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来源 :酿酒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j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酿酒废弃物(俗称丢糟)是白酒生产后产生的一般固体废弃物,是白酒行业产量最大的副产品。我国目前丢糟产量巨大,实现丢糟资源化利用对白酒行业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本文综述了丢糟资源化利用途径的现状和进展,包括丢糟能源化利用技术、丢糟生产饲料技术、生产有机肥、食品工业生产技术和提取有效成分等途径。对现有各项常用丢糟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简要概述,并对丢糟处理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实现丢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建立了酿酒原料及白酒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A或OTA)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或ZON)的检测方法。测定OTA的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5 mmol/L乙酸铵,ZON的流动相为乙腈、超纯水。结果表明,OTA和ZON分别在0.5~50 ng/mL和0.5~200 n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9,方法检出限均小于0.1 ng/mL;不同浓度的OTA和ZON标准品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67%~1
用滤纸涂布法从固态发酵的醋醅中分离到1株耐酸黑曲霉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ARTP)对该菌株进行了诱变,通过专利方法“鉴定霉菌分解淀粉能力的方法”定性筛选出正向突变株,在不同酸度条件下测定了出发菌株和诱变菌株的淀粉酶、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诱变后菌株酸性淀粉酶活和酸性蛋白酶活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53.3%和46.0%,是食醋生产中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菌种。
采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内标法测定果酒中的甲醇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内标物为正丙醇,结合正交试验从升温程序、初始柱温和进样口温度3个方面对国标法的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色谱条件,即升温程序:初始温度40℃,保持1 min,以3℃/min升至65℃,再以25℃/min升至200℃,保持5 min;检测器温度:240℃;进样口温度:220℃。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对果酒中的甲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醇质量浓度在41.24~618.60 mg/L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
根据国家标准《浓香型白酒》报批稿中离子色谱法(第二法),对浓香型白酒中己酸含量进行检测,参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根据计算公式分析不确定度来源
为了评价酱香型白酒中的有机酸类化合物(Organic acid compounds,OACs)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活性及潜在的机制,检测OACs抑制Hp的最小半数抑菌浓度(MIC50)及
本研究优化了黑莓、蓝莓复合果酒的加工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通过对果酒的酒精度、得率、糖酸比、总多酚、总花色苷含量以及色度、色调、透光率等的比较,考察黑莓、蓝莓的配比,发酵温度,时间和方法对复合果酒品质的影响,以及低温贮藏条件下果酒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黑莓、蓝莓复合果酒的发酵条件为黑莓、蓝莓的比例在7∶3~1∶1之间,果浆发酵和果汁发酵均可,温度25℃时发酵6~8 d,温度13℃时发酵8~10 d,此工艺发酵得到的黑莓、蓝莓复合果酒总花色苷含量为446~548 mg/L,总多酚含量3240~4500 m
为马瑟兰干红葡萄酒的生产选择适宜的商业酿酒酵母。以烟台主栽品种马瑟兰酿酒葡萄为原料,使用CECA、CEC01、Selectys La Raffinee和WET137等4种不同的商业酿酒酵母进行单一菌株酒精发酵获得干型红葡萄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4款干红葡萄酒中香气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并用香气活性值(OAV)法对特征香气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马瑟兰干红葡萄酒中共检测出39种挥发性物质,酯类物质17种,醇类物质9种,酸类物质9种,酚类物质2种,萜烯类
采用锰砂氧化法、加热煮沸法、反渗透法对酿造生产用水进行处理,探究3种处理方式得到的生产用水对窖泥质量、原酒骨架成分、原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锰砂氧化法处理生产用水用于酿酒生产未能提高窖泥品质,未起到平衡原酒骨架成分的作用,仅对出酒率略有提高,使用加热煮沸法处理生产用水对窖泥、原酒骨架成分及优级率均无改善,使用反渗透法处理生产用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窖泥质量,对优化原酒骨架成分及提高原酒产质量有益。
堆积糖化是酱香型白酒酿造非常独特和关键的工序,堆积糖化质量直接影响窖内发酵结果,决定着原酒出酒率和品质。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平顶式”和“尖顶式”堆积糖化方式对糖化堆温度、酒醅微生物群系和理化指标以及产质的相关影响生产实验,探索不同堆积糖化方式对酱香型白酒生产的影响。实验发现,当糖化堆采用“平顶式”堆积糖化方式时,糖化堆酒醅升温幅度略高,糖化堆酒醅主要酿酒微生物数量较优,入窖酒醅还原糖含量相对更大,原酒出酒率与优级品率均较优。
通过将白酒原酒分别贮存在陶坛、食品级304不锈钢罐中,并对其进行跟踪分析(包括感官分析及主要风味成分分析),剖析不同贮存容器对白酒原酒风味成分的影响,为科学、合理贮存原酒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