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语文九(下)第三单元的五篇课文风格多样:《送行》——幽默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思考,《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明快的语言里饱含着悲情,《台阶》——厚重深沉地审视父辈的生活价值观,《呼兰河传(节选)》——轻松地抒写昨日之梦,《往事之七》——柔婉、清美地展示生活的图景。那么,怎样才能深刻地领悟课文,达到较高的阅读境界呢?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学会生疑。
孔子说过,“疑,思之始,学之端”。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既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独立学习的开始。
一是于平常处生疑。
从看似平常处生疑,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点燃思维火花的起点。
哪些地方平常?
比如题目。本单元几篇文章的题目都只用了很简洁的短语,语言也很朴实。我们可以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作者不对题目加以修饰呢?这样拟题有什么作用呢?
再比如,《台阶》讲的故事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给我的孩子们(节录)》讲的也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作者为什么要颇具匠心地去写它们呢?这样生疑,就容易发现平常处隐藏的深刻主题了。
二是于可疑处生疑。
北宋教育家张载说:“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在无疑处生疑,更要学会在可疑处生疑。可疑处多指文章的看似矛盾处、不合逻辑处以及违背常理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它又是合理的,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我们在阅读时,就要围绕这一特点进一步思考,进一步提出疑问,剖析作者这样写的真正意图。
比如,《送行》里的故事,真正的送行者反而尴尬,假扮的送行者却能动真情,这不是矛盾吗?勒罗送行时的流泪是真还是假?文章的这些看似矛盾处正是作者着力的地方,需要我们认真咀嚼。
三是于异同处生疑。
这里说的“异同”是指“不同”。不同之处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人们进一步的思考,从而将思维引向深入。一般可以从选材、构思、主题、写作方法等方面去思考文章之间不同的地方。
比如,《呼兰河传(节选)》主要回忆了祖父和“我”在后花园的一段美好的童年生活。小学时,同学们已经学过同样出处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它与《呼兰河传(节选)》有这样一些不同:
一是自然段的调整或删除。比如,“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据说这花园……”“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这几段也是写的园子,但都被整段删除了。
二是句子、字词、标点被删除。比如写太阳,小学课文只保留了一句“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其他具体的描写都删去了。
三是句子、字词、标点被改动。比如,小学课文中将“黄瓜也许没有吃完”里的“也许”改成了“还”;将“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中的“奇怪的就是”改为“不过我”,标点也做了改动;等等。
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些改动?中学阶段再学习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我们甚至可以扩大思维的范围发问:同样是小学阶段的选文,苏教版的题目是“我和祖父的园子”,而人教版则是“祖父的园子”,哪个题目更好?
另外,《给我的孩子们(节录)》《呼兰河传(节选)》与《往事之七》里都写到了长辈与孩子,我们就可以生疑:它们的异同点在哪里?
同学们,读书就要这样善于发现问题,并在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文章蕴含的主旨,否则,阅读就不可能走向深入。
孔子说过,“疑,思之始,学之端”。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既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独立学习的开始。
一是于平常处生疑。
从看似平常处生疑,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点燃思维火花的起点。
哪些地方平常?
比如题目。本单元几篇文章的题目都只用了很简洁的短语,语言也很朴实。我们可以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作者不对题目加以修饰呢?这样拟题有什么作用呢?
再比如,《台阶》讲的故事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给我的孩子们(节录)》讲的也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作者为什么要颇具匠心地去写它们呢?这样生疑,就容易发现平常处隐藏的深刻主题了。
二是于可疑处生疑。
北宋教育家张载说:“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在无疑处生疑,更要学会在可疑处生疑。可疑处多指文章的看似矛盾处、不合逻辑处以及违背常理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它又是合理的,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我们在阅读时,就要围绕这一特点进一步思考,进一步提出疑问,剖析作者这样写的真正意图。
比如,《送行》里的故事,真正的送行者反而尴尬,假扮的送行者却能动真情,这不是矛盾吗?勒罗送行时的流泪是真还是假?文章的这些看似矛盾处正是作者着力的地方,需要我们认真咀嚼。
三是于异同处生疑。
这里说的“异同”是指“不同”。不同之处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人们进一步的思考,从而将思维引向深入。一般可以从选材、构思、主题、写作方法等方面去思考文章之间不同的地方。
比如,《呼兰河传(节选)》主要回忆了祖父和“我”在后花园的一段美好的童年生活。小学时,同学们已经学过同样出处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它与《呼兰河传(节选)》有这样一些不同:
一是自然段的调整或删除。比如,“花园里边明晃晃的……”“据说这花园……”“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这几段也是写的园子,但都被整段删除了。
二是句子、字词、标点被删除。比如写太阳,小学课文只保留了一句“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其他具体的描写都删去了。
三是句子、字词、标点被改动。比如,小学课文中将“黄瓜也许没有吃完”里的“也许”改成了“还”;将“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中的“奇怪的就是”改为“不过我”,标点也做了改动;等等。
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些改动?中学阶段再学习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我们甚至可以扩大思维的范围发问:同样是小学阶段的选文,苏教版的题目是“我和祖父的园子”,而人教版则是“祖父的园子”,哪个题目更好?
另外,《给我的孩子们(节录)》《呼兰河传(节选)》与《往事之七》里都写到了长辈与孩子,我们就可以生疑:它们的异同点在哪里?
同学们,读书就要这样善于发现问题,并在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文章蕴含的主旨,否则,阅读就不可能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