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表现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的一场现代艺术运动,其影响广泛,在西方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05年,表现主义团体“桥社”首先建立,随后又出现了“青骑士”和“新客观派”,这三个团体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内在的合理性和连续性,分别代表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发起、成熟和最后阶段。它们存在的时间都不算长,但却涌现出了一大批表现主义艺术家,其各具特色,并创作出了大量作品,同时也发展出了系统的表现主义美学理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和影响。
【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桥社;青骑士;新客观派
20世纪初西方美术界涌现出各种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其中,表现主义便是这一片璀璨艺术星海中的一颗繁星。表现主义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西方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表现主义的发起阶段——桥社
1905年,表现主义社团“桥社”在德累斯顿成立,标志着表现主义登上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舞台。“桥社”由就读于德累斯顿技术学院的四位大学生共同组建,为首的是恩斯特 基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其余三位分别是费瑞茨 布莱尔(Fritz Bleyl)、埃里希 海克尔(Erich Heckel))和卡尔 施密特-罗特鲁夫(Karl Schmidt-Rottluff)。他们的专业并非美术,而是建筑,但他们都热爱绘画艺术,对官方正统的绘画风格极为不满,渴望一种全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正是由于这种志同道合的艺术理念,使四位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创立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艺术团体——“桥社”。
“桥社”这个名称很有象征意义,通常认为其出自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桥是过去与未来的连接和过渡,由于桥社的艺术主张既包含与当下时代相挂钩的激进的艺术风格,又包含借鉴原始艺术和中世纪艺术的复古风格,“桥”这个字很好的概括了“桥社”的艺术追求。
“桥社”从1905年创立到1913年彻底分裂,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八年的时间,但这个团体的成员却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并且尝试了许多实验性的新艺术,提出了新的艺术理论,对德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恩斯特 基尔希纳
基尔希纳是桥社最主要的发起者和该社团的核心人物,也是极富才华的一位艺术家。他最擅长的艺术种类是木刻,除木刻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油画、素描和版画作品,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最初,他受到法国野兽派尤其是马蒂斯的影响,追求简洁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通过形和色的处理达到一种独特的装饰性平面效果,但他的作品所呈现出的气质与风格却与马蒂斯画作所传达出的欢乐闲适的意趣大相径庭。这是由于他同时受到蒙克的影响,作品充满痛苦和悲观的情绪。“桥社”从德累斯顿迁往柏林后,他创作了大量描绘柏林街景的杰作,由于他一直热衷于研究哥特艺术,这时哥特式线条在他的作品中开始彰显个性,紧绷的线条和颤抖的笔触,充分展示了大都市的快节奏、冷漠以及人们的孤独与空虚。
2.卡尔 施密特-罗特鲁夫
施密特-罗特鲁夫是桥社创始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对色彩具有极强的掌控力。他受到后印象派尤其是凡 高的影响,擅长使用对比色和补色,同时他也受到了法国野兽派的影响,追求鲜艳的色彩和平面化的构图。他反对一味模仿自然,有意识的简化造型,避免过多的细节,色彩上常将深红、褐色、蓝色和深绿等颜色同时运用在一幅画作中,在不和谐中产生一种生机勃勃和大胆的绘画风格。
在桥社成员中,罗特鲁夫是离抽象艺术最近的一个。他在表现主义的抽象形式的边缘徘徊,但是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抽象画家。
二、表现主义的成熟阶段——青骑士
青骑士(Der Blaue Reiter)于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与德累斯顿的“桥社”南北呼应,形成了表现主义在德国的两大阵营。
青骑士是从一个叫做“新艺术家联盟”(Die neue Kuenstlervereinigung)的组织中分裂出来的,由于“新艺术家联盟”成员的艺术能力良莠不齐,使得社团内部的紧张和矛盾逐渐升级,并最终导致了社团的瓦解。
1911年,康定斯基、马尔克和明特尔离开新艺术家联盟之后,组建了《青骑士》编辑部,并举办了青骑士编辑部成员展览,这为青骑士社团的联合奠定了基础。青骑士社团的成员主要有瓦西里 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弗朗兹 马尔克(Franz Marc)、奥古斯都 麦克(August Macke)和保罗 克利 (Paul Klee)等。社团最核心、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康定斯基。
