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城市的深入开发建设,越来越多地在市政道路下设置地下交通联系通道,来增加区域道路交通资源,缓解交通拥堵,净化地面交通和提升区域的交通品质.本文结合北京市的地下交通联系通道的建设,介绍并研究了地下交通联系通道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工程规划展望了工程应用的前景.
近年来,在北京市开发强度较大的或高品质开发的区域,均设置或规划设置地下交通联系通道,表明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已经建成3条,分别位于中关村西区、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在建的有5条,分别位于奥运公园南区、CBD核心区、丽泽商务区、通州运河核心区北区和南区。
由于其布置的相对灵活性,越来越成为城市重点开发区域解决到发交通的首选方法。在天津滨海新区、西安、南昌、东莞、珠海等地,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这样的区域内的立体交通网络。
目前,地下交通联系通道大多数都是布置在市政红线内的地下,受制于地下重力流管线的埋深影响,其往往布置在地下二层,造成基坑深,工程投资较大。如何与周边建筑基坑及地下空间共用并结合,将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这样,既可以集约利用地下空间,又节约了工程投资。但是仍旧需要协调解决所带来的新的问题是,建筑的地下车库是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空间,地下交通联系通道是公用的相对开放的空间,两者结合所带来的管理和通风、消防救援的问题,是摆在规划设计人员面前的新的课题。
地下交通联系通道作为近几年涌现出来的解决区域到发交通的新工程,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缓解交通拥堵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随着工程设计、建设的不断的开展,通过规划设计师勤劳的双手和智慧,越来越多的精彩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必将不断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