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不变”与“改变”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is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眼前两份娄老师时隔9年的《分分合合》同课教学设计和实录,脑海里不由冒出一连串问题:这两次教学不变的是什么?改变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变呢?带着一系列问题,我沉浸到娄老师的文字中,试图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通过反复阅读,再三比照,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一、不变:游戏是儿童美术教学方式的永恒基调
  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儿童的生活状态具有很强的游戏倾向。就美术的本身来看,无论席勒·斯宾塞的“游戏说”,还是宗炳的“畅神说”都表明了美术具有游戏性,如本课内容就来源于中国传统民间游戏“七巧板”,其本身就是一个游戏,且无限接近于儿童的游戏本质。卢梭在谈到儿童美术教育时特别强调游戏:“因为它是符合儿童天性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可以逐渐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能力和客观、细致的心理品质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如何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游戏环境,让课堂容置于儿童的游戏世界;如何让教学呈现儿童的游戏原态,在悄无声息中使儿童的知识结构与课本知识对接,并相互作用,是我们在美术教学设计与实施中需要揣摩的。
  娄老师的两堂课给我们带来了启示:2002年的课例,从教学伊始的利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剪剪拼拼初步感知分分合合,到玩“合合大师”游戏与“分分大师”游戏,再到学生创作与作品展示、评价,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在“游戏”的环境里展开。在2011年的课例中,我们同样看到了“游戏”贯穿了整个教学的过程:从“整体感知”到四次“分合”。
  游戏是一种生长环境,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当游戏作为教学策略时,它要立足于儿童已有经验,要高于儿童生活中的游戏。它有规约,有坡度,有美术特质,有儿童思维的跟进,只有这样,游戏才能使儿童回归“儿童”的同时又促进儿童真正意义上的生长。在娄老师的两次教学中,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游戏:2002年课例中,“合合大师”与“分分大师”的游戏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益智拼图”游戏经验上,学生当时的游戏不是随意的,它有规约,得通过缜密审度、思维探险、不断实践才能完成游戏。2011年课例中的四次“分合”则更多地利用学生好奇与想象的思维特性,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依物联想,从而呈现多元答案。课堂上,学生游戏在“最近发展区”,自主唤醒自我的经验与天性,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在游戏中得到生长。
  二、改变:在“教什么”与“怎么教”上更坚定地坚持“儿童立场”
  “教什么”与“怎么教”是教学的核心,是任何一名教师在面对教材与学生时需要思考的问题。带着这两个问题,审视这两次教学,我发现了娄老师9年后的两个“偏向”:
  1.“教什么”——从“重方法”偏向“重创意”
  从2002年的教学设计看,娄老师将“‘分’与‘合’的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在课堂上浓墨重彩地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探索、归纳出“分”与“合”的方法。说真的,这种侧重方法的教学并不新鲜,很多教师在上此课时会如此选择。然而,费尽心机,千辛万苦归纳出的方法真能纳入学生的知识体系,被学生所用?这得打一个问号。
  “教什么”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需求之上。就此课学生“想要什么”,我曾问过学生,发现学生最想知道的并不是“分”与“合”的方法,而是:①一个几何形,相同形式分割后可以组合成哪些图形?②一个几何形,多种形式多次分割后,能不能组合成更多的图形?③想试试随便一个形状进行任意分割后,再组合,能不能拼出多种有趣的图形。看来,创意是学生最想拥有的!再进一步走进学生的生活,我们发现学生已经拥有类似于本课的“分”法与“合”法的经验,无须老师对“分”、“合”方法割裂开来进行教学,并贴上“剪线条”、“先折再剪”、“组合剪”、“移动”等标签。方法的细碎化与标签化会使学生在分分合合创作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运用那些归纳出来的方法”,而不去考虑“分解几何形后,可以组合成哪些有趣图形”。当然本人未现场观摩,这也是推断而已。
  比较而言,吸引我的是2011年的课堂实录,课堂上娄老师弱化了“分”与“合”的方法,而把“分”与“合”融合起来,重点是:①让学生体验几何形分解后组合成的不同图形,带来的不同想象。②根据不同的想象对几何形进行不同的分解与组合。如:第二次分合中三次改变半圆的组合,说说各“像什么?”;把方形分割成四块小正方形后,提问:除了“十字路口”、“窗户”,试试“你还有其他的摆法吗?”;第三次分合中欣赏与创作,等等。这样,就把“教什么”从重方法转向了重创意、重想象,与儿童的经验与情感需求相吻合。
  2.“怎么教”——从“游戏地教”偏向“游戏地学”
  郭思乐说:“教师是生命的‘牧者’,其特征就是把牛羊放牧到水草丰美之处,让它们恣意吃草。”这句话提醒我们教师要“让学”。带着这个想法再次细辨两次教学中的游戏,也找到了两者的不同:
  2002年时,娄老师创设的游戏只是营造教学氛围,分析“分”与“合”方法的途径,它逻辑性强,指向性明,但生成性少。它是为教师的“教”服务的。
  2011年,娄老师将游戏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它开放、自由,生成丰富。可以说,此时的游戏不再是途径,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学生学习的状态。课上的四次分合游戏揉进了知识(需要学生运用分合方法),拴住了思维(需要学生谋划、想象),触及了美术学科的本质,是学生一种自主的深层次的探究性学习。课堂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是学生在游戏中探险、实践、想象,此时教师就成了“牧者”。