青骑士社团中的成员不仅包括德国本土画家,也包括众多外国画家,而且很多艺术家在流派的划分上具有多重身份,它没有像“桥社”成员那样形成一种共同风格,而是以一种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使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倾向。
青骑士社团对现代艺术最重要的贡献来自于康定斯基的成就——对抽象精神的揭示,用图像来表现内心世界,从具象成功走向了抽象。
1.瓦西里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是“青骑士”的创始人和核心人物,他虽然是俄国人,但是却在德國开启了艺术生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被认为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康定斯基抛弃了对于客观物象的再现和模仿,也不再追求画面的意味,而是把艺术家的内在情感和经验放在中心位置,运用纯粹的形式和色彩来表现精神和情感。“康定斯基赋予各种基本的色彩以不同的象征意义。把黄色看成是人类的世俗、大地;蓝色是天空色,是高贵,象征着生华;绿色是平静、自我的满足……”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色彩共同构成了康定斯基的抽象画。
康定斯基不仅在绘画方面有巨大的突破和贡献,在艺术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他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就是《论艺术的精神》。从这部著作中可以看出康定斯基深受黑格尔和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运用分析的方法,将事物分成对立的两类:他强调精神,认为精神是最本源、最具创造性的因素,反对唯物主义,批判物质带来的诱惑和混乱;注重表现内在情感,外在形式只是表达内在情感的载体;反对再现,反对写实,认为抽象是来自心灵的创作,是传达内在情感最有效的手段。 康定斯基在前人哲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理论,对当代及后代艺术家给予了巨大的启发和深远的影响。
2. 弗朗兹 马尔克
马尔克是青骑士社团的另一位重要成员,是他经过各种努力使 《青骑士》刊物得以出版问世,并与康定斯基共同创立了该社团。凡 高的作品给马尔克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并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了他之后的创作。
马尔克最喜欢的绘画题材是动物,他认为与人类和其他自然形象相比,动物是最纯净、最无辜、也最适合表现艺术的生机勃勃。他创作了大量以动物为题材的画作,《蓝马》是马尔克重要的作品,画面是三匹蓝色的马,色彩鲜艳大胆,线条曲折婉转,整个画面呈现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在这里,“形”依然存在,但已经被恣意平涂的色彩弱化了原有的功能和作用。
而在另一幅稍晚的作品《马厩》中,马的躯体被分解成五颜六色的块面,并重新组合,体现了其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并开始探索抽象艺术。在他的晚期作品《戰争的形式》中,则完全展示了形与形、色与色之间的抗衡,及由这种抗衡而产生的异乎寻常的张力,这标志着马尔克完全走向了抽象化。
三、 二十世纪德国表现主义——新客观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桥社”和“青骑士”社团先后瓦解,但他们的瓦解并没有造成表现主义的衰败,反而出现了更多的表现主义艺术家以及新的表现主义团体。柏林“分离派”和“新分离派”等团体的出现、艺术周刊《狂飙》的创立,都标志着表现主义的中心转移到了柏林,并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实际上,“新客观派“并不是一个社团的名称,而是一个展览会的名称,提出者和组织者是德国曼海姆艺术馆的馆长古斯塔夫 哈特劳伯。
“新客观派”活跃于一战之后,当时德国的政治形势非常复杂和动荡,因此,“新客观派”的作品充满了战争的阴影和悲观主义色彩。艺术家开始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直面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用画笔客观的展示生活中的丑陋现象,以这种方式对现实社会进行带有讽刺意味的抨击。
在艺术手法上,他们不像“桥社”和“青骑士”的前辈那样更多的关注形式与精神的问题,而是偏重于运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描绘,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同时也不排斥抽象的手法,让抽象语言在揭露客观现实时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1. 马克思 贝克曼
马克思 贝克曼是“新客观派”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创作非常注重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早期画风深受法国印象派尤其是马奈的影响,他与同时期表现主义艺术家的区别在于没有完全致力于对于艺术形式激进改革的尝试。
贝克曼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宗教和历史为题材,充满了对人类苦难命运的思考,表现出悲天悯人的艺术家情怀。
