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德育教育,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贯穿在对学生日常的常规管理中去,同时还要利用平时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决不能对学生进行单一的口头说教,更不能给学生生硬地灌输。
【关键词】习惯养成,课堂,活动,家教
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小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可见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会让一个人受益一生。
1.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造就人才、助人成功;不良的生活习惯则能埋没人才、毁人一生。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要求学生熟记《小学生手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时刻对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每个班均成立“文明礼仪监督小队”,负责观察记录班内发生的不文明行为和好人好事,班干部每周对检查结果公布一次,检查结果做为评比“校级十佳礼仪标兵”的评比条件。为鼓励范错误的同学有改进评比的机会,我们还规定,可以功过相抵,即做了一件好事,就可擦掉一件坏事的相关记录。与此同时,我校还成立以大队委组建的“文明礼仪督查队”,给他们配备统一标志,负责检查全校同学的行为规范。一发现不文明行为,就会及时记录,并与班主任教师联系,让班主任老师在班内进行教育或进行个别谈话教育。对于范错误的同学就会写清班级,点一小黑点,对做好事的同学就点一小红点。学期末,全校以此为标准评比“文明中队”和“校级十佳礼仪标兵”。被评为校级“十佳礼仪标兵”的同学要在全校内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号召身边的同学向他们学习。对于教不改,情节严重的同学,要给予记过、警告、处分等处罚,让其改正错误。为了使每一位同学清楚自己在本学期内行为规范做得怎么样,我们每一学期末要求各班组织开展“规范伴我行”主题班队会自评活动,在自评活动中找出不足,加以改进。自评结果反映在素质报告册上,放假时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配合班主任教师做好对学生的品行教育工作。这种行为评价机制,在学生中间形成了竞争激励机制,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2.发挥课堂教育功能,對学生进行各种思想教育
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多年来,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①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好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课程。②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大量道德教育的好素材,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的品性。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
3.1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项教育活动。近几年来,我们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教育载体,成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①“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活动。②“安全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③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中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帮助学生树立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④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如:我们开设的阳光体育活动工程。阳光体育活动项目繁多,有跳绳、游戏体育类的,有朗读、听说、写作文化类的,有跳棋、象棋类的,还有音乐,美术等专业特长类的。孩子们依照自已的兴趣爱好自选活动项目,在活动中尽情地展示自我,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又让孩子的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此项活动的开展,让孤僻的孩子变得开朗,让懦弱的孩子变得坚强,让不会合作的孩子学会了团结,让不自信的孩子找回了自信,孩子们个个都变得阳光自信起来。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的情感教育。
“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从小培养爱的情感,可使同学之间、家庭之间、师生之间充满爱的氛围,增强亲情、友情,增强凝聚力和团结精神。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做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从不考虑别人,缺少爱心,更没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大多是我行我素。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根据平时的重大节日,开展了一系列爱的教育。如在过三八节时,我们开展献爱心活动。让同学们做一件爱心小事:我为妈妈洗脚、今天我当家、我与差生手拉手、我为老师端上一杯热茶、我为敬老院的老爷爷唱支歌、我为小伙伴梳头等爱心活动。在五一节,开展“劳动最光荣”、“我是小能人”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周末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扫自己的小窝,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学之间的真诚,师生之间的融洽和谐,在活动中享受爱他人与被人关爱的快乐。在活动中感受爱的真谛。在活动中学会关爱他人。在活动中享受奉献爱心的快乐与价值。
4.发挥家教育人功能,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步伐
我校地处农村,大多孩子来自农村,家长的文化素养较低,教育子女的方法更加简单粗暴。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家教理念指导,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采用压制、溺爱或放任的做法,致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意志品质;有的家长自身综合素质较低,有不良嗜好,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部分特殊家庭结构残缺,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忙于生计、外出打工,孩子缺乏父爱和母爱,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性格孤僻、脆弱、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刻不容缓。为此我校启动实施了“家长教育素质工程”,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和“家教咨询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同时,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都列入家长学校工作计划中,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载体,引导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注重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深化家庭成员法制意识和文明素养,以此促进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祖国的希望,现在的儿童将是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只有从小注重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从小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习惯养成,课堂,活动,家教
