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细品特级教师刘云生课堂教学片段,领悟其教育艺术:关注童趣,心灵吸纳养分;雕刻细节,使课堂张弛有度;锤炼语言,促对话有效落实。让学生在简单实在、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中迸发智慧,生成思想。
【关键词】语文味 童趣 细节 语言 艺术
近年来,各种流派的教学理念与纷繁复杂的教学名词不断涌现,小学语文课堂也是繁花满眼,然而真正具有“语文味”的课堂并不多。走进特级教师刘云生的课堂,每一个环节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幸福地享受语文之趣。
一、 关注童趣,心灵吸纳养分
许多成年人回顾人生,总觉得自己性格的形成、兴趣的偏好与其儿童时代的生活体验有着密切联系。画家关月曾说:“在我的创作中,不少作品是和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联系的。”因此,刘云生老师在其创导的“心根”论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语文教育的本原在人的“心根”,从“心根”上用力,才是旨归本原的语文教育。刘云生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关注童趣,不余遗力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正是滋育“心根”最好的“养分”。
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一课,即使在“识字学词”的环节,刘老师也不忽视对学生体验的调动:
师:在你的家中,谁最在乎你?
生: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
师:那如果把“在乎”这个词放进大海里呢?(出示海底图片)你还可以怎么说?
生:鱼妈妈在乎小鱼。
生:小鱼在乎大海。
生:大海也在乎小鱼。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课文中的小鱼离开了大海,被留在了浅水洼里,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再默看课文,想一想。
生:小鱼被留在浅水洼后,很快就要干死了,一个小男孩见了,一条一条地捡起小鱼,让小鱼回到大海。
师:谁还有补充的吗?
生:小男孩在捡小鱼时,一位叔叔说他捡不完,小男孩还是不断地捡,他说:“这条小鱼在乎!”
(师板书:这条小鱼在乎!)
好一个“在乎”!也许粗略一看,这只是课文里的一个普通新词,但刘老师为什么要舍得在上面花时间,下功夫?除了为厘清课文的主线做巧妙铺垫外,更重要的是要激活学生关于“在乎”的诸多生活体验,掂量“在乎”的心灵价值,凸现对生命的“在乎”与珍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言文字之所以动心悦情,究其根源是因为其中蕴含深深的情感。说到底,语文就是由语言文字构建出的精神世界。儿童学习语文,不单单只是接受语言文字教育,也“享受”丰富的人文精神。从一个看似平常的课堂片段中,我们看到了刘老师引领学生沿着体验的阶梯拾级而上,努力登攀精神之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心根”自然吸收充沛的养分。刘老师多么在乎自己的学生!
二、 雕刻细节,课堂张弛有度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生出这样的抱怨:“真不懂,学生在低年级时,课堂上还挺喜欢说的。年级越高,举手发言的次数却越来越少,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沉闷了!”苏霍姆林斯基将这一现象归结为现代的教学体系存在缺点:没有足够的个性思维训练,学生日复一日重复别人的思想,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久之,自然生出倦怠之感。因此,教师应积聚教学智慧,善于雕刻教学细节,充分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表达欲,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此,语文课堂才会张弛有度,真正成为语言交锋、智慧碰撞的精彩之地。
在教学《杨氏之子》这篇小古文时,刘云生老师放慢课堂节奏,注重在比较辨析中逐步引导,学生就在不断深入的思考中自然领悟文章精髓。在学生粗略说出此文内容妙在何处后,刘老师继续追问其“精妙”还体现在哪里?(课堂暂时陷入沉默)
师:不急,试着把两句话放回原文,细细体会。请一位同学读孔君平的话,我来读杨氏之子的话,其余同学读课文中叙述的话。
(生齐读)
(读至“为设果,果有杨梅”时,师做出手端果实的动作)
生:此是君家果。
师:(很生气的语气)孔雀是夫子家禽。(问)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你漏读了“未闻”两个字!
师:为什么不可以漏读这两个字?
生:这样感觉不是很友好,不像开玩笑了。
生:用上“未聞”两字,意思就是没听说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雀,那么杨梅也自然就不是杨氏家的果子了。
师:如果要否定孔雀就是孔君平家的鸟雀的说法,改为“孔雀是夫子家禽?”行吗?
生:这样一改感觉咄咄逼人。用上“未闻”这个词,意思表达得委婉一些。
师:体会很有深度。正因如此,课文开篇便说:梁国杨氏子九岁——
生:甚聪惠。
课堂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师生之间一段看似随心闲谈式的对话,几处迂回,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体现教师深刻的教学智慧,引而不牵,放而不散,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展开教学,教学过程沉稳大气而不失奇巧灵动。在与学生分读课文时,刘老师故意漏读“未闻”两个字,让学生感受杨氏之子态度的友好,再尝试改换句末标点符号继续发问,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婉转,对开篇言其“甚聪惠”的感知就显得水到渠成。刘老师这个教学细节的设计匠心独运,对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可见关注细节才会成就课堂。教师对细节的关注并非“偶得之”,而是充分研读教材,把握主旨,并兼具深厚的教学功底方可闪现的教学智慧。刘云生老师对这段教学情境进行“纯语文”式的成功预设,扣词、析句、悟情,徐徐展开,螺旋上升,最终生成精彩,刘老师亦可谓“甚聪惠”。 三、锤炼语言,对话有效落实
现行教材所选的课文堪称经典,充分利用好这些文本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师生的有效对话,确实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手段。但如果师生对话方式僵硬呆板,教师的语言风格无法契合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的“力气”常会用错地方,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对话”便不能落到实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语言特色与孩子的心理特点,打造庄谐并重的语言风格,灵活自如调控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方可有效展开。
且看刘云生老师执教《桃花心木》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学习探究的结果。什么是作者所言的“不确定”?
