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开发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资源,对于该课程的常态化实施非常重要,这是由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应该从学校的环境设计、活动课程设置、各类功能教室的使用乃至实施过程中生成性问题的探究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校园这个“小社会”中,也能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特色 课程资源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课程资源,特别是校本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其中所提到的“真实生活”和“生活情境”,其实质就是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生活经历。
纵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得较好的案例,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根本;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其指导思想是“源于本土、服务本土”,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呈现出“彰显地域性、回归本土性、具有针对性、兼备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充分发掘本地富有特色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实践资源,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是本课程能持久发展下去的根本条件之一。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来说,校园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与外面的“大社会”相比,同样精彩,但更纯粹,一草一木、一字一画都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汇集了诸多外显性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布置、学科教学实践、各类主题活动等等,这些资源对于师生来说触手可及,是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資源。这类教育资源是显性存在的,有着明显的校本特色,对于师生来说,它们具体、可见,只要对它们稍加整理,就可成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如学校的各个功能教室、食堂、图书馆、菜园、果园等场所,都可成为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进行考察探究、设计制作,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一、精心设计校园环境,让实践活动有根据地
“学校”的概念,不仅仅是几间教室,它还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以我校为例,我们首先围绕“三香文化”的办学理念,打造优雅、精致的校园环境。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这些环境布置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一进校门,上书“三香育人,香远益清”八个大字的“三香卷轴”映入眼帘,学生们在体验“小导游”这一角色时,都会首先带领参观者来到卷轴前进行讲解,让参观者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整个校园里处处都是景致:“三香苑”曲径通幽,既是学生们读书的好地方,也是他们采茶、养花、种菜的劳动实践基地;“茶香雕塑”古朴醇厚,还原了采茶、制茶的基本工序,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特产绿杨春茶的生产过程;“书香围墙”丰满灵动,呈现了学生们课本中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四大名著的精彩篇章,让学生在读书之余,还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田园风格的“读书吧”温暖舒适,学生们或坐或躺,或荡着秋千享受阅读的乐趣;“香远诗社”“益清茶社”温馨雅致,给学生们提供了茶艺表演、吟诗作赋的场所;农耕文化展览馆里的展品琳琅满目,向学生们展示了那些已不再使用的农耕用具,提醒他们不忘历史、不忘乡土……校园里的每一处布置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努力让学校的每一块石头、每一面墙壁、每一棵花草都会说话。这些环境设置为学生们提供了实践的情境与实践的场所。
二、不断丰富课程种类,让实践活动有生长点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所有特色建设都应该根植于教学,所有特色发展都要借助于课程,特别是实践类的课程来实施。首先,学校根据校舍条件、教师特长、学生兴趣等,开设了15个实践社团,分“书香”系列、“茶香”系列、“泥土香”系列。每周五下午,全校学生都分散在“经典诵读”“墨韵流长”“香远诗社”“茶道表演”“种菜”“采茶”“养花”等社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其次,我们根据农村学校实际,开展了“午间读书”“候车读书”活动。学生中午都在学校食堂就餐,因此我们因地制宜,开展“午间读书”活动,一吃完饭,校园广播系统就开始播放《诗经》《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诵读内容,学生们一边玩耍一边沉浸在古典诗词的韵味之中。12点半开始,师生一起进班或者到书吧自由读书。学生平时都是由家长接送上下学,有的学生放学要等待一个小时左右,于是我们开辟了“候车书吧”,组织学生在候车时读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除此之外,学校还专门开设了阅读活动课程,让学生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写一写”等形式来读好一本书。
再次,学校还开发了具有乡土气息的滚铁环、跳皮筋、跳房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大课间活动项目。最后,学校还编制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田园阅读》,低、中、高三个学段各一册,每册分上下卷。上卷“回归经典”,选编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名家名篇,内容包括经典诗词、地理物产、农耕文化等;下卷“回归本土”,是我们自编的内容,介绍了家乡绿茶、家乡历史、家乡风俗等。校本教材让学生亲近母语,亲近家乡,亲近自然,呼吸泥土的芳香,绽放自由的生命。
三、积极拓展专用教室功能,让实践活动有加油站
学校的理化实验室、网络教室、图书室、机器人教室、比特实验室等专用教室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提供了舞台,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研究《科技改变生活》这个主题时,学校可以开放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给学生使用,让他们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当出现图书管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时,可以采用职业体验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图书室的管理与运行。热衷于研究的学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更加细心管理,认真搜集信息,完成相关信息资源的查找和积累。而理化实验室、机器人教室、比特实验室为学生们提供了可以实践自己想法的场所。除此之外,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专业教师团队,并保证每周固定的活动时间。在整个活动中,指导教师可以协调各个专用场所的使用,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教育辅助功能,为学生搭建探索的平台,给学生实现梦想的空间。 四、善于捕捉育人契机,让实践活动有爆发点
