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语文老师要增强认识,把握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加强朗读教学,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朗读目标的要求。
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对策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向来重视朗读,也有人把朗读称为第一教法和第一学法。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朗读却遭到许多农村学校语文老师的漠视,甚至摒弃,令人对语文教学及朗读教学的现状深感担忧。
一、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1.语文教师对朗读认识出现偏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认为,在中考、高考、语文试卷中,几乎不直接测试学生的朗读能力及水平,没有必要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上。况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许多课文的篇幅加长,朗读及教学会耗去许多课堂时间,因不能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而不施教,出现了许多老师漠视甚至摒弃朗读。
2.“满堂问”和“满堂练”成为课堂的主角,朗读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笔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阅读教学当然成为师生青睐的对象,而在中考和高考中,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总是以一文多问的形式呈现。学生作答,当然要先默读后,思考,再解答,似乎考查学生的默读能力。长期漠视朗读,甚至摒弃朗读。尤其从三年级开始到九年级及至高中,随着语文课文篇幅加长,朗读课文(无论范读,领读,单读,齐读,还是分组、分角色读)将会花去一节课许多时间,所以许多老师只引导学生采用默读、略读、精读不发声的阅读方法,挤出时间去“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让朗读这种第一阅读学习方法成为配角,已近常态。
3.有朗读的语文课,有朗读时间少,学生朗读机会少,有范读但以多媒体或录音代教师范读,朗读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虽然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方法形式众多,但朗读练习却是匆匆过客;虽然老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但往往读不完就示意停下,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事实上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不论是讲析时有感情朗读,还是表演性朗读,老师只盯住几个“尖子生”,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坐着当听众,没有得到训练的机会。虽然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录音等手段作为示范,但这些手段和老师出色的范读相比,逊色不少。教师出色的范读,对自己学生传递着教师本人的态度,鲜明的爱憎和情感趋向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老师产生共鸣,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感情,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和意愿。
4.部分老师朗读能力不强或能力不够而备课不充分,制约着朗读教学的实施。虽然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拥有合格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但不是所有老师是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有的老师由于自身音质、音色、音量、习惯等条件制约,不愿在学生面前范读,备课时避开朗读教学,让朗读教学羞于见人;自身条件好的老师,但由于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对作品的再创造,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的读出来,变文字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的还原语气。老师要想做到出色地范读,有质量的施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读音正确,反复地读,准确把握作品思想感情,准确地还原作品,对原作再创造,需要研读课文的可能出现的读音、语音变化、各种装饰音(拖音、颤音、顿音、悦音、嘘音、佯音、悄音、耳语音、气音等)、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结构停顿)、重音(语法重音、逻辑重音)、语气(色彩、语调)、节奏快慢等,而且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朗读特征要求,还要做好各种标记。由此可见,朗读教学备课费时、费力、要求高而不讨好,致使许多语文老师对朗读教学备课不充分甚至不备,朗读教学流于形式。
二、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
1.农村学校学生难做到用普通话正确朗读,朗读时充满地方方言发音。普通话没有成为主导所致。
2.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常见弊病:①朗读时“多字”“漏字”“改字”“重字”。 ②朗读时“唱读”。③“一字一顿”,速度慢。④重复,学生很难做到正确流利。
3.初中学生速度过快或过慢,无法品味,见字发音,毫无感情,“念读”成为常态。无论什么样的课文,节奏一样,无重音,无语气变化,停顿时长一样等,毫无感情变化,更谈不上口头艺术,还原作品,对作品再创造。
4.高中生多采用默读,朗读时不能恰当的表达文本思想感情。
5.大多数学生对于课文只能做到读熟,难做到读好。
总之,学生朗读能力,尤其是农村学校,已到了丧失殆尽的地步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让人对语文朗读教学无不深感忧虑。
三、提高朗读教与学的对策
(一)语文教师应转变认识,增强对朗读及教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把握
1.正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课程标准》是教师施教的依据和努力的方向,对于朗读要求,新课程在阅读目标的不同学段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学段(5~6年级、7~9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高中学段: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些朗读的目标要求,尽管在不同学段的要求有细微的差别,但都把它放在阅读目标的首要位置,突出朗读地首要性,强调新课改要加强朗读。那么这些目标要求当然义不容辞地成为语文教师和学生努力完成的任务。
