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对于学生的打工时间、薪酬和工作内容都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若受雇于英国雇主,作为硕士,我的最低工资约每小时8磅,每周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这样来算,假设我能在挑剔的英国老板那里找到一份工作,我每周能赚到80磅,而一个LV经典款手包要1000磅左右,那么我需要不停歇地打上大半年的工,才能实现“梦想”。这太不靠谱了!我的雄心壮志是要在一个月内拿下一个LV,这样一来,我只能跟随无数前人的脚步,去找中国籍老板。在他们的店里干活,无时间限制,工作内容包罗万象,但工资很低,3磅至7磅不等。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没有卖不出的饺子,只有不胆大的销售
说起我的第一份工作,还得算是缘分,因为那份工作不是我找来的,而是碰上的。刚来Exeter(埃克塞特)的时候,陪同学去中国超市买水饺,那天刚好英国香源水饺公司在做试品尝促销活动,而香源的中国籍地区负责人由于人手临时不够,便有了这唯一的一次“下基层”来帮助销售。负责人叫Rayn,非常热情地为我的同学介绍推荐不同口味的水饺,得知与我的同学是老乡,便在闲隙时唠起了家常,于是我因此得知他在Exeter地区人手不足。当时我开玩笑般地自荐:“要不我来帮你做销售吧?”Rayn愣了一下,随即笑笑说可以啊,正好当时店里没有顾客,Rayn便拿出一些销售的图表让我熟悉情况,我背得很快,当天就系上了有着香源公司Logo的围裙,算是无薪“实习”。
这份工作总体来说很轻松而且有趣,有一位同事在超市门口煮水饺,供顾客试吃,而我则在门口甜甜地问上一句:Can I Help?然后把试吃过后的潜在顾客引入店中的冰柜前,向他们推销我们的水饺,直到最后让他们在购物车里放上几袋,就是一笔成功的业务。这份工作每小时7磅,每周的周末工作10小时,还能免费吃上一顿饱饱的水饺,让我很满足。第二周我正式上岗前,Rayn给了我400份宣传单让我发放,薪酬40磅,我在电话里欢呼雀跃,因为我想象中400份传单在半小时内就能轻松发完。结果Rayn从伦敦给我拉过来整整一车!因为每份“传单”都有书本那么厚,是香源公司一整年的voucher(单据)。我集合小伙伴的力量,用了四天连搬带发,才把他们全部搞定,赚到了这来之不易的40磅,再加上那周末10小时的销售,仅仅这份工作,我便在一周内赚到了110磅。
我总结了一下,推销员成功的精髓,就是“胆大、心细、不要脸。”只要秉承这三项原则,就没有卖不出去的饺子。由于我是个长相还不错的女生,我的顾客以男士为主,很多平时不进中超的男老外也会特意进来买上几袋,所以我的销量一直还不错,Rayn对我也很满意。而销量的背后,也不只是我个人的技巧,还有很多朋友们看我在这里打工,便会帮忙似地买上几袋,怕我因为销量过低被老板炒鱿鱼。我有位给力的新加坡朋友Ngiam,是新加坡国际学生会的主席,听说我在这里打工,便号召他学生会下所有新加坡同学来我这里买水饺,结果那天所有的水饺全部断货,中超的老板娘乐得合不拢嘴。这份工作带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快乐,但同时,也让学过市场营销这门课程的我深深怀疑书本上所写的“营销的目的是销量”这句话。说实话,我并没有为了销量去推销,反而经常是在与留学生们的说说笑笑中便卖出了几袋,我也很乐意送他们一些公司的赠品,我们都在快乐中得到了实惠。后来有一天,Rayn又从伦敦过来“下基层”,结束工作时已经晚上六点了,我邀请他到我家吃饭。两个室友和我做了六道拿手好菜,四个人喝个畅快淋漓,Rayn说他从来没有到员工家里这样放松过,而四年没回国的他,也终于在那天,找到了家的感觉。
接订单,听力飞速长进
