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出现部份中小PCB企业倒闭,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会出现更多案例,
在这样一场中小企业危机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整个竞争环境和政策环境的恶化,
而对于PCB中小企业而言,如何经营突围、如何做品牌已成为最为迫切的问题。
对于中小PCB企业来说,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
那就是企业面临没有订单,生产设备在闲置,员工放假,不是因为设备或是技术不好,而是没有市场需求,没有客户下单,公司的产品可以说从技术质量、价格、都让客户觉得满意,客户迟迟不下单,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熬多久,而这些辛辛苦苦打拼积累的设备一旦企业破产倒闭也将变成一堆废铁!这不够悲哀吗?我们都知道,这市场上并不缺好的产品。再好的产品,光靠企业声撕力竭的去吆喝自身特点有多好,技术有多新,对于正处于日趋理性的消费群体而言,未免有王婆卖瓜之嫌。
市场与需求相矛盾 PCB中小企业难以抵御金融风险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PCB生产基地,产值比重高达40%,面对中国启动新的十二五计划,PCB产业再度面临许多挑战。行业专家表示,中国新的十二五计划,针对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将大力推动,包括环节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配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与新能源汽车,而这七大新兴产业都与PCB息息相关,也将带来新的需求,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PCB。
其实,就PCB中小企业来讲,光凭老板自身对市场的悟性和敏锐,以及以往曾令自己自豪不已的高速发展来作为参照样板,只会显示出其颓势和破绽,被以往所谓的成功掩盖住的矛盾在重压下会重新浮出水面。同时,直面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一个企业如果光靠自身拥有的社会关系贮备和营销资源积累等显然是不具备竞争力的。
对于PCB行业来说,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从表面上看,是产能过剩和通缩压力,从背面看,则是普通民众在社会保障不足恃的情况下悭于消费的惜金行为。所谓产能过剩并非真正的产能过剩,所谓内需不足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内需不足。
珠三角PCB中小型企业大多处长期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研发集中于供应商,订单主要来自下游客户,企业只负责接单按图样加工生产,导致所处产业被挤压在国际产业链低端,既无自主知识产权,又无定价权,利润率极低,平均利润率在3%左右。因为长期被动接受国际化产业分工,经过多年市场化的竞争,珠三角PCB中小企业所处产业存在着许多结构性缺陷,如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市场结构对外依赖程度过高等。很多企业尽管经过以往长期经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实力,但仍然不足以抵御一般的风险,更不要说像本次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这样的风暴了。
高门槛之下经营环境恶化 企业化身战神 “过五关斩六将”
欣兴转投资全创科技董事长陈明星认为,PCB行业现在有三大课题需要正视,包括经营环境日趋严峻、三高(高学历、高工资、高流动)习题难解、就地扩厂或另觅他处(留或走的两难),其中经营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PCB中小企业的发展。
成本关、用工关、汇率关、融资关、税负关……珠海某PCB厂黄先生感叹,现在中小企业发展真的很不容易,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企业影响很大,虽然成本上升了,但是我们却不敢提价太多。企业的利润大大减少了,本来就微薄的利润变得越来越无法维持,我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接这样客户的订单,不接吧企业设备闲着,员工没活干,接吧又是明着亏。”某PCB企业一部门经理卢某的一席话让我们看到PCB行业面临的市场困境。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企业经营环境有所恶化,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6月末,广东省注册企业127.86万家,1月~6月注销企业1.53万家,吊销企业3.26万家,注、吊销企业与上年同期比较增加2.58万家,注、吊销企业占比同比增加1.83个百分点。其中,珠三角某市作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上半年该市累计关停企业261家。
环保门槛的抬高令PCB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上加难,再加上“毒苹果”事件对PCB行业造成的恶劣影响,一些社会人士对电子产品产业链上游的PCB生产企业展开了抨击,这对于众PCB企业可谓“雪上加霜”;此外,广东银监局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税负偏重、流动性偏紧等原因,中小企业生存出现困境。
转型与营销 企业内外兼修增强市场竞争力
针对目前珠三角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困境,广东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邱俊为难道,“不能说现在比2008年困难,就要求国家要像2008年那样扩大内需、扩大流动性。”
“现在是中小企业洗牌的重要阶段。”广东省社科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平凡说,原来在市场空间比较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就容易产生一种惰性而不会主动创新,处于一种比较低级的发展状态。现在市场空间紧缩,就促使中小企业必须要进行蜕变和转型升级。