一战后,在战争中受到摧残和强烈刺激的贝克曼开启了新的创作风格,他开始放弃精细的描绘,忽略笔触的效果,而专注于对于体积的描绘和表现,使画面的体积感无懈可击,达到一种雕塑感,他的作品充斥着痛苦、控诉和震撼。《夜》是贝克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画面中的人物被挤压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人物表情和动作极其痛苦和扭曲,这种空间体积的压迫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压抑的感受,表现了画家对于纳粹暴行的控诉和憎恶。
提到贝克曼对于现代艺术所做的巨大贡献就不得不提他所创作的三联画。独特的主题、宏伟的构图、深奥的内涵构成了贝克曼三联画的特征。与单幅绘画作品相比,三联画能够更好地阐释主题,呈现史诗般的气势,也能够更好的表现画家的寓意和情感。
2. 奥托 迪克斯
迪克斯的早期作品受到凡 高、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等的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时期,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些风格的融合运用与尝试。但是在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后,迪克斯的绘画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物造型由立体、抽象转向了客观描绘。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痛苦生活,迪克斯放弃了对于形式的探索,更多的是对绘画内容的思考,这也导致他的创作走向现实描绘成为一种必然。战争、暴力、血腥、色情、残破的躯体成为他绘画的主题,来自战争的体验成为迪克斯创作生涯的重要题材。
迪克斯对现代艺术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在绘画语言与形式上创造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在真实描绘物象时,突然加入极为夸张的元素,使人产生荒诞、不真实的怪异感觉,为了区别“超现实主义”,它被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
参考文献:
[1] 曹卫东 主编. 审美政治化:德国表现主义问题.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 崔庆忠 编著. 表现主义.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
[3] [德]沃尔夫-迪特尔·杜贝 著,张言梦译. 表现主义艺术家(M).第1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李黎阳 著. 德国现代美术史.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5] 苏宇. 论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产生与发展.山东大学,2009
[6] 李华.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研究. 河北大学,2012
作者简介:刘小茜(1984-),女,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族:汉,职称:中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桥社;青骑士;新客观派
20世纪初西方美术界涌现出各种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其中,表现主义便是这一片璀璨艺术星海中的一颗繁星。表现主义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西方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表现主义的发起阶段——桥社
1905年,表现主义社团“桥社”在德累斯顿成立,标志着表现主义登上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舞台。“桥社”由就读于德累斯顿技术学院的四位大学生共同组建,为首的是恩斯特 基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其余三位分别是费瑞茨 布莱尔(Fritz Bleyl)、埃里希 海克尔(Erich Heckel))和卡尔 施密特-罗特鲁夫(Karl Schmidt-Rottluff)。他们的专业并非美术,而是建筑,但他们都热爱绘画艺术,对官方正统的绘画风格极为不满,渴望一种全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正是由于这种志同道合的艺术理念,使四位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创立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艺术团体——“桥社”。
“桥社”这个名称很有象征意义,通常认为其出自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桥是过去与未来的连接和过渡,由于桥社的艺术主张既包含与当下时代相挂钩的激进的艺术风格,又包含借鉴原始艺术和中世纪艺术的复古风格,“桥”这个字很好的概括了“桥社”的艺术追求。
“桥社”从1905年创立到1913年彻底分裂,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八年的时间,但这个团体的成员却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并且尝试了许多实验性的新艺术,提出了新的艺术理论,对德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恩斯特 基尔希纳