只靠这一份工作,自然是买不起我的LV的,而第二份工作,是由我的好友Tony介绍,到一家叫做Just Eat的广式餐厅做全能小助手。这家广式餐厅虽然在我们的小城很有名,但店面却非常小,而且只接受外送,没有堂食,所有员工只有大厨、两个负责外送的老外司机和我。这家餐厅有着稳定的顾客源,接受网上订单和电话订单,而大厨不懂英文,所以就由我来接电话和网单,把order翻译成中文菜名,拿给大厨,再帮助大厨打下手,递厨具、或者做一些例如炸薯条之类简单的零食,之后再对照订单把所有菜打包放进保温箱,递给司机去外送,一单就OK。这工作听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非常辛苦,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回家都累得说不出话。网上订单还好,直接翻译就可以,但电话订单就要复杂一些,接起来来一句:“Hello, Can I Help?”英国也算是个移民国家,形形色色的英语发音真心让我这个中国留学生欲罢不能,尤其时不时再蹦出几个西欧或印度口音的英语,我只能着急得上蹦下蹿,一遍又一遍地在电话里“Pardon”,甚至请他们把单词拼出来……而这唯一的好处,就是我的英语听力飞速进步,现在与任何老外交流餐饮业词汇完全无障碍,too young too simple。有的时候,订单接踵而至,几分钟内就能有十几单,电话甚至都不会停,我还要听大厨的吩咐帮他递东西,那时便恨不得自己多生出几双手脚来,一口气把所有事全做好,而成长,也在不知不觉地进行着。
一次我正在接电话,大厨要我递炒勺过去,我摁下免提拿着炒勺递过去,没注意脚下踩到了一页滑溜溜的包装纸,身子一滑差点摔倒,而手臂刮到了滚烫的油锅,万幸油锅没有倒,但我的手臂瞬间被烫出半个拳头大的黑色水泡。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的是,我当时面不改色,把炒勺递给厨师,转身回去把电话接完,才匆忙跑到后厨,一边疼得流眼泪一边用冰水冲。当天收工后,老板看到我的手臂吓得后怕,非要把我送医院,我坚持自己简单包扎了一下,该干嘛干嘛。鉴于我此次的英勇无畏和平时任劳任怨从不要求涨工资,老板把他的车借我开,这样我每晚就不用爬山回家而可以开车回家了。我虽然手握驾照,但从未在英国左侧行驶过,因此只小心翼翼地尝试了一天便放弃,把车还给了老板,老板又觉得不好意思,于是把我的时薪从5.5磅涨到了6磅。在餐馆打工的第一周,我进账144磅。 这家餐馆的老板对我还是很好的,只是他有些脾气无常,后来我发觉,他跟厨师私底下有些隔阂,二人又不好摆明了掰盘,于是都冲我撒气。大厨会经常挑我的错,用我听不懂的粤语来批评我,其实无非是说给老板听的;而老板撒气的方式则更加直接和崩溃,那就是扣我工资。我晚来一分钟也扣,弄掉了一个方便盒也扣,厨房吸油纸消耗掉了也要扣,杂七杂八算起来,每周要扣掉我20多磅,让我不爽至极。但我又找不到更好的兼职工作,其他中国餐馆的工资更低,而且我也不愿离开这个好不容易熟悉起来的环境,于是便逆来顺受地争取做到完美。
我太高估伦敦了
打工这类的零活,终究不是赚钱的长久之计,于是我想到了自己的本行——旅游。我来英国读旅游专业的硕士学位,虽然之前在国内的本科没有相关背景,但我对于这个行业非常热爱,也很有学习的热情,再加上英国这边的华人旅行社蛮多,我便自己按照旅行社发的传单上的电话,跟负责人预约了第一次导游面试。导游在英国是很吃香的一个职业,不像在中国那样“费力不讨好”,资本主义国家所有的人工费用都很高,导游除了拿旅行社的固定工资,还能从游客手中得到不菲的小费,而且作为“向导”,导游非常受尊敬。但在英国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游也是很困难的,需要考很多很多的资格证书,每一级都不轻松,不亚于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考试。我在中国没有导游证,在英国更是没有的,而没有导游证的人是不允许带长线旅游团的,一旦被抓到甚至会判刑,所以我只能带旅行社里的一日游、二日游等线路。在轻松而愉悦的面试过后,负责人认为我还算具备一名合格导游所需的特质和能力,倒也爽快,直接给我安排了两周后的伦敦二日游试带团,无薪水,小费靠自己。我很惊讶负责人如此“草率”地就让我带这么重要的一次团,担心的同时,也暗自下定决心,一定拿下这份工作!