(学生列举文中“没有规律”“不一定”“有时……有时……”等词句并加以回答。)
师:种树人有哪些“不确定”的做法?
生: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天数不确定。
生:浇水的量也不确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生:浇水的时间也不确定,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
师:看来,浇水的天数、水量和时间都不确定。那种树人究竟为什么要让桃花心木在种種不确定中生长呢?是否因为懒?或是为偷懒找一个借口?再或是种树人想忽悠一下作者林清玄呢?
(生回答时照本宣读课文中种树人说的两段话。)
师:这两段的确回答了种树人让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生长的原因,你照搬课文原句来回答,但假如课文有两三千字,那可苦了同学们啰(众生笑)。读一大段课文,不能证明你真正弄清了其中原因。我给大家一面“照妖镜”,看有多少“南郭先生”原形毕露(众生笑)。填一个表格,完成后四人小组讨论,再学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好吗?
刘老师的教学语言轻松明快、风趣幽默又不失睿智、深刻。在轻松愉悦的谈话中,他不着痕迹地向学生教授了一个学习语文的方法——回答问题时应摒弃不加思考的照本宣读,主动经历阅读、思考、提炼、概括这一系列过程,将文本进行内化、吸收,然后有条理、抓重点表达。刘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童真的语言实施教学,学生在会心一笑间自然意识到自己学习方法上存在的欠缺,主动改进,有目的地投入更为有效的语文学习。可见,真正的“语文味”不是教师一厢情愿,陶醉于自己的完美设计中,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加以调控,以独具风格的语言进行引领,将原本枯燥的语文学习方法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轻松呈现、无痕渗透,真正落实课堂上师生对话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积于内自然形于外,细品刘云生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真正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学识与才情。作为语文教师,应走出“课欲‘优’则‘秀’”的误区,删繁就简、回归本原,让学生在简单实在、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中润泽心灵,迸发智慧,生成思想。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2] 刘云生.心根课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5).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
【关键词】语文味 童趣 细节 语言 艺术
近年来,各种流派的教学理念与纷繁复杂的教学名词不断涌现,小学语文课堂也是繁花满眼,然而真正具有“语文味”的课堂并不多。走进特级教师刘云生的课堂,每一个环节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幸福地享受语文之趣。
一、 关注童趣,心灵吸纳养分
许多成年人回顾人生,总觉得自己性格的形成、兴趣的偏好与其儿童时代的生活体验有着密切联系。画家关月曾说:“在我的创作中,不少作品是和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联系的。”因此,刘云生老师在其创导的“心根”论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语文教育的本原在人的“心根”,从“心根”上用力,才是旨归本原的语文教育。刘云生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关注童趣,不余遗力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正是滋育“心根”最好的“养分”。
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一课,即使在“识字学词”的环节,刘老师也不忽视对学生体验的调动:
师:在你的家中,谁最在乎你?
生: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
师:那如果把“在乎”这个词放进大海里呢?(出示海底图片)你还可以怎么说?
生:鱼妈妈在乎小鱼。
生:小鱼在乎大海。
生:大海也在乎小鱼。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课文中的小鱼离开了大海,被留在了浅水洼里,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再默看课文,想一想。
生:小鱼被留在浅水洼后,很快就要干死了,一个小男孩见了,一条一条地捡起小鱼,让小鱼回到大海。
师:谁还有补充的吗?
生:小男孩在捡小鱼时,一位叔叔说他捡不完,小男孩还是不断地捡,他说:“这条小鱼在乎!”
(师板书:这条小鱼在乎!)
好一个“在乎”!也许粗略一看,这只是课文里的一个普通新词,但刘老师为什么要舍得在上面花时间,下功夫?除了为厘清课文的主线做巧妙铺垫外,更重要的是要激活学生关于“在乎”的诸多生活体验,掂量“在乎”的心灵价值,凸现对生命的“在乎”与珍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言文字之所以动心悦情,究其根源是因为其中蕴含深深的情感。说到底,语文就是由语言文字构建出的精神世界。儿童学习语文,不单单只是接受语言文字教育,也“享受”丰富的人文精神。从一个看似平常的课堂片段中,我们看到了刘老师引领学生沿着体验的阶梯拾级而上,努力登攀精神之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心根”自然吸收充沛的养分。刘老师多么在乎自己的学生!