基尔希纳是桥社最主要的发起者和该社团的核心人物,也是极富才华的一位艺术家。他最擅长的艺术种类是木刻,除木刻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油画、素描和版画作品,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最初,他受到法国野兽派尤其是马蒂斯的影响,追求简洁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通过形和色的处理达到一种独特的装饰性平面效果,但他的作品所呈现出的气质与风格却与马蒂斯画作所传达出的欢乐闲适的意趣大相径庭。这是由于他同时受到蒙克的影响,作品充满痛苦和悲观的情绪。“桥社”从德累斯顿迁往柏林后,他创作了大量描绘柏林街景的杰作,由于他一直热衷于研究哥特艺术,这时哥特式线条在他的作品中开始彰显个性,紧绷的线条和颤抖的笔触,充分展示了大都市的快节奏、冷漠以及人们的孤独与空虚。
2.卡尔 施密特-罗特鲁夫
施密特-罗特鲁夫是桥社创始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对色彩具有极强的掌控力。他受到后印象派尤其是凡 高的影响,擅长使用对比色和补色,同时他也受到了法国野兽派的影响,追求鲜艳的色彩和平面化的构图。他反对一味模仿自然,有意识的简化造型,避免过多的细节,色彩上常将深红、褐色、蓝色和深绿等颜色同时运用在一幅画作中,在不和谐中产生一种生机勃勃和大胆的绘画风格。
在桥社成员中,罗特鲁夫是离抽象艺术最近的一个。他在表现主义的抽象形式的边缘徘徊,但是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抽象画家。
二、表现主义的成熟阶段——青骑士
青骑士(Der Blaue Reiter)于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与德累斯顿的“桥社”南北呼应,形成了表现主义在德国的两大阵营。
青骑士是从一个叫做“新艺术家联盟”(Die neue Kuenstlervereinigung)的组织中分裂出来的,由于“新艺术家联盟”成员的艺术能力良莠不齐,使得社团内部的紧张和矛盾逐渐升级,并最终导致了社团的瓦解。
1911年,康定斯基、马尔克和明特尔离开新艺术家联盟之后,组建了《青骑士》编辑部,并举办了青骑士编辑部成员展览,这为青骑士社团的联合奠定了基础。青骑士社团的成员主要有瓦西里 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弗朗兹 马尔克(Franz Marc)、奥古斯都 麦克(August Macke)和保罗 克利 (Paul Klee)等。社团最核心、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康定斯基。
青骑士社团中的成员不仅包括德国本土画家,也包括众多外国画家,而且很多艺术家在流派的划分上具有多重身份,它没有像“桥社”成员那样形成一种共同风格,而是以一种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态度使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倾向。
青骑士社团对现代艺术最重要的贡献来自于康定斯基的成就——对抽象精神的揭示,用图像来表现内心世界,从具象成功走向了抽象。
1.瓦西里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是“青骑士”的创始人和核心人物,他虽然是俄国人,但是却在德國开启了艺术生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被认为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康定斯基抛弃了对于客观物象的再现和模仿,也不再追求画面的意味,而是把艺术家的内在情感和经验放在中心位置,运用纯粹的形式和色彩来表现精神和情感。“康定斯基赋予各种基本的色彩以不同的象征意义。把黄色看成是人类的世俗、大地;蓝色是天空色,是高贵,象征着生华;绿色是平静、自我的满足……”这些具有象征意味的色彩共同构成了康定斯基的抽象画。
康定斯基不仅在绘画方面有巨大的突破和贡献,在艺术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他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就是《论艺术的精神》。从这部著作中可以看出康定斯基深受黑格尔和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他运用分析的方法,将事物分成对立的两类:他强调精神,认为精神是最本源、最具创造性的因素,反对唯物主义,批判物质带来的诱惑和混乱;注重表现内在情感,外在形式只是表达内在情感的载体;反对再现,反对写实,认为抽象是来自心灵的创作,是传达内在情感最有效的手段。 康定斯基在前人哲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理论,对当代及后代艺术家给予了巨大的启发和深远的影响。
2. 弗朗兹 马尔克
马尔克是青骑士社团的另一位重要成员,是他经过各种努力使 《青骑士》刊物得以出版问世,并与康定斯基共同创立了该社团。凡 高的作品给马尔克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并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了他之后的创作。
马尔克最喜欢的绘画题材是动物,他认为与人类和其他自然形象相比,动物是最纯净、最无辜、也最适合表现艺术的生机勃勃。他创作了大量以动物为题材的画作,《蓝马》是马尔克重要的作品,画面是三匹蓝色的马,色彩鲜艳大胆,线条曲折婉转,整个画面呈现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在这里,“形”依然存在,但已经被恣意平涂的色彩弱化了原有的功能和作用。
而在另一幅稍晚的作品《马厩》中,马的躯体被分解成五颜六色的块面,并重新组合,体现了其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并开始探索抽象艺术。在他的晚期作品《戰争的形式》中,则完全展示了形与形、色与色之间的抗衡,及由这种抗衡而产生的异乎寻常的张力,这标志着马尔克完全走向了抽象化。