Exeter离伦敦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即将带团的我,说句实话,连自己都未曾去过伦敦。我先是用整整两天的时间在网上查找各种资料和攻略,查找酒店和各种餐厅、景点位置,想象可能出现的重重状况,一方面觉得万事已被我安排妥当;另一方面却觉得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于是我陷入了两种极端的心理漩涡中不能自拔,终于在临出团的一周前,跟打工的老板请了假,决定在周末自己去伦敦一趟摸摸底。
我自己订好了来回火车票,却没有订酒店,准备在麦当劳之类的24小时快餐店对付一宿,或者再逛逛伦敦的夜景,后来听同学说伦敦晚上不安全,吓得我决定窝在麦当劳里不出门。伦敦的地铁乱七八糟跟蜘蛛网一样,我对着百度研究了好久也没弄明白那些有着相近颜色的线路为什么会起那些难以理解和记忆的线路名,这不是混淆视听嘛!临走的前一天,我紧张得睡不着觉,一直在后悔为什么非要找导游的工作,结果弄得自己骑虎难下。
然而真正到了伦敦后,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不是因为我聪明或者有高人帮助,而是因为,我太高估伦敦了……从北京而来的我,以为全世界的地铁站都跟北京差不多,每一站相距甚远。我发现,伦敦的地铁站之间大概只有100米。而地铁间的换乘标示虽然不像北京那样明白易懂,倒也有很多工作人员随时候命,我只是站在线路牌前看了两眼,就有人过来问我:Can I Help?直到把我送上应坐的地铁才离开。在伦敦那两天,我围绕着威斯敏斯特把所有知名景点转了个遍,晚上收到了在伦敦上学的朋友的电话,受邀到他国王大学的宿舍里住下,整个行程完美至极。特别是在塔桥偶遇了两年未见的曾一起学英语的老朋友,让我激动得不能自已。按照旅行社安排的行程,我摸透了景点周边所有的交通、餐厅、商店,并自己设计了两条路线供自由行的游客参考。当我坐上回程火车的那一刻,我心中无比地开心和骄傲,在正能量中沉沉睡去,差点坐过了站。
那次两日游的伦敦之行,我得到了72磅小费。然而,断断续续地带团,加上打工的积蓄,仍旧不够我买一款自己喜欢的奢侈品手包,我在一个月内最终没有赚够一千磅,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期中考试和中期论文迫在眉睫,我再没有时间和精力像之前那样玩命地打工赚钱,这个美好的愿景只能暂时搁置。
后来,我用自己赚的钱买了一款垂涎已久的PRADA全球限量款太阳镜,花了300多磅。时间久了,我看着它,感觉无非就是个普通的物件而已,跟国内几百块钱的太阳镜貌似也没什么分别。其实,一直以来,激励我或者说刺激我的,并不是奢侈品本身,而是那种自信的感觉和自食其力的满足。我想,待圣诞假期的时候,那句熟悉的“Can I Help”一定会再次响起。
责任编辑:陈思
没有卖不出的饺子,只有不胆大的销售
说起我的第一份工作,还得算是缘分,因为那份工作不是我找来的,而是碰上的。刚来Exeter(埃克塞特)的时候,陪同学去中国超市买水饺,那天刚好英国香源水饺公司在做试品尝促销活动,而香源的中国籍地区负责人由于人手临时不够,便有了这唯一的一次“下基层”来帮助销售。负责人叫Rayn,非常热情地为我的同学介绍推荐不同口味的水饺,得知与我的同学是老乡,便在闲隙时唠起了家常,于是我因此得知他在Exeter地区人手不足。当时我开玩笑般地自荐:“要不我来帮你做销售吧?”Rayn愣了一下,随即笑笑说可以啊,正好当时店里没有顾客,Rayn便拿出一些销售的图表让我熟悉情况,我背得很快,当天就系上了有着香源公司Logo的围裙,算是无薪“实习”。
这份工作总体来说很轻松而且有趣,有一位同事在超市门口煮水饺,供顾客试吃,而我则在门口甜甜地问上一句:Can I Help?然后把试吃过后的潜在顾客引入店中的冰柜前,向他们推销我们的水饺,直到最后让他们在购物车里放上几袋,就是一笔成功的业务。这份工作每小时7磅,每周的周末工作10小时,还能免费吃上一顿饱饱的水饺,让我很满足。第二周我正式上岗前,Rayn给了我400份宣传单让我发放,薪酬40磅,我在电话里欢呼雀跃,因为我想象中400份传单在半小时内就能轻松发完。结果Rayn从伦敦给我拉过来整整一车!因为每份“传单”都有书本那么厚,是香源公司一整年的voucher(单据)。我集合小伙伴的力量,用了四天连搬带发,才把他们全部搞定,赚到了这来之不易的40磅,再加上那周末10小时的销售,仅仅这份工作,我便在一周内赚到了110磅。
