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语文,许多践行者从未停止过对语文教学原点的追寻。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语文人,正经受着一场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洗礼。然而理念与現实总是存在着距离,反映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老师的阅读教学还是侧重于让学生学会一篇课文的生字新词,侧重于让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语文知识,也就是在“教课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制约着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儿童母语审美教育,强调语文教学的“根据地”在于儿童的言语习得和生命拥有上,认为偏离了言语生命就无所谓语文教育。它是以儿童已有的认知为基础的,强调语文教学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和语言学习特点,尤其是要遵循儿童情感、认知发展的规律,要通过对话、体验、鉴赏的策略,带领儿童“入境”,即引领儿童入“言语情境”,入“言说场境”。下面,我就以《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例,谈谈我对审美语文的一些尝试。
一、读,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明快的节奏
诗歌是“歌”,歌是用来吟的,唱的。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诗歌具有音乐性,诗歌中对仗、押韵、反复及其特有的语言排列形式,正是这种音乐性的具体表现。教学中,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儿童诗强烈外显的音乐节奏?在初读诗歌后,我把诗中“我想变”的六个句式的顺序进行了调换。显然,儿歌的内容一点儿没变,事物间对应的关系也没变,蝴蝶还在花丛中,蝈蝈也还在歌唱。那么什么变了呢?诗句的顺序变了。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经过调换的诗句不仅“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这样整齐的句式被打乱了,而且第三小节句末“穿梭、蝈蝈、生活”的押韵也悄然消失了,诗句朗朗上口、清新明快的节奏也就没有了。
二、读,在认识事物中感受生活的情趣
儿童诗兼含两个视角:诗的,儿童的。儿童诗是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儿童的思维想象世界,用儿童的笔触描绘世界的。面对天真烂漫的教学对象,为了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在二读诗歌时,我有意将诗句间关联的意象进行了改动:“我想变一只蝈蝈,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蝴蝶,歌唱我们的生活……”问学生:“像这样改,行吗?”在孩子们入情入境的讨论中,我辅以图片的观察,学生一下子明白,这样的改动显然行不通,因为改动后的诗句违背了事物存在的客观事实。通过这样的有意为之,就架起了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与形象的自然画面间的桥梁,拉近了诗歌中意象与儿童生活间的距离。倘若没有这样的换位,很多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就是模糊的、朦胧的,甚至是错误的。而这样一改,每种意象跟儿童的生活环境就连在了一起,教学也就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三、读,在意境品味中获得言语的丰盈
特级教师王崧舟这样说:“语文教学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不要以为儿童诗很简单,其实仔细一琢磨,还真不简单!简单的是它的内容,不简单的却是它的语言形式。在三读《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夏天可变的事物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了‘清凌凌的小河’、‘眨眼的星星’、‘弯弯的新月’?”顯然,这样的意象组合再现了美好的生活情境,也构成了儿歌整体的风格和意境。然而,这样的问题对于二年级对孩子来说是具有挑战的,或许他们根本无法给你一个表述相对完整的答案。但这又何妨?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有的说:“清凌凌的小河读起来很好听”,有的说:“弯弯的新月美美的”,那就够了,就来美美地读一读,品一品吧!在美读、感悟的基础之上,我再鼓励学生当一回小诗人,去模仿课文里的诗句展开想象,把美好的愿望写下来。此时,我惊讶地发现,学生对创作的意象开始有所选取,并且字斟句酌,他们的仿写不禁避免了原先诗意全无的尴尬境地,笔端流淌的竟然大多是诗一般的语言。
至此,儿童母语审美教学,让我和儿童在入情入境的无形之中,回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据地。看来,语文教学的境界应当是“审美入境”,审美入境绝不仅仅是途径,更应该是最高境界。我们的语文课堂倘若真正带领儿童回到言语本身,回到儿童生活,那么提升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也就有了保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
儿童母语审美教育,强调语文教学的“根据地”在于儿童的言语习得和生命拥有上,认为偏离了言语生命就无所谓语文教育。它是以儿童已有的认知为基础的,强调语文教学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和语言学习特点,尤其是要遵循儿童情感、认知发展的规律,要通过对话、体验、鉴赏的策略,带领儿童“入境”,即引领儿童入“言语情境”,入“言说场境”。下面,我就以《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例,谈谈我对审美语文的一些尝试。
一、读,在反复诵读中感受明快的节奏
诗歌是“歌”,歌是用来吟的,唱的。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诗歌具有音乐性,诗歌中对仗、押韵、反复及其特有的语言排列形式,正是这种音乐性的具体表现。教学中,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儿童诗强烈外显的音乐节奏?在初读诗歌后,我把诗中“我想变”的六个句式的顺序进行了调换。显然,儿歌的内容一点儿没变,事物间对应的关系也没变,蝴蝶还在花丛中,蝈蝈也还在歌唱。那么什么变了呢?诗句的顺序变了。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经过调换的诗句不仅“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这样整齐的句式被打乱了,而且第三小节句末“穿梭、蝈蝈、生活”的押韵也悄然消失了,诗句朗朗上口、清新明快的节奏也就没有了。
二、读,在认识事物中感受生活的情趣
儿童诗兼含两个视角:诗的,儿童的。儿童诗是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儿童的思维想象世界,用儿童的笔触描绘世界的。面对天真烂漫的教学对象,为了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在二读诗歌时,我有意将诗句间关联的意象进行了改动:“我想变一只蝈蝈,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蝴蝶,歌唱我们的生活……”问学生:“像这样改,行吗?”在孩子们入情入境的讨论中,我辅以图片的观察,学生一下子明白,这样的改动显然行不通,因为改动后的诗句违背了事物存在的客观事实。通过这样的有意为之,就架起了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与形象的自然画面间的桥梁,拉近了诗歌中意象与儿童生活间的距离。倘若没有这样的换位,很多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就是模糊的、朦胧的,甚至是错误的。而这样一改,每种意象跟儿童的生活环境就连在了一起,教学也就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三、读,在意境品味中获得言语的丰盈
特级教师王崧舟这样说:“语文教学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不要以为儿童诗很简单,其实仔细一琢磨,还真不简单!简单的是它的内容,不简单的却是它的语言形式。在三读《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夏天可变的事物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了‘清凌凌的小河’、‘眨眼的星星’、‘弯弯的新月’?”顯然,这样的意象组合再现了美好的生活情境,也构成了儿歌整体的风格和意境。然而,这样的问题对于二年级对孩子来说是具有挑战的,或许他们根本无法给你一个表述相对完整的答案。但这又何妨?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有的说:“清凌凌的小河读起来很好听”,有的说:“弯弯的新月美美的”,那就够了,就来美美地读一读,品一品吧!在美读、感悟的基础之上,我再鼓励学生当一回小诗人,去模仿课文里的诗句展开想象,把美好的愿望写下来。此时,我惊讶地发现,学生对创作的意象开始有所选取,并且字斟句酌,他们的仿写不禁避免了原先诗意全无的尴尬境地,笔端流淌的竟然大多是诗一般的语言。
至此,儿童母语审美教学,让我和儿童在入情入境的无形之中,回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据地。看来,语文教学的境界应当是“审美入境”,审美入境绝不仅仅是途径,更应该是最高境界。我们的语文课堂倘若真正带领儿童回到言语本身,回到儿童生活,那么提升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养护学生的言语生命也就有了保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