2.学习语文,要加强朗读,是遵从了汉语言文字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性。汉语言文字最根本的特点在于缺少形态变化,学习和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现代汉语思维模式具有综合性,因而模糊性和多义性普遍存在,这种语言的学习还得靠语感;汉语词语的兼类是重要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现象也较多,学习这样的语言,应当而且必须注重语感的培养,即对语言含义能准确迅速地捕捉能力;表达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依靠语感;在阅读中,感悟的意义则更大,更依靠语感。培养语感,必须依靠多读,多朗读。可见朗读对于语文学习方法的特殊性。 3.把握朗读对于学习汉语及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能说、能听源于语音,源于口说耳听,要学习这门语言,离不开学生的“习”——朗读。加强朗读,是培养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实现与人的沟通交流。另外,我国地广民族众多,语系不少,方言繁杂,为实现各地各族人民交流沟通,推广普通话尤为重要,这是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加强朗读是不二法门。
4.把握加强朗读正是体现新课改阅读教学新理念的需要性。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他们阅读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体验性是否充分彰显,决定学生是否处于主体地位。对于文本的内容意义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不是老师讲起来、包办起来的,更不是问答出来的、练习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注重了朗读,意在改变阅读教学只有老师滔滔不绝“讲说、包办”,“满堂问”“满堂练”,而没有学生朗朗书声局面。从而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主体性,加强感受体验,整体把握,改变阅读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由此看来,阅读教学是否体现新课改理念,当以是否注重了朗读为标准。
5.把握加强朗读符合学生认知年龄的心理特征的科学性。加强朗读对于中学生来说,尤其初中生,他们具有耐性不足、好胜、好奇、好动等心理特点,因此老师应当在适当点拨下、在渲染气氛、创设特定情境下,让学生开口读,读出兴趣,读出口头艺术,体验快乐感,在一唱三叹中深受感染与熏陶(感染与熏陶正是语文教育特点所要求的)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感觉兴味盎然,乐在其中,增强学习效果,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6.把握加强朗读,是为实现完美诵读创造条件的必要性。诵读比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实现完美的诵读,当反复地、完好地朗读,由此可见,朗读是诵读的基础,是为实现完美诵读创造条件所必需的。
7.把握朗读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朗读要准确地表情达意,唤起听者的内心视象,把文字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要考虑到发音、发声、吐字、运气、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恰好是说话能力因素所要求的,也就是说,通过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而说话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8.把握朗读法是课堂教学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学中运用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感知、理解、鉴赏、熟悉、记忆课文,可用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也可独立构成主体教法,如读代讲,而更多是用不同朗读方式(范读、领读、单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辅助主体教法。
9.把握朗读是学生学习文本的一种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学生在朗读的文本时,把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音,就如同替作者说出了一番话。反复地朗读,把文章读得越好,就越能理解、体会文本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
10.把握有感情的朗读,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情商培养的最佳手段。对于学生智商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对于情商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学生朗读时,要领会并读出文本中爱、恨、喜、悲、惧、急、冷、怒、疑等感情,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叩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情感的感染熏陶,情商培养。
(二)语文老师是实施朗读教学和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升的关键
1.朗读或朗诵方面专业知识、能力有不足的老师,要及时搜集这方面知识,通过自学、自我练习,提高自身朗读能力和水平,用来正确规范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实施朗读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语文老师要认真备好朗读课教案,备好知识与技能目标,备好过程与方法,备好情感与态度目标,尤其要针对自己学生的缺陷和不足而重点备。通过认真备课,有效指导和培养学生的朗读及能力,不打不准备之仗。
3.要始终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目标指导朗读训练。尤其对于有感情地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指导中,应把理解语言与训练朗读交融在一起,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提高朗读的效果,最终实现有感情地朗读目标。要注意方言音、唱读、念读等习惯的纠正。
4.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课堂上,教师应精讲多实践,以讲促朗读,让学生有充足时间来朗读,真正让学生做到“读”中理解课文,“读”中体会思想感情。课文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
5.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语文老师可通过用精妙的导语、精彩的范读、有效地指导、灵活的形式、多鼓励少批评等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6.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现在的语文教材对于朗读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涉及的很少,因此,老师要予以弥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语文老师要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转变认识,运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让朗读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切实促进学生朗读技能和水平的发展,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和热点,成为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切入点,让语文课因有美的朗读而成为完美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王家政,藩纪平.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巢宗祺,雷实,卢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对策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向来重视朗读,也有人把朗读称为第一教法和第一学法。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朗读却遭到许多农村学校语文老师的漠视,甚至摒弃,令人对语文教学及朗读教学的现状深感担忧。