我总结了一下,推销员成功的精髓,就是“胆大、心细、不要脸。”只要秉承这三项原则,就没有卖不出去的饺子。由于我是个长相还不错的女生,我的顾客以男士为主,很多平时不进中超的男老外也会特意进来买上几袋,所以我的销量一直还不错,Rayn对我也很满意。而销量的背后,也不只是我个人的技巧,还有很多朋友们看我在这里打工,便会帮忙似地买上几袋,怕我因为销量过低被老板炒鱿鱼。我有位给力的新加坡朋友Ngiam,是新加坡国际学生会的主席,听说我在这里打工,便号召他学生会下所有新加坡同学来我这里买水饺,结果那天所有的水饺全部断货,中超的老板娘乐得合不拢嘴。这份工作带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快乐,但同时,也让学过市场营销这门课程的我深深怀疑书本上所写的“营销的目的是销量”这句话。说实话,我并没有为了销量去推销,反而经常是在与留学生们的说说笑笑中便卖出了几袋,我也很乐意送他们一些公司的赠品,我们都在快乐中得到了实惠。后来有一天,Rayn又从伦敦过来“下基层”,结束工作时已经晚上六点了,我邀请他到我家吃饭。两个室友和我做了六道拿手好菜,四个人喝个畅快淋漓,Rayn说他从来没有到员工家里这样放松过,而四年没回国的他,也终于在那天,找到了家的感觉。
接订单,听力飞速长进
只靠这一份工作,自然是买不起我的LV的,而第二份工作,是由我的好友Tony介绍,到一家叫做Just Eat的广式餐厅做全能小助手。这家广式餐厅虽然在我们的小城很有名,但店面却非常小,而且只接受外送,没有堂食,所有员工只有大厨、两个负责外送的老外司机和我。这家餐厅有着稳定的顾客源,接受网上订单和电话订单,而大厨不懂英文,所以就由我来接电话和网单,把order翻译成中文菜名,拿给大厨,再帮助大厨打下手,递厨具、或者做一些例如炸薯条之类简单的零食,之后再对照订单把所有菜打包放进保温箱,递给司机去外送,一单就OK。这工作听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非常辛苦,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回家都累得说不出话。网上订单还好,直接翻译就可以,但电话订单就要复杂一些,接起来来一句:“Hello, Can I Help?”英国也算是个移民国家,形形色色的英语发音真心让我这个中国留学生欲罢不能,尤其时不时再蹦出几个西欧或印度口音的英语,我只能着急得上蹦下蹿,一遍又一遍地在电话里“Pardon”,甚至请他们把单词拼出来……而这唯一的好处,就是我的英语听力飞速进步,现在与任何老外交流餐饮业词汇完全无障碍,too young too simple。有的时候,订单接踵而至,几分钟内就能有十几单,电话甚至都不会停,我还要听大厨的吩咐帮他递东西,那时便恨不得自己多生出几双手脚来,一口气把所有事全做好,而成长,也在不知不觉地进行着。
一次我正在接电话,大厨要我递炒勺过去,我摁下免提拿着炒勺递过去,没注意脚下踩到了一页滑溜溜的包装纸,身子一滑差点摔倒,而手臂刮到了滚烫的油锅,万幸油锅没有倒,但我的手臂瞬间被烫出半个拳头大的黑色水泡。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的是,我当时面不改色,把炒勺递给厨师,转身回去把电话接完,才匆忙跑到后厨,一边疼得流眼泪一边用冰水冲。当天收工后,老板看到我的手臂吓得后怕,非要把我送医院,我坚持自己简单包扎了一下,该干嘛干嘛。鉴于我此次的英勇无畏和平时任劳任怨从不要求涨工资,老板把他的车借我开,这样我每晚就不用爬山回家而可以开车回家了。我虽然手握驾照,但从未在英国左侧行驶过,因此只小心翼翼地尝试了一天便放弃,把车还给了老板,老板又觉得不好意思,于是把我的时薪从5.5磅涨到了6磅。在餐馆打工的第一周,我进账144磅。 这家餐馆的老板对我还是很好的,只是他有些脾气无常,后来我发觉,他跟厨师私底下有些隔阂,二人又不好摆明了掰盘,于是都冲我撒气。大厨会经常挑我的错,用我听不懂的粤语来批评我,其实无非是说给老板听的;而老板撒气的方式则更加直接和崩溃,那就是扣我工资。我晚来一分钟也扣,弄掉了一个方便盒也扣,厨房吸油纸消耗掉了也要扣,杂七杂八算起来,每周要扣掉我20多磅,让我不爽至极。但我又找不到更好的兼职工作,其他中国餐馆的工资更低,而且我也不愿离开这个好不容易熟悉起来的环境,于是便逆来顺受地争取做到完美。