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小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可见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会让一个人受益一生。
1.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造就人才、助人成功;不良的生活习惯则能埋没人才、毁人一生。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要求学生熟记《小学生手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时刻对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每个班均成立“文明礼仪监督小队”,负责观察记录班内发生的不文明行为和好人好事,班干部每周对检查结果公布一次,检查结果做为评比“校级十佳礼仪标兵”的评比条件。为鼓励范错误的同学有改进评比的机会,我们还规定,可以功过相抵,即做了一件好事,就可擦掉一件坏事的相关记录。与此同时,我校还成立以大队委组建的“文明礼仪督查队”,给他们配备统一标志,负责检查全校同学的行为规范。一发现不文明行为,就会及时记录,并与班主任教师联系,让班主任老师在班内进行教育或进行个别谈话教育。对于范错误的同学就会写清班级,点一小黑点,对做好事的同学就点一小红点。学期末,全校以此为标准评比“文明中队”和“校级十佳礼仪标兵”。被评为校级“十佳礼仪标兵”的同学要在全校内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号召身边的同学向他们学习。对于教不改,情节严重的同学,要给予记过、警告、处分等处罚,让其改正错误。为了使每一位同学清楚自己在本学期内行为规范做得怎么样,我们每一学期末要求各班组织开展“规范伴我行”主题班队会自评活动,在自评活动中找出不足,加以改进。自评结果反映在素质报告册上,放假时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配合班主任教师做好对学生的品行教育工作。这种行为评价机制,在学生中间形成了竞争激励机制,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2.发挥课堂教育功能,對学生进行各种思想教育
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多年来,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①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好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课程。②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大量道德教育的好素材,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的品性。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
3.1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项教育活动。近几年来,我们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教育载体,成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①“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活动。②“安全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③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中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帮助学生树立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④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如:我们开设的阳光体育活动工程。阳光体育活动项目繁多,有跳绳、游戏体育类的,有朗读、听说、写作文化类的,有跳棋、象棋类的,还有音乐,美术等专业特长类的。孩子们依照自已的兴趣爱好自选活动项目,在活动中尽情地展示自我,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又让孩子的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此项活动的开展,让孤僻的孩子变得开朗,让懦弱的孩子变得坚强,让不会合作的孩子学会了团结,让不自信的孩子找回了自信,孩子们个个都变得阳光自信起来。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的情感教育。
“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人间”。从小培养爱的情感,可使同学之间、家庭之间、师生之间充满爱的氛围,增强亲情、友情,增强凝聚力和团结精神。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做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从不考虑别人,缺少爱心,更没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大多是我行我素。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根据平时的重大节日,开展了一系列爱的教育。如在过三八节时,我们开展献爱心活动。让同学们做一件爱心小事:我为妈妈洗脚、今天我当家、我与差生手拉手、我为老师端上一杯热茶、我为敬老院的老爷爷唱支歌、我为小伙伴梳头等爱心活动。在五一节,开展“劳动最光荣”、“我是小能人”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周末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扫自己的小窝,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学之间的真诚,师生之间的融洽和谐,在活动中享受爱他人与被人关爱的快乐。在活动中感受爱的真谛。在活动中学会关爱他人。在活动中享受奉献爱心的快乐与价值。
4.发挥家教育人功能,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步伐
我校地处农村,大多孩子来自农村,家长的文化素养较低,教育子女的方法更加简单粗暴。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家教理念指导,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采用压制、溺爱或放任的做法,致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意志品质;有的家长自身综合素质较低,有不良嗜好,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部分特殊家庭结构残缺,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忙于生计、外出打工,孩子缺乏父爱和母爱,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性格孤僻、脆弱、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刻不容缓。为此我校启动实施了“家长教育素质工程”,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和“家教咨询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同时,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都列入家长学校工作计划中,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载体,引导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注重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深化家庭成员法制意识和文明素养,以此促进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祖国的希望,现在的儿童将是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只有从小注重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从小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