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学练评一体化的有效教学策略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ieD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练评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是新时代体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随着中小学生肥胖症突出、近视率上升、体质健康状况下滑,体育课程教学所隐藏的课程目标统领设置不衔接、课程内容脱节、课内外联动缺乏、课程评价整体性不足等问题日渐突出。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学—练—评”一体化的关系与意义,提出学校体育课程一体化视角下 “学—练—评”一致性的有效对策,为解决目前学校体育工作现状及突出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性建议,确保学校体育课程育人的最大效能。
  关键词: 学练评;一体化;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发展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2015年颁布《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技术、体能、运用”的单元构建,到“一堂课基本要求”的课堂评价,再到“教材三个一”的流程处理,形成了以“学、练、赛、评”一体化为典型特征的教学实施模式。[1]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中落实“学、练、赛、评”一体化的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每一位体育人进行探索。
  1 初中体育课程现状及问题
  体育课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一直是一线体育教师所困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教学思想的模糊导致教学评价的无效化;对体育课程的认知不足造成当前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割裂;体育课上学运动技术,大课间练体能,运动会赛竞技项目等造成学校体育工作各环节脱节。此外初中体育考什么练什么,使得体育课堂无趣无味,学生学不到其他内容甚至为了体育中考而造成部分学生运动损失或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都层出不穷。
  2 学练评一体化的定义与意义
  2.1学练评一体化的定义
  学校体育层面的“学、练、评”一体化是指作为学校体育子系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运动竞赛共同围绕着相关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学练赛而展开,通过三者的优化、联动、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体育课学技术—大课间练技术—运动会展技术”的学校体育工作新形态。课堂教学层面,“学练三个一”做到单一身体练习(学练)、组合练习(复习)、游戏或比赛(再复习)共同围绕教学内容的学练赛而展开,通过三者的优化、联动、协同发展,最终形成“学、练、赛”一体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2]
  2.2学练评一体化的意义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评价者,担负着学生体质健康提升与发展的重任,研究体育教学学练评一体化有利于教师全面认识体育课程,激发教师教学主导性。教师结合以知识、技能和方法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以学习巩固、体能发展和习惯养成为导向的课外活动,以促进技能运用、体验运动乐趣和培养体育品格为主旨的校园赛事,以诊断、反馈和激励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学习评价。有利于促使教师更加合理地构建教学单元,进一步控制因单元划分不当所造成的教学浅表问题。有利于创新优化课堂教学,避免教学单调。当学生通过单一身体练习的学、组合练习的练,结合“赛、评”的有效利用,进一步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一步改变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
  3 学练评一体化的有效教学策略
  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各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中国教育科学院于素梅博士在《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建构》一文中指出: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必须形成体育课堂课内学习的有机衔接性[3],而“学、练、评”一体化是重要的促成抓手与落实环节。具体将教学措施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即学校层面和课堂层面。
  3.1学校层面
  “学、练、评”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转型,有利于激发教师教学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具体措施为:
  3.1.1理清思路,树立体育大课程观意识
  在中考的压力下,体育教师肩负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育中考等的多重压力。对此我们要厘清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与分工,要树立体育大课程观的意识。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分为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四个阶段,把体育课堂单一的运动技术教学拓展到课余锻炼、竞赛中去,构建体育大课程模式实现从课堂教学到课程教学。具体措施可采取学期教学计划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课余体育锻炼匹配;组建体育社团吸引优秀体育苗子,打造体育特色,多开展小型体育竞赛或年级比赛,让学生敢于把所学用到实处。在此过程中,合理利用体育家庭作业,加强假期学生校外锻炼情况的关注,结合线上线下打卡,发动班主任和家长的作用,对每位学生建立跟踪档案,在课堂教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课余训练、课外锻炼、运动竞赛等环节进行综合全面评价,拓展学生体育学习空间,建立一个内在统一、内外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构建“学在课堂、练在大课间、赛在運动会或竞赛、评运动能力”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3.1.2落实开展多样化大课间
  多样化大课间的有效开展是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大课间从原来的课间操改进而来,慢慢演变为以“操+体能分项练习”“跑操+体能分项练习”等形式为主的大课间,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课间内容,但仍然与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实质性关联。许多学校利用大课间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让大课间变得索然无趣,学生更是出现逃避大课间的现象。如何利用好大课间,应建立大课间活动与教学内容相联结的模式。可根据年段教学计划,分布活动内容。如初一学生应倡导体育兴趣的培养,可组织球操、武术操、啦啦操等课间活动,结合水平计划,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敏性;初二学生可根据教学计划组织体操技巧,引体向上,障碍跑跳等活动,增强基本素质能力与运动技能掌握;初三学生考虑到体育中考可适当增强耐力素质和专项练习。考虑到部分学校场地条件受限,可采取班级分区轮流或者单双周的形式进行,既丰富了大课间活动也让学生练有方向,学有目标。同时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定期评价,可通过比赛或是运动会的方式呈现。将大课间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关联起来,使大课间从原先德育、体能功能转变为教学、德育、体能三位一体,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现以初中48个班级为例,以某校场地为参考设计如下大课间方案,仅供参考(图1)。   3.1.3创新开展体育竞赛与课余体育训练
