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盒子已被打开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18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伦·格林菲尔德(Lauren Greenfield, 1966-)1993年拍摄的一幅作品曾让我过目不忘。画面中,两辆敞篷轿车在海滩上擦身而过,车上的几个年轻人相互观望,画面前景是坐在其中一辆车上的妙龄女郎,身穿泳装,一脸高傲的模样。另一辆车上的年轻人望着这辆车上坐在这位女郎背后的男孩,投过羡慕的眼光。这位女郎是被美国好莱坞贝弗利山庄高中毕业班的同学选为身材最佳的女孩,她与其他两位男同学逃课到海边参加年度高年级海滩日活动,正在兜风享乐。
  1997年,这幅作品作为格林菲尔德题为《急速成长》(Fast Forward)的摄影展图录封面照而得到广泛传播。没想到,20年之后,该作品又出现在格林菲尔德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题为《财富世代》(Generation Wealth)大型回顾展中。这一次,格林菲尔德展示了过去25 年间她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持续完成的一个专题:各国社会不仅是富人和名人,而且是普罗大众如何集体受消费主义的影响而着迷于追求富裕、崇尚富裕并炫耀富裕,最终形成了“财富世代”。


  该展览是从她拍摄的近50万张照片和做的500多次采访中编辑而成,其中涵盖“我购物故我在”“崇拜名人”“富人和名人的生活方式”“梦想之屋”“性之都”等系列。这些系列在不同时期创作,直到2008年美国发生“大衰退”并导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格林菲尔德才意识到,这些系列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它们都表明,从里根总统在1980年代实施鼓励美国人消费的供给侧经济政策之后,美国社会文化逐步發生了崇尚富裕生活的巨变。
  美国人原来普遍怀抱的“美国梦”总的来说是指,人人通过勤奋工作、不懈努力和主动精神,均应享有获得成功和繁荣的平等机会。到了1990时代之后,美国社会便开始出现富人和名人炫耀富裕的生活方式,各阶层的人因向往富人和名人的生活方式而过度消费,进入21世纪之后,这种竞争性消费的格局更加盛行,人们争相拥有豪宅和名车,甚至打造世界上最大的别墅和最长的游艇。没有足够钱财的人借钱也要模仿富人的生活方式,结果,出现了“在成功之前,先装成富人(Fake it before you make it)”的流行口号。
  这种追求富裕的社会风气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达到鼎盛阶段。这场危机造成股市崩盘,金融公司和企业纷纷倒闭,数以百万计的人失业、房屋被法拍,底特律等地甚至出现整个社区无人居住的“鬼城”,人们崇尚富裕生活的欲望受到严重打击。但是,潘多拉的盒子已被打开。随着美国经济从危机的谷底爬出并逐步复苏以来,美国人在社交媒体和高科技发展的刺激下,又开始新的一轮追求富裕的风潮,不仅股市超过25000点,而且还将美国社会炫富的代表人物特朗普选为总统,成为被美国“财富世代”尊为神圣的象征。


  格林菲尔德从2009年便开始编辑之前拍摄的不同系列作品,同时继续拍摄包括中国、俄国、阿联酋、爱尔兰和冰岛等国在这场危机之后状况的新作品。当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和洛杉矶安娜堡摄影空间在策划举办她的回顾展之前,并没有想到特朗普会当选为总统。然而,如果回望格林菲尔德从1990年代初开始拍摄的“财富世代”不同系列作品来看,特朗普的当选也是顺理成章的,他代表了这一代人中较为普遍的愿望:想方设法地追求富裕,以便能够改变社会地位。这成为了这代人新的“美国梦”。
  格林菲尔德1966年出生在波士顿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父亲家境贫寒,母亲来自一个法国贵族后裔的家庭,但他们受1960年代民权运动的影响,均崇尚平等的价值观念。3岁和4岁时,母亲带格林菲尔德去墨西哥贫穷的土著人社区做田野调查。后来,父母双方均成为加州大学教授。不幸的是,她6岁时,父母离异,但为了照顾孩子方便,他们决定分别住在洛杉矶附近的同一个社区。14岁时,她被送到法国外婆家住过一年,体验到贵族后裔的传统生活方式。之后,她被送到好莱坞贝弗利高中上学。这些让格林菲尔德能了解贫富社区不同生活状况的经历,均影响了她后来创作的方向。
  在高中时,格林菲尔德便开始对摄影感兴趣,并因创作了一个关于洛杉矶犹太人社区中老人的项目,而获得美国促进艺术国家基金会颁发的“具有潜力的年轻摄影艺术家奖”。在考入哈佛大学之后,她继续选修摄影和纪录片课程。大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获得研究金深造摄影和电影视觉硕士专业。她所选修的“摄影作为社会问题叙述手段”等课程,以及跟随其他纪录片导演学习拍摄的经历,为她后来创作的摄影和电影项目打下良好基础。
  在成为职业摄影师之后,她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委派去拍摄曾经到过的墨西哥村庄。但她很快意识到,她不了解当地文化,这种到第三世界国家拍摄“猎奇”项目不是她真正所要拍摄的主题,因此,决定回到她在洛杉矶曾经学习过的私立高中,拍摄她所熟悉的题材,并能将她自己过往的经历和体会纳入她的拍摄视角中。


