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效追问的实践探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weizh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研究发现,高效率的教师更偏向于让正确回答出问题的学生再提出另一个问题,以达到激励他们深一步思考的目的.但是,部分教师不管当时的问题是否需要追问,都会习以为常地用上追问的日常用语:“对吗”“是不是”“真的吗”“还有没有”,等等.这样的无效追问,不但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相应的锻炼,甚至会弄巧成拙.还有一部分教师为了对回答对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评价语总是“很棒”“真厉害”“真准确”,对于到底好在哪里却只字不提,这大大削减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激情.如此这般的课堂,还能有活力,还能有深度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探索
  一、有效追问的教育价值
  (一)对数学课程的建设价值
  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启发学生的主要途径,在小学数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控制提问在教学活动中的占比,保证教学问题的高质量,数学课程的教育价值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单一围绕“提问”发起的教学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自我建设需求:小學生的惰性思维较为明显,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如果教师采取浅尝辄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并不会主动发起数学知识探究活动.基于此,“追问”才是提升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最优选择.部分教师认为,追问只是对数学教学问题的反复提问,应用价值不大,但在科学的追问活动中,教师提出的追问问题环环相扣,其在帮助学生整理既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说,追问已经成为强化数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数学课程的建设偏向于单一化、平淡化,学生主动回应数学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在数学课堂上扮演着听者的角色,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就如何发展.而在追问机制下,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并对相关数学概念做出积极回应,追问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在一定量的追问活动之后,学生能够在数学教育环节“自问自答”.针对教师给出的数学概念,学生在初步理解其定义之后,会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范围、应用方法展开探究,数学智慧由此得到展现.
  (二)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价值
  在当前的数学教育活动中,追问已经成了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反复追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完成思想上、能力上的同步蜕变: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大部分教师会在学生给出正确答案之后发起追问,并对后续的数学问题做出即时的回应.从教学结果来看,教师的追问与学生的回答并不存在深度联系,其仅是对教学知识的深入剖析而已.但从追问过程来看,在对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能够利用追问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其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中搜集数学概念,并针对未掌握的数学定义发起积极探索,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在追问活动中,学生的数学情感、思维意识、数学表达能力得到同步锻炼.
  二、落实有效追问的实践策略
  (一)课堂追问,解决学习问题
  教师把大部分心血都注入课堂教学中,课堂也是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平台,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也不同程度地采取提问、追问的教学方式.问题的设计不仅为了让学生回答,更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有时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何不再追问一句呢?也许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就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如何追问才最有效呢?笔者觉得,课前挖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精心设计追问,可以使课堂追问的盲目性减少.在上课时,注重对学生的关注,把握好教学的新生成,进行巧妙追问,会使课堂充满激情.
  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对当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精心预设追问,保证追问活动的教育价值.在现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中,追问已经成为教师把握课堂生成的重要教学机制,如果在备课时能对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预设,课堂追问就会超出预期的效果.教师可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设计追问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利用追问消除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抵触心理.部分学生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无法解决难度高的数学问题,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尝试在教学重难点处预设追问,使数学教育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实现重难点的定向突破.要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学生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展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重视追问活动的有效价值.而要想更好地体现追问的价值和有效性,在备课时,我们可以预设学生在教学重难点处可能遇到哪些麻烦,找出引导的最好方式.
  (二)情境追问,应用数学知识
  1.在价值观的确立处巧妙预设追问.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激励学生发散思维,做到不盲从,独立探索,能提出创新性的见解.可是在数学课堂上,如果学生的见解偏离了题目的重难点,偏离了正确的思考方向,我们还能对其夸赞不已吗?所以,教师课前要深挖教材,把握好重难点,带领学生积极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思维脱离了正确的方向,教师要有敏锐性,能及时通过追问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2.抓住教学新生成,及时进行巧妙追问.在数学教学中,许多学生的思考是无法预知的.追问由于本身的不确定性,让它同时具有了偶然性.如何把这两个特性掌握好,让追问变得有效,从而体现出数学教学的高效性?怎么追问?在什么情境下追问?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教学生成,巧妙追问.(1)在缺少独特见解处追问.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觉,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在对问题进行研究时,较多借用他人的思路,缺乏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时,教师就应该想办法帮助学生找到突破点,激励其进行创新思考.好的课堂效果是问出来的,教师有目的地追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还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多样性的目的,让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有效激发,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处于最佳状态.(2)在理解单一浅薄处追问.由于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经验的限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表现出单一、浅薄的思维特点,因此展开追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拓展思考的视野,从多角度出发,进而有新的领悟.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如果发现学生正在展开激烈的讨论,但思路不够开阔,教师应及时提供能够打开学生思路的方法,通过恰当的追问,创建思维平台,激发出创新的灵感.(3)在学生无从下手处追问.如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出的相关问题超出了学生当前的认知范围,那么问题虽然抛出来了,但学生无从下手,怎么办?笔者认为,除了通过给学生拓展教学内容以求得对深层次知识的理解外,可再通过追问改变此题难度系数或变换思考方向,给学生带来“柳暗花明”的惊喜.追问保留着“欲速则不达”的教育特点,在对学生进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空间,确保其能够主动利用教学资源或课外资源回应教师的追问,唯有保证学生对追问做出回答,追问的价值才能全面体现出来.   三、关于追问的思考
  1.教學与精心的预设相结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要挖透教材,做到胸有成竹;要精心研究教法,做到手到擒来.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活动中的预见性和把控力.然而,课堂教学活动毕竟是多变的,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囊括多变的课堂生成.因此,教学中出现的一般问题是可以预设的,但也有许多是不可预设的,要依据课堂中的具体情况而变.这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有时候教师没有把文本吃透,不能及时想出有效的追问.而无效的追问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反而会将学生问得满心疑惑,无从下手.