一、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1.语文教师对朗读认识出现偏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认为,在中考、高考、语文试卷中,几乎不直接测试学生的朗读能力及水平,没有必要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上。况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许多课文的篇幅加长,朗读及教学会耗去许多课堂时间,因不能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而不施教,出现了许多老师漠视甚至摒弃朗读。
2.“满堂问”和“满堂练”成为课堂的主角,朗读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笔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阅读教学当然成为师生青睐的对象,而在中考和高考中,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总是以一文多问的形式呈现。学生作答,当然要先默读后,思考,再解答,似乎考查学生的默读能力。长期漠视朗读,甚至摒弃朗读。尤其从三年级开始到九年级及至高中,随着语文课文篇幅加长,朗读课文(无论范读,领读,单读,齐读,还是分组、分角色读)将会花去一节课许多时间,所以许多老师只引导学生采用默读、略读、精读不发声的阅读方法,挤出时间去“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让朗读这种第一阅读学习方法成为配角,已近常态。
3.有朗读的语文课,有朗读时间少,学生朗读机会少,有范读但以多媒体或录音代教师范读,朗读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虽然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方法形式众多,但朗读练习却是匆匆过客;虽然老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但往往读不完就示意停下,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事实上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不论是讲析时有感情朗读,还是表演性朗读,老师只盯住几个“尖子生”,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坐着当听众,没有得到训练的机会。虽然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录音等手段作为示范,但这些手段和老师出色的范读相比,逊色不少。教师出色的范读,对自己学生传递着教师本人的态度,鲜明的爱憎和情感趋向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老师产生共鸣,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感情,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和意愿。
4.部分老师朗读能力不强或能力不够而备课不充分,制约着朗读教学的实施。虽然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拥有合格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但不是所有老师是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有的老师由于自身音质、音色、音量、习惯等条件制约,不愿在学生面前范读,备课时避开朗读教学,让朗读教学羞于见人;自身条件好的老师,但由于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对作品的再创造,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的读出来,变文字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的还原语气。老师要想做到出色地范读,有质量的施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读音正确,反复地读,准确把握作品思想感情,准确地还原作品,对原作再创造,需要研读课文的可能出现的读音、语音变化、各种装饰音(拖音、颤音、顿音、悦音、嘘音、佯音、悄音、耳语音、气音等)、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结构停顿)、重音(语法重音、逻辑重音)、语气(色彩、语调)、节奏快慢等,而且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朗读特征要求,还要做好各种标记。由此可见,朗读教学备课费时、费力、要求高而不讨好,致使许多语文老师对朗读教学备课不充分甚至不备,朗读教学流于形式。
二、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
1.农村学校学生难做到用普通话正确朗读,朗读时充满地方方言发音。普通话没有成为主导所致。
2.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常见弊病:①朗读时“多字”“漏字”“改字”“重字”。 ②朗读时“唱读”。③“一字一顿”,速度慢。④重复,学生很难做到正确流利。
3.初中学生速度过快或过慢,无法品味,见字发音,毫无感情,“念读”成为常态。无论什么样的课文,节奏一样,无重音,无语气变化,停顿时长一样等,毫无感情变化,更谈不上口头艺术,还原作品,对作品再创造。
4.高中生多采用默读,朗读时不能恰当的表达文本思想感情。
5.大多数学生对于课文只能做到读熟,难做到读好。
总之,学生朗读能力,尤其是农村学校,已到了丧失殆尽的地步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让人对语文朗读教学无不深感忧虑。
三、提高朗读教与学的对策
(一)语文教师应转变认识,增强对朗读及教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把握
1.正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课程标准》是教师施教的依据和努力的方向,对于朗读要求,新课程在阅读目标的不同学段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学段(5~6年级、7~9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高中学段: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些朗读的目标要求,尽管在不同学段的要求有细微的差别,但都把它放在阅读目标的首要位置,突出朗读地首要性,强调新课改要加强朗读。那么这些目标要求当然义不容辞地成为语文教师和学生努力完成的任务。
2.学习语文,要加强朗读,是遵从了汉语言文字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性。汉语言文字最根本的特点在于缺少形态变化,学习和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现代汉语思维模式具有综合性,因而模糊性和多义性普遍存在,这种语言的学习还得靠语感;汉语词语的兼类是重要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现象也较多,学习这样的语言,应当而且必须注重语感的培养,即对语言含义能准确迅速地捕捉能力;表达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依靠语感;在阅读中,感悟的意义则更大,更依靠语感。培养语感,必须依靠多读,多朗读。可见朗读对于语文学习方法的特殊性。 3.把握朗读对于学习汉语及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能说、能听源于语音,源于口说耳听,要学习这门语言,离不开学生的“习”——朗读。加强朗读,是培养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实现与人的沟通交流。另外,我国地广民族众多,语系不少,方言繁杂,为实现各地各族人民交流沟通,推广普通话尤为重要,这是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加强朗读是不二法门。