  她通过与在校学生交往,了解到他们中有许多是好莱坞明星或电影制片人的子女,他们的父母非常富裕而且很忙。这些学生都非常有钱,开着名车上学,并相互攀比。这些孩子均希望快速长大,不希望被其他人视为孩子。这便是她后来创作《急速成长》项目的缘起。同时,她也为西格玛图片社等多家媒体担任自由摄影记者,报道了1992年因殴打黑人的白人警察被判无罪而引起的洛杉矶骚乱事件,以及其他新闻事件的专题。
  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格林菲尔德的《急速成长》项目终于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展出,并出版相关图录,她在该项目中不仅讲述了好莱坞贝弗利高中白人学生成长的故事,而且,也报道了洛杉矶南区贫穷社区非洲裔和拉丁裔年轻人参加黑帮、吸毒、涂鸦和梦想成为嘻哈歌手等经历,深刻揭示了洛杉矶年轻一代在好莱坞影响下所形成的生活方式,获得了业界的关注和好评。


  在做《急速成长》过程中,格林菲尔德发现,在社会将女人商品化的压力下,并在媒体和广告的渲染下,女孩特别注重她们的身材、外貌和打扮,贝弗利高中的许多女孩都整过容,她们疯狂购买名牌,其中包括后来成为美国敢于标榜自己性感和富裕的卡戴珊。而且,这种崇拜富裕的趋势和现象在1990年代中期随着因特网的出现开始传遍整个美国各阶层,并因全球化而传到世界各地。因此,格林菲尔德将视线转向美国各地和各阶层。
  2002年,她推出了《女孩文化》(Girl Culture)项目的展览,试图通过该项目揭示在充满影像的消费社会中,女孩从小就受迪斯尼白雪公主和芭比娃娃等形象的影响,不少女孩梦想在选美比赛中获奖。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更加意识到,女人的身材和外貌是她们在社会上能立足的关键。这种观念导致她们着迷于美化自己的容貌,整容业和化妆品行业大行其道,又助长了这种观念的流行。该项目旨在探讨商业如何鼓励年轻女孩和成年妇女通过身体来建立自己的个性和评价自我的价值。
  格林菲尔德拍摄项目时,由于社会学训练的背景,她跟踪拍摄了许多典型人物的故事,而且都配上访谈的文字。例如,她曾在一家名牌店拍摄了一个3岁的小女孩照片,14年后,当这位女孩即将上大学前,格林菲尔德再次找到她,并将她的故事编入后来她拍摄的《孩子+金钱》(Kids+Money)纪录片中;她还拍摄了一位百货店普通营业员在迪斯尼将自己装扮成白雪公主的婚礼,来表现众多女子希冀成为公主的梦想;她用影像和文字讲述了一位在童年时被性侵的女模特如何为了保住这份职业而不断自残来瘦身的故事。


