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行小学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只重视汉字的音形义的教学,而忽略了笔顺的识记。然则,笔顺做为汉字识记的辅助手段,有其独有的重要地位,本文就正确认识笔顺,促进汉字的规范书写进行阐述。
关键词:追溯字源回生 书写规则口诵心维
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小语界的许多老师们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阅读教学的点拨、启发个性化的感悟、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及制作精美的课件上,而指导学生写字往往就在一节课的最后一点时间中草草了事,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的写字基础不严谨,其中最让人担忧的就是笔顺的错误。例如:很多学生把“方”字的第二笔写成“丿”,把“化”的第三笔写成“乚”。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作家袁鹰在《汉字的魅力》一文中说过:“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意和辞意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作为中国人,要写规范的汉字,而笔顺正确就是写规范字的要求之一。从个人的小角度来说,正确书写笔顺,可以使汉字的结构清晰、匀称、整齐、美观,给人以审美享受,提高书写的效率;从民族的大角度上说,正确书写笔顺,更是传承中华民族文明的责任。汉字常在,国魂不朽,中文,永远灵秀和清纯。作为祖国未来一代的启蒙老师,我们确实不能对笔顺混乱现象视而不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几种方法对指导学生按笔顺正确书写有较好的效果,现提出与广大教师共同商榷。
一、古今对照,在追溯字源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如是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古人创制文字,是为了反映外界事物,今人用想象追寻先人创制文字的道路来指导书写汉字,是个集经典与现实、审美与实践于一体的好方法。例如,教学“美”字时,很多学生习惯先写四横,然后一撇以贯之,这是错误的写法。我告诉学生:“美”字时由图腾演化而来的,古代的部落氏族以羊为主要食用资源,因此把羊奉为自己的祖先。每当祭祀时,部落的首领或巫师就头戴羊角,身披羊皮,带领大家载歌载舞,这些“羊人”代表吉祥,于是就有了“羊人为美”的由来。这样一指导,学生在听故事当中就掌握了美字正确的笔顺,而且从中感受到了祖国文字的魅力,学生十分喜欢。再如“舟”字,一些学生会先写中间的横再来写上下两点。这也是错误的。可以指导学生,“舟”字是个象形字,两边象船帮,中间的部分分别代表的是“船头、船舱、船尾”,有了顺序的概念,就不会在笔顺上出错了。
二、启发想象,在化字为图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在我们的教材中,存在大量的象形字,象形字是通过对事物外部形体特征的勾勒与描摹,化图为字,简约、形象、直观地将事物概念化、符号化,认识这类字时,启发学生用想象反过来“化字为图”,再按顺序将各部件“拼装”起来。形式活泼,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有效地抑制了笔顺混乱的现象。
例如教学“燕”字时,为了不让孩子们把“革字头”下面的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写下来,教学时,我启发学生依据想象把这个象形字按顺序“复原”,并与文字各结构联系起来讲解:画只燕子,要先画头——“廿”;再画身子——“口”;紧接着从左到右画翅膀——“北”;最后画尾巴——“灬”。把图与文联系起来,生动有趣的讲解与示范让学生在趣味的欣赏中掌握字的正确笔顺,而且不易回生。再如“鸟”、“火”等易错的象形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教学,效果极好。
三、强化规律,在练习实践中促进规范书写
汉字是复杂的平面文字,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形体特征,书写时也有一些或统一规定、或约定俗成的笔顺规律。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等。当然也有些例外,但总体上都是遵循这些规律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要引导学生考虑这个字该遵循哪条规律,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笔顺尤其要注意,要让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断记忆、琢磨和钻研,只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相信每个汉字的笔顺都不难掌握。
例如包围结构的几种类型中:“凶”、“幽”等下包上结构的字,要先写上内,后写外;“辶”、建字底包围结构的字,一律先写右上,后写“辶”或建字底,而“丁”与“匚”包围结构的字与部件笔顺较为特殊:“丁”部字属上右下包围结构,要先写上内,后写右下,“匚”部字属上左下包围结构,要先写上内,后写左下。在理解各种书写规则的基础上,再记忆分类,不断练习。这样学生对笔顺的认识才会真正地统一起来。
四、运用儿歌,在口诵心维中促进规范书写
对于儿童来说,没有比儿歌更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语言形式了。把笔顺的规律结合到儿歌当中,是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的。让学生边诵读边书写,在口诵心维的过程中,就达到规范书写的目的的。如基本笔顺的规律可以这样编排:“写字应当讲笔顺,掌握要领必有神。先横后竖上到下,先撇后捺左右分。从外到内记得住,进了屋子再关门。”
具体到单个字的教学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用一首首简明易懂的儿歌来促进学生记忆,使用得当,学生往往会受益终身。例如:“乖”字:“一个‘千’字插里头,一个‘北’字左右分。”;“五”字:“ 一二三四五,上山种红薯,红薯没种成,我来学写‘五’,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横折四笔横,写完‘五’字拿锄头,这回再去种红薯。”;“尺”字:“‘尺’字笔顺你记清,一笔横折二笔横,三笔撇来四笔捺,到这‘尺’字写完整。”非常好记,音律也好听,十分适合小学生使用。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写规范汉字,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现代的青少年承担着汉语的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因而提高他们的汉语和文字的运用能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至关重要。