4.把握加强朗读正是体现新课改阅读教学新理念的需要性。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他们阅读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体验性是否充分彰显,决定学生是否处于主体地位。对于文本的内容意义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不是老师讲起来、包办起来的,更不是问答出来的、练习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注重了朗读,意在改变阅读教学只有老师滔滔不绝“讲说、包办”,“满堂问”“满堂练”,而没有学生朗朗书声局面。从而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主体性,加强感受体验,整体把握,改变阅读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由此看来,阅读教学是否体现新课改理念,当以是否注重了朗读为标准。
5.把握加强朗读符合学生认知年龄的心理特征的科学性。加强朗读对于中学生来说,尤其初中生,他们具有耐性不足、好胜、好奇、好动等心理特点,因此老师应当在适当点拨下、在渲染气氛、创设特定情境下,让学生开口读,读出兴趣,读出口头艺术,体验快乐感,在一唱三叹中深受感染与熏陶(感染与熏陶正是语文教育特点所要求的)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感觉兴味盎然,乐在其中,增强学习效果,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6.把握加强朗读,是为实现完美诵读创造条件的必要性。诵读比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实现完美的诵读,当反复地、完好地朗读,由此可见,朗读是诵读的基础,是为实现完美诵读创造条件所必需的。
7.把握朗读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朗读要准确地表情达意,唤起听者的内心视象,把文字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要考虑到发音、发声、吐字、运气、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恰好是说话能力因素所要求的,也就是说,通过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而说话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8.把握朗读法是课堂教学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学中运用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感知、理解、鉴赏、熟悉、记忆课文,可用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也可独立构成主体教法,如读代讲,而更多是用不同朗读方式(范读、领读、单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辅助主体教法。
9.把握朗读是学生学习文本的一种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学生在朗读的文本时,把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音,就如同替作者说出了一番话。反复地朗读,把文章读得越好,就越能理解、体会文本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
10.把握有感情的朗读,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情商培养的最佳手段。对于学生智商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对于情商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学生朗读时,要领会并读出文本中爱、恨、喜、悲、惧、急、冷、怒、疑等感情,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叩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情感的感染熏陶,情商培养。
(二)语文老师是实施朗读教学和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升的关键
1.朗读或朗诵方面专业知识、能力有不足的老师,要及时搜集这方面知识,通过自学、自我练习,提高自身朗读能力和水平,用来正确规范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实施朗读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语文老师要认真备好朗读课教案,备好知识与技能目标,备好过程与方法,备好情感与态度目标,尤其要针对自己学生的缺陷和不足而重点备。通过认真备课,有效指导和培养学生的朗读及能力,不打不准备之仗。
3.要始终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目标指导朗读训练。尤其对于有感情地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指导中,应把理解语言与训练朗读交融在一起,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提高朗读的效果,最终实现有感情地朗读目标。要注意方言音、唱读、念读等习惯的纠正。
4.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课堂上,教师应精讲多实践,以讲促朗读,让学生有充足时间来朗读,真正让学生做到“读”中理解课文,“读”中体会思想感情。课文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
5.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语文老师可通过用精妙的导语、精彩的范读、有效地指导、灵活的形式、多鼓励少批评等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6.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现在的语文教材对于朗读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涉及的很少,因此,老师要予以弥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语文老师要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转变认识,运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让朗读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切实促进学生朗读技能和水平的发展,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和热点,成为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切入点,让语文课因有美的朗读而成为完美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王家政,藩纪平.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巢宗祺,雷实,卢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