  为了倡导学校运动会的综合性和全员性,建议创新运动会项目与参与制度,如田径运动会改为学校运动会,在原有基础上增设运动技能版块,即不仅需要有高度远度速度,还要有技术,给予那些虽先天优势不足但后天努力的学生展示的机会。同时根据年段教学内容划分增加体操技巧、武术、健美操等比拼,此类集体项目可放在运动会开幕式作为开场比赛,有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也可增设球类的基础项目,如颠球、垫球、传球、投篮等,让每一位学生扬其所长。增设一些趣味项目,增加运动会的趣味性与观赏性。
  对于课外体育活动与课余体育训练可采取走班式教学,即分项分层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掌握程度,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薄弱的项目进行训练,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训练效果。
  3.2 课堂层面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基础,是最关键的环节,但课改以来,课堂教学的转型一直得不到有效实现,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其中将“学、练、评”一体化教学有效落实是关键。
  3.2.1学有乐趣,发挥学生主体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应从重“教、练”向重“学、玩”转变。“学”是在教师主导下,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学有乐趣,则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学习内容。让学生产生积极性与浓厚的兴趣,有利于体育运动中技术、技能、战术的学习与运用。对此,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体现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变化运动技能学习形式,如行进间传接球学习,可以采用四角传球、8字传球等,学生在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中享受传接球乐趣,不自觉地学会了运动技能。同时在单一身体练习的设计时,不仅讲究练习方法多样化,还要结合学生学习情绪的变化。
  3.2.2练有方向,设置合理的学练标准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练习往往缺少方向和目标,常常出现无效训练大于有效训练的被动化练习情况。主要原因是学练标准不够清晰。对此教师应紧紧围绕课时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分解与细化具体落实在“学练三个一”的每个教学环节中,设计清晰合理的“学练标准”以达成课时教学目标。
  学练标准的设置需要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1)学练标准体现运动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学练初期要引导学生侧重于“学”,以练促学,拓展技术组合。学练标准要体现运动能力的发展。如在“双手胸前传接球”内容教学中,从学习单一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到双手传球+移动接球的组合练习,再到连续2次传接球+上篮(或投篮),关注篮球单个技术动作在组合技术和比赛环境中的运用,注重篮球“人—球—人”关系的运動项目特征体现,从单一动作走向技能综合化运用。
  (2)学练标准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
  学练标准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段设计。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情,在难易程度上也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呈梯度式层层深入,这样使内容与目标更匹配,学练方法更接近学生实际,利于学练目标的达成。同时学练标准做到语言精练、简单易懂,让学生一听就明白,一听就会做,很多时候教师的示范作用会更加简单明了地呈现对应学练标准。
  (3)学练标准体现技体融合的理念
  体能发展与技能运用是运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技体融合的理念,在学练技能过程中促进体能发展,在体能锻炼过程中巩固技能提升。如教师在教学技能时要安排定量的练习次数以及练习要求,在练习过程中产生足够的运动负荷,增强体能;在设计体能练习时要考虑技能特点,针对性练习,使技能和体能协调发展。
  3.2.3评有依据,完善落实科学评价系统
  崔允漷教授曾说:“没有评价的教学就如同逛街。”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完善评价机制,不能单纯用秒表、皮尺、命中率等单一的评价形式进行,也不能局限于期末测试、体育中考,不能为考而测。应抓住教与学的主线思维,即评价对象分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评价不仅是针对学生的,还需要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可以从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时计划、教学反思中进行。对学生的学应从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结合课堂表现、大课间锻炼、体育家庭作业、参与班级以上的体育竞赛等多维度评价;不仅要关注体质健康测试等定量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在技、能、学、练、品等定性评价。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体育思维品质的评价,提升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养成举一反三的思维品质与知识迁移整合,这也是落实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4]
  4 结语
  将“学、练、评”一体化教学实施贯穿体育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有着毋庸置疑的实践价值与意义。“学、练、评”一体化教学,既是《纲要》典型特征,也是教学实施模式。教师需要不断尝试摸索,灵活调控,合理运用一体化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和提升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余立峰,祝芳.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2]余立峰.“学、练、评”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转型[J].中国学校体育,2020,39(02):29-30.
  [3] 毛振明,对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方向的整体性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8(9):29.
