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清水县博物馆藏北魏佛造像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la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清水县馆藏北魏佛造像纪年准确,铭文清晰,造像风格独特,包含内容丰富,为研究北魏时期天水地区佛造像的发展,特别是当时当地弥勒信仰风潮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北魏;弥勒;佛造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清水县博物馆藏有一件北魏太和八年(即公元484年)铜佛造像,该造像高21厘米,宽12.5厘米,倒“凹”形底座。底座长7厘米,宽5厘米,正面刻织锦纹,后三面刻铭文。佛螺旋纹丰圆髻,面型方圆丰润,细眉大眼,高鼻小口,双耳垂肩,形体雄健,内着偏袒衫,外着半披肩袈裟,结跏趺坐与四足长方形形台上,双手施禅定印。舟形通身背光,外圈刻火焰纹,内圈圆形头光饰莲瓣纹。衣饰阴刻线条密集而有规律,两腿U字形纹饰排列密集,富有装饰趣味。背光后面上端阴刻歇山顶屋面,脊吻内敛。《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载:“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一一栏楯万亿……”即刻此建筑为兜率天宫。下刻二菩萨立于莲台上,二菩萨上身袒露,两外臂下垂,两内臂上举,手各持一树枝并刻有斜纹树皮,两枝S形正反交叉,树梢倒垂至两肩。《弥勒上生经》又说:“甚至犯诸禁戒,造众恶业”者,若“闻弥勒菩萨之名字,只要五体投地,诚心忏悔等,也可往生兜率天上。即使不生兜率天上,也可于未来世中,在龙华树下,值遇弥勒。”①根据经典和树枝造型,当为龙华树。佛、菩萨形象服饰西域风格明显,古拙概括。右边菩萨束髻,面容清秀,身体健壮;左边菩萨丫髻,面相方正,身体端庄。
  佛座左右后三面阴刻铭文:“太和八年四月/廿七日清信仕/张陵保造/(右侧)铜像一区(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上生/天上值/遇弥勒下生人/间侯王长者(背面)……”。②据铭文“造铜像一区……值遇弥勒下生人间”。《弥勒上生经》曰:“于未来世值遇弥勒,舍此身己,皆得上生兜率天。”可知,正面造像为弥勒佛。佛光背面有二菩萨。《婆沙论·一百七十七》记载:“如契经说,過去有佛,号曰底沙,或曰补沙,彼佛有二菩萨弟子勤修梵行,一名释迦牟尼,二名梅恒俪药(译音慈氏)尔时待佛观二弟子谁先根熟,即如实知慈氏先熟,能寂后熟。复观二仕所化有情,谁根先熟,又如实知释迦所化应先根熟。知已即念,我今云何令彼机感相会遇耶。……便超九劫,于慈氏前,得无上觉。”这段经文大意是,佛在先世是菩萨,二菩萨都拜底沙佛为师,弥勒聪敏活跃,深受佛之喜爱,欲先下世为娑波世界做佛,后来有观察到释迦沉稳精进,专心修禅。但弥勒喜欢郊游自乐。“便告释迦,吾欲游山,汝可隋去?而时,彼佛取尼师檀,随路先往。”释迦随佛开路,便得其真禅,先下世做人间佛。释迦下世后经过一世磨难后,认为弥勒让人欢乐自在的观点符合人间做佛,最后说他涅盘后有弥勒下世做佛。《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云:“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时佛名称弥勒如来。”这类记载在《长阿含经》及后来的《增一阿含经》等经典中有不少扩充和发展。把故事情节编的更合理,人物性格,转世过程,修禅善根,先世身份顺理成章。构成了大乘经典迷了信仰的基础。因此,这尊铜造像碑所反应内容,所选题材,正面结跏趺坐的应为下是人间做佛的慈氏弥勒佛,而佛像背面两菩萨应反映的是释迦、弥勒的先世一同皈依底沙佛门的情景,因为是信仰者崇拜弥勒,故以弥勒与释迦同等身份刻出,并强调了弥勒的正面地位。关于弥勒信仰在民间的流行,如同弥陀、观世音的信仰一样,是佛教通俗传教的内容之一。公元前5、4世纪佛教初创时,信徒称释迦牟尼为“世尊”、“佛”、“如来”、“等正觉”、“无上士”等名号,后来的大部分佛传经典中说释迦在传道时说他有先世师傅即“过去佛”,约公元前4、3世纪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将佛口授的所谓佛经由佛弟子编成《阿含经》,其卷一载有过去七佛:
  毗婆尸佛—过去九十一劫出世
  尸弃佛—过去三十一劫出世
  毗舍婆佛—过去三十一劫出世
  拘楼孙佛—贤劫出世
  拘那含佛—贤劫出世
  迦叶佛—贤劫出世
  释迦牟尼佛—贤劫出世
  这里的“劫”是指极长的时间概念,“贤劫”是指现在这个久远时期。佛教的“三世三劫”,指过去为“庄严劫”,现在为“贤劫”,未来为“星宿劫”。三界十方,有无数佛。按佛理,父母即为佛,尊佛者将自己过去的七世父母往往称为七佛,“七世父母”,在佛教造像中,通常有其中一种是“家庭血缘关系很强,孝亲祭祖的伦理观念也与佛教信仰相结合,不少造像的直接目的就是我为父母祖先祈福。”③七世父母,也是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历代帝王维护宗法统治,设庙供奉七代祖先。《礼记·王制》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古代宗法制度,以本族直系男性为传承祭祀的唯一主线。把始祖下传直系男子逐代相承分为“昭”、“穆”两辈,区别父子两代,按左昭右穆,规定宗庙次序、坟地葬位、祭祀排列等。即始祖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共为七庙。在民间,往往是五世共堂,五世以上不再设主位。在祖先堂中一般画五世,三世常见。
  在另一种情况下,造像者把过去七世父母按佛的位置来供奉。《婆罗门品》载:“婆罗门以父母两而生,讬胎清净,乃至七世父祖,亦不排示。于论出生,亦不谤毁。读诵,持真言。”所不同的是佛经中的七世父祖是指一代生一代之恩报。我们以七世父母为以自己承上七代之纪念。故有“造/(弥勒)铜像一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之刻铭。“所生父母”应为现在孝养的父母。“太和八年”即公元484年,这时正处于北魏政权繁荣昌盛和佛教迅速发展时期。铭文中“张陵保”无考。综上所述,清水县博物馆藏北魏纪年铜弥勒佛造像,选材新颖,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独特,反应佛经典故准确,铭文格式规范,表达思路清晰,弥勒信仰突出,出土和收藏单位明确,为研究北魏时期天水地域佛教发展,特别是当时当地弥勒信仰风潮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注释:
  ①杜斗成等著:《河西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甘肃文物菁华》甘肃省文物局编,2006年文物出版社
  ③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三卷605页