  在完成《女孩文化》项目后,格林菲尔德继续深入挖掘相关的题材。她在拍摄洛杉矶及美国各地年轻人急于成长的系列时,发现这些年轻人的父母却愿意花大钱保持年轻,因为美国社会崇尚具有生育能力的年轻美貌形象,导致一方面妇女尽量保持年轻的身材和容貌,另一面,医学技术又能让妇女在高龄生育。在社会压力下,从年轻时开始美容已变成“新常态”,许多妇女甚至甘冒生命危险和分期付款进行美容。因此,格林菲尔德接着拍摄了女人如何为了防止衰老而花费大量金钱美容的系列,并拍摄了一部题为《崇拜美容文化》(Beauty CULTure)(Cult在英文中是指崇拜,作者注),以及另一部报道因减肥而患有饮食紊乱症的题为《身材苗条》(THIN)的纪录片。
  由于格林菲尔德具备接近好莱坞名流的途径和能力,她也拍摄了美国富人和名人奢华的生活方式系列。为了拍摄这些名人,她常常需要与他们交往一段时间,获得他们信任之后进行跟拍。她跟随这些名人到他们私密的聚集地,如加勒比圣巴特岛、摩纳哥或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胜地等。格林菲尔德的跟拍作品,让读者能了解这些富人较为真实的生活内幕。这些地方往往是不收信用卡,顾客必须携带大量现金。他们都是乘坐私人飞机或游艇到这些地方消费,这些人挥金如土,美国亿万富翁分时度假创始人大卫·西格尔的妻子在接受采访时称,她每年在购物上的开销达百万美元。
  在跟拍了这些富人生活之后,格林菲尔德开始进入到这些富人和名流豪宅中拍摄,她发现这些富人认为,消费和挥霍就是他们地位的彰显。许多名媛购买价格高达30万美元的爱马仕铂金手袋,富人购买住宅的必要条件是必须配备商业级专业厨房不锈钢厨具和设备,但大多只是作为摆设而非实用。格林菲尔德接着拍摄了大卫·西格尔夫妇在佛罗里达奥兰多修建模仿法国凡尔赛宫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豪宅,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曾一度因资金问题而停工,之后没多久又恢复修建的过程,最终编辑成一部题为《凡尔赛女王》(The Queen of Versailles)的纪录片。
  拥有什么样的房屋是衡量美国人成功的主要标准之一。然而,西格尔夫妇打造的这栋90000平方英尺的豪宅有11个厨房、13个车库,估价1亿美元,则是突显美国富豪炫富生活方式的典型案例。西格尔致富的办法是,让他的顾客每年分期支付一定数额的头款,便能在他公司建造的度假胜地居住一小段时间。根据他的说法,这种分时度假的办法,能让普通人体验一下富人的生活方式。他正是利用人们这种想要感受富人生活的心理赚了大钱。因此,西格尔认为“大家都是有罪的”。


  西格尔夫妇的故事揭示了人们难以满足的消费欲望。格林菲尔德认为,这种欲望让许多美国人失去了“道德的指南针”,只是暂时在“泰坦尼克号”甲板上的狂欢。这种狂欢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才得到停歇,让人们意识到,过度消费在经济、环境和精神上均无法持续。这场危机也让格林菲尔德的拍摄转向世界其他地方,去报道在危机前一些暴富的国家经济如何硬着陆的现象。
  她到迪拜拍摄了这个拥有世界最高摩天大楼的城市在危机中出现的烂尾楼、讨债人留在机场的名车以及移民工人拿不到工资等乱象;并到爱尔兰记录了这个历史上一直比较贫困但在2006年曾被认为是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在危机后采取政府紧缩政策,造成大量失业和人口纷纷外移的惨象;还到冰岛这个从曾经全民炒股到主权债务破产的国家,拍摄了人们如何回归传统行业,从事可持续捕鱼、注重生态旅游和生产可再生能源的故事。
  格林菲尔德还采访了《华尔街之狼》电影原型人物乔丹·贝尔福,以及华尔街几位利用内线交易暴富之后被投进监狱的真实人物,这些人物曾经在华尔街叱诧风云,后成为阶下囚甚至遭受妻离子散和家破人亡的悲剧。他们在采访中坦言,“金钱并不会让人幸福”。尽管如此,金融危机之后没几年,人们似乎又忘记了曾经发生过的悲剧,重新开始追逐富裕。
  2000年至2014年之后,格林菲尔德曾多次来到中国采访。她拍摄了杭州一位亿万富翁的房地产商修建的模仿白宫豪宅,室内不仅有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而且后院还有缩小版的美国四位总统雕像山;她还拍摄了长沙一家生产空调机的老板在他的公司园区内设立他所崇拜的国外43位历史人物的雕像,以及一座金字塔。她还走进上海女老板的家中,拍摄了这位女士在由范思哲家具装饰的金碧辉煌卧室挥舞高尔夫球杆的照片,以及内地游客到香港争相在24克拉制作的全金馬桶上合影的照片。


