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知识性、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具备和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在语言感知、情感体验、意蕴探究中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一堂好的语文课要让学生“得意”、“得言”又“得趣”,即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得到文本所承载的情理意趣,获得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理解字、词、句章的运用之妙,学会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快、有趣、有效,爱学语文,会学语文。
一、 在诵读感悟中“得意”
诵读感悟是由汉字的特点决定的。汉语重意会,汉语之美主要体现在音节的轻重缓急、音调的抑扬顿挫、音律的婉转飞扬。它的音韵美、形式美、意蕴美都极具悟性特点,全靠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会,依靠反复的诵读去体悟。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有的篇篇至理,字字珠玑;有的明丽清新,脍炙人口,这些文章都需要在诵读感悟中去品味其语言运用之妙,领会其蕴藏着的极为丰富的人文情感,让学生在诵读感悟中获得文本所承载的情理意趣。
例如,《匆匆》一课中,作者表达的时光易逝,不愿虚度年华的思想感情都是在具体形象地描绘时间匆匆流逝的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所以作者这种情感就只有在诵读感悟中才能加以深刻地体味和把握。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对课文进行品读,如学生自由读、教师示范读、个别读、集体读等。对具体生动地描述日子的稍纵即逝,以及作者的无奈与惋惜的“轻烟、薄雾”的时间比喻;“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的排比;时间能“跨”、能“飞”的拟人以及大量的叠词和短句的运用等重点词、句、段进行反复品读,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感知和体会作者的情感,悟出时间的珍贵,从而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读”是我国语文教学宝贵的传统经验之一,诵读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积累。熟读能有效调动多种感官的投入,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中去口诵心惟,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语文教学应从始至终贯穿“诵读感悟”,注重有层次地读、有重点地读、有指导地读。努力使课文“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深切地感受到语言的音韵美、形象美、情感美和形式美。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读”充分发挥了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在诵读感悟中,学生不仅可以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情理意趣,得到情感的熏陶,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塑造,也积累了自己的语言,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内涵。
二、 在训练运用中“得言”
著名语言学家及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文教育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教学目标。
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解,必须要经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的反复练习,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和方法。
语言是工具,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如何把语言这个工具变成自己手里的工具,唯一的途径就是训练。语文教学要牢牢抓住“语言训练”这个根本,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的“双基”训练。在训练中一定要精选训练内容、突出训练重点、注意训练方式、追求训练实效、坚持精讲多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一课一得,课课有得,得得相连。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删、改、换、添、想”等方法去咀嚼、推敲、揣摩、比较,探究语言的美妙神奇,作者的匠心独运,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从而达到语言训练的广度、深度和效度,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中,当学生读到句子“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时,为了理解词语“谒见”,教师先请学生查字典理解“谒见”的意思,当学生弄清了“谒见”是“晚辈见前辈,下级见上级”后,老师接着问:“当年刘备47岁,你们猜,诸葛亮可能多少岁?”这一问,立刻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纷纷猜测:57岁、55岁、48岁等等。老师最后揭晓答案,当年,诸葛亮只有27岁。学生听后哗然,接着老师又问:“从年龄看,诸葛亮并不是刘备的前辈,看来,作者‘谒见’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老师这一问,让学生的注意力立即从“兴趣”转向了“思维”,并在思辨中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没错!刘备甘把比自己小20岁的诸葛亮当前辈,更表现了他礼贤下士的诚心,难怪能把诸葛亮请出山来!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从刘备是皇族、“将军”,而诸葛亮只是“村夫”的不同身份,进一步体会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也让学生充分体会了作者用词的精确与别具匠心,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
结合课文阅读,设计各种言语表达的说话、写话练习,也是训练听、说、读、写、思的最有效方法。比如,复述课文、运用规定的词语描绘情境、创设情境说话、答问练习等等。一堂课学生学习语言的收获大小,取决于教师所设计的语言表达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如果能够提高语文训练意识,就能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行之有效的表达训练方法,让学生在训练运用中“得言”,这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三、 在参与活动中“得趣”
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学科,也是最能展示自我的学科。这也决定了它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的核心特点。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语文课上出新意、上出兴趣、上出情趣;让学生在情境重现、角色扮演、小组学习、演讲、答辩、互相评议等丰富的语文活动中参与学习,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让学生经历愉快的语文学习过程。这样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和兴趣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要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趣”,就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在语文学习中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准备,找准切入点,在充满智慧的教学设计里创设愉快学习的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并学有所得,从而展现出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
例如,一位老师在上《匆匆》一课时,开课设计就很巧妙。通过“分配时间”的活动,用一张代表人生岁月的纸条,最左边代表生命的开始,最右边代表生命的结束,每一格代表生命中的10年,让学生来分配自己的时间。把已经过去的岁月和退休以后的部分截掉,剩下的部分生活、休息、娱乐占了三分之二,真正能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非常少。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情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在活动中体验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这种巧妙的导入设计寓教于活动之中,自然地将学生引入了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上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在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时老师请大家用一个词来形容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是怎样的夸张。孙老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幽默的笑谈方式,点化了学生用词要注意语境,要注意词语的情感色彩,要恰如其分,要准确得当。这样的评价既轻松、诙谐又不冲淡教学的主题,充分展示出了教者的教学魅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参与学习中掌握了语文知识和技能,也感受到了教者人格魅力的撞击、激励和影响。
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针对语文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做到“意、言、趣”相结合,让学生在诵读感悟中学习,在训练运用中提高,在参与活动中进步。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提升文化底蕴,以语文学习为平台,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先进的价值观,才能让语文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孝荣.追寻语文教育的终极价值.教学与管理,2011(2).