广州市民营企业商会副会长丘育华也认为,目前的困难局面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未来将出现一个逐步优胜劣汰的过程,不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转型升级之路仍相当不易。对PCB行业来说,做了十几年的企业,不少老板都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要让他们改变生产方式很难。特别是在国内外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转型难度加大。然而必须面对的是,只有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产品得到创新发展,效果增强了,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企业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科学的市场开拓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第二法宝。在此前提之下市场开拓体系的确立是以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为基础的。PCB的产品特性决定他的订单的唯一性,即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客户不要就不可能销售给别的买家,所以企业的产品结构不能太单一,客户也不能太单一。行业曾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深圳某PCB企业为大型电视厂供应线路板,是这家PCB企业的最主要客户,最高峰时70%的订单来自这家电视机厂,但当这家电视机厂自已投资PCB厂以后,订单锐减造厂开工不足,虽然也经过多次产品转型,并常试开拓FPC市场,但为时已晚最终倒闭。
PCB企业的客户订单比例结构的优化必须有周密、详细、切实可行的策划,同时,更要结合市场,迅速反应,及时调整。PCB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寻找新的市场热点,在合适的时候切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从而取得企业利益最大化。如东莞某PCB厂的市场订单的比例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讯等各占25%,内外销比例也是各占50%,而且企业扩张速度一直保持很谨慎,当遇到今年的危机就从容多了,虽然下半年市场不景气,但是东边不亮西边亮,所以一直保持产能满载,企业也稳健发展。
单单生产出适应需求的产品还不是企业唯一的目的,在供不应求的时代,企业最关心的事情是能否扩大制造规模,而现在面对供过于求的市场则需要关注三点:
首先,感知需求必须准确,也就是说对市场的敏感度如果不准确或不灵,这个企业所有的工作都在把自己推向一条死路;
第二,感知并满足需求的速度必须快速,因为有可能其它的PCB企业都在列队角逐同一个客户,如果速度不够快,这家企业就没有与其它同业共同参赛的资格;
第三,要保持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这种动力的真正来源是市场,而不是靠组织的行政命令。靠行政推动获得创新动力的企业,在动力状态上就像在搞运动,而动力不足时的运动间歇,就是企业被淘汰出局的时刻。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企业生产产品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生产出的产品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
企业实现市场需求并不意味着结束。对PCB行业来说,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对市场的敏锐触觉是确定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机会对每一个企业都是公平的,毋庸置疑,如何确立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是每一个PCB企业,特别是中小PCB企业的战略思考。
在这样一场中小企业危机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整个竞争环境和政策环境的恶化,
而对于PCB中小企业而言,如何经营突围、如何做品牌已成为最为迫切的问题。
对于中小PCB企业来说,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
那就是企业面临没有订单,生产设备在闲置,员工放假,不是因为设备或是技术不好,而是没有市场需求,没有客户下单,公司的产品可以说从技术质量、价格、都让客户觉得满意,客户迟迟不下单,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熬多久,而这些辛辛苦苦打拼积累的设备一旦企业破产倒闭也将变成一堆废铁!这不够悲哀吗?我们都知道,这市场上并不缺好的产品。再好的产品,光靠企业声撕力竭的去吆喝自身特点有多好,技术有多新,对于正处于日趋理性的消费群体而言,未免有王婆卖瓜之嫌。
市场与需求相矛盾 PCB中小企业难以抵御金融风险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PCB生产基地,产值比重高达40%,面对中国启动新的十二五计划,PCB产业再度面临许多挑战。行业专家表示,中国新的十二五计划,针对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将大力推动,包括环节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配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与新能源汽车,而这七大新兴产业都与PCB息息相关,也将带来新的需求,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PCB。
其实,就PCB中小企业来讲,光凭老板自身对市场的悟性和敏锐,以及以往曾令自己自豪不已的高速发展来作为参照样板,只会显示出其颓势和破绽,被以往所谓的成功掩盖住的矛盾在重压下会重新浮出水面。同时,直面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一个企业如果光靠自身拥有的社会关系贮备和营销资源积累等显然是不具备竞争力的。
对于PCB行业来说,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从表面上看,是产能过剩和通缩压力,从背面看,则是普通民众在社会保障不足恃的情况下悭于消费的惜金行为。所谓产能过剩并非真正的产能过剩,所谓内需不足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内需不足。
珠三角PCB中小型企业大多处长期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研发集中于供应商,订单主要来自下游客户,企业只负责接单按图样加工生产,导致所处产业被挤压在国际产业链低端,既无自主知识产权,又无定价权,利润率极低,平均利润率在3%左右。因为长期被动接受国际化产业分工,经过多年市场化的竞争,珠三角PCB中小企业所处产业存在着许多结构性缺陷,如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市场结构对外依赖程度过高等。很多企业尽管经过以往长期经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实力,但仍然不足以抵御一般的风险,更不要说像本次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这样的风暴了。
高门槛之下经营环境恶化 企业化身战神 “过五关斩六将”