其他文献
摘 要:关羽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之一,被尊称为“关公”,乃至“武神”的他在几千年的传承中成为了具有儒学特征的某种独特文化的代表意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化精神中的“忠、勇、仁、义、礼、智、信、节”与现代社会的和谐社会特征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关公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很强的积极意义。本文将从共性角度探究二者的关系并对关公文化的实际影响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关公文化;和谐社会;社会影响;
期刊
摘 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蕴藏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摘 要:文化是最大软实力,文化产业是标志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新兴产业。庆阳市充分挖掘和发挥全市文化资源优势和深厚文化潜力,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但传统、低端产业比重偏大,文化产业还徘徊在初级阶段,要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科学谋划、多元发展、人才支撑,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
期刊
摘 要:现阶段我国文化部门已下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生产性保护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一种新的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一般都适用于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在我国历史上有数千年的传承经历,当前只有小部分地区一些家具制作艺人还保留着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所以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传承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个重点项目,只有认识传统实木家具制作技艺现存状
期刊
摘 要:专利信息是集科技、法律、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够健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专利信息服务体系概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提出了优化和完善建议。  关键词: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优化;完善;  中圖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一、我国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解人手,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程,着重从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回应、各国文明的激烈竞争需要我们挺立潮头、新世纪党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文明;政治文明;深层背景;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期刊
摘 要:船舶优先权作为海商法的一项特别制度,在许多国家的海事立法中均有规定,但不同国家对其项目,受偿顺位的规定不尽相同,在其法律适用方面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情况下很难追求不同法院判决结果的一致性,也无法给当事人一个合理预期。本文认为,这种差异局面和各国对船舶优先权的法律性质作出不同的认识和解读紧密相关,透过方法论的差异,对船舶优先权的法律性质进行识别,不难发现,这项制度的法律适用在理论模型
期刊
摘 要:临沧是云南通往缅甸、东南亚及南亚的重要门户。为了摸清临沧边境民族文化的渗透与反渗透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边境民族文化的渗透与反渗透工作,临沧市文体局专门组织“临沧边境民族文化的渗透与反渗透”课题组到边境线进行实地调研。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临沧中缅边境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主要由广播电视渗透,传统文化渗透和宗教文化渗透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民族文化;渗透;反渗透;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
期刊
摘 要:加强与外资企业的文化交流,探讨其差异所在,将有利于我国企业文化和在华发展的外资企业文化的更好建设,从而推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围绕霍夫斯蒂德的文化分析理论,对惠州市的中日韩三国的企业文化差异进行了研究,在对比分析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企业文化;霍夫斯蒂德;中日韩企业 文化差异;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基于对广
期刊
摘 要:生态博物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它没有围墙,没有固定的某一栋建筑,它是对民族文化进行原地整体的动态保护,在空间上立足于社区整体,在时间上展示社区文化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是一种鲜活的文化存在。其最大的特点是社区性和长期性。建立一座生态博物馆很难,而巩固它比建立它更难。基于此,有的地方出现了“开馆时热热闹闹,过后冷冷清清”的不正常现象。产生这种情况当然有多多原因,但脱离社区公众的共同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