  从这些故事中,格林菲尔德逐步发现,她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拍摄的不同系列作品其实是有内在的相互联系,而且指向一个更大的叙事主题:不论阶级、种族、年龄和国籍,人性中存在有贪婪富裕的欲望,在消费文化和大众媒体鼓励下变得更加膨胀。这种过度消费和攀比富裕的思潮,不仅在美国形成了“财富时代”,而且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已成为国际现象。格林菲尔德并不否认,连她自己也多少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但她通过将这些作品编辑展出,希望能警醒观众引起注意。不过,她也认为,人们很容易忘掉已发生的危机,仍然在追逐富裕和过度消费。
  格林菲尔德出道时,能放弃不少新闻报道摄影师到第三世界国家拍摄“猎奇”题材,而是决定回到她成长的地方洛杉矶拍摄她熟悉的题材,这一点使得她选择了正确的出发点,为她后来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奠定了良好基础。洛杉矶恰巧又是好莱坞推广富人和名人文化中心,而且,她在1992年开始创作之时,正是“财富世代”开始萌发的时候。如果她在创作“急速成长”项目之后便停止继续挖掘该主题,也就没有她今天的回顾展。


  她的成长背景和经历,使得她对拍摄与“财富世代”有关的主题特别敏感,而且她有接触富人和名人的途径和能力。正是因为格林菲尔德在传统上来说一代人形成所需的25年中,持之以恒不断深入拍摄相关的系列,结果,不仅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了自1990年代初开始炫耀式消费的文化,而且,揭示了这种消费文化所能造成的恶果。
  在这25年间,美国从二战结束后至1970年代人们向邻居看齐的“横向比”,逐步演变为在里根总统执政的1980年代开始向富人和名人的“纵向比”。1990年代后,美国社会的财富越发集中在百分之一的富人手中,而各阶级之间的收入差距变得更大,社会地位向上转变的可能性变得更小。但在电视、因特网和社交媒体的传播下,向富人看齐的欲望更加阻挡不住,形成了全社会崇尚富裕的文化。


  格林菲尔德的系列作品反映了这种文化的整个演变过程。她的照片乍看起来充满了金钱和黄金的肤浅艳丽,而这种色彩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以金钱为中心的消费社会文化的本色。如果说美国摄影家蒂娜·巴尼(Tina Barney)深入到美国上层社会家中拍摄的作品大都是摆拍的肖像,马丁·帕尔(Martin Parr)拍摄的英国各阶层如何崇尚贵族生活的作品具有反讽和自嘲的意味,格林菲尔德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抓拍的照片,她的作品看似没有加以主观判断,却是通过被摄者自述来让观者了解真相。
  格林菲尔德的作品探讨了人性中所具有的贪婪的心理层面,尤其是通过跟拍许多富人和名人以及普通人的具体案例,来强化她所揭示的消费社会的黑暗一面,其中包括一名社会工作者为了金钱变成性工作者,一名女校车司机为了保持年轻的容貌贷款到巴西美容,以及一位年轻母亲为了生计到拉斯维加斯夜总会担任脱衣舞娘等故事;同时,她也采访了几位因金融诈骗被判刑的华尔街人士,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冰岛几位回归传统社会行业民众,以他们对金钱无法获得真正幸福的现身说法,给观者带来一线救赎的光明。


