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清水县馆藏北魏佛造像纪年准确,铭文清晰,造像风格独特,包含内容丰富,为研究北魏时期天水地区佛造像的发展,特别是当时当地弥勒信仰风潮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北魏;弥勒;佛造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清水县博物馆藏有一件北魏太和八年(即公元484年)铜佛造像,该造像高21厘米,宽12.5厘米,倒“凹”形底座。底座长7厘米,宽5厘米,正面刻织锦纹,后三面刻铭文。佛螺旋纹丰圆髻,面型方圆丰润,细眉大眼,高鼻小口,双耳垂肩,形体雄健,内着偏袒衫,外着半披肩袈裟,结跏趺坐与四足长方形形台上,双手施禅定印。舟形通身背光,外圈刻火焰纹,内圈圆形头光饰莲瓣纹。衣饰阴刻线条密集而有规律,两腿U字形纹饰排列密集,富有装饰趣味。背光后面上端阴刻歇山顶屋面,脊吻内敛。《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载:“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一一栏楯万亿……”即刻此建筑为兜率天宫。下刻二菩萨立于莲台上,二菩萨上身袒露,两外臂下垂,两内臂上举,手各持一树枝并刻有斜纹树皮,两枝S形正反交叉,树梢倒垂至两肩。《弥勒上生经》又说:“甚至犯诸禁戒,造众恶业”者,若“闻弥勒菩萨之名字,只要五体投地,诚心忏悔等,也可往生兜率天上。即使不生兜率天上,也可于未来世中,在龙华树下,值遇弥勒。”①根据经典和树枝造型,当为龙华树。佛、菩萨形象服饰西域风格明显,古拙概括。右边菩萨束髻,面容清秀,身体健壮;左边菩萨丫髻,面相方正,身体端庄。
佛座左右后三面阴刻铭文:“太和八年四月/廿七日清信仕/张陵保造/(右侧)铜像一区(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上生/天上值/遇弥勒下生人/间侯王长者(背面)……”。②据铭文“造铜像一区……值遇弥勒下生人间”。《弥勒上生经》曰:“于未来世值遇弥勒,舍此身己,皆得上生兜率天。”可知,正面造像为弥勒佛。佛光背面有二菩萨。《婆沙论·一百七十七》记载:“如契经说,過去有佛,号曰底沙,或曰补沙,彼佛有二菩萨弟子勤修梵行,一名释迦牟尼,二名梅恒俪药(译音慈氏)尔时待佛观二弟子谁先根熟,即如实知慈氏先熟,能寂后熟。复观二仕所化有情,谁根先熟,又如实知释迦所化应先根熟。知已即念,我今云何令彼机感相会遇耶。……便超九劫,于慈氏前,得无上觉。”这段经文大意是,佛在先世是菩萨,二菩萨都拜底沙佛为师,弥勒聪敏活跃,深受佛之喜爱,欲先下世为娑波世界做佛,后来有观察到释迦沉稳精进,专心修禅。但弥勒喜欢郊游自乐。“便告释迦,吾欲游山,汝可隋去?而时,彼佛取尼师檀,随路先往。”释迦随佛开路,便得其真禅,先下世做人间佛。释迦下世后经过一世磨难后,认为弥勒让人欢乐自在的观点符合人间做佛,最后说他涅盘后有弥勒下世做佛。《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云:“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时佛名称弥勒如来。”这类记载在《长阿含经》及后来的《增一阿含经》等经典中有不少扩充和发展。把故事情节编的更合理,人物性格,转世过程,修禅善根,先世身份顺理成章。构成了大乘经典迷了信仰的基础。因此,这尊铜造像碑所反应内容,所选题材,正面结跏趺坐的应为下是人间做佛的慈氏弥勒佛,而佛像背面两菩萨应反映的是释迦、弥勒的先世一同皈依底沙佛门的情景,因为是信仰者崇拜弥勒,故以弥勒与释迦同等身份刻出,并强调了弥勒的正面地位。关于弥勒信仰在民间的流行,如同弥陀、观世音的信仰一样,是佛教通俗传教的内容之一。公元前5、4世纪佛教初创时,信徒称释迦牟尼为“世尊”、“佛”、“如来”、“等正觉”、“无上士”等名号,后来的大部分佛传经典中说释迦在传道时说他有先世师傅即“过去佛”,约公元前4、3世纪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将佛口授的所谓佛经由佛弟子编成《阿含经》,其卷一载有过去七佛:
毗婆尸佛—过去九十一劫出世
尸弃佛—过去三十一劫出世
毗舍婆佛—过去三十一劫出世
拘楼孙佛—贤劫出世
拘那含佛—贤劫出世
迦叶佛—贤劫出世
释迦牟尼佛—贤劫出世