二、 雕刻细节,课堂张弛有度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生出这样的抱怨:“真不懂,学生在低年级时,课堂上还挺喜欢说的。年级越高,举手发言的次数却越来越少,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沉闷了!”苏霍姆林斯基将这一现象归结为现代的教学体系存在缺点:没有足够的个性思维训练,学生日复一日重复别人的思想,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久之,自然生出倦怠之感。因此,教师应积聚教学智慧,善于雕刻教学细节,充分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表达欲,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此,语文课堂才会张弛有度,真正成为语言交锋、智慧碰撞的精彩之地。
在教学《杨氏之子》这篇小古文时,刘云生老师放慢课堂节奏,注重在比较辨析中逐步引导,学生就在不断深入的思考中自然领悟文章精髓。在学生粗略说出此文内容妙在何处后,刘老师继续追问其“精妙”还体现在哪里?(课堂暂时陷入沉默)
师:不急,试着把两句话放回原文,细细体会。请一位同学读孔君平的话,我来读杨氏之子的话,其余同学读课文中叙述的话。
(生齐读)
(读至“为设果,果有杨梅”时,师做出手端果实的动作)
生:此是君家果。
师:(很生气的语气)孔雀是夫子家禽。(问)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你漏读了“未闻”两个字!
师:为什么不可以漏读这两个字?
生:这样感觉不是很友好,不像开玩笑了。
生:用上“未聞”两字,意思就是没听说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鸟雀,那么杨梅也自然就不是杨氏家的果子了。
师:如果要否定孔雀就是孔君平家的鸟雀的说法,改为“孔雀是夫子家禽?”行吗?
生:这样一改感觉咄咄逼人。用上“未闻”这个词,意思表达得委婉一些。
师:体会很有深度。正因如此,课文开篇便说:梁国杨氏子九岁——
生:甚聪惠。
课堂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师生之间一段看似随心闲谈式的对话,几处迂回,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体现教师深刻的教学智慧,引而不牵,放而不散,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展开教学,教学过程沉稳大气而不失奇巧灵动。在与学生分读课文时,刘老师故意漏读“未闻”两个字,让学生感受杨氏之子态度的友好,再尝试改换句末标点符号继续发问,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婉转,对开篇言其“甚聪惠”的感知就显得水到渠成。刘老师这个教学细节的设计匠心独运,对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可见关注细节才会成就课堂。教师对细节的关注并非“偶得之”,而是充分研读教材,把握主旨,并兼具深厚的教学功底方可闪现的教学智慧。刘云生老师对这段教学情境进行“纯语文”式的成功预设,扣词、析句、悟情,徐徐展开,螺旋上升,最终生成精彩,刘老师亦可谓“甚聪惠”。 三、锤炼语言,对话有效落实
现行教材所选的课文堪称经典,充分利用好这些文本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师生的有效对话,确实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手段。但如果师生对话方式僵硬呆板,教师的语言风格无法契合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的“力气”常会用错地方,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对话”便不能落到实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语言特色与孩子的心理特点,打造庄谐并重的语言风格,灵活自如调控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方可有效展开。
且看刘云生老师执教《桃花心木》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学习探究的结果。什么是作者所言的“不确定”?
(学生列举文中“没有规律”“不一定”“有时……有时……”等词句并加以回答。)
师:种树人有哪些“不确定”的做法?
生: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天数不确定。
生:浇水的量也不确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生:浇水的时间也不确定,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
师:看来,浇水的天数、水量和时间都不确定。那种树人究竟为什么要让桃花心木在种種不确定中生长呢?是否因为懒?或是为偷懒找一个借口?再或是种树人想忽悠一下作者林清玄呢?
(生回答时照本宣读课文中种树人说的两段话。)
师:这两段的确回答了种树人让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生长的原因,你照搬课文原句来回答,但假如课文有两三千字,那可苦了同学们啰(众生笑)。读一大段课文,不能证明你真正弄清了其中原因。我给大家一面“照妖镜”,看有多少“南郭先生”原形毕露(众生笑)。填一个表格,完成后四人小组讨论,再学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好吗?
刘老师的教学语言轻松明快、风趣幽默又不失睿智、深刻。在轻松愉悦的谈话中,他不着痕迹地向学生教授了一个学习语文的方法——回答问题时应摒弃不加思考的照本宣读,主动经历阅读、思考、提炼、概括这一系列过程,将文本进行内化、吸收,然后有条理、抓重点表达。刘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童真的语言实施教学,学生在会心一笑间自然意识到自己学习方法上存在的欠缺,主动改进,有目的地投入更为有效的语文学习。可见,真正的“语文味”不是教师一厢情愿,陶醉于自己的完美设计中,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加以调控,以独具风格的语言进行引领,将原本枯燥的语文学习方法以孩子喜欢的方式轻松呈现、无痕渗透,真正落实课堂上师生对话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积于内自然形于外,细品刘云生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真正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学识与才情。作为语文教师,应走出“课欲‘优’则‘秀’”的误区,删繁就简、回归本原,让学生在简单实在、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中润泽心灵,迸发智慧,生成思想。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2] 刘云生.心根课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5).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