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是心中的一个结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历史》:您创作《义和拳》的直接动因是什么?
  冯骥才:我写《义和拳》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我还在天津工艺美术厂做绘画工作。因为工作关系,我和天津美术出版社编辑部的人接触比较多。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位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对我说:“你试试给我们写连环画脚本吧!”我说:“写什么好呢?”对方建议我:“就写义和团吧!”于是,我就开始查阅有关义和团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一份资料,是南开大学历史系在六十年代做的《天津义和团调查》,这是一本口述史资料,它对我的影响比较大。我也由此对这个题材产生了特殊的兴趣。
  《看历史》:据您的观察,70年代中期,政府和普通百姓对义和团运动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冯骥才:在当时,义和团被官方认定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它充分体现了,“人民是历史的动力,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历史,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个唯物主义史观。而当时天津的老百姓也普遍认为义和团是英雄。
  《看历史》:您希望通过《义和拳》表达怎样的思想?
  冯骥才:说到底,我所要表达的还是当时的主流思想“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歌颂义和团强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另一方面,我希望能尽可能还原那个时代人们的感受,他们的精神风貌。除此以外,我对天津义和团所展现出的个性鲜明,色彩斑驳的地域性格非常感兴趣,这些都是文学创作不可多得的好素材。
  《看历史》:您在创作之前做过哪些历史调查,有没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冯骥才:为了写连环画脚本,我和李定兴在天津老城内外做了很多的调查。在调查中,我发现在天津老城中,关于义和团的传说非常多。大家都觉得义和团是英雄,而且很神奇。另一方面,天津百姓对1900年7月13、14号的八国联军洗城印象十分深刻。这次洗劫基本上把天津卫给毁掉了,这让天津百姓更加痛恨八国联军,也更加怀念义和团。
  至于新的发现,最重要的莫过于义和团所展现出来的民间文化。义和团实际上是站在民间文化的背景下,对待西方文化的。他们一定有民间的信仰,民间的宇宙观,民间的智慧。
  《看历史》:您和李定兴如何分工合作完成这部作品的?
  冯骥才:调查完成后,我们决定放弃写连环画脚本的计划,直接写成小说。一开始计划两人各写一部,李定兴负责写以张德成为主人公的《天下第一团》,我负责写反映刘十九的中篇,六万多字的《刘十九》,至今仍未发表。刘十九那时候只有十九岁,是一个极富个性又有传奇色彩的义和团首领。
  他住在天津西郊的大南河地区,那里正好是霍元甲的老家,习武之风很盛,他本人的武艺也很强。他们那支义和团后来打进天津,在与八国联军战斗的时候屡建奇功。后来他们与八国联军在北洼发生激战,最终战败。关于他的结局,天津民间传说不一。其中一种说法是,他被人杀死,腌在一个菜缸里了。当时我就想要写这个人物。后来,我们各自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但彼此都不太满意。于是,我们俩一起商量,干脆把两部小说合写成一部长篇。这样,就把刘十九和张德成都搁到了这部长篇里面。随后,我们又重新研究提纲,分头去写,最后由我统稿。
  《看历史》:您怎样评价《义和拳》这部作品呢?
