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发校内课程资源入手,促进综合实践活动高效开展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EY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开发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资源,对于该课程的常态化实施非常重要,这是由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应该从学校的环境设计、活动课程设置、各类功能教室的使用乃至实施过程中生成性问题的探究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校园这个“小社会”中,也能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特色   课程资源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课程资源,特别是校本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其中所提到的“真实生活”和“生活情境”,其实质就是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生活经历。
  纵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得较好的案例,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根本;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其指导思想是“源于本土、服务本土”,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呈现出“彰显地域性、回归本土性、具有针对性、兼备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充分发掘本地富有特色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实践资源,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是本课程能持久发展下去的根本条件之一。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来说,校园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与外面的“大社会”相比,同样精彩,但更纯粹,一草一木、一字一画都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汇集了诸多外显性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布置、学科教学实践、各类主题活动等等,这些资源对于师生来说触手可及,是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資源。这类教育资源是显性存在的,有着明显的校本特色,对于师生来说,它们具体、可见,只要对它们稍加整理,就可成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如学校的各个功能教室、食堂、图书馆、菜园、果园等场所,都可成为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进行考察探究、设计制作,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一、精心设计校园环境,让实践活动有根据地
  “学校”的概念,不仅仅是几间教室,它还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以我校为例,我们首先围绕“三香文化”的办学理念,打造优雅、精致的校园环境。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这些环境布置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一进校门,上书“三香育人,香远益清”八个大字的“三香卷轴”映入眼帘,学生们在体验“小导游”这一角色时,都会首先带领参观者来到卷轴前进行讲解,让参观者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整个校园里处处都是景致:“三香苑”曲径通幽,既是学生们读书的好地方,也是他们采茶、养花、种菜的劳动实践基地;“茶香雕塑”古朴醇厚,还原了采茶、制茶的基本工序,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特产绿杨春茶的生产过程;“书香围墙”丰满灵动,呈现了学生们课本中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四大名著的精彩篇章,让学生在读书之余,还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田园风格的“读书吧”温暖舒适,学生们或坐或躺,或荡着秋千享受阅读的乐趣;“香远诗社”“益清茶社”温馨雅致,给学生们提供了茶艺表演、吟诗作赋的场所;农耕文化展览馆里的展品琳琅满目,向学生们展示了那些已不再使用的农耕用具,提醒他们不忘历史、不忘乡土……校园里的每一处布置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努力让学校的每一块石头、每一面墙壁、每一棵花草都会说话。这些环境设置为学生们提供了实践的情境与实践的场所。
  二、不断丰富课程种类,让实践活动有生长点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所有特色建设都应该根植于教学,所有特色发展都要借助于课程,特别是实践类的课程来实施。首先,学校根据校舍条件、教师特长、学生兴趣等,开设了15个实践社团,分“书香”系列、“茶香”系列、“泥土香”系列。每周五下午,全校学生都分散在“经典诵读”“墨韵流长”“香远诗社”“茶道表演”“种菜”“采茶”“养花”等社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其次,我们根据农村学校实际,开展了“午间读书”“候车读书”活动。学生中午都在学校食堂就餐,因此我们因地制宜,开展“午间读书”活动,一吃完饭,校园广播系统就开始播放《诗经》《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诵读内容,学生们一边玩耍一边沉浸在古典诗词的韵味之中。12点半开始,师生一起进班或者到书吧自由读书。学生平时都是由家长接送上下学,有的学生放学要等待一个小时左右,于是我们开辟了“候车书吧”,组织学生在候车时读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除此之外,学校还专门开设了阅读活动课程,让学生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写一写”等形式来读好一本书。
  再次,学校还开发了具有乡土气息的滚铁环、跳皮筋、跳房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大课间活动项目。最后,学校还编制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田园阅读》,低、中、高三个学段各一册,每册分上下卷。上卷“回归经典”,选编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名家名篇,内容包括经典诗词、地理物产、农耕文化等;下卷“回归本土”,是我们自编的内容,介绍了家乡绿茶、家乡历史、家乡风俗等。校本教材让学生亲近母语,亲近家乡,亲近自然,呼吸泥土的芳香,绽放自由的生命。
  三、积极拓展专用教室功能,让实践活动有加油站
  学校的理化实验室、网络教室、图书室、机器人教室、比特实验室等专用教室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提供了舞台,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研究《科技改变生活》这个主题时,学校可以开放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给学生使用,让他们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当出现图书管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时,可以采用职业体验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图书室的管理与运行。热衷于研究的学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更加细心管理,认真搜集信息,完成相关信息资源的查找和积累。而理化实验室、机器人教室、比特实验室为学生们提供了可以实践自己想法的场所。除此之外,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专业教师团队,并保证每周固定的活动时间。在整个活动中,指导教师可以协调各个专用场所的使用,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教育辅助功能,为学生搭建探索的平台,给学生实现梦想的空间。   四、善于捕捉育人契机,让实践活动有爆发点
  不仅是各类功能教室,校园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也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挖掘,从而走向对问题的深层次探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抓住校园内的常见现象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则充分体现出综合实践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育思想。