  [4] 蒋新成.基于深度思维下的体育教学设计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19(11):43-44
其他文献
摘要:电工技术课程是中职学校的重点学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效率。本文就在中職电工科技课程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和作用展开论述,探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电工技术课程  中职学校主要以培养社会科学领域的技术性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信息技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各行业领域当中的广泛普及,就需要针对其专门的课程和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教育部门作出教学改革,教育人员和单位也改变教学手段和模式,推动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有着理想的效果,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加课堂趣味性,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由此可看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出学习效果。本文主要阐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课堂互动教
期刊
摘要:数形结合是当前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随着教学内容不断的深化中,在小学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數形结合是一种用数和形结合帮助学生思考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直观和形象的方法,将难度大的问题简单化,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更大的帮助,让学生进行快速的思考,更加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的运用“数形结合”模式,可以更为高效的让学生把握学习的规律
期刊
摘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因为很多物理知识都是在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物理学家就是通过不断的实验才能得到的物理概念,因而才有了现在的物理学科。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实验教学,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德育视野下,教师应该深入的开展实验教学并渗透德育教育,使得学生在实验学习中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基于德育视野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
期刊
摘要: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水平,需要加强语文教学中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不断创新小学看图写话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的重要性  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大纲》由“作文教学”改为“实践教学”。首先,看图写话形式灵活。看图写话是写作的第一步,目的是让学生体
期刊
摘要:以往对于有氧工作能力的研究中,针对在校大学生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方法的研究较少。通过评价最大有氧工作能力不仅使更多人了解有氧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主动积极的参加一些有氧活动的锻炼。进行有氧工作能力的针对性训练可以提高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适应性。促进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消耗,增加机体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学生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患病率和肥胖率。有氧工作能力
期刊
摘要:立足我国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以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为引导,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势在必行。通过优化设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案,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从过去“浅层学习”转为“深层探究”,促进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全面发展,形成终身学习的必备素养。本文理性反思以往初中数学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物理有效课堂的教学质量也需要新的教学方法去提升,尤其是农村的物理课堂教学,因为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和城市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针对农村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施,需要学校和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物理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提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对初中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升初中英语表达能力成为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初中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增强初中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提升初中英语表达能力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当前在初中英语表达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促进初中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做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是高中阶段学科中涉及范围最广、知识最繁多的学科,学习这门课程对于高中生来说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只传授高考重点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本文基于思辨能力培养提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新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时的思辨能力,学生拥有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自主学习语文阅读。  关键词:思辨能力;高中语文;教学  引言:  学生素质教育要求主张综合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