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摄影大众化的角度看,摄影逐渐摆脱“贵族艺术”的名号,不再是摄影师的独门绝技,走下“神坛”的摄影从最早的单纯纪念性行为演变成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的行为。而摄影大众化的发展与摄影的技术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手机摄影正是摄影技术日臻丰富和成熟的产物。
【关键词】大众摄影;摄影技术;创作方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数摄影师对影像常驻的渴求,摄影技术和摄影观念也在悄然发生转变。从摄影技术的发展角度出发,照相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结构到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的融合,感光材料也经历了从传统银盐到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发展,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的演变过程同时代表着摄影术从贵族走向平民的历程。
一、硬件设施对摄影技术发展造成的影响
人类记事的方式经历了由结绳到甲骨,再到笔与纸,铅与火,光与电的进化过程。从结绳记事说、物件记事说再到最后的刻画符号说,人类的记事方式的演变同时代表了记忆方式的变革。在人类记忆的发展变革中,可以归为语言革命、书写革命、传播革命和数字革命,而数字革命则是这四大革命中里程碑式的改革,它无疑让人类的记忆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数字时代下的摄影让人类的记忆更具便捷和共享性,人类将从中获得更加丰富的记忆感受。
观人类有据可考的发展历史,最早关于小孔成像的原理记载,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而后改朝换代,在北宋时期的著作《梦溪笔谈》中,出现了关于这一原理的详细实验描述。几乎在同一时期,西方科学家也开始认识到小孔成像的规律,并对关于其如何能够成功运用到实践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自此摄影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智能化,如今已进入数码摄影的新时代。
二、摄影技术发展为摄影大众化奠定基础
“我对被拍摄对象有强烈的操纵欲望,希望他们可以受我的影响,进入我为照片设计的规定氛围里。成为我的诉说的道具,成为一个象征符号。”正如观念摄影师马良在自述中提到,他的照片具有鲜明的操纵感和戏剧性再现,在《不可饶恕的孩子》这幅作品中,摄影师用面具这一元素将模特的脸部全部遮盖,隔断了其眼神所衍生出的故事,以创造新的诉说。除此以外,夸张的舞蹈动作,荒诞而又唯美的场景布置,每一张照片都在诉说着摄影师强烈的个人情感。
世界上首部具备拍照功能的手机诞生于2000年,虽然这部拍照手机只是搭载了一个具有11万像素的CMOS摄像头,不仅配置低,拍照效果更是无从谈起,但是其随时记录、实时拍摄的便捷功能依然令人们惊喜万分。时至今日,是否带有拍照功能成为了检验一部手机功能是否全面的重要标准之一。当下,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人必备的通讯工具和生活工具,正是看准了手机市场具备的巨大潜力,才使得德国的两大光学元老卡尔蔡司和莱卡也放下摄影镜头界的贵族身份,积极投身到为手机拍摄功能而配备或研发其光学配件的行列中。在摄影史上,“决定性瞬间”这一概念被无数的摄影名家所反复实践,许多经典的摄影之作正是这一概念的再现,尤其是新闻和纪实类作品。智能手机作为一个随时方便使用的快捷摄影工具,可以更加便捷的定格美好的瞬间。
从传统意义上看,艺术创作是属于少数艺术家的专利,大多数人往往只能欣赏而无法真正参与创作,但是,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为普通人能够参与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能。作为英国摄影家兼评论家,格里·巴杰在其出版的《摄影的精神》一书中所提到:“人人都会拍照。尽管不是人人都能拍摄出大量的摄影艺术作品,但每个人都能拍出一张伟大的照片。这样说并不贬低摄影大师的作品,而正是说明了为什么摄影被称为民主的艺术。”摄影逐渐摆脱“贵族艺术”的名号,不再是摄影师的独门绝技,走下“神坛”的摄影从最早的单纯纪念性行为演变成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的行为。
三、摄影的大众化发展引发的思考
摄影的大众化使得人人都可以摄影,但是摄影的最初标准不能变。虽然摄影的创作手法变得多元化,但并非人人都是真正的摄影艺术家,因为不是每一个摄影师都能拥有新鲜有力且充满灵感的想法。
在数字技术发展愈加迅猛的今天,摄影也随之进入到数字时代,技术不再是决定摄影创作的重要因素,摄影艺术家赋予作品的思想内涵是决定摄影艺术创作成败的关键。技术的革新为拍摄带来便捷,同时也让拍摄变得廉价,但是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身的价值并不会因此遭遇贬值。数码相机的勃兴,让摄影师可以不再像使用胶片相机一样,对每一次拍摄都审慎的对待,对每一次取景构图都谨慎的选取。而且在拍摄完成之后,也可以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后期的再构图和曝光修正等手段来修饰前期拍摄的瑕疵。但就是身处这种便捷之中,作为摄影师很容易丢失一种摄影人对待摄影应有的态度。越来越大的扩充存储卡,即拍即显的简易操作使得每次按下快门的权利变得很随意,不必像从前一样心里倒计数。而端正態度,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张摄影照片是作为一名摄影师应当具备的职业情怀和职业操守,这种态度的缺失对于摄影师来说无疑是一种缺憾。
四、结语
绘画艺术没有因为摄影术的诞生而消亡,摄影艺术同样也不会因为摄影的大众化而消失。摄影艺术会随着每一次的技术革新而发生改变。为了适应这种新事物而促使摄影艺术本身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自我更新,自我生长。毫无疑问,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摄影作为一门高度依托科技的艺术在其创造性上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与多样性,这一点使得摄影创作更是如虎添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能带给人们更多的方便快捷,让人们从各种需要亲自动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然而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优势的同时,一系列需要摄影艺术家直面并深思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参考文献:
[1]顾铮.摄影思想史(修订版)[M].第1版第1次印刷.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林路.视觉的理性与激情[M].第1版第1次印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朱晴(1994-5),女,汉族,山东省菏泽市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摄影。
【关键词】大众摄影;摄影技术;创作方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数摄影师对影像常驻的渴求,摄影技术和摄影观念也在悄然发生转变。从摄影技术的发展角度出发,照相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结构到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的融合,感光材料也经历了从传统银盐到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发展,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的演变过程同时代表着摄影术从贵族走向平民的历程。
一、硬件设施对摄影技术发展造成的影响
人类记事的方式经历了由结绳到甲骨,再到笔与纸,铅与火,光与电的进化过程。从结绳记事说、物件记事说再到最后的刻画符号说,人类的记事方式的演变同时代表了记忆方式的变革。在人类记忆的发展变革中,可以归为语言革命、书写革命、传播革命和数字革命,而数字革命则是这四大革命中里程碑式的改革,它无疑让人类的记忆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数字时代下的摄影让人类的记忆更具便捷和共享性,人类将从中获得更加丰富的记忆感受。
观人类有据可考的发展历史,最早关于小孔成像的原理记载,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而后改朝换代,在北宋时期的著作《梦溪笔谈》中,出现了关于这一原理的详细实验描述。几乎在同一时期,西方科学家也开始认识到小孔成像的规律,并对关于其如何能够成功运用到实践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自此摄影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智能化,如今已进入数码摄影的新时代。
二、摄影技术发展为摄影大众化奠定基础
“我对被拍摄对象有强烈的操纵欲望,希望他们可以受我的影响,进入我为照片设计的规定氛围里。成为我的诉说的道具,成为一个象征符号。”正如观念摄影师马良在自述中提到,他的照片具有鲜明的操纵感和戏剧性再现,在《不可饶恕的孩子》这幅作品中,摄影师用面具这一元素将模特的脸部全部遮盖,隔断了其眼神所衍生出的故事,以创造新的诉说。除此以外,夸张的舞蹈动作,荒诞而又唯美的场景布置,每一张照片都在诉说着摄影师强烈的个人情感。
世界上首部具备拍照功能的手机诞生于2000年,虽然这部拍照手机只是搭载了一个具有11万像素的CMOS摄像头,不仅配置低,拍照效果更是无从谈起,但是其随时记录、实时拍摄的便捷功能依然令人们惊喜万分。时至今日,是否带有拍照功能成为了检验一部手机功能是否全面的重要标准之一。当下,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人必备的通讯工具和生活工具,正是看准了手机市场具备的巨大潜力,才使得德国的两大光学元老卡尔蔡司和莱卡也放下摄影镜头界的贵族身份,积极投身到为手机拍摄功能而配备或研发其光学配件的行列中。在摄影史上,“决定性瞬间”这一概念被无数的摄影名家所反复实践,许多经典的摄影之作正是这一概念的再现,尤其是新闻和纪实类作品。智能手机作为一个随时方便使用的快捷摄影工具,可以更加便捷的定格美好的瞬间。
从传统意义上看,艺术创作是属于少数艺术家的专利,大多数人往往只能欣赏而无法真正参与创作,但是,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为普通人能够参与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能。作为英国摄影家兼评论家,格里·巴杰在其出版的《摄影的精神》一书中所提到:“人人都会拍照。尽管不是人人都能拍摄出大量的摄影艺术作品,但每个人都能拍出一张伟大的照片。这样说并不贬低摄影大师的作品,而正是说明了为什么摄影被称为民主的艺术。”摄影逐渐摆脱“贵族艺术”的名号,不再是摄影师的独门绝技,走下“神坛”的摄影从最早的单纯纪念性行为演变成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的行为。
三、摄影的大众化发展引发的思考
摄影的大众化使得人人都可以摄影,但是摄影的最初标准不能变。虽然摄影的创作手法变得多元化,但并非人人都是真正的摄影艺术家,因为不是每一个摄影师都能拥有新鲜有力且充满灵感的想法。
在数字技术发展愈加迅猛的今天,摄影也随之进入到数字时代,技术不再是决定摄影创作的重要因素,摄影艺术家赋予作品的思想内涵是决定摄影艺术创作成败的关键。技术的革新为拍摄带来便捷,同时也让拍摄变得廉价,但是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身的价值并不会因此遭遇贬值。数码相机的勃兴,让摄影师可以不再像使用胶片相机一样,对每一次拍摄都审慎的对待,对每一次取景构图都谨慎的选取。而且在拍摄完成之后,也可以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后期的再构图和曝光修正等手段来修饰前期拍摄的瑕疵。但就是身处这种便捷之中,作为摄影师很容易丢失一种摄影人对待摄影应有的态度。越来越大的扩充存储卡,即拍即显的简易操作使得每次按下快门的权利变得很随意,不必像从前一样心里倒计数。而端正態度,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张摄影照片是作为一名摄影师应当具备的职业情怀和职业操守,这种态度的缺失对于摄影师来说无疑是一种缺憾。
四、结语
绘画艺术没有因为摄影术的诞生而消亡,摄影艺术同样也不会因为摄影的大众化而消失。摄影艺术会随着每一次的技术革新而发生改变。为了适应这种新事物而促使摄影艺术本身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自我更新,自我生长。毫无疑问,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摄影作为一门高度依托科技的艺术在其创造性上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与多样性,这一点使得摄影创作更是如虎添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能带给人们更多的方便快捷,让人们从各种需要亲自动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然而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优势的同时,一系列需要摄影艺术家直面并深思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参考文献:
[1]顾铮.摄影思想史(修订版)[M].第1版第1次印刷.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林路.视觉的理性与激情[M].第1版第1次印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朱晴(1994-5),女,汉族,山东省菏泽市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