不仅是各类功能教室,校园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也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挖掘,从而走向对问题的深层次探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抓住校园内的常见现象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则充分体现出综合实践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育思想。
比如,在开展《校园节水行动》这一主题活动时,学生通过采访和查找资料等前期活动,了解到污水的排放也是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社会公德,保护环境”的宗旨是不变的。但在讨论如何处理污水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人们都说可以“变废为宝”,污水其实也有用,只要不是有害的。比如餐飲污水,经过适当处理以后,污水可以变为肥水。这一观点立刻在活动中引起了广泛讨论,也出现了很多争议。这时,教师要及时抓住这样的机会,充分利用这种资源,组织相关论证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调查或实验,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在活动结束前,还可以组织一场辩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
那么,这些污水会有什么用处呢?这是活动的拓展、延伸。学校操场围墙外边有新开辟的实践基地——菜园,种植小组正为没肥料而发愁呢。利用讨论的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两个小组一起进行设想验证。经过调查、走访、实验,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般的餐饮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这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将污水静置发酵后再进行处理,便成了一种有机肥料,长期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用它完全可以代替市面上常用的化学肥料。这样的实践过程,激发起学生深厚的研究兴趣。于是,教师又引导学生设计引水入园的方法,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运用了根部滴灌加叶面喷洒的方法,将处理过的食堂污水引入菜园。学生在质疑、调查、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学会了综合实践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其中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从考察探究到社会服务,从设计制作到职业体验,都有可以引导学生去实践的内容。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进一步挖掘校内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促进自主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乡村教师专项课题《农村小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行动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XC-c/2018/04。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第二中心小学)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特色 课程资源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课程资源,特别是校本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其中所提到的“真实生活”和“生活情境”,其实质就是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生活经历。
纵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得较好的案例,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根本;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其指导思想是“源于本土、服务本土”,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呈现出“彰显地域性、回归本土性、具有针对性、兼备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充分发掘本地富有特色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实践资源,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是本课程能持久发展下去的根本条件之一。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来说,校园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与外面的“大社会”相比,同样精彩,但更纯粹,一草一木、一字一画都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汇集了诸多外显性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布置、学科教学实践、各类主题活动等等,这些资源对于师生来说触手可及,是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資源。这类教育资源是显性存在的,有着明显的校本特色,对于师生来说,它们具体、可见,只要对它们稍加整理,就可成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如学校的各个功能教室、食堂、图书馆、菜园、果园等场所,都可成为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进行考察探究、设计制作,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一、精心设计校园环境,让实践活动有根据地
“学校”的概念,不仅仅是几间教室,它还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以我校为例,我们首先围绕“三香文化”的办学理念,打造优雅、精致的校园环境。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这些环境布置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一进校门,上书“三香育人,香远益清”八个大字的“三香卷轴”映入眼帘,学生们在体验“小导游”这一角色时,都会首先带领参观者来到卷轴前进行讲解,让参观者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整个校园里处处都是景致:“三香苑”曲径通幽,既是学生们读书的好地方,也是他们采茶、养花、种菜的劳动实践基地;“茶香雕塑”古朴醇厚,还原了采茶、制茶的基本工序,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特产绿杨春茶的生产过程;“书香围墙”丰满灵动,呈现了学生们课本中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四大名著的精彩篇章,让学生在读书之余,还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田园风格的“读书吧”温暖舒适,学生们或坐或躺,或荡着秋千享受阅读的乐趣;“香远诗社”“益清茶社”温馨雅致,给学生们提供了茶艺表演、吟诗作赋的场所;农耕文化展览馆里的展品琳琅满目,向学生们展示了那些已不再使用的农耕用具,提醒他们不忘历史、不忘乡土……校园里的每一处布置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努力让学校的每一块石头、每一面墙壁、每一棵花草都会说话。这些环境设置为学生们提供了实践的情境与实践的场所。
