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审题能力,探求解题新路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w1234567890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总会出现一些难度大的数学题,这类题目形式新颖、开放性强。这就需要采用独特的解法与技巧才能进行下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努力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在解题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用创新思维审视题目,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从已知条件出发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在解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学会通过题目中已知条件与要求得到的结论,来探讨解题思路。在通常情况下,解题思路中就包含着解题方法。因此,教师要把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并进行认真的思考。不同的解题思路,就会产生不同的解题方法。例如:有4台大织布机与10台小织布机同时工作了4个小时,一共织出72米布匹;6台大织布机与4台小织布机同时工作10小时,共织出160米布匹,照这样计算,那么2台大织布机和2台小织布机每小时各织出多少米布?在对学生进行读题指导时,引导学生真正弄清楚已知与未知的条件各是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把已知条件与未知结果建立一种联系。这里面的关系就蕴含了两种工作方式中具有怎样的等量联系。再通过这种等量联系,列二元一次的方程组。在解题思考的同时,还要结合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迅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同时建立起来了。因此,在分析解题思路的同时,把解题的方法也考虑到其中。
  二、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散问题的难度
  很多数学问题看起来非常的难,但经过老师对难点进行分解后,学生就会感到很简单。在遇到疑难的题目时,首先要学会一步一步的分解问题,分散问题的难度,从而使问题化难为易。例如:某农民承包50亩山林,经过市场调查并结合植物生长规律,预计水果成熟上市后,苹果每亩能够盈利3000元,种植草莓只能盈利2000元。于是这个农民决定把两种水果树兼种,其中种植苹果树每亩一次性投入1万元,而种植草莓为0.9万。①如果要种植x亩苹果,投资的总成本为y万元,列出y与x的函数式;②现在这个农民低于47万的资金,如果想让一年的总利润不少于11.8万元,那么他应该怎样来种植?请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盈利最大的种植方案?这是关于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题,学生读起来就感觉到十分的棘手。这时,我们就应该运用化繁为简的思想,对问题进行剖析:因为共种植50亩,其中苹果的成本为每亩1万元,种草莓每亩0.9万元,设种植了x亩苹果,成本投入为y万元。这样,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三、在分析与质疑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初中学生正处在好奇与幻想的年龄阶段,他们爱提问题,并希望能解释问题。这种心理因素正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学会质疑,才能在解题过程中产生新的解题方法。例如:在探讨“每隔几分”与“每几分”时,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每隔几分”和“每几分”意思一样吗?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间隔的含义:①间隔,距离;②遮断,阻隔。都有“断”、“不相连”的意思。我们通常所说的“每隔1天写1篇日记”,可以理解成1号写了日记,就3号再写,中间要断开1天,而不是1号上午8时写了日记,隔1天24小时,2号上午8时又写日记,也就是“每隔1天写1篇日记”与“每2天写1篇日记”意思相同。公交车7:00发车,每隔10分钟再发车其意思就理解为第一次发车与第二次发车之间断开10分钟,而不包括两个指定时间在内,进行断开计算。数学中不管是“每隔几分”还是“每几分”都是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应尊重人们俗成的理解,依据人们的生活经验,把“每隔几分”与“每几分”区分开来,这样就在质疑中使自己的思维畅通。
  四、在变换审题角度中形成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在提炼、总结、归纳、应用等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获得的,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过,他们才能逐步的悟出其中的内容、技能、思想。把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数学思想、推理方法、建模能力等应用到解题中去,就会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后,就能从中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一道题讲解之后,还需要我们要换个角度进行思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是否还有其它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这样,就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在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中,通过认真的比较,来分辨不同解法的优劣,从而总结出解题的规律,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案。例如:已知 a≥0,b≥0,且a+b=1,求证(a+2)(a+2)+(b+2)(b+2)≥25/2 。能证明这个不等式方法很多,除了一些基本证法以外,我们还可利用二次函数的求最值、三角代换等途径完成。但解题方法的掌握,数学思想的形成,这才能让学生获得受益终生的解题策略。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要对题目中已知条件进行深入的剖析,熟练的掌握解决问题的相关定理。并且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然后灵活的运用解题策略来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在解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运用能力,不断的总结解题技巧,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其他文献
上午十点半,我拿到了坦桑尼亚米库米国家公园的门票,时值八月中旬,是坦桑尼亚的旱季。  一辆观光车等候在园区门口,是敞篷吉普,有八个座位,底座很高,四面通风,没有护栏。司机图瓦格是一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眼睛和皮肤一样黑,笑的时候露出两排整整齐齐的白牙。  他载着我们缓缓驶入草原腹地,BBC纪录片中的图景变得真实可感。  突然一个急刹车,图瓦格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迅捷地翻上车顶,紧张地朝四周眺望
期刊
要达到高效数学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满足所有高效教学的因素,初中数学教师要了解这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合理的策略满足这些因素,最终才能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一、有效知识的构成要素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有时教师会发现自己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学生貌似记住了,一到应用时却容易犯下概念错误,这使数学教师不得不重复以前说过的概念知识。这种教师灌输给学生知识,学生吸收率不高的教学方法不是高效教学。要达成高效教学
该论文研究了离子交换分离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FAAS)和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的联用技术,建立了在线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和脱线预富集-等离子质谱仪联联用测定
荧光检测法因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分析化学领域广受关注。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类小分子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于对糖和血清白蛋白的选择性检测。利用硼酸和二醇间的共价可逆结合原理设计合成了4个糖分子探针。CSP1和CSP2是以香豆素为发色团、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原理的糖探针,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较大的Stokes位移,发射波长分别位于616nm和632nm,比文献报道的探针长50nm以上,有利于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