欣兴转投资全创科技董事长陈明星认为,PCB行业现在有三大课题需要正视,包括经营环境日趋严峻、三高(高学历、高工资、高流动)习题难解、就地扩厂或另觅他处(留或走的两难),其中经营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PCB中小企业的发展。
成本关、用工关、汇率关、融资关、税负关……珠海某PCB厂黄先生感叹,现在中小企业发展真的很不容易,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企业影响很大,虽然成本上升了,但是我们却不敢提价太多。企业的利润大大减少了,本来就微薄的利润变得越来越无法维持,我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接这样客户的订单,不接吧企业设备闲着,员工没活干,接吧又是明着亏。”某PCB企业一部门经理卢某的一席话让我们看到PCB行业面临的市场困境。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企业经营环境有所恶化,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6月末,广东省注册企业127.86万家,1月~6月注销企业1.53万家,吊销企业3.26万家,注、吊销企业与上年同期比较增加2.58万家,注、吊销企业占比同比增加1.83个百分点。其中,珠三角某市作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上半年该市累计关停企业261家。
环保门槛的抬高令PCB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上加难,再加上“毒苹果”事件对PCB行业造成的恶劣影响,一些社会人士对电子产品产业链上游的PCB生产企业展开了抨击,这对于众PCB企业可谓“雪上加霜”;此外,广东银监局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税负偏重、流动性偏紧等原因,中小企业生存出现困境。
转型与营销 企业内外兼修增强市场竞争力
针对目前珠三角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困境,广东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邱俊为难道,“不能说现在比2008年困难,就要求国家要像2008年那样扩大内需、扩大流动性。”
“现在是中小企业洗牌的重要阶段。”广东省社科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平凡说,原来在市场空间比较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就容易产生一种惰性而不会主动创新,处于一种比较低级的发展状态。现在市场空间紧缩,就促使中小企业必须要进行蜕变和转型升级。
广州市民营企业商会副会长丘育华也认为,目前的困难局面是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未来将出现一个逐步优胜劣汰的过程,不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转型升级之路仍相当不易。对PCB行业来说,做了十几年的企业,不少老板都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要让他们改变生产方式很难。特别是在国内外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转型难度加大。然而必须面对的是,只有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产品得到创新发展,效果增强了,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企业也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科学的市场开拓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第二法宝。在此前提之下市场开拓体系的确立是以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为基础的。PCB的产品特性决定他的订单的唯一性,即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客户不要就不可能销售给别的买家,所以企业的产品结构不能太单一,客户也不能太单一。行业曾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深圳某PCB企业为大型电视厂供应线路板,是这家PCB企业的最主要客户,最高峰时70%的订单来自这家电视机厂,但当这家电视机厂自已投资PCB厂以后,订单锐减造厂开工不足,虽然也经过多次产品转型,并常试开拓FPC市场,但为时已晚最终倒闭。
PCB企业的客户订单比例结构的优化必须有周密、详细、切实可行的策划,同时,更要结合市场,迅速反应,及时调整。PCB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寻找新的市场热点,在合适的时候切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从而取得企业利益最大化。如东莞某PCB厂的市场订单的比例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讯等各占25%,内外销比例也是各占50%,而且企业扩张速度一直保持很谨慎,当遇到今年的危机就从容多了,虽然下半年市场不景气,但是东边不亮西边亮,所以一直保持产能满载,企业也稳健发展。
单单生产出适应需求的产品还不是企业唯一的目的,在供不应求的时代,企业最关心的事情是能否扩大制造规模,而现在面对供过于求的市场则需要关注三点:
首先,感知需求必须准确,也就是说对市场的敏感度如果不准确或不灵,这个企业所有的工作都在把自己推向一条死路;
第二,感知并满足需求的速度必须快速,因为有可能其它的PCB企业都在列队角逐同一个客户,如果速度不够快,这家企业就没有与其它同业共同参赛的资格;
第三,要保持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这种动力的真正来源是市场,而不是靠组织的行政命令。靠行政推动获得创新动力的企业,在动力状态上就像在搞运动,而动力不足时的运动间歇,就是企业被淘汰出局的时刻。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企业生产产品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生产出的产品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
企业实现市场需求并不意味着结束。对PCB行业来说,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对市场的敏锐触觉是确定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机会对每一个企业都是公平的,毋庸置疑,如何确立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是每一个PCB企业,特别是中小PCB企业的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