三、 二十世纪德国表现主义——新客观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桥社”和“青骑士”社团先后瓦解,但他们的瓦解并没有造成表现主义的衰败,反而出现了更多的表现主义艺术家以及新的表现主义团体。柏林“分离派”和“新分离派”等团体的出现、艺术周刊《狂飙》的创立,都标志着表现主义的中心转移到了柏林,并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实际上,“新客观派“并不是一个社团的名称,而是一个展览会的名称,提出者和组织者是德国曼海姆艺术馆的馆长古斯塔夫 哈特劳伯。
“新客观派”活跃于一战之后,当时德国的政治形势非常复杂和动荡,因此,“新客观派”的作品充满了战争的阴影和悲观主义色彩。艺术家开始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直面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用画笔客观的展示生活中的丑陋现象,以这种方式对现实社会进行带有讽刺意味的抨击。
在艺术手法上,他们不像“桥社”和“青骑士”的前辈那样更多的关注形式与精神的问题,而是偏重于运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描绘,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同时也不排斥抽象的手法,让抽象语言在揭露客观现实时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1. 马克思 贝克曼
马克思 贝克曼是“新客观派”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创作非常注重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早期画风深受法国印象派尤其是马奈的影响,他与同时期表现主义艺术家的区别在于没有完全致力于对于艺术形式激进改革的尝试。
贝克曼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宗教和历史为题材,充满了对人类苦难命运的思考,表现出悲天悯人的艺术家情怀。
一战后,在战争中受到摧残和强烈刺激的贝克曼开启了新的创作风格,他开始放弃精细的描绘,忽略笔触的效果,而专注于对于体积的描绘和表现,使画面的体积感无懈可击,达到一种雕塑感,他的作品充斥着痛苦、控诉和震撼。《夜》是贝克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画面中的人物被挤压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人物表情和动作极其痛苦和扭曲,这种空间体积的压迫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压抑的感受,表现了画家对于纳粹暴行的控诉和憎恶。
提到贝克曼对于现代艺术所做的巨大贡献就不得不提他所创作的三联画。独特的主题、宏伟的构图、深奥的内涵构成了贝克曼三联画的特征。与单幅绘画作品相比,三联画能够更好地阐释主题,呈现史诗般的气势,也能够更好的表现画家的寓意和情感。
2. 奥托 迪克斯
迪克斯的早期作品受到凡 高、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等的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时期,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些风格的融合运用与尝试。但是在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后,迪克斯的绘画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物造型由立体、抽象转向了客观描绘。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痛苦生活,迪克斯放弃了对于形式的探索,更多的是对绘画内容的思考,这也导致他的创作走向现实描绘成为一种必然。战争、暴力、血腥、色情、残破的躯体成为他绘画的主题,来自战争的体验成为迪克斯创作生涯的重要题材。
迪克斯对现代艺术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在绘画语言与形式上创造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在真实描绘物象时,突然加入极为夸张的元素,使人产生荒诞、不真实的怪异感觉,为了区别“超现实主义”,它被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
参考文献:
[1] 曹卫东 主编. 审美政治化:德国表现主义问题.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 崔庆忠 编著. 表现主义.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
[3] [德]沃尔夫-迪特尔·杜贝 著,张言梦译. 表现主义艺术家(M).第1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李黎阳 著. 德国现代美术史.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5] 苏宇. 论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产生与发展.山东大学,2009
[6] 李华. 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研究. 河北大学,2012
作者简介:刘小茜(1984-),女,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族:汉,职称:中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