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遍化,大学生的数量也正在急剧增加,与之相应的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并针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一、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40万,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而2014年有毕业生727万人,加上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比较严重。每一年的毕业季节,每个毕业生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在这个困难重重的求职路上,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学校课程的设置过窄过细,导致毕业生就业面窄,不能适应社会的一些需求,导致大学生就业机会少。有些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陈旧的教材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做出适应的调整,与时代脱节,使得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方面、思想方面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距,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二)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学生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業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这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三)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四)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束缚于传统的观念。“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期望值过高,不想从底层做起,这就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另外,对薪水、待遇的要求太高,片面的追求那些繁华的,经济条件好的大城市,不愿意留在小城市发展,而且有些大学生很看重国家机关,对一些小企业根本不感兴趣,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三、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政府要有多种措施以应对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积极培育规范、健康和法制化的各级劳动力就业市场;深化人事劳动、户籍、档案、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破除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引导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进行灵活就业,对自主创业的学生,政府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建立经济实体、科技成果转化等。政府不断完善就业管理体制,将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化工作体系,建立高校间、校企间的协作,使之在学生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整顿,剔除就业市场的虚假信息,对参展用人单位进行把关,提高招聘会的质量。
(二)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建立大学生就业机制,建立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掌握就业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对学生的就业状况进管理;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指导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自身的求职技巧,调整就业观念;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提倡自主创业,加强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努力给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三)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四)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大学生要善于自我调适,进行科学职业规划。大学生也应面对市场需求,做出积极的调整,在心态和观念上,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大学生自身的心态应逐步调整与完善: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参考文献:
[1] 吴荣梅.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读与写,2010,(04).
[2] 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2007,(1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一、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40万,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而2014年有毕业生727万人,加上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比较严重。每一年的毕业季节,每个毕业生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在这个困难重重的求职路上,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学校课程的设置过窄过细,导致毕业生就业面窄,不能适应社会的一些需求,导致大学生就业机会少。有些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陈旧的教材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做出适应的调整,与时代脱节,使得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方面、思想方面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距,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二)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目前学生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業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这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三)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一些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四)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束缚于传统的观念。“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期望值过高,不想从底层做起,这就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另外,对薪水、待遇的要求太高,片面的追求那些繁华的,经济条件好的大城市,不愿意留在小城市发展,而且有些大学生很看重国家机关,对一些小企业根本不感兴趣,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三、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政府要有多种措施以应对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积极培育规范、健康和法制化的各级劳动力就业市场;深化人事劳动、户籍、档案、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破除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引导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进行灵活就业,对自主创业的学生,政府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建立经济实体、科技成果转化等。政府不断完善就业管理体制,将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化工作体系,建立高校间、校企间的协作,使之在学生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整顿,剔除就业市场的虚假信息,对参展用人单位进行把关,提高招聘会的质量。
(二)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建立大学生就业机制,建立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掌握就业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对学生的就业状况进管理;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指导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自身的求职技巧,调整就业观念;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大力提倡自主创业,加强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努力给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三)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四)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大学生要善于自我调适,进行科学职业规划。大学生也应面对市场需求,做出积极的调整,在心态和观念上,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大学生自身的心态应逐步调整与完善: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参考文献:
[1] 吴荣梅.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读与写,2010,(04).
[2] 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