  比如,在开展《校园节水行动》这一主题活动时,学生通过采访和查找资料等前期活动,了解到污水的排放也是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社会公德,保护环境”的宗旨是不变的。但在讨论如何处理污水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人们都说可以“变废为宝”,污水其实也有用,只要不是有害的。比如餐飲污水,经过适当处理以后,污水可以变为肥水。这一观点立刻在活动中引起了广泛讨论,也出现了很多争议。这时,教师要及时抓住这样的机会,充分利用这种资源,组织相关论证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调查或实验,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在活动结束前,还可以组织一场辩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
  那么,这些污水会有什么用处呢?这是活动的拓展、延伸。学校操场围墙外边有新开辟的实践基地——菜园,种植小组正为没肥料而发愁呢。利用讨论的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两个小组一起进行设想验证。经过调查、走访、实验,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般的餐饮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这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将污水静置发酵后再进行处理,便成了一种有机肥料,长期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用它完全可以代替市面上常用的化学肥料。这样的实践过程,激发起学生深厚的研究兴趣。于是,教师又引导学生设计引水入园的方法,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运用了根部滴灌加叶面喷洒的方法,将处理过的食堂污水引入菜园。学生在质疑、调查、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学会了综合实践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其中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从考察探究到社会服务,从设计制作到职业体验,都有可以引导学生去实践的内容。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进一步挖掘校内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促进自主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乡村教师专项课题《农村小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行动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XC-c/2018/04。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第二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意识是核心素养之一,译林版小学《英语》第二课时从文化意识的角度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文化水平、生活背景,创设与学生共情的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文化意识 思维导图 情境教学  一、译林版小学《英语》第二课时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译林版小学《英语》的教材内容是以版块的形式呈现的,这些版块分别围绕单元话题展开,有的侧重
期刊
【摘要】批注式阅读如今成为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热门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的关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功利性强、负担沉重、指导缺乏和梯度模糊等令人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对批注式阅读的探索经验,提出:适性是小学批注式阅读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批注 閱读 适性  批注,源于我国古代文人的传统读书方法:评点。明清时期,评点成为流行的文学批评方式,具体表
期刊
我们都艳羡“以诗相伴、饮酒为乐”的人生。在我看来,阅读是一把能够开启心灵的钥匙,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充满诗意,生机盎然。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心是需要滋养的,莎士比亚有语:“身外之物留得越多,無穷无尽的心思费得越多,享受到的快乐就越少。”是的,让内心高贵的最好方法是阅读!读谌容的《人到中年》,它会使你明白人到中年,负重前行,不忘初心,坚守奉献,才能迎来太阳的光辉;读《苏东坡传》,它会使你看到“君
期刊
【摘要】儿童作文教学的对象是儿童,仅有写作教学的内容还不够,教师需要立足儿童本位,考虑教学的形式,力求教得有趣。教师一旦确立写作教学的内容,就要正确定位学段目标,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形式,精心设计流程。这样,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孩子们自然愿意上作文课,喜欢写作文。  【关键词】儿童 作文教学 教学形式  儿童作文教学需要解决两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什么,指向作文教学的内容;
期刊
【摘要】细品特级教师刘云生课堂教学片段,领悟其教育艺术:关注童趣,心灵吸纳养分;雕刻细节,使课堂张弛有度;锤炼语言,促对话有效落实。让学生在简单实在、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中迸发智慧,生成思想。  【关键词】语文味 童趣 细节 语言 艺术  近年来,各种流派的教学理念与纷繁复杂的教学名词不断涌现,小学语文课堂也是繁花满眼,然而真正具有“语文味”的课堂并不多。走进特级教师刘云生的课堂,每一个环节
期刊
回首自己的生命成长历程,就是一个追寻诗意、追寻安宁的过程。与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相遇,生命中曾经遭逢的种种不解、创伤和恐惧,一下子都有了被理解的感动。“伟大事物的魅力诱发出我们的美德”,在伟大事物面前,我们变得执着专注、安详宁静,一起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一、认清自己,换一个方向突围  我是一个地道的运动员出身的体育生,又是很会偷懒的一个。最怕中长跑训练,也最怕冬天大清早被教练从被窝里拉出
期刊
空气中散着淡淡的桂花香,教室里传来清朗的诵读声,循着声音走上四楼,步入教室,一眼就看到了洋溢在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或铿锵有力或委婉连绵的诗词韵律,从他们的唇齿间流淌出来,成了晨间最美的天籁之音。而此时,穿梭在他们中间的张燕霜老师,也似乎穿越成了诗词中的仕女,脸上的恬静让人感叹经典阅读的美好。  张燕霜老师是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的副校长,对她的采访,就在这秋日的清晨开始了。阳光下略显憔悴的容颜,诉说着日
期刊
【摘要】课堂活动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课堂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开放、有序的氛围中没有负担地完成学习任务。好的课堂活动,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教师从预习反馈、质疑討论、精讲点拨、效果呈现、总结延展五个课堂环节实施有效引领,能让小学语文课堂活动真正发生。  【关键词】有效引领 课堂活动 语文教学  《学记》有言:“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不适当的词汇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发音难、拼写难,从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本文基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分析“自然拼读法”的长处,探讨如何在词汇教学中利用“自然拼读法”,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发音规律 拼读拼写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著名语言学家里弗认为,“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外语的关键,没有词汇就没有能运用所学的结构和功能的意念
期刊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改革,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既贯彻了新课改的要求,又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英语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生活元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 生活元素 有效融合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被广泛提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和运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英语作为教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