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进入新的世纪中,哲学必须为现实服务,反映时代精神。但是,如何使哲学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现实的社会效益,需要进一步研究,避免在哲学应用研究中的实用主义倾向。
关键词: 哲学;哲学应用;实用主义;时代精神
首先,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个时代的实践在理论上的最高结晶。作为时代的产物,其功能、特点应当与时代的发展相同步。哲学既产生于实践,同时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人们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实践的进步。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指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创立了列宁主义,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了列宁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到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深打上了20世纪中叶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时代烙印。邓小平同志把毛泽东思想中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江泽民同志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说明,哲学必须关注时代,反映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其次,哲学服务实践的过程,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样,“判断认识和理论之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列宁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指导本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以革命胜利和实践的重大成就为其根本目的和唯一标准的。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提出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告诉我们,哲学服务于现实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标准,必须把研究的基本点确立在指导实践的发展,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上,使研究成果能开拓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新领域,获得研究的预期效果。不应当以研究的需要而对于严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采取轻率的态度。正如恩格斯所批评的:“可惜人们往往认为,只要掌握了主观原理,而且还并不总是掌握的正确,那就算已经充分地理解了新理论并且立刻就能够应用它了。”是否在研究中采取严肃的科学态度,反映了研究者不同的价值趋向和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倾向。哲学的应用研究成果如果不能体现理论的科学性、完整性、深刻性,就不会产生应有的实践效果和社会效益。毋庸置疑,在哲学应用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倾向,有的是基于充分发挥哲学的社会功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现实的社会效益,因而对应用的客体进行认真地调查研究,全面地考察应用的根据和条件,把握哲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联系,这种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内容新颖,形式生动,现实感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令人耳目一新,富有开拓和启迪意义,这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是严肃的科学的态度。也有的基于个人研究的需要,急功近利,没有对相关的研究领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察,哲学的总体精神没有把握,在根据不充分,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对哲学采取轻率的态度,尽管其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哲学应用看法或理论,但普遍表现为名不符实,抑或是哲学名词的罗列加上专业材料的堆砌。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它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其科学性的根本体现。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实践,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是一回事,而能否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又是另一回事。实践的任何一次飞跃,都可以看作是哲学功能的充分发挥,是人们正确地运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的结果。既是说,哲学的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事物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的把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认识领域。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社会实践领域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深化,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所有这些,都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研究课题,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指导、概括和总结。对此,哲学当然不能漠然视之,否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
人們对它的认识由积累材料阶段进入到整理材料阶段,哲学应用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果是符合实际和被理论界肯定的。除此之外,大量的实践和认识领域还处在进行过程中,人们对其生成条件、内在机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看不到这一点,很容易导致不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哲学服务现实的泛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4页[M].人民出版社,1991,(6).
[2]马克思恩格斯第4卷.第479页[M].人民出版社,1972,(5).
关键词: 哲学;哲学应用;实用主义;时代精神
首先,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个时代的实践在理论上的最高结晶。作为时代的产物,其功能、特点应当与时代的发展相同步。哲学既产生于实践,同时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人们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实践的进步。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指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创立了列宁主义,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了列宁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到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深打上了20世纪中叶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时代烙印。邓小平同志把毛泽东思想中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江泽民同志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说明,哲学必须关注时代,反映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其次,哲学服务实践的过程,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样,“判断认识和理论之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列宁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指导本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以革命胜利和实践的重大成就为其根本目的和唯一标准的。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提出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告诉我们,哲学服务于现实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标准,必须把研究的基本点确立在指导实践的发展,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上,使研究成果能开拓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新领域,获得研究的预期效果。不应当以研究的需要而对于严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采取轻率的态度。正如恩格斯所批评的:“可惜人们往往认为,只要掌握了主观原理,而且还并不总是掌握的正确,那就算已经充分地理解了新理论并且立刻就能够应用它了。”是否在研究中采取严肃的科学态度,反映了研究者不同的价值趋向和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倾向。哲学的应用研究成果如果不能体现理论的科学性、完整性、深刻性,就不会产生应有的实践效果和社会效益。毋庸置疑,在哲学应用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倾向,有的是基于充分发挥哲学的社会功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现实的社会效益,因而对应用的客体进行认真地调查研究,全面地考察应用的根据和条件,把握哲学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联系,这种研究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内容新颖,形式生动,现实感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令人耳目一新,富有开拓和启迪意义,这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是严肃的科学的态度。也有的基于个人研究的需要,急功近利,没有对相关的研究领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考察,哲学的总体精神没有把握,在根据不充分,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对哲学采取轻率的态度,尽管其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哲学应用看法或理论,但普遍表现为名不符实,抑或是哲学名词的罗列加上专业材料的堆砌。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它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其科学性的根本体现。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实践,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是一回事,而能否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又是另一回事。实践的任何一次飞跃,都可以看作是哲学功能的充分发挥,是人们正确地运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的结果。既是说,哲学的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事物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的把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认识领域。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社会实践领域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深化,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所有这些,都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研究课题,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指导、概括和总结。对此,哲学当然不能漠然视之,否则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
人們对它的认识由积累材料阶段进入到整理材料阶段,哲学应用研究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果是符合实际和被理论界肯定的。除此之外,大量的实践和认识领域还处在进行过程中,人们对其生成条件、内在机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看不到这一点,很容易导致不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哲学服务现实的泛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4页[M].人民出版社,1991,(6).
[2]马克思恩格斯第4卷.第479页[M].人民出版社,19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