  还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教学的游戏还融入了文化味:课始,利用“七巧板”组合成“分”与“合”两个字;课末,将学生作品以挂“宫灯”的方式展示等,都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文化,在文化中认识“分分合合”。
  十年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了娄老师愈发清晰的儿童立场,让我们触摸到了娄老师的智慧教学。十年一课,很有趣,也很有意义。
  (谢宇松,无锡市新区坊前实验小学,214111)
其他文献
摘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和传承刘国钧精神,精心打造“刘国钧”校园景观、活动平台和宣传阵地,在刘国钧精神观照下开展文化育人实践,成效显著:学生自信、自立、自勉、自强和“自由”,成为具有自信阳光气质、文明有礼品质和创新创业特质(简称“三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刘国钧精神;文化育人;载体;成效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
摘要:技能教学已成为提升高职学生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直观地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毕业生要拥有机电一体化的综合技能和适应新技术革命的专业知识,技能教学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重任。机电专业作为我校的品牌专业,在教学中不断改革与创新,取得较好成绩,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专业技能;教学实践;市场需要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摘要:“调光台灯的制作与调试”课题是中职校电子专业《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一。该课题以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模式,从内容、学情、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详细叙述了教学设计的流程,并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0C-0035-04  當前,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狄更斯100多年前的语言也正是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众声喧哗的最好写照。在这样的时代,存在即是合理,人们倍感焦虑和撕扯。如果说在这样的大时代,还有一样事物必须跨越模棱两
摘要:中职项目课程开发应依据一定的流程、实施步骤和开发原则。采用“任务引领,企业定位”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方法有利于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职;专业项目课程体系;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4-0063-03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苏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要求,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
摘要:南丁格尔精神在有护理专业的职业院校育人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通过组织对南丁格尔精神的诠释,以南丁格尔精神引领构建院校文化,并积极践行南丁格尔精神,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南丁格尔精神;学校文化;文化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2C-0031-04  南丁格尔精神对护理事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有护理
摘要:公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走向。基于涉及教育满意度的七个维度,对L市1万余名家长、学生、教师、教育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公众对教育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尤其是教育效能、教育质量、教育收费等方面满意度高,但是在教育公平、教育过程等方面满意度相对较低。建议严控择校现象,逐步实现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公平;推进基础教育均衡,逐步缩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改进教育评价,逐步促进每所学
摘要:高职层次学生在建构和运用“感谢”图式时,能够完整地表征出图式内基本要素,并有效区别凸显性和非凸显性成分。在注意力定性梯度调整上,学生能够根据注意力分配情况,对不同突显度的概念进行区别性调整。但在注意力定量梯度调整能力上,学生之间出现分化。高职学生的图式增长操作能力存在欠缺,学生不能有效地对原图式进行拓展,图式运用较为僵化,灵活度欠缺。比较显示,高分组学生在分配注意力时,能使用多样化识解手段以
摘要: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内涵建设未为抓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77-04  20载筚路蓝缕,她高擎“以人为本,生动发展”的旗帜,呼应社会发展的
杨孝如 教育科研: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支撑  李润洲 作为儿童的儿童  刘黎明 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经验教育理   论及其现实价值  杨金林 “上教若水”:我的教育观  陆莉玲 “启智教育”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瞿 燕 走向高品质的课题研究  金虹霞 校本科学课程的系统化开发与实施  王九红 教学机智从哪儿来?  梁 莉 教师写作要建立新的文本方式  曹 慧 变中有守 守中求变  张 娜 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