(责任编辑 关燕云)
一、 在诵读感悟中“得意”
诵读感悟是由汉字的特点决定的。汉语重意会,汉语之美主要体现在音节的轻重缓急、音调的抑扬顿挫、音律的婉转飞扬。它的音韵美、形式美、意蕴美都极具悟性特点,全靠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会,依靠反复的诵读去体悟。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有的篇篇至理,字字珠玑;有的明丽清新,脍炙人口,这些文章都需要在诵读感悟中去品味其语言运用之妙,领会其蕴藏着的极为丰富的人文情感,让学生在诵读感悟中获得文本所承载的情理意趣。
例如,《匆匆》一课中,作者表达的时光易逝,不愿虚度年华的思想感情都是在具体形象地描绘时间匆匆流逝的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所以作者这种情感就只有在诵读感悟中才能加以深刻地体味和把握。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对课文进行品读,如学生自由读、教师示范读、个别读、集体读等。对具体生动地描述日子的稍纵即逝,以及作者的无奈与惋惜的“轻烟、薄雾”的时间比喻;“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的排比;时间能“跨”、能“飞”的拟人以及大量的叠词和短句的运用等重点词、句、段进行反复品读,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感知和体会作者的情感,悟出时间的珍贵,从而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读”是我国语文教学宝贵的传统经验之一,诵读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积累。熟读能有效调动多种感官的投入,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中去口诵心惟,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语文教学应从始至终贯穿“诵读感悟”,注重有层次地读、有重点地读、有指导地读。努力使课文“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深切地感受到语言的音韵美、形象美、情感美和形式美。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读”充分发挥了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在诵读感悟中,学生不仅可以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情理意趣,得到情感的熏陶,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塑造,也积累了自己的语言,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内涵。
二、 在训练运用中“得言”
著名语言学家及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文教育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教学目标。
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解,必须要经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的反复练习,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和方法。
语言是工具,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如何把语言这个工具变成自己手里的工具,唯一的途径就是训练。语文教学要牢牢抓住“语言训练”这个根本,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的“双基”训练。在训练中一定要精选训练内容、突出训练重点、注意训练方式、追求训练实效、坚持精讲多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一课一得,课课有得,得得相连。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删、改、换、添、想”等方法去咀嚼、推敲、揣摩、比较,探究语言的美妙神奇,作者的匠心独运,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从而达到语言训练的广度、深度和效度,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中,当学生读到句子“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时,为了理解词语“谒见”,教师先请学生查字典理解“谒见”的意思,当学生弄清了“谒见”是“晚辈见前辈,下级见上级”后,老师接着问:“当年刘备47岁,你们猜,诸葛亮可能多少岁?”这一问,立刻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纷纷猜测:57岁、55岁、48岁等等。老师最后揭晓答案,当年,诸葛亮只有27岁。学生听后哗然,接着老师又问:“从年龄看,诸葛亮并不是刘备的前辈,看来,作者‘谒见’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老师这一问,让学生的注意力立即从“兴趣”转向了“思维”,并在思辨中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没错!刘备甘把比自己小20岁的诸葛亮当前辈,更表现了他礼贤下士的诚心,难怪能把诸葛亮请出山来!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从刘备是皇族、“将军”,而诸葛亮只是“村夫”的不同身份,进一步体会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也让学生充分体会了作者用词的精确与别具匠心,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
结合课文阅读,设计各种言语表达的说话、写话练习,也是训练听、说、读、写、思的最有效方法。比如,复述课文、运用规定的词语描绘情境、创设情境说话、答问练习等等。一堂课学生学习语言的收获大小,取决于教师所设计的语言表达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如果能够提高语文训练意识,就能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行之有效的表达训练方法,让学生在训练运用中“得言”,这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三、 在参与活动中“得趣”
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学科,也是最能展示自我的学科。这也决定了它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的核心特点。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语文课上出新意、上出兴趣、上出情趣;让学生在情境重现、角色扮演、小组学习、演讲、答辩、互相评议等丰富的语文活动中参与学习,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让学生经历愉快的语文学习过程。这样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和兴趣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要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趣”,就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在语文学习中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准备,找准切入点,在充满智慧的教学设计里创设愉快学习的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并学有所得,从而展现出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
例如,一位老师在上《匆匆》一课时,开课设计就很巧妙。通过“分配时间”的活动,用一张代表人生岁月的纸条,最左边代表生命的开始,最右边代表生命的结束,每一格代表生命中的10年,让学生来分配自己的时间。把已经过去的岁月和退休以后的部分截掉,剩下的部分生活、休息、娱乐占了三分之二,真正能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非常少。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情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在活动中体验到“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这种巧妙的导入设计寓教于活动之中,自然地将学生引入了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上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在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时老师请大家用一个词来形容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是怎样的夸张。孙老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幽默的笑谈方式,点化了学生用词要注意语境,要注意词语的情感色彩,要恰如其分,要准确得当。这样的评价既轻松、诙谐又不冲淡教学的主题,充分展示出了教者的教学魅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参与学习中掌握了语文知识和技能,也感受到了教者人格魅力的撞击、激励和影响。
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针对语文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做到“意、言、趣”相结合,让学生在诵读感悟中学习,在训练运用中提高,在参与活动中进步。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提升文化底蕴,以语文学习为平台,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提高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先进的价值观,才能让语文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孝荣.追寻语文教育的终极价值.教学与管理,2011(2).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