  格林菲爾德拍摄的“财富世代”的作品,反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一代人的消极精神面貌,她的作品往往让人啼笑皆非,揭示了人类的愚昧、肤浅和荒唐。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她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让观众不仅看到消费主义社会的现实,而且也具有自审和警世的作用。她所反映的这种追逐富裕的疯狂现实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仍在蔓延,格林菲尔德曾说过,新的美国梦是美国“最具破坏性的出口品”。许多人仍在怀抱这种梦想,因此,悲剧有可能重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格林菲尔德的这部作品不仅具有社会批判性,而且也具有预言性。
  本文插图由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提供。
其他文献
回首2016,中国摄影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勃勃生机。  本着不忘初心、远眺未来的初衷,中国摄影家协会旗下媒体《中国摄影》杂志、《大众摄影》杂志、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协网站群及《中国摄影年鉴》等联合推出2016年度中国摄影界十大新闻。  第十次文代会召开
期刊
在当下的媒介语境中,各类艺术作品的传播主要依赖摄影图片,“摄影作为艺术”已经转向“艺术作为摄影”;同时,考虑到图像无孔不入的现实,我们如苏珊·桑塔格所言,早已习惯通过占有图像来把握现实,“作为艺术的摄影”已被“作为文化的摄影”甚至“作为言说的摄影”所替换。  正如20世纪初叶“美与真”的分歧,“作为艺术的摄影”总是不满足于记录现实,在形式、审美、情感和意义表达层面不断探索各种新的自由。如今数字技术
期刊
尼康D850  影像质量测试  TIPA测试显示:尼康D850所搭载的4570万像素影像传感器,不仅在像素和尺寸上有了提高,而且在分辨率这个实打实的指标上也确实胜过其同门前辈尼康D800和D810。尼康D850的基础感光度范围很广,从ISO 64到 25600,测试显示该相机在这个范围内表现优异,实际分辨率稳定在最大理论值的87%左右,直到最高感光度ISO 25600时才迅速下降到最大理论值的67
期刊
去年10月底,有一趟俄亥俄州之行。此行是应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史系安雅兰(Julia F. Andrews)教授之邀去该校东亚研究中心作报告。安雅兰教授专精中国美术史,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画家与政治》(1994年)等专著。1998年,她与沈揆一教授(现任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教授)为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划了作为该馆《中华五千年》大展的现代部分展《危机中的一个世纪:20世纪中国的艺术中的现代性与传统》,则
期刊
周末的清晨寒风料峭,当多数人还在被窝里享用着休息日所赐予的温暖时,叶文龙已从浙江温岭家中驱车数十公里来到城南镇大斗山,又一次拍下他眼中的山水。  “从平常处观海依然是那海,如何发现不平常之处?常一个人去海边观察,逐渐熟悉潮汐的规律,潮起潮落风霜雨雪晨昏暮色,时时刻刻皆不同,视点变化也能带来别样感觉……”他为图片写下了这样的文字,风光摄影在他眼里是拍摄者以精神内涵与大自然进行对话,由宏观入微观,从客
期刊
2016年年末,每日迎着刺目的朝阳,暴走在曼哈顿、皇后、布鲁克林、切尔西区的街头,我用双眼丈量纽约这座城市。  在纽约,几乎每时每刻都能激发观看的冲动,因为“图画无处不在”1(Pictures are all around us) ,它们与言语一样(有时还先于言语),让我思考、梦想,领悟这座城市和身处其中的人们。那些原本作为纸上艺术的图与像早已走下展墙,在现实空间中搭建起一个个场域特定的剧场,艺术
期刊
用相机替代钢笔:从慈善摄影到国际报道  马克·鲍尔于1959年出生在英格兰哈特福郡的哈彭登(Harpenden),这是一座富裕的卫星城,小城有直通伦敦市中心的火车,虽然这里只有3万居民,但房价是英国平均值的两倍。和很多摄影师的开始摄影的故事相似,孩童时期的鲍尔在阁楼上发现了父亲年轻时用过的放大机和其他设备,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1977年至1978年,他在拉夫伯勒艺术学院(Loughborough
期刊
在挪威当代摄影艺术进程中,达格·阿尔文(Dag Alveng)是一位绕不开的摄影师。  围绕着达格·阿尔文近40年的摄影生涯,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达格·阿尔文,1953年出生于奥斯陆。受爱好摄影的父亲的影响,阿尔文9岁便开始接触摄影,而相机一直成为他观察周围事物的工具。1976年,他从奥斯陆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由于对摄影的兴趣越发浓厚,去了英国特伦特理工学院学习摄影,自此开启了他的摄影之路。
期刊
摄影如何被其“产地”定义?观看上海摄影艺术中心2017年首个展览《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时,这一问题在我脑中不断出现。展览《德国制造》的副标题是“从19世纪到今天的德国摄影”,其中作品以时间为序,以120幅照片展示了160年来德国摄影史上一系列重要的历史时刻,力图证明,尽管被公认的“摄影发明者”分属英法两国,使得同在欧洲的德国似乎在迎接这种新媒介时慢了半拍,但对于这一媒介的进
期刊
何:作为英国当代摄影发展历程中的一位重要角色,您对摄影的理解在过去30年间是否发生了变化?  安娜:我一直都在改变自己对摄影的看法,因为不管是我还是摄影,都是不断变化的。我努力让自己尽可能跟上新发展的脚步。每周都会发生新鲜事,我们需要随时更新信息并加以思考,想出新点子。  何:您最早为何选择从事摄影?  安娜:我从事摄影的初衷是因为我喜欢看布拉塞(Brassai)、尤金·阿杰(Atget)和卡蒂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