这里的“劫”是指极长的时间概念,“贤劫”是指现在这个久远时期。佛教的“三世三劫”,指过去为“庄严劫”,现在为“贤劫”,未来为“星宿劫”。三界十方,有无数佛。按佛理,父母即为佛,尊佛者将自己过去的七世父母往往称为七佛,“七世父母”,在佛教造像中,通常有其中一种是“家庭血缘关系很强,孝亲祭祖的伦理观念也与佛教信仰相结合,不少造像的直接目的就是我为父母祖先祈福。”③七世父母,也是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历代帝王维护宗法统治,设庙供奉七代祖先。《礼记·王制》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古代宗法制度,以本族直系男性为传承祭祀的唯一主线。把始祖下传直系男子逐代相承分为“昭”、“穆”两辈,区别父子两代,按左昭右穆,规定宗庙次序、坟地葬位、祭祀排列等。即始祖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共为七庙。在民间,往往是五世共堂,五世以上不再设主位。在祖先堂中一般画五世,三世常见。
在另一种情况下,造像者把过去七世父母按佛的位置来供奉。《婆罗门品》载:“婆罗门以父母两而生,讬胎清净,乃至七世父祖,亦不排示。于论出生,亦不谤毁。读诵,持真言。”所不同的是佛经中的七世父祖是指一代生一代之恩报。我们以七世父母为以自己承上七代之纪念。故有“造/(弥勒)铜像一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之刻铭。“所生父母”应为现在孝养的父母。“太和八年”即公元484年,这时正处于北魏政权繁荣昌盛和佛教迅速发展时期。铭文中“张陵保”无考。综上所述,清水县博物馆藏北魏纪年铜弥勒佛造像,选材新颖,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独特,反应佛经典故准确,铭文格式规范,表达思路清晰,弥勒信仰突出,出土和收藏单位明确,为研究北魏时期天水地域佛教发展,特别是当时当地弥勒信仰风潮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注释:
①杜斗成等著:《河西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甘肃文物菁华》甘肃省文物局编,2006年文物出版社
③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三卷605页
关键词:北魏;弥勒;佛造像;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清水县博物馆藏有一件北魏太和八年(即公元484年)铜佛造像,该造像高21厘米,宽12.5厘米,倒“凹”形底座。底座长7厘米,宽5厘米,正面刻织锦纹,后三面刻铭文。佛螺旋纹丰圆髻,面型方圆丰润,细眉大眼,高鼻小口,双耳垂肩,形体雄健,内着偏袒衫,外着半披肩袈裟,结跏趺坐与四足长方形形台上,双手施禅定印。舟形通身背光,外圈刻火焰纹,内圈圆形头光饰莲瓣纹。衣饰阴刻线条密集而有规律,两腿U字形纹饰排列密集,富有装饰趣味。背光后面上端阴刻歇山顶屋面,脊吻内敛。《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载:“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一一栏楯万亿……”即刻此建筑为兜率天宫。下刻二菩萨立于莲台上,二菩萨上身袒露,两外臂下垂,两内臂上举,手各持一树枝并刻有斜纹树皮,两枝S形正反交叉,树梢倒垂至两肩。《弥勒上生经》又说:“甚至犯诸禁戒,造众恶业”者,若“闻弥勒菩萨之名字,只要五体投地,诚心忏悔等,也可往生兜率天上。即使不生兜率天上,也可于未来世中,在龙华树下,值遇弥勒。”①根据经典和树枝造型,当为龙华树。佛、菩萨形象服饰西域风格明显,古拙概括。右边菩萨束髻,面容清秀,身体健壮;左边菩萨丫髻,面相方正,身体端庄。
佛座左右后三面阴刻铭文:“太和八年四月/廿七日清信仕/张陵保造/(右侧)铜像一区(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上生/天上值/遇弥勒下生人/间侯王长者(背面)……”。②据铭文“造铜像一区……值遇弥勒下生人间”。《弥勒上生经》曰:“于未来世值遇弥勒,舍此身己,皆得上生兜率天。”可知,正面造像为弥勒佛。佛光背面有二菩萨。《婆沙论·一百七十七》记载:“如契经说,過去有佛,号曰底沙,或曰补沙,彼佛有二菩萨弟子勤修梵行,一名释迦牟尼,二名梅恒俪药(译音慈氏)尔时待佛观二弟子谁先根熟,即如实知慈氏先熟,能寂后熟。