  冯骥才:事实上,我对《义和拳》这部小说是不满意的。我们没有办法摆脱那个时代政治的影响。有些影响是无形的,也是最深刻的。所以,我编自己的文集的时候从来不把《义和拳》编进去。但有时候,我会把《神灯》编进去,就是因为一个是文革期间写作的,一个是文革后写作的。
  《看历史》:时隔30多年,据您的观察人们对义和团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冯骥才:现在,我们很多人说义和团是很愚昧的,很落后,它与先进的西方人对抗只能是失败。我个人认为,我们对义和团的认识始终未能摆脱政治功利的影响。包括史学界对义和团也没有非常客观的,基于历史思辨和文化思考的认识。
  在文革时期,出于当时的政治需要,人为地把义和团树立为革命典型,是农民自觉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于是,根据政治宣传的需要,对义和团进行诠释,把不能诠释的部分统统搁置,这就脱离了历史的真实。将这些草根英雄人为地拔高为高大全的革命英雄。这样,我们就无法通过这种被拔高的英雄来认识当时的历史。
  然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又从改革开放的政治局面出发,又把义和团作为一个盲目排外的典型来对待。这就从原来被拔高的正面典型,一下子贬低为一个糊里糊涂的反面典型。对义和团运动讳莫如深,似乎只要提起来就是和改革开放唱反调。于是,干脆就把义和团运动搁置下来。可以说,义和团已经被当代人所遗忘了。你比如说,天津的吕祖堂,也就是义和团纪念馆,我相信不会有人愿意去。
  《看历史》:我们去过一次,但很失望。
  冯骥才:更可悲的是聂士成的雕塑,竟然成了人们大小便的地方。因为后边是条餐饮街,喝完酒的人着急找不到厕所,就跑到聂士成雕像背后就地解决。(此时,冯先生眼里闪着泪花,声音略有哽咽)我就特别感慨,因为在俄罗斯,我看到任何一座城市,人们都那么珍视自己的民族英雄:一年四季都会有人在纪念碑或雕像四周放上鲜花,年轻人结婚都习惯于到二战的英雄前面完成订立神圣的契约。但是,在国内,我们的英雄在人们心中没有位置,历史更没有位置。义和团反复地被政治功利所利用着,造成了历史的悲剧。
  前不久,我在一个图书拍卖市场,买到一部刘孟扬写的《天津拳匪变乱纪事》。在这本书里发现了一张照片,是八国联军当年拍摄的被俘以后的黄莲圣母和九仙姑的照片。从这张照片看上去,她们只是非常普通的乡间妇女,如果没有遭遇非常大的痛苦,是很难参与到这场完全自发的群众运动中去的。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场运动的深层原因——社会矛盾的总爆发。而在这场运动中,她们又都成了牺牲品。她们的命运反映了社会的真实。
  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我在做《一百个人的十年》的时候,就坚决不做社会上层的口述史,而只写普通百姓的心灵历程。我当时说过一句话:只有小百姓的心灵历程才是这个时代的本色,时代的真实。
  《看历史》:《义和拳》之后,你还写过关于义和团的作品吗?
  冯骥才:在这之后,我又写了一个姐妹篇,叫做《神灯前传》,写红灯照的。另外,我还写了一部小说《神鞭》,也是以义和团为背景的。
  《看历史》:您认为目前学术界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有没有发生变化?
  冯骥才:我觉得很悲哀。由于前后两次功利主义的对待,义和团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由于史学界采用先验的观念来诠释义和团,实际上谁也没有触摸到这段历史的真实。相反,南开大学这部口述史却在一定程度上触摸到了一些本质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又没有进入学术界,没有进入研究领域。即使被一些研究者所利用,也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对材料进行了取舍。这就涉及到史学研究的目的问题了。
  《看历史》:您还会继续研究义和团这段历史吗?您希望人们以怎样的方式来对待这段历史?
  冯骥才:其实,义和团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结。它就发生在生我养我这块土地,是这座城市我的前三辈儿人共同的记忆。所以我一定要再写一部关于义和团的著作。至于怎样对待这段历史,我最大的希望是,义和团运动的研究能早日回到学术里来。 ■
其他文献
第十一期  主讲人:张昌余教授(著名辞赋家、国学家)  时间:2009年5月17日14:30  地点:成都杜甫草堂  宋代文人邵博曾赞美说:“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嘉州之胜曰凌云。”孙中山先生说:“惟蜀有才,奇瑰磊落。”四川山水之“灵”赋予了四川人才之“杰”,北宋四川眉州人苏轼就是其中之典范。该讲座从“博采众善的才士”、 “机敏超凡的智士”、“刚柔兼济的豪士”、 “胸襟阔大的贤士”、“乐
期刊