关键词:追溯字源回生 书写规则口诵心维
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小语界的许多老师们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阅读教学的点拨、启发个性化的感悟、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及制作精美的课件上,而指导学生写字往往就在一节课的最后一点时间中草草了事,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的写字基础不严谨,其中最让人担忧的就是笔顺的错误。例如:很多学生把“方”字的第二笔写成“丿”,把“化”的第三笔写成“乚”。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作家袁鹰在《汉字的魅力》一文中说过:“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意和辞意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作为中国人,要写规范的汉字,而笔顺正确就是写规范字的要求之一。从个人的小角度来说,正确书写笔顺,可以使汉字的结构清晰、匀称、整齐、美观,给人以审美享受,提高书写的效率;从民族的大角度上说,正确书写笔顺,更是传承中华民族文明的责任。汉字常在,国魂不朽,中文,永远灵秀和清纯。作为祖国未来一代的启蒙老师,我们确实不能对笔顺混乱现象视而不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以下几种方法对指导学生按笔顺正确书写有较好的效果,现提出与广大教师共同商榷。
一、古今对照,在追溯字源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如是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古人创制文字,是为了反映外界事物,今人用想象追寻先人创制文字的道路来指导书写汉字,是个集经典与现实、审美与实践于一体的好方法。例如,教学“美”字时,很多学生习惯先写四横,然后一撇以贯之,这是错误的写法。我告诉学生:“美”字时由图腾演化而来的,古代的部落氏族以羊为主要食用资源,因此把羊奉为自己的祖先。每当祭祀时,部落的首领或巫师就头戴羊角,身披羊皮,带领大家载歌载舞,这些“羊人”代表吉祥,于是就有了“羊人为美”的由来。这样一指导,学生在听故事当中就掌握了美字正确的笔顺,而且从中感受到了祖国文字的魅力,学生十分喜欢。再如“舟”字,一些学生会先写中间的横再来写上下两点。这也是错误的。可以指导学生,“舟”字是个象形字,两边象船帮,中间的部分分别代表的是“船头、船舱、船尾”,有了顺序的概念,就不会在笔顺上出错了。
二、启发想象,在化字为图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在我们的教材中,存在大量的象形字,象形字是通过对事物外部形体特征的勾勒与描摹,化图为字,简约、形象、直观地将事物概念化、符号化,认识这类字时,启发学生用想象反过来“化字为图”,再按顺序将各部件“拼装”起来。形式活泼,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有效地抑制了笔顺混乱的现象。
例如教学“燕”字时,为了不让孩子们把“革字头”下面的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写下来,教学时,我启发学生依据想象把这个象形字按顺序“复原”,并与文字各结构联系起来讲解:画只燕子,要先画头——“廿”;再画身子——“口”;紧接着从左到右画翅膀——“北”;最后画尾巴——“灬”。把图与文联系起来,生动有趣的讲解与示范让学生在趣味的欣赏中掌握字的正确笔顺,而且不易回生。再如“鸟”、“火”等易错的象形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教学,效果极好。
三、强化规律,在练习实践中促进规范书写
汉字是复杂的平面文字,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形体特征,书写时也有一些或统一规定、或约定俗成的笔顺规律。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等。当然也有些例外,但总体上都是遵循这些规律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要引导学生考虑这个字该遵循哪条规律,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笔顺尤其要注意,要让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不断记忆、琢磨和钻研,只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相信每个汉字的笔顺都不难掌握。
例如包围结构的几种类型中:“凶”、“幽”等下包上结构的字,要先写上内,后写外;“辶”、建字底包围结构的字,一律先写右上,后写“辶”或建字底,而“丁”与“匚”包围结构的字与部件笔顺较为特殊:“丁”部字属上右下包围结构,要先写上内,后写右下,“匚”部字属上左下包围结构,要先写上内,后写左下。在理解各种书写规则的基础上,再记忆分类,不断练习。这样学生对笔顺的认识才会真正地统一起来。
四、运用儿歌,在口诵心维中促进规范书写
对于儿童来说,没有比儿歌更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语言形式了。把笔顺的规律结合到儿歌当中,是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的。让学生边诵读边书写,在口诵心维的过程中,就达到规范书写的目的的。如基本笔顺的规律可以这样编排:“写字应当讲笔顺,掌握要领必有神。先横后竖上到下,先撇后捺左右分。从外到内记得住,进了屋子再关门。”
具体到单个字的教学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用一首首简明易懂的儿歌来促进学生记忆,使用得当,学生往往会受益终身。例如:“乖”字:“一个‘千’字插里头,一个‘北’字左右分。”;“五”字:“ 一二三四五,上山种红薯,红薯没种成,我来学写‘五’,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横折四笔横,写完‘五’字拿锄头,这回再去种红薯。”;“尺”字:“‘尺’字笔顺你记清,一笔横折二笔横,三笔撇来四笔捺,到这‘尺’字写完整。”非常好记,音律也好听,十分适合小学生使用。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写规范汉字,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现代的青少年承担着汉语的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因而提高他们的汉语和文字的运用能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