  2.预设兼顾每一个学生的追问.一个班级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情况,追问谁,不追问谁,要在追问之前选择好,尽量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部分教师的“偏重式”教学理念依旧没有得到修正,在数学教育活动中,其往往只会对成绩优异、课堂问答活跃、能够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发起追问,在这一落后的追问环境下,其他学生的数学表达欲望无法被满足,追问活动根本无法展现其教育价值.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努力尝试落实全方位的追问,针对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追问问题,通过调整追问难度控制追问活动,促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被教师关注的机会,满足学生的展示欲望.
  3.追问时的评价语要精心预设,积极回应学生的回答.教师在日常备课中设计追问内容时,一般都能做到鼓励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但在理答的内容上往往是“好”“很好”“你真棒”等低层次的机械重复,缺乏激励性,从而使学生有种被敷衍、被冷落的感觉.如果教师能充分预设学生的应答情况,再预设几种有效的评价激励语,长期坚持下来,定会提高课堂教学机智,让每一个学生充满自信地展示自己.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教师应选定不同的追问评价制度.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较差,主动回应数学问题的积极性不强.针对这类学生,当其对追问问题做出回应时,教师应对其积极的态度给予肯定,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在一段时间的追问活动之后,再对学生的答案、思想进行评价.对于数学表达能力比较出色的学生,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答案进行评价,促使其在追问、回答的过程中积累更为丰富的数学知识.
  4.对于追问活动的总结.教师应当以某一章节的教学活动为周期,主动对追问活动进行记录,并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整理,针对所提出追问问题优化追问理念,保证追问的科学性、有效性.当提出的问题无法获得学生的反馈时,教师应及时降低追问难度,适当放低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主动对数学知识做出回应.在学生给出答复之后,教师应对追问的人数、回答的人数、回答的质量等进行记录,逐步调整追问的思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当前的追问机制进行评价,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保证追问活动的科学性,消除因难度过高、脱离教材而产生的负面问题.追问的价值并不在于“难住学生”,唯有帮助学生在追问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追问活动才算是科学且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宋特.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4):253.
  [2]严忠华.有效追问,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黑河教育,2019(7):64-65.
其他文献
以某高架桥下的基坑开挖工程为例,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方法,分析基坑开挖引发的斜坡稳定性问题以及不同的基坑支护方案对邻近高架桥梁桩基础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后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L i含量的L i/M gO 催化剂,并通过TG-DTA、% 吸附及X R D 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对丙烷在L i/M gO 催化剂表面的两种吸附状态所占据的空间体积大小进行
采用双模板自组装、炭化、氢氟酸蚀刻和磺化等手段制备了具有分级有序多孔结构的磺化碳(SCHOP),并分别在500、6 0 0和7 0 0 ℃考察了炭化温度对分级有序多孔碳微观结构的影响;
<正> 美国罗门哈斯公司近日宣布提高下列产品在亚太地区的销售价格:包装、建筑、运输和压敏行业所有粘合剂及相关产品提价幅度为6%~15%,于2003年3月15日生效。价格的提升是原材
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镍负载量的NiP/SAPO-11催化剂,并用N2吸附-脱附、吡啶红外光谱、NH3-TPD、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脂肪酸甲酯催化加氢脱氧
使用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3O4粒子,并以此为原料制备出Fe3O4/MgAl-LDH,将其焙烧产物Fe3O4/Mg(Al)O作为微藻油脂和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利用产物生物柴油产率作为评价催化剂的
2019年11月26日至27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的责任与使命”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会上公布了第六
我国是个严重缺水国家,淡水资源尤其短缺,因此合理使用淡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水成为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该铝-硅联合缓蚀剂适合用于静态、动态淡水及海水循环
基于对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研究,阐述农业生产现状,分析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具有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有害生物传播、提升农产品质量等重要作用;为促使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