口罩在我们与世界之间建起一道隔离墙,带给我们安全感,同时也在散布一种恐惧的气氛。回溯口罩的历史,也是回顾医学卫生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对抗疾病的历史与消解恐惧的历史。    中国古代发明?  古代的口罩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脸上绑块布片就成。日本忍者的面罩看上去更精致一些,包得更严实。他们的目的与卫生事业无关,跟当今明星有得一比:让人认不出来。  另外一些古人脸上遮块布的目的就高尚得多。历史记载最早的
期刊
老家具让人们重新找回那种“诗意地居住”的感觉,古典家具也成为个性的表现。在新居里置几件古色古香的老家具,已成为一种时尚。    2009年4月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有一场“古韵凝香──别古藏明代御制家具”的专场拍卖。其中一对刻有“大明万历年制款”的雕金漆“云龙争珠”图的高足架格,拍出了1186万元的高价。差不多在十多年前,这对柜子曾出现在北京的古玩市场,当时价格不过十几万。而仅仅是在香港苏富比拍
期刊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8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所含的东莞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最近15年来东莞农民工工资年均增速不足5%,超两成在莞农民工收入仅千元以下。而与此同时,中国的GDP年增长在两位数上下。而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的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也并不算太高。在这种背景下,东莞工资滞后于经济增长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  这种东
期刊
1615年,《利玛窦中国札记》在罗马首次出版,从此,耶稣会士的中国信息开始源源不断流向西方。如果说《马可波罗游记》把一个物产丰饶,犹如“天堂”的中国介绍给欧洲;利玛窦和他的弟兄们,则将一个文化的中国展现在西方人面前。这个中国对了欧洲的胃口,“东西方初恋般美好的时代”逐渐展开。文/国家历史记者 非飞  1577年5月18日,一个意大利年轻人随印度传教团一道,从罗马去里斯本,再转道果阿,然后来中国。这
期刊
《周围的事》 导演:桥口亮辅 主演: 木村多江、利利弗兰奇、倍赏美津子    《穷得只剩下钱》  导演:里奇梅塔  演员:鲁宾德纳格拉、纳瑟鲁丁萨、希玛比斯瓦斯  本片是反映当代印度社会问题的写实片,剧情描述新德里三轮车司机阿默为人忠厚尽责,一天,阿默搭载了一名貌似游民、满口牢骚的老翁,在面对无理的要求时,阿默仍然不亢不卑地应对。阿默的善行让老翁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他竟修改遗嘱将家财都赠予阿默。印度
期刊
《建筑的故事》  作者:(英)乔纳森格兰西  译者:罗德胤、张澜  出版社:三联书店2009-04  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建筑普及书。本书所讲述的,是上自公元前7000年前的美索布达米亚,下至21世纪全球范围内的建筑。在这个不断被重新认识的世界建筑的历史长河中,流行评论人乔纳森格兰西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五千年辉煌的建筑之旅,从古代的苏美尔到当今玻璃和钢结构的壮丽城市景观,一路体验佛教之和谐、巴洛
期刊
从清末民初的早期“启蒙”语境,再到接下来的“反西方”冷战语境、“反封建”新启蒙语境、“反激进主义”学术语境,每一次语境的变化,都导致义和团运动所呈现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今年是义和团运动110周年。这110年来,我们是如何认识义和团,其中又有怎样的波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大学苏位智教授。    《看历史》:国内对义和团的研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起步的?  苏位智:
期刊
在复旦人类学教授李辉看来,以后分子生物学家介入考古领域或将渐成常态。    正当曹操墓“真假之辩”陷入困境时,今年1月26日,复旦大学历史系与生命科学学院宣布联手“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后裔和河南汉魏大墓出土人骨”,公众向来鲜有关注的“DNA考古”,也因此随着“曹操墓”而喧嚣一时。    传统考古手段遭遇瓶颈    而对于合作双方来说,更重要的是,无论“曹操墓“骸骨DNA检测最终能否成功,一桩跨学科
期刊
作为奥尼库尔家族的第四代,玛拉并不知道祖辈们经历了些什么。渐渐长大,她才知道自己家族曾作为“哈尔滨人”的特殊经历:数代人生活在中国东北,又被日本人迫害,好不容易逃回了祖国苏联,却遭遇了“大清洗”。    2009年3月,54岁的玛拉穆斯塔芬带着一份特殊的礼物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哈尔滨。曾在外交界工作多年的她,有着多重身份:俄罗斯犹太人的后裔、出生在中国的哈尔滨人、澳大利亚国籍。这一切都源于她有一个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