经济建设和扶贫工作的同时,是否已摸索出自己独特的经验?
王正伟:在落實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的同时,宁夏也在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比如说宁夏的小额贷款公司,从发展速度和布点数量来看都已走在全国前列。我们的实行了全民创业的小额贷款项目,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让农民能够获得五万元的小额贷款,利息由政府贴,农民贷不上款则政府来做担保,农民挣上了钱就把款还回来。这个政策,目前还在滚动发展,一年就带动了几万人就业。去年宁夏的大学生一万八多人,全部就业,别的地方都做不到。没有创业的岗位,哪有就业,没有就业哪有稳定,没有就业哪有消费!这个全民创业的项目宁夏已经做了四年,有的大学生已经把五万块钱做大到了一万。只要我们把条件创造好,他们就能发展好。
中国报道:宁夏的民族团结、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是怎样的,对于发展经济有怎样的影响?
王正伟:宁夏民族团结稳定的局面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是长期积淀而成的。宁夏不是单纯的回族自治区,全国五湖四海的人在这里聚居,在银川的温州人就有七八万,所以宁夏首先是个移民地区。移民地区的好处就是这里不保守、不排外。宁夏历届政府长期以来做的一件事,就是进行和发展多民族教育,让汉族了解回族,让回族了解汉族。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包容和理解。
同时要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地贯彻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缩小回旗与汉族的差距,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政策和制度的温暖,逐步去消除差距。
现在,宁夏的实践证明,就是要发展,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宁夏这些年发展快了,对山区的支持就大了,宁夏是第一个政府资助给老百姓盖房子的省份。现在有的县已经达到90%砖瓦房,农民一辈子有一套好房子也就很满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条件有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生态移民,没有生存条件就搬迁;二是政府帮助条件差的农民盖房子;再就是实行教育移民。老百姓也很理解和支持。
中国报道:在过去几年中。宁夏在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宁夏如何权衡环境保护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
王正伟:宁夏原本就是个环境恶劣的地区,急于发展GDP对于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们在这点上没有学东部,而是宁可牺牲GDP,也不能污染环境。凡是有污染的企业项目我们都拒绝,如此好的“塞上江南”如果被污染糟蹋了,就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一开始就定了10条铁律,哪个企业不按政策办,我们当年就摘你的帽子。这10条铁律已经实施了4年了。另外,我们现有的企业有一些还是传统的高耗能产业,我们还要下工夫改造,通过上新技术和环保设施使它们达到国家标准。宁夏自治区从2007年起就决定每年要为老百姓办10件环保实事,我们还在全国第一个制定节能减排30条意见。我们也实施奖励政策,对环保做得好的则奖,做得不好则罚。目前宁夏还被确立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地区,宁夏治沙在全世界都很有影响力,联合国还曾专门组织了几十个国家来学习。在宁夏栽一棵树比南方栽一百棵树都难,不容易,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坚持去做,只要能保证老百姓生活质量好。
中国报道:9月份,将在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宁夏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王正伟:首先,宁夏有着历史的优势。长期以来的多民族友好共处,使回族和汉族相亲如兄弟,这也让一些穆斯林国家感到好奇。历史上,宁夏就在丝绸之路上,回族这个民族也擅长经商。
宁夏还具有地缘优势。宁夏不沿海,不沿边,过去一直认为这是劣势。但是如果说向西开放,从区域看,宁夏正好处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开通向西乃至欧洲中亚的航线,宁夏是最便捷的通道,可以节约两个小时。从成本上看,从宁夏货运到阿拉伯国家,节约成本15%~20%。这样来看,宁夏实际是中国乃至中东最好的货运中心和货运通道。
我们还有产业优势。宁夏现在筹办阿拉伯经贸论坛,目前已经有一定的清真产业和穆斯林产业基础,宁夏的清真食品已经占到宁夏整个食品产业的80%。而且自治区还决定再建两个工业园,一个是银川的德胜工业园,第二个是吴忠的穆斯林工业园区,现在园区基本都搭建起来。将来随着经贸论坛的举办,我们期待吸引更多投资。目前国家已经把宁夏定为清真美食之乡,宁夏的清真牛羊肉,吃过的人都说是全国最好的。而且不光是口味和质量方面,还要通过一系列产品资格认证,通过这些优势形成一系列基础。所以,将来我们向西开放打这个牌子,就比别的省份打这个牌子有优势。
中国报道: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的目的是什么,将会举办哪些具体活动?