二、不断丰富课程种类,让实践活动有生长点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所有特色建设都应该根植于教学,所有特色发展都要借助于课程,特别是实践类的课程来实施。首先,学校根据校舍条件、教师特长、学生兴趣等,开设了15个实践社团,分“书香”系列、“茶香”系列、“泥土香”系列。每周五下午,全校学生都分散在“经典诵读”“墨韵流长”“香远诗社”“茶道表演”“种菜”“采茶”“养花”等社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其次,我们根据农村学校实际,开展了“午间读书”“候车读书”活动。学生中午都在学校食堂就餐,因此我们因地制宜,开展“午间读书”活动,一吃完饭,校园广播系统就开始播放《诗经》《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诵读内容,学生们一边玩耍一边沉浸在古典诗词的韵味之中。12点半开始,师生一起进班或者到书吧自由读书。学生平时都是由家长接送上下学,有的学生放学要等待一个小时左右,于是我们开辟了“候车书吧”,组织学生在候车时读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除此之外,学校还专门开设了阅读活动课程,让学生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写一写”等形式来读好一本书。
再次,学校还开发了具有乡土气息的滚铁环、跳皮筋、跳房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大课间活动项目。最后,学校还编制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田园阅读》,低、中、高三个学段各一册,每册分上下卷。上卷“回归经典”,选编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名家名篇,内容包括经典诗词、地理物产、农耕文化等;下卷“回归本土”,是我们自编的内容,介绍了家乡绿茶、家乡历史、家乡风俗等。校本教材让学生亲近母语,亲近家乡,亲近自然,呼吸泥土的芳香,绽放自由的生命。
三、积极拓展专用教室功能,让实践活动有加油站
学校的理化实验室、网络教室、图书室、机器人教室、比特实验室等专用教室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提供了舞台,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研究《科技改变生活》这个主题时,学校可以开放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给学生使用,让他们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当出现图书管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时,可以采用职业体验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图书室的管理与运行。热衷于研究的学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更加细心管理,认真搜集信息,完成相关信息资源的查找和积累。而理化实验室、机器人教室、比特实验室为学生们提供了可以实践自己想法的场所。除此之外,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专业教师团队,并保证每周固定的活动时间。在整个活动中,指导教师可以协调各个专用场所的使用,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教育辅助功能,为学生搭建探索的平台,给学生实现梦想的空间。 四、善于捕捉育人契机,让实践活动有爆发点
不仅是各类功能教室,校园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也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挖掘,从而走向对问题的深层次探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抓住校园内的常见现象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则充分体现出综合实践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育思想。
比如,在开展《校园节水行动》这一主题活动时,学生通过采访和查找资料等前期活动,了解到污水的排放也是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社会公德,保护环境”的宗旨是不变的。但在讨论如何处理污水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人们都说可以“变废为宝”,污水其实也有用,只要不是有害的。比如餐飲污水,经过适当处理以后,污水可以变为肥水。这一观点立刻在活动中引起了广泛讨论,也出现了很多争议。这时,教师要及时抓住这样的机会,充分利用这种资源,组织相关论证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调查或实验,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在活动结束前,还可以组织一场辩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
那么,这些污水会有什么用处呢?这是活动的拓展、延伸。学校操场围墙外边有新开辟的实践基地——菜园,种植小组正为没肥料而发愁呢。利用讨论的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两个小组一起进行设想验证。经过调查、走访、实验,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般的餐饮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这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将污水静置发酵后再进行处理,便成了一种有机肥料,长期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用它完全可以代替市面上常用的化学肥料。这样的实践过程,激发起学生深厚的研究兴趣。于是,教师又引导学生设计引水入园的方法,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运用了根部滴灌加叶面喷洒的方法,将处理过的食堂污水引入菜园。学生在质疑、调查、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学会了综合实践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其中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从考察探究到社会服务,从设计制作到职业体验,都有可以引导学生去实践的内容。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进一步挖掘校内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促进自主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乡村教师专项课题《农村小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行动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XC-c/2018/04。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