我太高估伦敦了
打工这类的零活,终究不是赚钱的长久之计,于是我想到了自己的本行——旅游。我来英国读旅游专业的硕士学位,虽然之前在国内的本科没有相关背景,但我对于这个行业非常热爱,也很有学习的热情,再加上英国这边的华人旅行社蛮多,我便自己按照旅行社发的传单上的电话,跟负责人预约了第一次导游面试。导游在英国是很吃香的一个职业,不像在中国那样“费力不讨好”,资本主义国家所有的人工费用都很高,导游除了拿旅行社的固定工资,还能从游客手中得到不菲的小费,而且作为“向导”,导游非常受尊敬。但在英国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游也是很困难的,需要考很多很多的资格证书,每一级都不轻松,不亚于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考试。我在中国没有导游证,在英国更是没有的,而没有导游证的人是不允许带长线旅游团的,一旦被抓到甚至会判刑,所以我只能带旅行社里的一日游、二日游等线路。在轻松而愉悦的面试过后,负责人认为我还算具备一名合格导游所需的特质和能力,倒也爽快,直接给我安排了两周后的伦敦二日游试带团,无薪水,小费靠自己。我很惊讶负责人如此“草率”地就让我带这么重要的一次团,担心的同时,也暗自下定决心,一定拿下这份工作!
Exeter离伦敦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即将带团的我,说句实话,连自己都未曾去过伦敦。我先是用整整两天的时间在网上查找各种资料和攻略,查找酒店和各种餐厅、景点位置,想象可能出现的重重状况,一方面觉得万事已被我安排妥当;另一方面却觉得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于是我陷入了两种极端的心理漩涡中不能自拔,终于在临出团的一周前,跟打工的老板请了假,决定在周末自己去伦敦一趟摸摸底。
我自己订好了来回火车票,却没有订酒店,准备在麦当劳之类的24小时快餐店对付一宿,或者再逛逛伦敦的夜景,后来听同学说伦敦晚上不安全,吓得我决定窝在麦当劳里不出门。伦敦的地铁乱七八糟跟蜘蛛网一样,我对着百度研究了好久也没弄明白那些有着相近颜色的线路为什么会起那些难以理解和记忆的线路名,这不是混淆视听嘛!临走的前一天,我紧张得睡不着觉,一直在后悔为什么非要找导游的工作,结果弄得自己骑虎难下。
然而真正到了伦敦后,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不是因为我聪明或者有高人帮助,而是因为,我太高估伦敦了……从北京而来的我,以为全世界的地铁站都跟北京差不多,每一站相距甚远。我发现,伦敦的地铁站之间大概只有100米。而地铁间的换乘标示虽然不像北京那样明白易懂,倒也有很多工作人员随时候命,我只是站在线路牌前看了两眼,就有人过来问我:Can I Help?直到把我送上应坐的地铁才离开。在伦敦那两天,我围绕着威斯敏斯特把所有知名景点转了个遍,晚上收到了在伦敦上学的朋友的电话,受邀到他国王大学的宿舍里住下,整个行程完美至极。特别是在塔桥偶遇了两年未见的曾一起学英语的老朋友,让我激动得不能自已。按照旅行社安排的行程,我摸透了景点周边所有的交通、餐厅、商店,并自己设计了两条路线供自由行的游客参考。当我坐上回程火车的那一刻,我心中无比地开心和骄傲,在正能量中沉沉睡去,差点坐过了站。
那次两日游的伦敦之行,我得到了72磅小费。然而,断断续续地带团,加上打工的积蓄,仍旧不够我买一款自己喜欢的奢侈品手包,我在一个月内最终没有赚够一千磅,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期中考试和中期论文迫在眉睫,我再没有时间和精力像之前那样玩命地打工赚钱,这个美好的愿景只能暂时搁置。
后来,我用自己赚的钱买了一款垂涎已久的PRADA全球限量款太阳镜,花了300多磅。时间久了,我看着它,感觉无非就是个普通的物件而已,跟国内几百块钱的太阳镜貌似也没什么分别。其实,一直以来,激励我或者说刺激我的,并不是奢侈品本身,而是那种自信的感觉和自食其力的满足。我想,待圣诞假期的时候,那句熟悉的“Can I Help”一定会再次响起。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