王正伟:宁夏通过举办中阿经贸论坛,要向西、向中东阿拉伯国家开放,将宁夏打造成中国清真产业的设计中心、生产中心、博览中心、认证中心和物流中心。打造宁夏这五个中心,我们最终是要把宁夏打造成承接东部地区和阿位伯国家一些重要产业和产品的连接点。将来如果这些项目都做好;东部将会有很多投资和产业转移过来。第二个是将宁夏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产业和穆斯林用品的生产基地,将来还要做大做强。包括阿拉伯的服装市场、工艺品市场等,都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第三是使宁夏成为面向阿拉伯国家开放的前沿,使宁夏走向世界。
目前,我们确定的中阿论坛有三大活动,主要是围绕深化合作、传承友谊、共同发展的主题来进行。第一个是论坛系列,主要将采访阿拉伯政坛政要,比如我们将请一些阿拉伯国家元首和副元首,包括阿拉伯王子等,共同来创造一个发表意见、进行沟通的平台。第二个是专题系列,我们将有哪些产品要走出去,怎么带动经济发展,这些都需要研究。因此我们这次设置了一系列的专题,让专家学者和商界精英来研究和讨论。第三个就是把务虚和务实结合起来,搭建一个商品交易的平台,组织国际上的生产商、采购商都来这里,让阿拉伯国家来展示他们的产品;同时,我们也要把西部有特色的东西都送出去。在论坛和展示的基础上,吸引投资和合作。这就是我们今年举办活动的目的,从虚到实,最终通过项目完成一系列合作。
西部大开发这十年,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宁夏也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今年9月,中阿经贸论坛也即将在宁夏举行。
中国报道:西部开发十年以来,对于宁夏来说,获得了哪些实惠?宁夏自治区发展较快的因素是什么?
王正伟:宁夏在西部大开发中能取得很大的成绩,最大的一点,是得益于宁夏安定的环境。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稳定。
国家对西部地区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非常多,若不是国债项目的拉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还非常落后。今年我们的高速公路已经突破了1100公里,很快达将到1300公里了,这主要得益于西部开发项目的带动。
宁夏的生态环境在这十年里也得到了改善,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宁夏干旱少雨。国家在这方面有补偿政策,一亩地给农民补贴200斤粮,有了这些保障农民才能去栽树,恢复生态环境。现在宁夏的总体水平虽然还比较差,但自己跟自己比还是有了很大进步。
此外,宁夏致力于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过去有优势发挥不出来,煤就在地下埋着运不出去。现在我们把煤发成电,送到外面,企业投资就跟着进来了。目前工业占了宁夏整个经济总量的60%,所以带动了经济的大发展。第二个优势就是农业优势突出。在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农民在稳定粮食生产情况下增加收入,通过现代农业使农民致富。宁夏这几年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工程,例如“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等。目前,一般家庭都能年收入几万块钱,宁夏农民的收入在西北部地区是排第一的。
中国报道:宁夏在开展经济建设和扶贫工作的同时,是否已摸索出自己独特的经验?
王正伟:在落實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的同时,宁夏也在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比如说宁夏的小额贷款公司,从发展速度和布点数量来看都已走在全国前列。我们的实行了全民创业的小额贷款项目,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让农民能够获得五万元的小额贷款,利息由政府贴,农民贷不上款则政府来做担保,农民挣上了钱就把款还回来。这个政策,目前还在滚动发展,一年就带动了几万人就业。去年宁夏的大学生一万八多人,全部就业,别的地方都做不到。没有创业的岗位,哪有就业,没有就业哪有稳定,没有就业哪有消费!这个全民创业的项目宁夏已经做了四年,有的大学生已经把五万块钱做大到了一万。只要我们把条件创造好,他们就能发展好。
中国报道:宁夏的民族团结、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是怎样的,对于发展经济有怎样的影响?
