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患者气管切开时间对长期机械通气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CU早期气管切开与晚期气管切开对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预后影响以及护理要求。

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2月重症病房气管切开患者80例,按照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机械通气,对照组为晚期机械通气。比较两组肺炎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C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病死率。

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CCU住院天数、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4,2.28,2.39;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肺炎1例,死亡1例,并发症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行早期气管切开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C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而且不影响患者的病死率以及肺炎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以及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运动指导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孕8~12周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66例,按就诊时间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孕期饮食、运动和体质量增长知识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方案制订和每周电话随访。比较两组孕24~28周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阳性率和GDM的发病率。结果干预组50
期刊
目的探究出院后专职护士健康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干预组采用出院后专职健康指导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教育指导护理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社会功能缺陷和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低于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方案培训护士对住院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法培训护士后护理方式,评价两组护士在培训前后对难治性肺结核疾病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巧的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以及自我效能。结果培训后,25名护士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技能评分均有提升
目的观察分析以人为本护理对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肾脏疾病患者9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以人为本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做出评价,治疗后对患者及其家属采用本院特制的调查问卷进行医护人员调查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癌痛患者疼痛控制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住院的癌痛患者46例为对照组,2014年7—11月在本科室住院的癌痛患者44例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对癌症患者疼痛控制进行现状分析、设立目标、制定与实施对策。对应用品管圈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状况及疼痛控制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疼
期刊
目的建立《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由19名专家对拟定《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进行两轮问卷函询,获得专家的一致性意见,初步构建《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结果《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包含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5个部分,其中Ⅰ级指标5个、Ⅱ级指标18个。结论《护理学基础》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的条目专家意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