复观二仕所化有情,谁根先熟,又如实知释迦所化应先根熟。知已即念,我今云何令彼机感相会遇耶。……便超九劫,于慈氏前,得无上觉。”这段经文大意是,佛在先世是菩萨,二菩萨都拜底沙佛为师,弥勒聪敏活跃,深受佛之喜爱,欲先下世为娑波世界做佛,后来有观察到释迦沉稳精进,专心修禅。但弥勒喜欢郊游自乐。“便告释迦,吾欲游山,汝可隋去?而时,彼佛取尼师檀,随路先往。”释迦随佛开路,便得其真禅,先下世做人间佛。释迦下世后经过一世磨难后,认为弥勒让人欢乐自在的观点符合人间做佛,最后说他涅盘后有弥勒下世做佛。《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云:“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时佛名称弥勒如来。”这类记载在《长阿含经》及后来的《增一阿含经》等经典中有不少扩充和发展。把故事情节编的更合理,人物性格,转世过程,修禅善根,先世身份顺理成章。构成了大乘经典迷了信仰的基础。因此,这尊铜造像碑所反应内容,所选题材,正面结跏趺坐的应为下是人间做佛的慈氏弥勒佛,而佛像背面两菩萨应反映的是释迦、弥勒的先世一同皈依底沙佛门的情景,因为是信仰者崇拜弥勒,故以弥勒与释迦同等身份刻出,并强调了弥勒的正面地位。关于弥勒信仰在民间的流行,如同弥陀、观世音的信仰一样,是佛教通俗传教的内容之一。公元前5、4世纪佛教初创时,信徒称释迦牟尼为“世尊”、“佛”、“如来”、“等正觉”、“无上士”等名号,后来的大部分佛传经典中说释迦在传道时说他有先世师傅即“过去佛”,约公元前4、3世纪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将佛口授的所谓佛经由佛弟子编成《阿含经》,其卷一载有过去七佛:
毗婆尸佛—过去九十一劫出世
尸弃佛—过去三十一劫出世
毗舍婆佛—过去三十一劫出世
拘楼孙佛—贤劫出世
拘那含佛—贤劫出世
迦叶佛—贤劫出世
释迦牟尼佛—贤劫出世
这里的“劫”是指极长的时间概念,“贤劫”是指现在这个久远时期。佛教的“三世三劫”,指过去为“庄严劫”,现在为“贤劫”,未来为“星宿劫”。三界十方,有无数佛。按佛理,父母即为佛,尊佛者将自己过去的七世父母往往称为七佛,“七世父母”,在佛教造像中,通常有其中一种是“家庭血缘关系很强,孝亲祭祖的伦理观念也与佛教信仰相结合,不少造像的直接目的就是我为父母祖先祈福。”③七世父母,也是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历代帝王维护宗法统治,设庙供奉七代祖先。《礼记·王制》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古代宗法制度,以本族直系男性为传承祭祀的唯一主线。把始祖下传直系男子逐代相承分为“昭”、“穆”两辈,区别父子两代,按左昭右穆,规定宗庙次序、坟地葬位、祭祀排列等。即始祖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共为七庙。在民间,往往是五世共堂,五世以上不再设主位。在祖先堂中一般画五世,三世常见。
在另一种情况下,造像者把过去七世父母按佛的位置来供奉。《婆罗门品》载:“婆罗门以父母两而生,讬胎清净,乃至七世父祖,亦不排示。于论出生,亦不谤毁。读诵,持真言。”所不同的是佛经中的七世父祖是指一代生一代之恩报。我们以七世父母为以自己承上七代之纪念。故有“造/(弥勒)铜像一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之刻铭。“所生父母”应为现在孝养的父母。“太和八年”即公元484年,这时正处于北魏政权繁荣昌盛和佛教迅速发展时期。铭文中“张陵保”无考。综上所述,清水县博物馆藏北魏纪年铜弥勒佛造像,选材新颖,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独特,反应佛经典故准确,铭文格式规范,表达思路清晰,弥勒信仰突出,出土和收藏单位明确,为研究北魏时期天水地域佛教发展,特别是当时当地弥勒信仰风潮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注释:
①杜斗成等著:《河西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甘肃文物菁华》甘肃省文物局编,2006年文物出版社
③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三卷6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