王正伟:宁夏民族团结稳定的局面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是长期积淀而成的。宁夏不是单纯的回族自治区,全国五湖四海的人在这里聚居,在银川的温州人就有七八万,所以宁夏首先是个移民地区。移民地区的好处就是这里不保守、不排外。宁夏历届政府长期以来做的一件事,就是进行和发展多民族教育,让汉族了解回族,让回族了解汉族。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包容和理解。
同时要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地贯彻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缩小回旗与汉族的差距,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政策和制度的温暖,逐步去消除差距。
现在,宁夏的实践证明,就是要发展,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宁夏这些年发展快了,对山区的支持就大了,宁夏是第一个政府资助给老百姓盖房子的省份。现在有的县已经达到90%砖瓦房,农民一辈子有一套好房子也就很满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条件有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生态移民,没有生存条件就搬迁;二是政府帮助条件差的农民盖房子;再就是实行教育移民。老百姓也很理解和支持。
中国报道:在过去几年中。宁夏在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宁夏如何权衡环境保护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
王正伟:宁夏原本就是个环境恶劣的地区,急于发展GDP对于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们在这点上没有学东部,而是宁可牺牲GDP,也不能污染环境。凡是有污染的企业项目我们都拒绝,如此好的“塞上江南”如果被污染糟蹋了,就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一开始就定了10条铁律,哪个企业不按政策办,我们当年就摘你的帽子。这10条铁律已经实施了4年了。另外,我们现有的企业有一些还是传统的高耗能产业,我们还要下工夫改造,通过上新技术和环保设施使它们达到国家标准。宁夏自治区从2007年起就决定每年要为老百姓办10件环保实事,我们还在全国第一个制定节能减排30条意见。我们也实施奖励政策,对环保做得好的则奖,做得不好则罚。目前宁夏还被确立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地区,宁夏治沙在全世界都很有影响力,联合国还曾专门组织了几十个国家来学习。在宁夏栽一棵树比南方栽一百棵树都难,不容易,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坚持去做,只要能保证老百姓生活质量好。
中国报道:9月份,将在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宁夏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方面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王正伟:首先,宁夏有着历史的优势。长期以来的多民族友好共处,使回族和汉族相亲如兄弟,这也让一些穆斯林国家感到好奇。历史上,宁夏就在丝绸之路上,回族这个民族也擅长经商。
宁夏还具有地缘优势。宁夏不沿海,不沿边,过去一直认为这是劣势。但是如果说向西开放,从区域看,宁夏正好处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开通向西乃至欧洲中亚的航线,宁夏是最便捷的通道,可以节约两个小时。从成本上看,从宁夏货运到阿拉伯国家,节约成本15%~20%。这样来看,宁夏实际是中国乃至中东最好的货运中心和货运通道。
我们还有产业优势。宁夏现在筹办阿拉伯经贸论坛,目前已经有一定的清真产业和穆斯林产业基础,宁夏的清真食品已经占到宁夏整个食品产业的80%。而且自治区还决定再建两个工业园,一个是银川的德胜工业园,第二个是吴忠的穆斯林工业园区,现在园区基本都搭建起来。将来随着经贸论坛的举办,我们期待吸引更多投资。目前国家已经把宁夏定为清真美食之乡,宁夏的清真牛羊肉,吃过的人都说是全国最好的。而且不光是口味和质量方面,还要通过一系列产品资格认证,通过这些优势形成一系列基础。所以,将来我们向西开放打这个牌子,就比别的省份打这个牌子有优势。
中国报道:宁夏举办中阿经贸论坛的目的是什么,将会举办哪些具体活动?
王正伟:宁夏通过举办中阿经贸论坛,要向西、向中东阿拉伯国家开放,将宁夏打造成中国清真产业的设计中心、生产中心、博览中心、认证中心和物流中心。打造宁夏这五个中心,我们最终是要把宁夏打造成承接东部地区和阿位伯国家一些重要产业和产品的连接点。将来如果这些项目都做好;东部将会有很多投资和产业转移过来。第二个是将宁夏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产业和穆斯林用品的生产基地,将来还要做大做强。包括阿拉伯的服装市场、工艺品市场等,都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第三是使宁夏成为面向阿拉伯国家开放的前沿,使宁夏走向世界。
目前,我们确定的中阿论坛有三大活动,主要是围绕深化合作、传承友谊、共同发展的主题来进行。第一个是论坛系列,主要将采访阿拉伯政坛政要,比如我们将请一些阿拉伯国家元首和副元首,包括阿拉伯王子等,共同来创造一个发表意见、进行沟通的平台。第二个是专题系列,我们将有哪些产品要走出去,怎么带动经济发展,这些都需要研究。因此我们这次设置了一系列的专题,让专家学者和商界精英来研究和讨论。第三个就是把务虚和务实结合起来,搭建一个商品交易的平台,组织国际上的生产商、采购商都来这里,让阿拉伯国家来展示他们的产品;同时,我们也要把西部有特色的东西都送出去。在论坛和展示的基础上,吸引投资和合作。这就是我们今年举办活动的目的,从虚到实,最终通过项目完成一系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